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八章 虞亡

四月二十九日。

這日間,以為休沐,劉祈于此置辦的家舍內,迎來了一行客人。

正是從老家泰山郡,遷居于此的從兄劉直家卷。

又恰逢劉直歸來州治匯報軍務,劉祈便使一家人團聚一下。

一眼望去,單是蓋縣劉氏,他們這一支脈,而今也算是人丁興旺。

以從兄劉直,今與從嫂,就生有三子一女。長子,也是劉祈的大佷子劉會,而今已是年有十四,次子劉放,年十二,三子劉瓚,年八歲,長女劉薇,年六歲。

于劉祈家舍,正月里,妻子陳婉再為之添了一子。盡管比從兄子嗣少些,但也有兩個子嗣了。

像長子劉洵年已有兩歲,雖說還是孩童,然則少小聰慧,身體也很強壯。除了嬰兒時,哭鬧的比較多外,于今下,已是很懂事知禮,平時且學會了照顧弟弟。次子劉昭,只有幾個月大,還正是哭鬧的時候,不同于其兄小時候,多怕生人。

對于家人,劉祈每休沐間,都會以陪之。

是故兩個兒子,于他這個父親,非常依戀。

到是弟弟劉紀,還未娶親,劉祈這段時間,也使妻子幫忙張羅下,今已同本地大族王氏交換了聘書。

院舍內,在幾個從兄姐的照看下,劉家的兄弟姐妹,皆于院舍內玩耍,其樂融融。

眼看著這一切,劉祈向臉上帶著憨笑的從兄劉直道︰「阿兄,小會年已不小,等過一年半載,徐州局面緩和,我打算使之與我阿弟,另有諸葛二郎等,一道往荊州游學,據聞名士龐德公,司馬徽,皆于此,你以為如何?」

這件事情,劉祈前次給諸葛亮,還有諸葛家的兩位長輩也有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便是一個優秀人才的成長,也必須有名師輔導。

荊州本屬于人才眾多所在,漢末的很多人,包括龐統、徐庶等莫不是出于此,自然也包括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諸葛亮。這樣一個,能行人才培養所在,必有之聯系于內。

青州想要發展學術等諸多之事,可以連年戰事,非一朝一夕,能將天下士人聚來,需要慢慢積累底蘊。以弟弟,還有諸葛亮,佷子等人,前往游學,也有劉祈打算結合荊州士人,便于將來為他助力的打算。

劉直非常清楚,他家庭同從弟劉祈牢牢捆綁在一起。而從弟有早年的預言應驗,外加能力地位見識,各方面都優秀與他。進而,劉祈的很多建言,劉直都是全面應之。

此事得聞,他便知道,自家這從弟,多于之長子關懷,遂忙應道︰「此事全由阿郎你做主。紀弟年長,到時候就全賴紀弟,多照顧照顧他這佷子!」

已長出短須的劉紀,迅速應道︰「請兄長放心,弟必照顧好阿會他們!」

兄弟二人,隨之聊起了騎兵之事,劉紀則在一旁認真傾听,不時地說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建議。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劉直所領導的騎兵,裝備等多方面,皆有提升,隨著從並州和幽州等地的前番買馬,訓練的騎兵數量,也是大幅增加。但在劉祈的目標里,還遠遠不夠。

戰場之上,騎兵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兵種,于很多時候,還能決定戰場勝負。在此方面,劉祈的要求,自然嚴格了一些。

當僕從告之家宴好了後,兄弟三人,才帶著子嗣,另有一種女卷,于舍內就食。

此間之家宴,也讓劉祈感到難得的放松。

隔日一早,按照計劃,他便來到了臨淄的東郭所在視察。此地而今正被除去雜草,以行院舍建造。

其中工程,也是劉祈為州府官吏家庭的安置作為。

這段時間,從兄劉直家卷,還有潘章家卷,另有即將調任齊國相的諸葛珪家人,初時安置,人數有些少,他本人尚能想辦法。

但為使州府眾員能夠收心安心,隨著人員增多,建立更具體的「家屬院」,便成為了必要之舉。

另則,于官吏本身出發,臨淄作為州治所在,且處于青州中心之地,地理位置自然優越。此中所為,州府官員,自是心向往之。

至少在數日前,他于州郡官吏的意願了解中,非臨淄本地官吏,多有希望將家卷遷來,處事之外,能做團聚。

看到連綿的屋舍拔地而起,另有一些嗅覺靈敏的商賈,也開始了商肆搭建。

劉祈有種預感,便是將來不久,臨淄之所,一定會成為北方之地,最為重要的軍事經濟政治所在。

遠在幽州,公孫瓚和劉虞的戰事,持續一年之間,也到了白熱化的時候。

其中雖有劉祈和袁紹,雙雙派兵援助,但在白馬義從的馳騁下,還有州府內部的糾葛中,劉虞于幽州大地的控制之所,不斷減少。

六月時,昌平一戰,直接導致了幽州州兵的慘敗。

公孫瓚由此長驅直入!

兩日後,兵臨薊縣城下!

州府大驚之!

從安次和良鄉所在,各有援軍前來支援。原本以為薊縣能夠守到援軍到來,繼而挫敗公孫瓚以得薊縣,此間幽州州治的圖謀。

但誰曉得,州府從事田濟,公然背叛了劉虞,以之伙同城門校尉,于關鍵時刻,大開城門。

公孫瓚之部,由此殺入。

劉虞得此訊息,在兵士護衛下,原本想要突圍而走。

奈何公孫瓚窮追不舍,在劉虞身負重傷,而至薊縣縣城西北五里間,為之斬殺。

隨之,劉虞的頭顱,被高掛在薊縣縣城之上,以抒之仇恨。

當夜到來的數部援軍,在得曉幽州牧為公孫瓚所殺,再見薊縣易主,公孫瓚部從士氣高漲,各做後退,未敢直接戰之,並為朝廷和相鄰的冀、青之地傳信。

這等消息傳出後,因弒殺幽州牧一事,原本的遼東雄主公孫瓚,與朝廷的矛盾,徹底難以和解,被打上了叛賊的標簽。

劉祈于臨淄州府,得曉此間消息後,也是長長嘆了一口氣。

公孫瓚于遼東,也算得上是為大漢戍守邊疆的能人,這麼多年來,多次抵御了外部入侵。

可以之性情等多方原因,與原有的命運軌跡一樣,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