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8 蔣干盜璽,徐庶偷碟,討董結束(6K求月票∼)

「大哥,你看我得到了什麼!」

李風當著眾人的面,把傳國玉璽拿了出來,慢慢的放入劉備手中,以便讓所有諸侯都看清楚,這是真的玉璽。

「哦?此玉璽四弟從何處得來?」

「從天坑中挖出來的。」

「好!好!此物真乃天賜我劉備…保管,待來日救出陛下,定將此物歸還于今上。」

劉備愛不釋手摩挲著缺了一角的傳國玉璽,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不同于孫堅得到玉璽後要偷偷模模揣起來,唯恐被人發現竊據神器。劉備完全沒必要這樣。

因為是皇室宗親的緣故,反而要堂而皇之將玉璽宣之于眾,向天下人表明,天命在劉,天命歸劉。

至于這個劉是劉備的劉,還是劉協的劉,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全憑各人自己揣摩了。

只要劉備得到玉璽的消息傳出去,天下才俊便會紛至沓來。

果然,眾諸侯見到傳國玉璽,眼楮都直了。

莫非這天命真的在劉備身上?

大家還沒打進洛陽,玉璽就自己跑過來認主了?

老天為何如此獨愛劉備!

不同于別的諸侯看到玉璽時的吃驚,曹操在看到玉璽的第一時間,驚訝之余,卻是若有所思,莫名想起了一個最近名聲鵲起的年輕人。

此人年紀二十歲左右,以辯才聞名江淮地區。

此人叫做蔣干。

當然,此人叫什麼,辯才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一個特別牛皮的軍師技︰妙手空空。

據說在他十步之內的所有東西,只要他想,都可以無聲無息見盜走。

無獨有偶,袁術同樣也想到了蔣干。

不過袁術不是神將,他並不知道那是蔣干的軍師技,在他看來那是蔣干的特殊本領,就像跑江湖賣藝人的魔術一般,無中生有,順手牽羊。

這個玉璽,我袁公路(曹操)要了!

嗯,回去就聯系蔣干!

袁術和曹操的神態被李風收在眼里,他嘴角輕輕勾起,微微一笑。

你們對傳國玉璽圖謀不軌,我又何嘗不是對造化玉碟虎視眈眈!

看來,以後說不得要讓徐庶露一手,然後將計就計了…

哼哼哼…

……

洛陽皇宮,瞭望台上。

董卓臨風佇立,俯瞰著東都洛陽城中熊熊燃起的大火,微微眯著雙眼,感受著晚春初夏的微風,心里感慨萬千。

回想去年率三千兵馬初至洛陽之時,他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先是虛張聲勢,以瞞天過海之計,誘使群龍無首的何進、何苗兄弟的部眾歸入麾下。

又設計離間呂布,兼並了丁原的部眾。

隨後為陳蕃、竇武及諸黨人平反,以從人望,將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封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

又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為豫州刺史,潁川張咨為南陽太守。

允許土地兼並,賦予門閥貴族特權。

整頓軍隊,維護朝廷集權。

同時拉攏士族,啟用德高望重的大才,緩和與關東門閥的關系。

在這樣一頓 如虎的操作之後,他盡掌京師洛陽的兵權,為左右朝政打下了堅實基礎。

本以為,這將是盛世的開端。

沒想到執政不到三個月,大漢境內便先後有十八路諸侯造反。

雖然十八路諸侯連番戰敗,一勝難求。

可是他們人多啊。

一個人或許可以打得過十八人,卻是無論如何都防不住十八個人的。

董卓嘆了口氣,看向身側的女婿李儒。

「文優啊,此次退回關中之後,老夫有生之年怕是再沒機會回到這個地方了,這些個關東鼠輩,都是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

董卓其實說的不是以後沒機會回到洛陽,而是以後再也沒機會宰執天下了。

李儒輕不可聞的嘆了一口氣,「岳父大人,走吧,大火燒過來了。」

關西出將,關東出相,已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現在關西的武將要當丞相,關東人當然不願意了。

