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009 聊人生,談理想

自從第一天開始學習武當長拳,並且被宋青書的武學天賦打擊過之後,孟修遠就再沒想過,自己居然會是一個武學奇才。

而且這武學奇才的含金量,甚至高到了無論是見多識廣的老張同志還是讀過金氏武俠小說的孟修遠本人,都沒听說過的程度。

接下來的幾天,在張三豐地貼身指導、反復驗證之後,孟修遠被再次確定擁有在內功修煉方面曠古爍今、世間難遇的天賦。

連張三豐這種大宗師都弄不明白,為什麼孟修遠這個武學悟性低于江湖平均水平、根骨普通、經脈尋常、沒吃過什麼天材地寶的小孩子會在內功一道上居然會有如此天賦,可眼前事實就是這樣的︰

在同樣的階段、修煉同樣的內功功法,孟修遠一天的苦修,頂的上張三豐本人的十日之功。

這同時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他這半年多時間之內,居然就能將一套普普通通的武當長拳由外而內練出真氣來,以及為什麼孟修遠在練習內功時會有那麼舒暢的感覺。

因為他的能力,將整個修煉的過程大大壓縮了,以至于無論是結果還是體驗都變得更加顯著。

……

武當七俠當中,無論是誰听到這個消息,都免不得如當時的宋遠橋一般被驚嚇得夠嗆,一副見了鬼的表情。這倒不是他們養氣功夫不夠,只是這消息本身就太過駭人。

要知道,武學修行這種事情本就受個人天賦制約,所以同樣的功夫放在不同人手里,練出來的效果也是大相徑庭的。

內功一道更是如此,同樣的功法,有人練便快些、有人練便慢些,普通人窮盡一生或許也達不到天才二三十歲時的高度,差距之大,令人唏噓。

張三豐作為震鑠古今、當世無雙的武學大宗師,武學天賦本就已經算得上是絕頂了,當今江湖乃至于古往今來敢站出來說自己武學天賦比他高的人,想來不會太多。

孟修遠居然修煉還快了十倍,簡直是不符合常理。

「八師弟他,他……他真的是人麼?」師兄弟們討論這件事時,十八九歲的殷梨亭驚得臉都有些白了,忍不住顫抖地說道。

回想孟修遠的成熟談吐、上山以後種種出眾的行為、乃至于他那十分神秘的來歷,正值想象力豐富年紀的殷梨亭不免多想。

「老六,瞎說什麼呢,八師弟他不是人還能是什麼?!」俞蓮舟眉毛一橫,把殷梨亭嚇得趕忙不敢說話了。

「二哥,我覺得六哥他這麼想倒也沒錯。八師弟他長相和郭襄女俠極為相似、又有這般沒道理的天賦,實在是讓人難免往鬼神之說方面猜想。

我覺得,說不定八師弟他是郭襄女俠轉世呢……他這不是練功,只是恢復前世功力而已,否則尋常人怎麼可能有這般修習內功的速度?」莫聲谷附和著殷梨亭說道。

「七弟,郭襄女俠是師父故人,更是我們的前輩,豈容你胡言?!」俞蓮舟愈發生氣,對著莫聲谷怒斥道。

「是,二哥,是我失言了,我錯了。」莫聲谷經俞蓮舟真麼一說,也發現自己話說得有些不對,趕忙低下頭認錯。

「好了好了,都別說了……八師弟他來歷如何,無需我們多加議論,師父心中自然有分辨。

你們只需知道,無論如何,他都是我們的八師弟,這一點不會改變!

