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吳又可被抓

鄒族實際上並沒有嚴格的階級制度,但是有幾個特殊地位的人物︰

頭目,一般由其中的一個家族固定承襲。

征帥,爭戰、獵首的指揮官,有時可能是頭目。如果戰事頻繁,會有好幾個征帥。

勇士,在戰場上有特殊功勛的族人。

眼下鄒族就有三個征帥,剛剛被劉能砍掉腦袋的是其中之一。

此時頭目見大家群情激奮,思索了半晌下達了命令。

「達布,你再率領二百族中勇士下山看一看。這群剛遷過來的外族雖然人數不多,但已經有了自己的軍隊,你們一定要小心。如果情況不妙,立馬逃回來,不要枉費性命。剛剛獵回來的頭已經足夠祭祀用了,所以不必為此擔憂!」

「是!」

這個叫達布的征帥領著二百勇士,借著月光悄悄下了山。

達布一直自認為是族中最有能力的人,從來都瞧不上別的征帥。他認為如果這次派他去出草,獵回來的人頭一定能讓天神滿意,來年部落必定大豐收!

他懷著這樣的心思快步下了山,那些外族剛剛打完勝仗,一定防御松懈。到時候自己帶著人到他們村子里大殺特殺。

這次一定要在自己家屋檐下掛滿人頭。

風一刮,一串串人頭隨風擺動。

那畫面,想想都美。

正沉浸在奇妙的幻想中的達布一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人身上。他用力推了一下前面人的身子,有些生氣地說道︰

「走的好好的,停下來干什麼!?不是已經下山了麼?」

「征帥,看前面。」前面的人依然沒有動,驚恐地指著前方不遠處的空地。

「什麼東」

達布不在意地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嘴里的話不自覺地咽了回去。

人頭。

一個個用木棍插在地上的人頭!

全部面朝大山的方向!剛好和他們面對面。

從頭上的飛羽可以辨識出全都是他們的族人。

達布愣住了。

他旁邊的族人們也愣住了。

他們是以獵頭為樂,但並不代表不會害怕。

達布走到了跟前,看著這些往日熟悉的族人的頭顱,他們的眼楮或睜或閉,彷佛在述說著自己生前遭遇的痛苦。

「把他們帶回去。」達布一聲令下,大家紛紛過來把木棍上的人頭取了下來。

他知道這是那些外族在向他們示威,但他不可避免地膽怯了。

達布不敢再前進,而是帶著這些腦袋回去了。

正在準備祭祀的頭目見他們帶回來的人頭後,便下令禁止讓他們大規模的進行出草。

達布听完,舒了口氣。

自此之後,劉能帶領著鄉親們徹底扎下跟來。

他們給死去的九個人刻了碑,立在了村口,上面凋刻了九人的名字以及為了保衛村子而光榮犧牲的壯舉。劉能又跟村子里的一些有威望的老年人商量了一下,給村子起了個名字,叫漳來村。

取義從漳州過來的人聚居的村子。

而暗中觀察著他們的鄭芝豹徹底地放心了,他把這一切匯報給了他大哥鄭芝龍,鄭芝龍又匯報給了朱由檢。朱由檢听完有些感慨,下令讓鄭芝豹不要再收回他們的鎧甲。又下令讓鄭芝龍加快往島上移民。針對內地破產了的農民,佃戶,只要願意過去就田發牛發銀子。他打算加快對台灣的開發,加強對台灣的統治。

這是他的執念,比拿下朝鮮還要深的執念。

當朱由檢得知吳又可到了漳來村不久就離開了的時候,不由有些擔心。

吳又可在島上行醫,若是遇到生番就完蛋了。

不過山高皇帝遠的,朱由檢也幫不上什麼忙。往遼寧的移民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接下來便是前期的基礎建設問題。