這個牢固的世俗觀念——關西武將都是粗鄙武夫的觀念,注定了董卓此次洛陽之行難以獲得想要的東西。

「文優,你說老夫還有機會回來嗎?」董卓有些不死心的問。

「有,有吧。」

李儒也不是很確定,「關東諸侯各懷鬼胎,難以成事,只要我們退回關中,他們必然會打起來,到時候我們外連諸胡,內修政理,或有機會卷土重來,也未可知。」

「文優,如此做,需要花費多久時間?」

「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八年…」

這麼久?

老夫已經五十多歲了,最缺的就是時間啊。

董卓又嘆一氣,「文優,老夫有一事想托付于你。」

「岳父大人請說。」

「若是老夫有生之年沒能如願,還請文優將老夫的尸骨埋在天下最高處,面朝東方。」

「岳父大人這是何意?」

「老夫生前不能宰執天下,死後也要容登至高,俯瞰江山!」

「好。」李儒點頭答應。

想了想又問。「可是岳父,哪里是天下最高的地方呢?是中岳嵩山嗎?」

「不是。」

「那是東岳泰山?」

「不是。」

「那是哪里?」

「老夫听聞西南四千里外有一大山,山高八千八百四十八丈,腳踩雲端,上接蒼穹,足以俯瞰這天下大好河山,你就把老夫埋在那里吧…」

八千八百四十八丈?

李儒眼前一黑。

……

弘農郡, 函古道上。

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被西涼軍驅趕著,拖家帶口往西迤邐而行。

前方,一個白衣青年腰掛長劍,手執大斧,攔在當道,阻擋住了所有人去路。

負責押送百姓的一小隊西涼軍的士卒紛紛注意到了這人,有人認出了對方是幽州牧劉備的四弟!

去年在洛陽城中和呂布打成平手的李風!

大名鼎鼎的李風不是在虎牢關外嗎?怎麼會來這種地方?莫不是來投靠太師的?

就在眾人疑惑的時候,李風率先開口了。

「我懶得和你們廢話,立即去把董卓叫過來,否則我便殺了你們!」

冷冽且充滿殺意的聲音,令西涼軍士兵都不由得冒了一身的冷汗。

他們自知絕對不是李風的對手,但要讓他們去把董卓叫過來,也很為難。」

「怎麼?不去?」

李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祭出玄鐵大斧,向西涼士兵們逼近過去,「那我可就要開殺了!」

「等等,我們這就去叫太師過來。」一個士兵統領模樣的人說道。

李風冷聲道︰「那還不快去!」

所有士兵都站著沒敢動︰.「」

「你們什麼意思?」李風的殺意猶如實質。

「太師在前面啊.…你攔在當道,我們不敢過去。」

「……」

李風側身讓開去路。

眾兵士低著頭,快步從身側經過,消失在道路西面。

李風揮舞著玄鐵大斧,康慨激昂的告訴百姓們,往北走半里地,到黃河南岸坐船順流而下,去遼東過好日子,不要去什麼關中了,那地方窮的要死,人口又少,不去也罷。

「鄉親們!去遼東定居吧,我以三沓城城主的名義告訴你們,遼東人家家糧食堆滿倉,牛羊住滿屋,小日子紅紅火火,恍恍忽忽…」

百姓們立即被李風描述的美好前景所感動,紛紛順從的听從了建議,方向一轉,拖家帶口往北行去。

不大一會,百姓們便上滿了一船,順流而下。

太史慈拿鐵戟推著董白,從遠處走過來,一臉欽佩的看著李風,「從虎號召力真高啊,一句話就可以讓百姓折向而行。毫不猶豫趕赴遼東,這一去,他們可就是遼東治下之民了。」

李風澹澹的擺了擺手,謙遜的說︰「子義,這不算什麼,你上你也行。」

「不,我不行的,我口才沒你好!」太史慈連忙搖頭。

他覺得自己根本沒可能鼓動百姓改變主意。

這里距離長安六百里,走路只需十天就能到。而此地距離遼東足足有四千里…

坐船一天就到了。

雖然路程縮短了九天,還不用費力走路,但是遼東郡它偏遠啊。

中原百姓都有很重的故土情節,你讓他們搬家到六七百里外的關中,他們還能接受;你讓他們搬到四千里之外的遼東?

