簡體版

134 你師父還是你師父

孟修遠和師父沒在這懸崖上練拳太久,只彷著簡單打了一遍,張三豐便招呼孟修遠先回山門,好好吃飯休息,明天再細說其中精義。

宋遠橋和孟修遠聞聲也不意外,只覺得這是老人家都有的心理。

就好似爺爺見孫子時隔多年好不容易回家,既覺得高興想拉著他多聊聊,又怕他一路疲憊自己這樣會讓他休息不好。

兩相糾結,卻終歸都是發自于內心的關愛。

如此,孟修遠也就順著師父的意思,沒在這多琢磨武功,而是先帶著周止若、小昭二人回到小院。

「止若,你照顧好小昭,讓她就住在原來阿離的那間屋子里就行。

她初來乍到山上,許是哪里都不熟悉,你多幫幫她。」

孟修遠回房之前,向周止若囑咐道。

「是~~是~~,你快回去休息吧,這種事情你在谷中何時管過,現在又來裝模作樣的。」

周止若聞聲便忍不住笑了出來,對孟修遠不耐煩地答道。

孟修遠聞聲一愣,不過想想好像事實確實也是如此。

谷中五年,于生活方面向來都是兩個女孩照顧孟修遠多一些,孟修遠向來只顧著潛心練功。

現在有這一番話,只能說是孟修遠回到了這從小長大的熟悉的環境之中,不自覺地便有了一副主人翁的架勢,所以下意識地便虛乎兩句而已。

想通此處,孟修遠便笑著搖了搖頭,也不再說話,徑自回房休息。

……

第二日一早,孟修遠收拾妥當之後,便就去找師父。

卻沒想到了到了門前敲了半天,屋里卻沒听見聲音傳出來。伸手一推,見房門也是鎖著的。

出了院子攔住一個三代弟子一問,才知道是張三豐這五年里為求清淨,已不在這院中常住,反而大多時候孤身一人住在後山。

孟修遠問清位置,一路尋去,果然見後山竹林深處多了一座簡單的小院。

修篁森森,綠蔭遍地,除了偶聞鳥語之外,附近半點聲息也無。

孟修遠遠遠便看到院中隱約有人影在打拳,知道應是師父,心念一動之下,他想試一試這些年來的功夫進步,看看此時的自己相比師父如何。

于是故意收斂氣息腳步、繞了半圈,借著竹林掩護潛行朝那院子走去。

待稍走近些,見院中之人果然便是張三豐,正全心投入地打著那套太極拳。

昨日久別重逢,孟修遠心中激動,也就沒有細細打量,此時靜下心來看,卻見師父雖然紅光滿面,但須眉俱白,比之五年前,略微又蒼老了一點點。

見此,孟修遠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傷,只道是師父張真人雖是武學大宗師、人人都稱他做老神仙,可終究還是凡胎而已,做不到真正的長生不老。

前世,孟修遠于網上便見有人爭辯,討論說這位老神仙到底活了多少歲。有人說一百多歲,有人說兩百多歲,離譜些的,還有人說四五百歲。

當時孟修遠見他們一個個引經據典,吵得不可開交,只覺得沒有意思,認為是吹捧太過,不太現實。

到這一世,孟修遠回想起這些,心態早已不同。

他現在只希望那些人說的那些逸聞野史都是真的,師父能健健康康地再活上一兩百年、三四百年才好。

可惜的是,至少在眼前這個時空里,這般的事情確實很難發生。

畢竟于今時今日,孟修遠于內功修煉一途上,已經真切抵達了與師父張真人同樣的境界,甚至于還往前多走了半步。

可他無論如何設想,卻也還是不能真的找到完全鎖住生機、長生不老的方法。

想來師父張真人武學理解雖比孟修遠高出許多,卻也于延壽這一途上沒有太多助益。之所以能夠長壽,還是靠的《純陽無極功》大成所帶來效果,終究還是有限。

往日里師徒之間聊起閑話時,連張三豐本人都常說,自覺能活到一百多歲,本就已經知足,若能再得三四十年陽壽,那便更算是上天垂青。

思及這些,孟修遠不由得有些感傷。

只是還未來得及多想,他突然便見了有些意外的一幕,那便是張三豐此時所打的太極拳,與昨日教他的那套好像是有些不同。

孟修遠心感奇怪,再仔細觀察,愈發確認了這個觀點。

只見此時張三豐一招一式的演練下去,每一招孟修遠昨日都學過。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

