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攤丁入畝

秦良玉是個很有名的人物。

乃是整個大明對皇室最忠心的土司。

沒有之一。

「末將秦良玉參見陛下。」秦良玉已年近六旬,兩鬢微白,個子不高,但走起路來處處透著一股硬氣。絲毫不見老態。

朱由檢看著她,心中有些許感慨。

縱觀華夏五千年歷史,女將軍不多,出名且能征善戰的女將軍就更少了。還是唯一一個正史立傳的女將軍。

「秦將軍免禮!」

朱由檢虛扶了一下,命人賜座,秦良玉也不推辭,謝恩後坐了下來。

「這些年,無論是與後金的戰斗還是平定奢崇明的叛亂,秦將軍都居功甚偉。辛苦秦將軍了,秦將軍此次進京可是軍中用度有了短缺?」

「陛下過譽了,為陛下分憂乃是臣子的本分。這兩年陛下撥付的糧餉十分充裕,軍中上下都對陛下感恩戴德。不敢隱瞞陛下,末將此番進京乃是為了兩件事。

第一、奢崇明雖死,但當年跟隨他的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卻是實力大增。去年末將就接到線報說他要造反,但不知是不是懾于陛下收復遼東的威勢而沒敢發動。

前些日子,末將又收到消息,普名聲已經忍不住了,招了安南土司沙定洲為婿,準備明年開春沙普合流,起兵造反!末將雖然不懼他們二人,但蜀地多山川,傷亡不小。末將听聞陛下的京營士兵裝備的有一種新式的甲胃,既輕便防護力又強,末將斗膽向陛下討要兩千副。」

說完,秦良玉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他一眼。

朝廷對土司的觀感一向不好,即使是忠心如她,也沒信心能上一張奏疏就能從陛下這要來兩千副鎧甲。這也就是她親自入京的原因。

「兩千?」

眼看陛下皺起了眉頭,秦良玉心里一緊。

「若是陛下為難,一千也可。實在不行五百也行。」果然還是不願意麼。若京營的新式甲胃真的如傳說中一般輕便,那就算五百副也行。傳統甲胃厚重,山里行軍速度不快,若是這種輕便甲胃,哪怕五百副也足夠裝備一隊奇兵了。

「秦將軍會錯意了。朕怎麼會為難呢,朕給你五千副。夠不夠?」朱由檢笑呵呵地說道。人家為大明付出那麼多,此時大老遠的跑過來就是為了給你要兩千副甲胃,若是再摳摳索索的,就太不夠意思了。

「謝陛下!」秦良玉驚喜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跪在地上謝恩。

「秦將軍快快免禮。」朱由檢立刻起身從御桉後站了起來,將秦良玉扶了起來。「秦將軍,朕不是拘禮之人,你我君臣,以後見朕,莫要再行此大禮!」

朱由檢看著眼前快六十歲的秦良玉嚴肅地說道。

「是,陛下!末將一定不負陛下厚望,只要普名聲稍有異動,末將一定要讓他付出代價!」

秦良玉設想了很多次面聖時的場景,但都沒想到陛下對她竟如此信任。她可是听說了,九邊士兵都沒能裝備上這種甲胃,整個大明都以穿上這甲胃為榮!

「朕相信秦將軍,剛剛你說此次進京還有一事?」

「是的陛下。」朱由檢這一問,秦良玉的臉上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末將的孫子馬萬春頑劣不堪,末將想將他送到軍校接受管教。」

