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城門開,韓王降!

半個時辰。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正當騰老將軍耐心即將被耗盡之時,新鄭那巨大的城池下,高聳莊嚴的城門,在所有人的目光中緩緩打開。

「城門開了!」

「真的是城門開了!」

「你們看,為首的那人似乎就是韓王!」

一名名秦卒身穿衣甲,手持長戈,看到新鄭城的城門打開,紛紛互相議論道。

騰老將軍、褚仞將軍、隗灣將軍見狀,也紛紛松口氣。

韓王願降,那自然是最好。

畢竟北邊還要趙國,南邊還有楚國,滅韓一戰,他們也都希望秦國減少傷亡。

此刻。

看著城門處,韓王安率領一眾韓國官員,捧著國圖、王印緩緩走出。

「鐵騎大軍城外等候,所有步卒進入新鄭!」

騰老將軍開口下令道。

戰馬寶貴,而且比起步卒,鐵騎大軍無論是馳援亦或者作戰,都更為靈活。

讓鐵騎大軍與步卒,全都進入新鄭,實屬不智之舉。

畢竟在城內所有韓卒,全都卸甲投降之前,誰也不敢肯定,城內的韓軍是否還會抵抗。

保險起見,白衍率領鐵騎大軍駐守城外,他方才安心。

一但城內、亦或者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情,白衍率領鐵騎大軍定能瞬間抵達馳援。

「諾!」

白衍騎著戰馬,在騰老將軍身旁,听到騰老將軍的話,輕聲接令。

隨後白衍騎馬轉身,來到鐵騎將士的方陣前,讓所有將士原地休整。

「業,帶著受傷的將士,去城內治傷。」

白衍轉頭,對著業開口說道。

「諾!」

業看著白衍的眼神,心領神會,已經卸下秦甲的他,拿著秦劍與證明身份的木牌,帶著之前受傷的將士,跟著步卒一同朝著新鄭城走去。

白衍翻身下馬,牽著戰馬。

在白衍四周,一名名鐵騎將士此刻也都坐在地上,互相先聊起來。

此前作戰,鐵騎大軍要率先沖鋒,不能讓韓軍結陣,故而將士神情都一直緊繃著。

眼下戰事結束,又不用進入新鄭,鐵騎將士自然都放松下來。

對于駐守在新鄭城外,在鐵騎將士眼里,可比進入新鄭好得多。

畢竟想想也知道,秦軍入城,新鄭城內的韓國百姓早已紛紛躲回家中,別說女子,估計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與其進入城內,走在空曠曠的街道上,還要時刻警惕那些不願降秦的韓人。

不如在城外曠野上,舒服悠哉。

柴、宴茂等鐵騎將領,這時候也來到白衍身旁。

看著新鄭城的城牆上人頭涌動,一個個人影手持秦字黑旗,把韓旗全部取下,把秦字旗插在城頭。

「韓國滅了!」

「嗯!」

無論是柴、亦或者宴茂等人,看著這一幕,眼中盡是感慨,輕聲說道。

韓國真的被他們攻滅。

周圍所有鐵騎將士看到這一幕,也都紛紛停下交談。

曾經雖然想過,但真的親眼看到,還是讓人心神一震。

滅國!

這看似簡單的兩個字背後,遠非一場戰事能夠比擬的。

白衍看著一支支秦字黑旗插在城頭。

看著眼前韓國滅亡。

白衍除感慨之外,更在心中期待著,因為終有一天,秦字黑旗定會如同今日這般,插在臨淄城頭。

那一日,便是他歸家的時候!

他想在那一日,穿甲佩劍,帶著爵位,回到村子,見家人。

白衍好奇。

那時,父母、長兄見到他,會是什麼表情!

還有外祖母。

眼下,他已經找到小舅父!

外祖母見到他與小舅父回去,定會很開心。

白衍想到外祖母,心中更是期待。

新鄭城內。

伴隨著秦軍入城。

一些窮困凶惡之人,便開始為非作歹。

在作惡的人眼里,韓卒已降,這一日秦卒正忙著接收新鄭,只要不被秦卒抓到,秦軍根本不會管他們,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想干什麼就干什麼,誰也管不著。