可是與昨日對比,張三豐此時的動作雖然大致相似,但招式中的韻味意境確實有著明顯改變。

比如眼下看到的這第七招「手揮琵琶」,只見張三豐左掌陽、右掌陰,目光凝視左手手臂,雙掌慢慢合攏,一時間竟是凝重如山,卻又同時輕靈似羽。

這一陰一陽之中的轉換,圓轉如意,含著太極式的精微變化。

相較而言,昨日張三豐教孟修遠這一招是,卻明顯用意古樸,更注重渾然一體,兩手之間看不出明顯的陰陽區別,更別說是陰陽轉化了。

至此,孟修遠心中不禁有些疑惑,想不到師父這是什麼安排。

他知道師父教他武功絕不可能藏私,如此行事,自然是是有所道理的。只不過讓他去猜,卻是怎麼也猜不到。

恰好正此時,張三豐打完一整套拳法,到最後一式「合太極」結束,氣定神閑,精神氣明顯愈加健旺。

見此,孟修遠也就不怕打擾他,放開呼吸腳步,直接打著招呼從林中走了出來︰

「師父,我來了。」

張三豐聞聲果然一驚,顯然剛才確實沒有發現有意隱藏的孟修遠,對他突然會出現在這里還有些意外。

不過轉瞬之間,他便也就明白了孟修遠的用意,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說道︰

「不錯,功夫確是大有進步。就是性格頑皮,卻是一點沒變……」

孟修遠同樣一笑,本想要似往常般說些逗趣的話應聲,不過又掛念著功夫的事情,也就沒了這心思。

想著和師父說話無需拐外抹角,他索性直言問道︰

「對了,師父。你剛才打的這太極拳,為何和昨天教我的不一樣?」

張三豐聞言,因為了解這個小徒弟,所以也沒覺得他這問得有什麼其他意思,反而十分高興地答道︰

「你看出來了?

不錯,看出來就好,看出來說明便有希望。」

說著,張三豐便又從頭開始打起了太極拳,同時出言提醒道︰

「我再來一遍,你仔細看看其中有什麼區別。」

孟修遠聞言趕忙點頭,激發「頓悟」模式,聚精會神地觀摩了起來。

似是為了讓孟修遠看得清楚,張三豐這一次打得比剛剛更緩和。

一拳一腳落在孟修遠眼中,彷若0.5倍速慢放一般,所有細節全部收入眼中,分毫不差。

可奇怪的是,他卻突然看不懂張三豐這拳法了。

明明仍還是那些招式動作,但這一次張三豐打出的太極拳,與昨日、與剛剛都截然不同,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此時的張三豐,整個人帶著一股莫名的韻味,似是與這片竹林、這間小屋融做了一體。

林間吹來的風、頭頂飄來的雲、遠處突然開口嘰嘰喳喳叫著的鳥雀,周圍每一點細微改變,都能影響到張三豐拳法,讓他隨之變化,永遠與周圍環境和諧。

孟修遠不知道這奇怪感覺的由來,也不能理解張三豐究竟是怎麼做到的。但他明白,這絕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下意識地,孟修遠就開始借助「頓悟」狀態配合《乾坤大挪移》來強行模彷張三豐此時的拳法。

