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七章 縣丞

劉祈自然能感受到張昭本人之重要,及背後所代表的力量。

這次張昭來任昌慮縣城,無論如何,正是二人結交之機會。

但從出身上,他為沒落宗室,非世家高門。

想要贏得張昭真心,也唯有憑借個人作為。

六月初三。

一船只,從彭城出發,過留縣,出廣戚,往昌慮而來。

船頭一青年,姿態甚偉,風度不凡,其手持鵝毛扇,身著短衫,立于船頭北望。

在之身後,數名食客、及僕從正小心守候,看向前方之身影,莫不以崇敬。

這道身影,正是前歲為郡中舉為孝廉,辭之不受,今再為州府舉為茂才,而往昌慮任上,暫任縣丞的張昭。

按理說,能為州刺史舉為茂才,德行名望自是不差,最低之起點,也當是一地縣令起步,再能展現地方官吏,以賢才而用之態。

然張昭此番,卻是因母親及家族,處于彭城,不願遠離徐州,州府商議後,故讓他暫領昌慮縣丞,待有空缺後,為之升遷。

而實際上,若非是好友元達(趙昱)勸言,張昭于州中所舉茂才,也是打算辭之。

陽光普照,但見波光粼粼、

張昭衣衫飄飄,右手中的鵝毛扇,一指前方,道︰「此微山湖,當真遼闊也!

昔年陪同白侯(白侯子安)先生游此湖泊,不覺十余年過去。

當真光陰飛逝耳!

前番景興(王朗),本有意游此,與我同行。奈何楊公(楊賜)病重,景興憂及,歸往雒陽。」

想起師友,張昭心情有些低沉。

看到湖魚于水中嬉戲,他心情才好些。

數息後,張昭準備回往船艙,轉身側頭間,向旁邊食客問道︰「不知過此湖,距我等目的地,還有多遠?」

「君子,由此而上,于戚縣換乘後,距離昌慮並不遠也!也就三日功夫。

且據聞,歲除之際,過昌慮之水路,為盜匪所佔據,後以新縣長,率百余名鄉卒,大破之。

是故,于五月以來,水路才重新暢通起來。

否則,我等到達戚縣之後,當繞道而行之。」

食客杜木,乃是市井刀客出身。

年二十有三,兩年前,仰慕張昭名聲,後做相隨。

其手持寬刀,落後張昭一步,戰于身後,順著張昭目光望向來往船只,隨之出言道。

張昭目光一動,回首道︰「杜君本就是昌慮人,可見與鄉地,時常關注。

不知我等昌慮長,過往之作為?」

這段時間,劉祈于昌慮所做所為,于縣中百姓稱贊下,不僅往臨縣有了莫大名聲,更傳入郡中各處。

此事,自有昌慮親友,書信間,向杜木告之。

杜木忙回道︰「君子此問,在下正待告也!

……」

待杜木講述了劉祈大體履歷,張昭那雙丹鳳眼眯起遠眺道︰「能以弱年之姿,受青州刺史所舉,必有過人之處。

而之于昌慮,不到半年時間,即有安一方之態,更顯非凡也!

想來這位昌慮長,也是個妙人!」

張昭這般言罷,杜木忍不住道︰「君子大才,此番能往在下鄉地治之,亦屬昌慮百姓之福。

然以君子之能,確有些屈才了!」

張昭為人豁達,性卻嚴肅,搖頭笑道︰「鄭君此言差也!

我張昭欲行之事,便是一縣吏,尤可足也!

以我張昭不欲之事,便是一郡之長,亦不就也!」

此言一出,食客隨從,莫不拜服。

逆江而上,等到達昌慮境內時,因連綿暴雨,時間自是比杜木預計,要晚了兩日。

而在知張昭踏入昌慮地界後,並由水路而來後,劉祈率縣吏,出縣城三十里迎之。

是日晡時,薛河之上,兩方人馬終于踫面。

在看到縣長劉祈,出三十里而迎後,其中鄭重之意,讓張昭確有些意外。

隨即于江河中,以木板相連,張昭當先走去,看向船艙中間,為眾人所圍之人。

「好一個英俊之士!

其之風度,以我初見景興,景興亦少之泰然!」

張昭此間思緒,只是微微一動。

瞬息間,劉祈已經快走兩步,面帶笑容,向張昭一禮道︰「張君之大名,祈于泰山郡時,早有耳聞。

竟不想今日,能同張君同縣為官!

昨日間,我還同子初有言。

待張君至,以張君之才,昌慮諸事可定也!」

昔年,張昭同師友游歷各地,見過太多人和物,自能感覺出,劉祈言語中的真情實意。

于時下,劉祈更是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他張昭之禮遇。

張昭忙回禮道︰「縣君過贊也!

及入昌慮以來,以一路所見,昭方曉得,縣君于疾疫、農事、水利等諸多方面,處事之完善。

其中所為,若以昭來作為,定不如縣君周全。

能與縣君處事,誠是為昭之幸!」

兩人在江中船上說了會話,劉祈隨即將同行官吏介紹。

有前番以郡中舉孝廉而不受之事,加上張昭年紀輕輕,即得到過州郡名士稱贊,故以,張昭本人于徐州之地,本就是個大名人。

董巍、徐匯等縣寺官吏,今見張昭真人,可比初見劉祈,那是要恭敬太多。

隨後,船只開行,劉祈則邀張昭共入船室。

江風拂過,使這炎夏多了幾分清涼。

在同張昭寒暄後,劉祈即表現出務實之態,將縣寺中人事,悉數告之。自月前得曉新縣丞乃是張昭後,他便發自內心希望,張昭能速來任上,于他分擔事務。

縣寺中,居多公務處置,是一方面,伴隨著泰山、東海、瑯琊等多郡地,盜匪勢態越來越 ,劉祈有種急迫感,便是借平昌慮盜匪之際,將手頭之部從練習起來,以成戰力,好保衛地方。

從兩月前,他于鄉地招募鄉卒、流民以來,手下水師和步卒人馬,已有六百人。以水運暢通後,所收小額賦稅,另有縣中一些糧草補充,倒也勉強養得起。

可若以此部人馬,不用在正途上,則顯得有些浪費。

半旬間,劉祈已同方真、李展,孫觀,許桉,孫富等人,商議了下一步,關乎呂山賊之平定,他決定親率部而上,以做協調處置,但正等一人,能于昌慮縣城穩定後方。

于是,張昭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