那還不如殺了他們!

李風把九十斤重的玄鐵大斧往太史慈肩膀上一放,朝東面大路上走過來的一群百姓們努了努嘴。

太史慈扛著玄鐵大斧,將信將疑的走過去,學著李風之前的話語,對眾百姓說道︰

「鄉親們!去遼東定居吧,我以三沓城城主朋友的名義告訴你們,遼東人家家糧食滿倉,牛羊滿屋,小日子紅紅火火,恍恍忽忽…」

話音剛落,百姓們就熱烈的回應了太史慈。

「好 !這位壯士你的提議非常好,正合我們心意,我們這就去!」

看著一批批百姓毫不猶豫調轉方向,大步流星朝停靠在北面半里外黃河南岸的連舫戰艦跑去,太史慈一臉若有所思。

他看了看自己肩上閃爍著寒光的玄鐵大斧,好似明白了什麼。

等這批百姓走後,新一批百姓還在遠處的時候,太史慈放下大斧,赤手空拳走上前,張開雙臂攔住眾人,情真意切的說︰

「鄉親們!去遼東定居吧,我以三沓城城主朋友的名義告訴你們,遼東人家家糧食滿倉,牛羊滿屋,小日子紅紅火火,恍恍忽忽…」

眾百姓紛紛拿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其中一個模樣粗礦的中年男子走出來,蠻橫推了他一把,「小伙子,你誰啊你?你說去遼東我們就去遼東?」

「去去去,閃開!不要耽誤我們趕路!」

「鄉親們不要理他,董太師說了。到了關中,每家每戶都發田地,大家加把勁,再有十天我們就可以到達關中了!」

「……」

太史慈默默轉身,從地上拿起90斤重的玄鐵大斧。

那中年男子態度立馬來了個180度大拐彎,連忙轉身高呼道︰「鄉親們!遼東富庶啊。關中太窮了,我們去遼東吧!」

「我等早有此意!」

「走走走,去遼東!」

百姓們紛紛響應,齊齊掉頭面北而行。

太史慈︰「………」

等這批百姓過去,新一批百姓還沒過來的當口,太史慈忍不住對李風說︰「從虎,你想告訴我的是,百姓們都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對嗎。」

「錯,不是暴力,是法則。」

李風搖頭︰「如果你沒有令人生畏的手段,那麼你說什麼都沒人听,即使你是對的;同理,如果你一味使用暴力,即使你說的對,也沒人會服氣。只有在你提供了一個比當前選擇更好的選擇,且擁有手段制裁不遵從者的時候,一切才會和諧,才會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太史慈撓了撓頭,「雖然我沒听懂,但听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哥倆笑談間,一支軍隊快速從西面疾行而來,遠遠看去,氣勢凜然。

董卓帶著呂布等將率先到達地頭,勒住馬韁,瞪大雙眼瞅著李風,輕哼一聲,「李風,天堂走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李風平澹的看了他一眼,指著東面說道,「行了老董,別吹牛皮了。從現在開始,後面的百姓都歸我。」

「憑什麼?」

「就憑你孫女在我手上,你也不想你孫女身裂名敗吧。」

董卓心疼的看了一眼孫女董白,又氣惱的看著李風,咬牙道︰「你若敢動老夫孫女一根汗毛,老夫定叫你血濺五步!」

李風︰???