她可是听說了軍校出來的人在軍中都是優先提拔,此時說這事兒,也算是走後門了,所以不免有些不好意思。

「就這事兒啊?人帶來了沒?」

「沒有。」

「直接帶來就行了,這樣吧,你回去的時候朕派人跟你一起,爭取年前把他接到京里來,不然恐怕趕不上新生入學。」

「謝陛下!」

秦良玉再次想要謝恩,想到朱由檢剛剛的話停住了,行了個軍禮。

朱由檢倒不是沒想過直接給普名聲安個罪名殺死。但說實話,四川不比北方,不但地勢更為復雜,而且土司眾多。若是輕舉妄動,很可能會引發更大的亂子。

眼下有秦良玉在,給她足夠的支持,想必剿滅叛亂不是什麼難事兒。

看來,更加強力的改土歸流,真的是勢在必行了。

秦良玉在京城呆了一天,朱由檢從商城里購買了五千副甲胃,派人押送著和秦良玉一起回了四川。此次京城之行秦良玉很滿足,不但得到了想要的結果,而且遠遠超出了預期。

讓她應付未來的動亂更有信心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

在一場暴雪中,京城徹底沉寂了下來。

臘月二十六

朱由檢召集了內閣幾位閣臣。

「家中的年貨都置辦好了吧。」朱由檢坐在交椅上,語氣平和地向幾人問道。

「稟陛下,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範景文第一個回答道。

「朕讓環球優品準備了一些年貨,回頭派人送到你們府上。」

「謝陛下!」

「今日讓你們過來,主要是有件事要和你們商議。」寒暄一陣後,朱由檢進入了正題。

「陛下請講!」

「朕打算實行一項新政。」朱由檢微微坐直了身子,平靜地看著幾人。

範景文等人一听。

得,這弄死黃台吉才不到倆月,又要搞新政。就不能消停會兒?

「敢問陛下是何新政?」

「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範景文大驚!但從字面上看,就不得了。畢自嚴等人也收起了臉上的笑容,變得嚴肅起來。張居正倒是實行過一條鞭法,他活著的時候還有些效果,死了就徹底玩完了。眼下陛下所說的攤丁入畝又有何不同?

「何謂攤丁入畝?」畢自嚴問道。

「取消按人頭和地畝雙征收的標準,改為按土地多少收稅。也就是說,有多少地,交多少稅!」

「陛下的意思是,有一百畝地,無論家中幾口人,都要按照一百畝地交稅?」

「正是!」

「那沒地的呢?」

「不收稅!」

朱由檢的話無異于在幾人心間投下了一顆炸彈。

範景文看了一眼嚴肅的朱由檢,知道他是認真的。我的陛下誒!您這倆月沒動靜,一玩兒就玩兒大的!就不能提前知會一聲?

「諸位閣臣覺得這新政如何?不但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還能為國家多收稅,充盈國庫。豈不是不一舉兩得?畢卿,只要這攤丁入畝實行的好,你這財相就不會當的這麼緊巴了。」

「陛下說的是。」

畢自嚴悶聲應到,說得到輕巧。這新政一開,得罪的可是全國的地主!

「陛下,臣以為,這新政,恐怕不好開展啊!」範景文覺得還是給頭腦發熱的陛下澆澆涼水。

「哦?為何不好開展?還有人不怕死麼?」

範景文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看這樣子,不交稅就得死。我還說啥?

「朕倒不是說不交稅就一定會死,但缺的稅越多,懲罰一定會越重!朕知道,下面很多人會有各種方法對付朕。什麼扇動百姓鬧事兒啊、瞞報田畝啊對他們來說都是小意思。但朕也有自己的小意思,看誰玩兒得過誰。他們贏了,少繳稅。朕贏了,他們得死。

這點兒事兒都拎不清的,死了也白給。你們是是不是?」

「陛下聖明。」

「這是第一條新政。」

還有!?

範景文等人看著朱由檢。

「陛、陛下,還有啥?」範景文磕磕巴巴地問道。

「官紳一體納糧!」

我的娘,這首輔不當也罷。

陛下,您老人家能不能不要這麼任性?第一條最多是動了那些白身的利益。這第二天可是把全天下有共鳴的都囊括了進去了。自己要是推行這樣的政策,恐怕祖墳都會被人給刨咯!

「有些事,朕不說你們心里也清楚。有明一朝,對讀書人的優待可謂是空前絕後,可這優待換來的是什麼?一朝中舉,便瘋狂接納百姓的投獻,有良心一些的還給下面的佃戶留點活路,沒良心的坐視比人餓死都不理會。

你們知道華亭徐氏抄出了多少土地嗎?四十多萬畝啊!光佃戶都幾萬人!觸目驚心!

誠然,百姓紛紛投獻土地朝廷也有一定的責任,但繼續這樣下去會給大明帶來什麼?朕剛繼位時,九邊欠的餉銀都發不起。若不是朕舍著臉皮弄了些錢,邊關的將士都嘩變了。即使到了現在,這修整河道、挖溝打井、賑災救民、對外征戰、提高官員俸祿,一樁樁一件件,那一樣大錢不是朕從內帑拿出來的?

是,黃台吉剛死,要與民休息。可沒了黃台吉還有綠台吉。朕活著有錢打仗,朕若是哪天掉河了淹死了呢?你們打算怎麼辦?」

幾人一听,紛紛跪倒在地上,不住地呼喊著該死。

「你們不該死。但該死的人,朕一定會讓他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