遼沉地區還好一點,由于黃台吉一直沒放棄,土地拋荒還不算太嚴重。但沉陽以南的大片土地,已經基本處于荒廢狀態,地里長滿了雜草。

不過還好荒蕪的時間不長,開發難度不高,在各地官員的帶領下,一些良田再次被開發了出來。用不了一年,這些土地在他們的照料下,會重新變成沃土。

而方正化到了之後,第一件事情便是跟著工部徐光啟派來的人一起在鞍山,本溪兩地尋找鐵礦和煤礦。

很快便有了收獲。鞍山的大孤山鐵礦,本溪湖煤礦。

這讓方正化振奮不已,既然有鐵又煤,那鋼鐵集團就絕對不是紙上談兵。

他立即組織人手開始做開采的準備,但鞍山本溪兩地距離有一百多里,就算礦產開采出來,運輸也極為不便。為此,他專門請示了朱由檢,看看能不能在兩地之間修一條水泥路。

朱由檢得知之後,立馬找來了範景文商議此事。

「範卿,方正化傳來消息說,已經在鞍山發現了大型鐵礦,本溪發現了大型煤礦。但兩地相距甚遠,問朕能不能修一條水泥路出來。你覺得此事如何?」

「陛下,為何不修建一條鐵路?豈不是更方便?」

就是啊,朱由檢也愣了,怎麼忘了這茬了。

「朕也不知。興許是眼下鋼鐵廠還沒投產,從內地運輸不便,暫時沒有能力修鐵路吧。」

「臣建議先修一條水泥路,等鋼鐵產量上來之後,再修建一條鐵路。」

「有道理,要說運力強還是得靠火車。雖然前期造價大,但後期用起來也方便。範卿你看,鞍山,本溪,沉陽呈三角之勢。咱們可以直接把三地道路全部修通。從鞍山到本溪,從本溪到沉陽,再從沉陽到鞍山。以沉陽為依托,鋼鐵集團的發展潛力將非常巨大。」

範景文呆住了。

陛下的腦袋里裝的東西為什麼如此之多?

既然決定了,那說干就干。

他命徐光啟找來了當初在邊關修水泥路的三人。

山西太原的翁守運、河南開封的鄒元、江西吉安的郭吉臣。

他這次沒有再招標,而是把三條水泥路的修建直接分給了三人,並且依然才用三三四的付款方式。

三人自從上次獲取了水泥的經營資格後,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

他們在各自的家鄉成立了水泥廠,專業生產水泥。

由于水泥路修建快捷,堅固耐用,很快便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從城中主要干道,到富商的園子,水泥以極快的速度推廣開來。

三人听了徐光啟的要求,二話不說,當即開始組織人手開始到遼寧建廠修路。三人本就是嗅覺靈敏之輩,看似千里迢迢地跑到遼寧去建廠好像費力不討好一樣。但整個遼東那麼大,建的水泥廠總不會用一次就荒廢掉吧?以後賺錢的地方多了去了。朝廷手里有現成的技術,自己建廠毫無問題。為什麼要用他們,不過是他們手下熟練地工人多而已。

朱由檢也正是這樣想的。若是朝廷建廠,還需要招募工人,組織人員培訓,麻煩不說,還耽誤時間。這三個人手下有現成的工人,修水泥路根本不費事兒。既節省時間,也多花不了多少銀子。

在朱由檢和內閣等人的規劃統籌下,遼寧大基建,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而遠在台灣的吳又可,卻遇到了危機。

他從漳來村出來後,便到各處漢人聚居的地方行走。

第一站,他來到了一個叫雙溪口的地方,這個地方居住的漢人大約有一萬多人。吳又可一表明身份,便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在他們看來,京城來的太醫,那是專門給皇帝治病的。能來到他們這給他們治病,是他們的榮幸。

吳又可便在當地住了下來,開始推廣起疫病防治辦法來。

期間又治好了幾個得了瘧疾的病人,名聲大震。

幾天後,推廣工作結束後的吳又可離開了雙溪口,去了加哩林。又在加哩林呆了幾天,準備折返前往北港,那里的漢人最多。

但去的路上,卻被幾十個紅毛夷給攔了下來,態度強硬地把他請到了熱蘭遮城。

此時的熱蘭遮城還叫奧倫治城,是荷蘭人在島上進行海貿,蠶食台灣的中樞。

荷蘭人把吳又可帶到城里之後,就把他安排在一個小院子里,嚴加看管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