你這家伙是不是听不懂人話啊。

「我說百姓歸我,完事之後我放了你孫女。」

「好!百姓歸你,希望你能遵守諾言放了我孫女!」

「我不遵守你也沒辦法,不是嗎?」

董卓的大胖臉再也繃不住了,他憤怒的瞪著對面的李風,罵道︰「豎子無恥來人,給我拿下這豎子,老夫要烹了他!烹了他!」

「鏘啷∼!」

李風根本不和董卓廢話,拔出月霜劍架在董白縴細的脖頸上,對著沖過來的呂布說道,「你再往前一步試試!」

「慢!奉先我兒且慢!」

董卓大叫了一聲,滾落下馬,沖上來卡住呂布的身位,擋在他的身前,神色驚慌的擺著手道︰「李將軍,有話好說,有話好說,抓穩點…」

隔著三步遠的距離,已經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劍刃散發出來的殺氣,更何況身臨其境的董白,她早已嚇暈了過去,此刻正出 著往地上墜落。眼看孫女白皙嬌女敕的脖頸就要劍刃劃開,董卓連忙開口提醒李風抓穩點。

幸好董白非常膽小,之前經常被嚇暈,李風早有準備,一手穿過她腋下扣在腰上,一手將月霜劍微微移開一些。

而後看向董卓,「服了嗎?董太師?」

「服了,服了。」

董卓大圓盤子臉漲成豬肝色,連忙拱手作揖,半耷拉著腦袋,不敢再放狠話了。

這個孫女是他的心頭肉啊,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叫他怎麼活?

此時此刻,董卓再也不是什麼叱吒風雲的大漢太師,更不是什麼手握十幾萬大軍的軍閥頭子,而是一個尋常的祖父,無助地面對著一個凶悍的狂徒對自家孫女的威脅。

…(● ●)…

「很好,這後面的百姓還有多少?」

李風也不確定自己來的早了還是晚了,他原本在虎牢關模魚模得好好的,忽然得到情報說董卓在遷徙洛陽周邊百姓,就著急忙慌的乘船逆流而上,趕到弘農郡的地界來截胡。

其實弘農郡這個位置距離洛陽非常近,只有八十多里路。以雛形覆蓋範圍來算的話,洛陽城及周邊三四十萬人都會從此處經過。另外會有相當一大部分百姓,會從周圍更遠的的地方,斜插至弘農郡更西面的官道上……這部分人是無法被他劫走的。

倒不是李風不想順著黃河再往長安的方向去一點,而是前面就是三峽了,船只逆流而上只能走到這里。順流而下倒是無所謂,可以從渭水上游一路漂流到渤海,遼東,乃至太平洋。

在李風與董卓心理博弈的時候,太史慈並沒有動手,他只是靜靜的站在一旁看李風裝杯。

似這種單槍匹馬闖對方老巢,直面對方九大高手,數萬精銳士兵,還從對方口里奪食的舉動……太囂張了,太容易當場被打死了。

董卓麾下可不光是有呂布這種 人,還有九大 將,以及有著群體效果加持的並州狼騎和飛熊軍,這些都不是一個頂級武將可以獨自面對的。

兩個也不行。

但是當真正站在這里,傲然冷對千夫指的時候,這感覺實在是很爽啊,讓人熱血激蕩,欲罷不能。

嗯,回去一定要和雲長翼德他們吹吹牛皮,今日,我與從虎如何雙刀赴會,二人傲然冷對十萬大軍,談笑風生,來去自如。

想來,以雲長的高傲,翼德的嘴硬,也必定被我展現出來的氣度所折服。

如是想著,太史慈嘴角微微上揚,看著李風的側臉,心下暗付︰與從虎相交,真是如飲美酒啊,永遠都不會令人枯燥乏味。

難怪有那麼多女僕圍著他轉…

羨慕∼!

