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此時孟修遠一路西行,已經過了成都,周邊人煙也就漸漸稀少。

于是他除了每日趕路以外,工作重心便由行俠仗義轉變為了參悟武功。

「頓悟」狀態的幫助之下,他的進境十分迅速。

原來武當山上學的那些武功每項都精進了許多不說,更是隱隱約約于其中悟出了許多武學道理。

有時單憑練武,孟修遠甚至能夠感受到師父張真人在創立這門功夫時,出發點是什麼、琢磨的思路是怎樣,最終又如何將諸多要素融合為一體。

這般招式框架、武學哲學上的領悟,並不能立即提高孟修遠的即戰力,但卻同樣重要,算是為他今後的武學道路鋪墊下了基礎。

或許某日靈感爆發,他也能創出一門獨屬于自己的神功。

後來武當的武學琢磨得差不多了,孟修遠便又開始研究楊姑娘送他那只手帕上的《九陰真經》的內容。

這三篇中,【療傷篇】孟修遠之前便學過,還加以化用、推陳出新,推演出了可以于行進中使用的版本,所以暫時不需要再研究,可以先放于一旁。

剩下的【吐納篇】和【易經鍛骨篇】,要按正常論,肯定是【吐納篇】相對更為重要一些,畢竟這是《九陰真經》中關于內功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後續一切武功的基礎。

可孟修遠此時《純陽無極功》已至大成,一身渾厚內力甚至已經超越了他師父張真人,這【吐納篇】積蓄內力的法門雖然神妙,對他來說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

畢竟缺少那梵文總綱的部分,九陰真經中的內功還是偏顯陰柔了一些,達不到陰陽互生、剛柔並濟的最高境界,于孟修遠來說補益不多。

唯獨是那【易經鍛骨篇】,不僅是名副其實,而且還給了孟修遠不小的驚喜。

關于這【易經鍛骨篇】,原著中提到︰「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德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動而靜,雖攖而寧。」

也就是說,這並不是如往常尋常內功那般打坐的靜功,而是需要以動作配合、由外而內的動功。

其作用在于改善練功者的資質,強健練功者的身體,同時也作為輔助可以加快練功者原本的內功進境。

黃裳之所以從中年時才開始練功,最終仍能練成一身絕世武功,他自己所創這【易筋鍛骨篇】絕對是功不可沒的。

孟修遠也是一練上手之後,才知道其有多麼神妙。

這【易經鍛骨篇】分為六段,每一段由數個動作組成,每一個動作又配合有一整套完整的真氣運行路線。

做起動作,于外人看有些像高難度版的廣播體操,實際配合內里真氣運行,精妙之處全在體內。

孟修遠剛練上第一個動作,便只覺得經脈中那渾厚的純陽真氣躁動了起來,一絲一縷都像是有了自己的思想一般,直往他的髒腑、筋骨里鑽。

他先是覺得渾身上下瘙癢無比,像是有螞蟻在爬,又像是有無數種子于他身體之中萌芽開花。隨後沒多久,這瘙癢還沒消失,一股炙熱的感覺便又接踵而來,將他渾身像是點著火一般。