原本說來,這兩者皆大為神異,相互疊加之下,天底下什麼武功招式,孟修遠也都應該看一眼就學會的。

可真到了此時,只是強行跟著打了一會兒,孟修遠便覺得胸悶氣喘、頭暈眼花,整張臉開始充血脹紅,十分難受。

再片刻,孟修遠體內真氣便開始不受控制地亂竄,哪怕以他此時的內功修為,都有些控制不住。

轉瞬之間,孟修遠竟是有走火入魔的風險。

好在,張三豐發現了他狀態不對。

「修遠,凝神!」

師父張真人停下動作,一聲清喝,便將孟修遠從那詭異而難受的狀態中給驚了出來。

「呼……呼……」

孟修遠急喘了幾口氣,渾身上下毛孔頓時全部打開,一時間汗出如漿。好在,體內真氣倒是漸漸穩了下來,配合他這二十的年靜功經驗,很快便轉危為安,沒真的傷到身體。

「師父,你這是……怎麼回事?」

他剛調勻了呼吸,便忍不住立馬向張三豐開口問道。

此時的孟修遠雖剛經過一場驚險考驗,可心中卻是十分興奮。因為他能感覺得到,師父這拳法之中,有著近乎于超月兌世俗常理的東西。

張三豐見孟修遠這幅猴急的樣子,雖有些怪他冒失,不過最後還是忍不住和藹一笑,沒有真的出言責備他。

畢竟,作為一個武者,張三豐能夠理解孟修遠此時的心里。

「這是我的太極拳,或者說,是太極拳中獨屬于我自己的那一面。」

張三豐靜思片刻,然後出言向孟修遠解釋道。

「獨屬太極拳?」孟修遠听了張三豐的話,反倒愈發不解。

師父張真人見此,也知道這說法有些生澀,于是便也不懼浪費口舌,從頭開始向孟修遠說道︰

「對的,沒錯。

這太極拳立意高遠,取得是「太極」這個名字,自然是包羅萬象。

拳法雖就是那麼一套拳法,可其中深奧含義,每個人卻能領會的部分卻都大不相同。

你可以將這門拳法當做一把鑰匙,打開門之後,能夠從門里拿出多少東西,便就看個人的修為悟性了。

而你剛剛看到的,便是我領悟到的東西。」

說著,張三豐簡單又比劃了兩招,用的是剛才孟修遠于林中偷看時,他打拳的那種精微變化、圓轉如意的韻味。

「我現在這打的,可以算是最為標準的太極拳,也就是傳給武當絕大多數弟子的樣子。

無論是那些三代弟子,還是你那七個師兄,學的都是這一套。

只不過略有不同的是,對三代弟子強調的是其形式,要做到‘虛靈頂勁、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墜肘’這十六字。

而對你師兄們,則更進一步,要做到‘純以意行,形神合一’。

之所以教你的有所不同,是因為我覺得,你已經與他們不在一個境界之上,自然追求不同……

你自己各試一遍就明白了。」

孟修遠聞言點了點頭,趕忙再次開啟「頓悟」狀態,依照記憶,將昨日與今日張三豐教的兩套太極拳各打了一遍。

果然,一上手便感覺到了其中差異。

相較于今日這「標準版」,孟修遠打起昨日師父所演示的那套太極拳時,明顯感覺到了一股如魚得水的感覺。

每一招擊出,都十分附和他自己下意識里的攻擊方式,恰到好處。仿佛無需多想,拳腳便能自然舞動,乃至于威力倍增。

「師父,昨日那太極拳,你是按照我的武學特點,單為我特意編排的?」

孟修遠至此時,才恍然大悟,一雙眼楮不可置信地望向張三豐。

張三豐略微沉吟,而後才出言說道︰

「是,但關鍵並不在此。

我想教你的,不僅是這一套拳法。

而是像我剛才所說的,通過這門拳法,找到其背後的東西。

這拳法,只不過是我替你做了些總結,用來啟發你的。

後面的重要工作,還要你自己來完成。」

說著,張三豐拉孟修遠于院中小桌前坐下,娓娓道來︰

「本來兩年之前,我便已經創好這《太極拳》了。

只不過那時候我力圖精益求精,意欲將其好好打磨、以傳後世,于是又轉過頭來仔細翻看研究了你帶回的那些武學典籍,想要以此來觸類旁通、互相印證。

可期間很長一段時間,一直不得其法,感覺沒有太多效果。

直到有一天夜里,我略感疲乏,放下手中秘籍,走到這院子之中稍稍休憩。

一陣清風吹來,伴著月色撒在地上。我見景色靜美,便來了興致,想要活動一下筋骨。

卻沒想,這拳自從打起,便停不下來了。

每出一招,腦海里便會蹦出許多過往習武練功時想法感悟,被我揉入拳法之中。

待我停下來時,已經天亮,這套拳法也已經被我改得面目全非。

而我自己,則是將過往的所有武學理念融為一體,仿佛進入了一個武學新世界。

非要說的話,那應該更像是是一種意境……」

張三豐在說這一段時聲音不大,但孟修遠听在耳中,卻只覺被震得耳朵嗡嗡作響。

他實在是沒想到,師父的武學到了這般地步,竟還能有如此重大的突破。

如果說「壓縮真氣」算是孟修遠將此世間內功修到絕頂之後,想要突破其限制所進行的一個嘗試。

那張三豐這「融會貫通畢生武學、凝聚自身武道意境」的行為,則絕對算是將外功招式修煉到極致之後,一次成功的突破。

同樣是超越現有世間武學的極限,區別是孟修遠尚在嘗試、距離成功遙遙無期,而張三豐則是吹著風、賞著月便將事情成了。

只能說,師父確實還是師父,果然厲害。

孟修遠思及此處,不由得心中又羞又喜,暗道之前自己那擔心師父壽命的那事,實在是有些多余。

似這般曠古爍今的武學大宗師,又何須他來操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