我們做師兄的,只需護他、愛他、照顧好他便是。」

宋遠橋揮手示意眾人住嘴,而後言辭懇切地說道。

「是,大哥!」

師弟們聞言,眼神一怔,想著大師兄所言極對,隨即不由點頭應是,心中暗下承諾。

無論如何,也都要照顧好這個小師弟。

……

之後兩個來月的時間,孟修遠幾乎都是在張三豐身邊讀書受教。

張真人教導徒弟向來是因材施教,見孟修遠有如此驚人的內力天賦,便想著要傳他武當派內高深的內功功法。

而這兩個月時間的悉心教導,便是要為學這高深功法打基礎。

從道學理論到人體經絡穴位,孟修遠不懂的東西是在太多了,需要系統性地從頭學起。

好在他在讀書方面倒不算是太笨,並且前世作為中醫學專業的學生多少算是有些基礎,所幸學得不算太慢。

兩月之後的某一天,就在孟修遠將張三豐所傳授內容粗略學懂之後,張三豐突然沒征兆地將他叫到了身前,問了他一些奇怪的問題。

「修遠啊,你雖然年紀還小,但心思玲瓏、已經能夠辨別是非,所以為師有些事還需要與你問清楚。

你有想過,你為什麼要學武麼?」

張真人說話時依然慈眉善目,但相比平日說話時多了一份鄭重,讓孟修遠不得不認真對待。

說實話,這個問題孟修遠听得十分耳熟,武俠電影小說中但凡高人要收徒傳藝的時候,經常就會問弟子這個問題,搞得已經有些爛俗了。但當張真人開口問他的時候,孟修遠依然是愣了片刻,才開口依循本心地回答道︰

「師父,弟子想學武,其中原因有很多,可能我自己也有些說不清。

世道艱險,朝廷昏庸。學好武藝既能保全自己,不必每日里誠惶誠恐怕被壞人所害,也能在遇到不平之事想要出手管上一管的時候,不必因為能力不足而留下遺憾。

再者說,我覺得學武本就是一種快樂。

我見諸位師兄一躍能有一兩丈高,感覺很神奇。我親身體會,雖只是半年多的時間,便有諸多神奇的變化。

于是我很想知道,如將武功練到盡頭、乃至于練到盡頭之上的時候,該會有多厲害,人會變成什麼樣子……」

孟修遠話說得有些絮絮叨叨,但張三豐卻沒有不耐,反而是越听嘴角越發顯露出絲絲笑容。

這兩個多月以來,師徒兩人之間逐漸互相熟悉親近,張三豐漸漸便察覺出了孟修遠身上那份與他其他徒弟不同的、來自于幾百年後的特殊氣質。

再加上孟修遠身體不過是個六七歲的小孩子,張三豐又是個心胸豁達、不拘小節的人,所以兩人相處起來自由自在,少了許多恭敬和繁雜禮節,不像師徒,而更像一對血脈相通的親爺孫。

現在听聞孟修遠所說的這些話,正與自己心中所想十分接近,張三豐心中頓感一番欣慰。他沒想過,這孩子居然與自己年輕時這麼相像,親切之情更添了幾分。

「說得好,修遠。你小小年紀便有這般想法,實屬不易。」張三豐笑著模了模孟修遠的腦袋,然後接著說道︰

「你剛才說你若路見不平便想要做俠客管上一管,那我再問你,在你心中,這俠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覺得,什麼才是俠呢?」

張三豐話一說完,或許是怕孟修遠畢竟年紀太小,一時難以回答如此如此意義深奧的問題,接著便又問了一句︰

「或者你和師父說說,在你心中,誰才是你認為最稱得上是大俠的人也好。」

孟修遠聞言,沒多細想。

若是他剛穿越那時,為了留在這武當山上當張三豐的弟子,他要回答這問題或許會精心設計一番,不著痕跡地吹捧一下武當七俠和張三豐。

但經過這半年多的時間,孟修遠感覺到這武當山上下、從師父到師兄,全都是真情實意地待他,真似一家人般親切溫暖,所以也就不願說什麼違心的空話了。師父既然問他這些,就是想听他心中真實的想法,他不應該虛與委蛇。

他仰起頭看向張三豐,發自心內地真誠說道︰

「徒兒覺得真正的大俠,應該是當年獨守襄陽的郭靖前輩。

似他那般,明明武功高強可以在桃花島上享盡一生幸福,卻不惜耗盡幾十年光陰去面對蒙古大軍守一座孤城,實在是悲壯而又令人敬佩。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定當如是。」

張三豐聞言,先是一愣似想起了些什麼,而後目光愈發柔和︰

「好,好孩子啊……」

聲音喃喃,讓人幾乎無法听清。

孟修遠見他反常,下意識問道︰「師父,你怎麼了?」

「沒什麼,沒什麼。」張三豐擺了擺手說道︰

「修遠,早些回去歇息吧。明日也早些過來,你基礎已經打得差不多,我該教你咱們武當派真正的內功了。」

孟修遠雖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听到明天就能學習高深內功了,心中就只剩下歡喜了,沒再去想那麼多,和師父行過禮後便回屋了。

他沒看到的是,他走後,張三豐從懷中掏出了一對小巧的鐵羅漢,托在手心看了許久,眼神和剛才看他那樣一般無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