董卓哪里知道後面還有多少百姓?他求助的看向女婿李儒。李儒轉頭看向負責遷徙百姓的主簿田景,田景轉頭看向軍司馬劉靖。

劉靖期期艾艾半天,說了個約數,「大…大抵有三…四十萬…」

「好,就以四十萬為準,百姓到夠四十萬,我便放了你孫女。」

李風一彎腰,扛起董白,大踏步便連舫戰艦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太師啊,不知道你信不信,其實你孫女在我在身邊,要比在你身邊安全百倍。」

董卓默默看著孫女被李風扛走,心里默默回了句︰「老夫相信。」

當日之所以在施放了震天動地珠之後沒有和李風血拼到底,就是因為他發現在九次火雨和一次沖擊波之下,李風居然將他孫女護得安然無恙,雖是挾持,卻也沒有讓她承受任何傷害,

這讓董卓憤怒之余,大為心安。

再加上當時李風也沒有拿他孫女來要挾什麼,甚至還拒絕了高官厚祿。

于是董卓撤軍之後也就沒有再糾結此事,心想著等退到關中安定下來,再派使者去要回孫女。

可沒想到,今天…最遲明天,似乎就可以要回孫女,這讓他有些欣喜若狂。

至于損失了幾十萬百姓的事,那能算什麼事?

這些百姓和他的寶貝孫女相比,不值一提。

所以他看著李風大咧咧的離開的時候,並沒有阻攔(也阻攔不住),更沒有擔心李風會不遵守諾言。

大漢的人,尤其是這個時代的漢人,無論男女,無論武夫還是文士,都是極為講信用的,不會食言而肥。

嗯,奉先除外。

董卓看了一眼呂布,默默想著。

轉眼兩天過去。

在遼東的大船運走四十萬百姓的時候,董白被放了回來。

董卓激動的沖上前,將這個心頭寶貝摟在懷里,輕輕拍著孫女的後輩,听著她在自己懷里喜極而泣,一瞬間也有些肝腸寸斷,老淚縱橫。

……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李儒預料。

得知董卓已經退出洛陽,攜天子及百官撤往長安的時候,聯軍營中頓時狂歡一片,眾諸侯擊節相慶。

贏了!

終于把董賊趕走了!

從此以後,關東地區天高地闊,再無人能阻我(們)稱霸!

舞台很大啊。

眾諸侯俱作此想。

所以,在得知董卓退去後,雖然他們很想沖進東都洛陽,盡得城中金銀財貨。

但卻規規矩矩留在原地,等待盟主劉備處理完後事,率大軍到來。

這倒不是不是他們溫良恭儉讓。

而是他們在第三次被打到全軍覆沒之後,除韓馥外,其余諸侯麾下已經沒有兵馬了。

而徐榮還領著五萬騎兵,守在通往洛陽的必經之路上。

他們過不去。

眾諸侯焦急等待著。

半個月後,劉備終于搞掂了一切後事,率軍前來,壓著徐榮的腳後跟,一路暢通無阻的開進洛陽。

然後就發現,洛陽已被董卓焚燒一空。城中滿目瘡痍,遍地灰盡。

眾諸侯頓時大失所望。

只有孫堅在一片廢墟的皇宮內不知道找到了一個什麼寶貝,悄悄默默揣起來, 了。

袁術見狀,頓時心生警覺,尾隨孫堅而去。

眾諸侯紛紛向劉備告辭,做鳥獸散。

諸侯討董就此告一段落。

諸侯爭霸正式開啟。

此時,李風早已帶著五萬水軍回到了遼東,正在盤點此次討伐董卓的得與失。

【主線任務四︰拯救萬民(已完成),獲得四維屬性5點…】

【幽州當前人口+400000萬…】

【幽州當前總人口651萬…】

【幽州新增兵馬17萬(四部烏桓騎兵8萬+扶余鏈錘兵4萬+高句麗鐵錘兵3萬+三韓長槍兵2萬+五島步兵1萬)…】

【幽州當前兵馬40萬(22萬漢軍士兵+18萬外族士兵)…】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