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9章 方臘起義

?但這一切…

童貫並不知道,當然,即便是知道,他也不會在意。

因為他從來就沒有把夏放在眼里。

‘凱旋而歸’的童貫,自然是得到了宋徽宗趙佶的大力夸贊。

而被他坑死的那些大宋將士,卻只能悲哀的埋骨他鄉,為童貫的富貴付出自己的一切。

「這個操作,怎麼這麼的熟悉呢?」

李世民臉色怪異的看向了李隆基,「這不就是楊國忠的操作麼?」

「好家伙,你們都喜歡這樣掩耳盜鈴麼?可你們覺得,自己這樣做能瞞得了多久?」

這話…

問的童貫是啞口無言。

他是一個要強的人。

他能坦然接受屬于自己的勝利,但沒辦法接受屬于自己的失敗。

他自認為,自己的戰績連強大的遼國都敬佩不已。

那麼!

輸給小小的疥癬之疾的夏國,實在是他人生之中的恥辱。

所以!

絕對不可以承認。

他當然也知道這樣是掩耳盜鈴。

但…

那又如何。

掩耳盜鈴就掩耳盜鈴,他童貫決不能有輸給夏國這種恥辱的戰績。

「但這樣不但不能夠體現你大宋的強大,反而只會暴露你大宋的虛弱。」

朱元璋開口,很不客氣的說︰「就是因為你童貫掩耳盜鈴的做法,導致大宋軍隊外強中干的事實暴露在了遼國人眼中,最終才會被金人攻打到了京城,最終甚至俘虜了堂堂的皇帝。」

听的這話,趙匡胤有些吃驚,「還有這種事情?」

他看向趙佶的眼神,越發的懷疑人生了。

趙佶也感覺有些臉上無光,這樣的事情,實在太丟人了。

他們被金人盯上,居然是因為這種事情。

太可笑了!

原本都沒被他們放在眼里的金人…

最後居然成為了要他們命的存在。

不得不讓人感慨一句,人生無常。

「如果童貫當初能夠正視自己的失敗,及時的提升大宋軍隊的戰斗力,然後不那麼瘋狂的搜刮民財的話,你們大宋又怎麼會有那麼屈辱的一段歷史?」

朱元璋一臉恨其不爭的樣子,讓的一眾帝王那是相當的感同身受。

確實就像朱元璋說的那樣!

如果統治者對老百姓好一點的話,不那麼貪婪的話,對軍隊的各種訓練問題都上心一點。

又怎麼會出現被金人攻破京城的屈辱之事。

「趙佶,這麼一看,你真可謂是罪大惡極啊。」

李世民看著趙佶,臉色有些怪異的說。

趙佶都快要掩面了!

他真的都想挖個坑把自己給掩埋起來。

太丟人了。

在這里真的一直都在丟臉。

他看向童貫的眼神也不再那麼友善了。

甚至還像是在說︰你這家伙,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的惡,讓我承擔這麼多的罵名!

童貫表示…

隨便罵!

反正我已經要死了,什麼都不想管了。

「哈哈哈,趙佶,看到沒有,童貫完全不想理你了!」

看到這一幕…

李世民不由得大笑,這真是太有趣了。

童貫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所以!

已經完全不對趙佶有任何的敬畏之心了。

趙佶︰…

他瞪了童貫一眼,然後繼續看向光幕。

畫面再次變換。

畫面里的童貫,是絕對意氣風發的。

政和元年,童貫作為副使出使遼朝,在這里,他意外的得到了燕人馬植。

他與馬植進行過一些交談之後,認為這是一個有才能的人。

于是!

從遼國歸來後,立刻把馬植引薦給皇帝趙佶。

「什麼?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

當听到馬植提出的這個想法的時候!

宋徽宗趙佶心動了。

想來也沒有哪個皇帝能夠拒絕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誘惑。

這可是太祖,太宗兩位皇帝都沒有能夠做到的事情。

要是他趙佶做到了,那不就是絕無僅有,功績僅次于太祖的絕世帝王了?

于是…

在這樣的想法構建的形式之下,馬植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培植飽受契丹貴族欺壓的女真部落,用來作為內應,大宋再出兵,兩面夾擊,最終達到消滅已經走入末路的自大遼國的目的。

而這個計劃,對于大宋所有人的震撼力,絕對不亞于三分天下的隆中對。

沒有人可以拒絕這樣的誘惑。

自古以來…

打天下的功勞是第一的!

而收復失地的功勞僅次之!

這樣的功績,所有人都想要!

大臣們很快就制定相應的計劃,選精兵良將,出兵收復燕雲十六州。

這是大宋整個國家所有人最期望的事情。

絕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他們做這件事情。

但就在這個重要嗯關鍵當口,因為之前童貫橫征暴斂,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而導致了方臘起義。

這一次的起義聲勢浩大,讓的當朝局面

童貫他們不得不先鎮壓方臘起義,平定了內亂之後,才能執行他們的計劃。

于是改童貫為為江,浙,淮南宣撫使,率領原本準備作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精兵前去征討方臘。

原本方臘起義並不會有這麼大的聲勢。

但當初方臘起義的消息傳到京師的時候,宰相王黼卻隱藏起來,沒有報告給皇帝,導致義軍力量得以日益發展壯大。

「兄弟們,朝廷當局不管我們的死活不如今我們起義他們也沒有任何反應,這樣的好機會我們不應該放過!」

方臘振臂高呼…

這讓的他的部眾在接下來的短短時間之中,不斷的增加著。

各大山地之中,都有因為被官府橫征暴斂而無法生存,只能落草為寇的人。

他們如今在看到方臘起義的聲勢如此的浩大,抱著對朝廷的不滿,也紛紛加入了其中,要讓朝廷好看。

而方臘起義的不斷壯大,也讓其他地方的起義軍,紛紛出現響應。

蘭溪靈山的朱言,吳邦。

剡縣的仇道人!

仙居的呂師囊,方岩山的陳十四!

蘇州的石生,歸安的陸行兒等人…

全都加入了起義之中,並紛紛響應方臘作為本次起義的領頭之人。

聲勢浩大!

整個大宋的半壁江山都被起義軍裹挾,東南大震。

「什麼,起義軍已經佔據了大半個江南?」

發運使陳亨伯听到手下匯報來的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是駭然的。

他有想過起義軍的聲勢不會小,但他沒想過,這一次會來的這麼猛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