「殺人了!」

「求你了,這是家中的積蓄!」

「啊~!」

新鄭城內,一條條街道旁的小巷子內,哭喊聲、求饒聲、女子的尖叫聲絡繹不絕。

不知多少百姓在家中,被凶惡之人入屋搶奪、奸婬擄掠,殺人放火。

然而那些正在行凶之人怎麼都不會想到,如今秦國大軍的主將,是騰老將軍。

一個深得南陽百姓愛戴的老將軍。

在騰老將軍的命令下。

一名名秦卒手持長戈、秦將,尋著街道巡邏,見到作惡之人,抓之,逃則殺之。

沒過多久。

伴隨一個個行凶作惡的人被秦卒抓住,不少作惡之人妄圖逃跑,被秦卒殺死。

新鄭城內的慘叫聲越來越少,一些有心作惡之人見到這一幕,也紛紛收起‘發國難財’的心思。

看著那些比他們都還要凶的秦卒,他們欺負弱小還行,但面對殺人面不改色的秦卒,他們可不敢再亂來。

新鄭城內的百姓躲在家中,透過門縫見到這一幕,松氣之余,對那素未謀面的秦軍主將,心里頗為復雜。

將軍府。

當十幾名秦卒帶著幾十名投降的韓卒,跑到將軍府的時候,看著已經燃起的熊熊大火。

火勢太大,無論是秦卒,亦或者降卒,全都放棄撲火。

正當所有人好奇,到底是何人那般大膽,敢到將軍府放火之時。

韓國王宮內。

收到消息的騰老將軍等人,連忙下令,徹查放火之人。

沒多久。

伴隨著秦卒抓到躲藏在城內的韓啟、韓審、韓時等人,將其帶到騰老將軍面前。

當騰老將軍等人,得知在韓啟一族人離開前,只有暴氏與其侍女在府邸,並且暴氏之所以不逃,便是打算隨韓陵一同死去。

「這!」

「應該是那暴氏!」

此刻听到韓啟等人的話,褚仞、隗灣兩人面面相覷。

早就听聞韓陵正妻暴氏,在韓國以貌美出名,卻沒想到,方才破城,便听到暴氏焚火自刎。

就連騰老將軍,都忍不住搖搖頭,目光滿是感慨。

若是沒有意外,放火之人,應當是暴氏。

此前他便十分疑惑,將軍府即使城內再亂,暴徒都不敢進去才是,更別說放火。

唯有暴氏放火,方才能解釋得通,為何將軍府會燃起大火

隨著泛起即將入冬的微風吹動秦旗。

在平野上。

沒有入城的白衍,正在與柴等人聊著與趙國有關的事情。

對于白衍來說,攻打陽城之時,並沒有接觸鐵騎大軍,而在白裕中毒之後,又要安撫將士,又要想盡辦法立功。

斬殺韓邱,北上奪成皋、宛馮,設伏廣武、滎陽。

等做完一件件事情回到陽城,還沒休息幾日,就要護送姚賈來到新鄭勸降韓王。

韓滅之前,他少有閑暇、精力,詢問柴有關趙國的事情。

但眼下韓國已經滅亡,無需再考慮韓國的他,自然要未雨綢繆。

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先了解一下趙國的事情。

畢竟趙國不同韓國,在胡服騎射之後,趙國兵強將勇。

長平一戰之後,世人都以為趙國瀕危。

但燕國用行動告知天下,趙國遠非那般不堪。

當時的燕國,在燕王喜之前的兩任燕王︰燕昭王和燕武成王。

這兩位都非泛泛之輩。

燕昭王開闢上谷、漁陽等郡,將燕國領土大幅北擴,而且一度南下攻佔齊國大片領土。

而燕武成王,則繼續向遼東擴張,向東胡拓地千里,將燕國的疆域一舉擴大。

可以說燕王喜繼位後接手的燕國,是史上燕國最為強大的時候,疆土之廣,兵鋒之盛,都是前所未有。

燕王喜也是這般想,故而在長平一戰之後,趁機攻打趙國,妄圖滅趙。

其結果就是,燕國全軍覆沒,燕地五座大城被趙國奪去。

當時燕國號稱六十萬兵家攻打趙國,燕、趙分兩路交戰,結果最離譜的一幕,是五萬趙軍追殺二十萬燕軍。

五萬,追殺二十萬!

兵力之懸殊讓天下咂舌,也讓天下諸國明白,趙國依舊是那個趙國!

長平之戰趙國之所以會敗,是因為兩國國力,亦是因兩國將領。

而之後,趙國更是出一個名揚天下,家喻戶曉的名將。

在趙國受封武安君的李牧!

一個這個讓秦人聞之色變的趙將,秦人心中揮散不去的陰霾。

白衍清楚,韓國滅亡,不需要多久,秦國就會跟趙國交戰。

到時候他與白氏鐵騎,都要去北方,面對趙國騎兵,對戰傳言之中的李牧。

「此前在辛勝將軍,便是在漳水流域被李牧率軍擊敗」

「說起來,其實,也不能怪辛勝將軍!」

平野上。

白衍正在听著柴等人說著以往秦趙之間的戰事,分析著為何會被李牧擊敗。

听著听著。

白衍余光突然看到城門處,看守城門的十幾名秦卒之中,其中兩名秦卒正攔下一輛想要出城的馬車。

而那輛馬車旁邊的‘隨從’,與秦卒說什麼之後,盤問的秦卒便讓開道路,讓馬車緩緩駛出城門。

那輛馬車在離開城門之後,伴隨著馬車的移動,馬車的車簾緩緩掀開。

似乎馬車內坐著的人,正在望向鐵騎大軍這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