這折磨的感覺和他練《純陽無極功》大成前那一年有些近似,可細細感受,又十分不同。

他練《純陽無極功》到最後關口那一年,身體給他傳達的信號,是逼著他去「繁殖」,去將這滿溢的生命力給宣泄出去,不願老老實實與他的內力相融合。

而他現在練這【易筋鍛骨篇】,身體明顯卻是在貪婪地吸收著他的內力,是在靠著內力蛻變、新生,所有這些不好的感覺,不過是身體蛻變太快所帶來的副作用而已。

孟修遠認為這種蛻變,或許本就是【易筋鍛骨篇】所追求的根本目的。

只是他同樣肯定的是,自己身上一定是有些什麼特殊之處,才使得這蛻變來的如此 烈、又如此深入。

畢竟在他印象中,原著里練過這【易筋鍛骨篇】的人中,還沒有哪一個表現得像他這麼反應劇烈。

孟修遠心中暗暗推測,究其原因,或許有兩點。

一是他那所謂「十倍張三豐內功天賦」的特殊能力,可能同樣適用于這【易筋鍛骨篇】動功練習的範疇,所以使得他進境神速,才有了這麼劇烈的反應。

二是他《純陽無極功》已至大成,精純真氣當中化用有人身體之先天陽氣(生命力),所以可能純陽真氣進入筋骨、髒腑之中之後效果比一般內力更佳。

總之無論如何,這【易筋鍛骨篇】于孟修遠來說可謂是效果顯著,他自然也就練習得愈發用功。

如此過上十幾日,孟修遠每天趕路的時間越來越少,練功的時間卻是越來越多。

到最後,他甚至都不再有意趕路,而只是練功間歇的時候稍稍走上一段,待身體恢復好了,便緊接著繼續練功。

如此這般時日一久,效果自然也是極佳。

之前說過,孟修遠小時候便被張三豐斷定根骨一般,算不上練武的好材料,現在這【易筋鍛骨篇】算是剛好對癥下藥了。

直至他將六段功法全部練完,只覺得整個身體煥然一新,全像是變了個人一般。

筋骨強壯、身輕體健這般外在的改變不必提,就連五髒六腑、丹田經脈,也都被明顯地強化過了一遍。

孟修遠不知道別人練這【易筋鍛骨篇】能不能達到這個效果,反正他自己練功是真的練爽了。

自他《純陽無極功》大成之後,他再如何努力,大多也不過是招式武學之上的進步,不涉及身體本質。

現如今這次月兌胎換骨,實在是讓他喜出望外,因為這代表著,他未來能夠達到的上限也跟著提高了不少。

如此這般下來,將一整套功法練完的孟修遠,只覺得意猶未盡,心中不由得起了「貪念」。

他在想,自己是否可以像推演【療傷篇】那樣,將這【易筋鍛骨篇】也推陳出新,更進一步。

想到便去做,孟修遠立即便進入「頓悟」的狀態,琢磨其中關竅。

以這【易筋鍛骨篇】為根基,結合他這十多年來的練功感悟、張三豐對他的言傳身教、于道藏之中所讀到的哲學理論、甚至是他前世作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所學習到的現代醫學知識。

好似這麼多「材料」統統扔到一口大鍋之中,加水攪拌均勻,以大火 煮,煎熬數日,最終在頓悟狀態這個關鍵的催化劑之下,竟是真的熬出了一鍋了不起的東西。

就這日,在孟修遠所積存的「頓悟」狀態快要消耗殆盡之時,他突然腦內靈光一閃,醞釀多日的紛雜信息瞬間巧妙地組合在了一起,終成了一篇奇異而又十分偏激的功法。

孟修遠暫時給它起了一個簡單的名字,就叫《健體術》。

之所以說這《健體術》偏激,是因為它不同于原版,功能十分單一,就只是單純地以最大功率催動真氣,強化身體而已。

要知道【易筋鍛骨篇】在強健人身體、改善人資質的同時,也同時具有輔助加速積蓄真氣的功能。

可謂是將以氣養身、以身練氣這兩點達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

而這《健體術》不同,練習它時,非但不能幫助練功者加速積蓄真氣,反倒是對真氣損耗十分恐怖,幾乎接近于緩慢散功的狀態。

即便是如滅絕、宋遠橋這般江湖一流高手,只需認真練上這《健體術》一兩年,也都會變成個毫無真氣的普通人,只留下一副根骨厚實的身體。

所以這門《健體術》,對于這世間幾乎所有武人來說,都彷佛蝕骨毒藥、穿腸砒霜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唯有孟修遠自己,憑借「十倍張三豐內功天賦」的外掛,才勉強能夠負擔這門《健體術》所耗費的真氣,長久地發揮其功效,用其無止盡地強化身體。

也正是因此,這門《健體術》雖然副作用明顯、效率不高、構想不夠完善,對孟修遠來說,卻是真真的潛力無窮,算是為他打開了一條康莊大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