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096 此去,蕩寇(求月票∼)

【亂世倒計時︰299天…】

【遼東五郡總人口︰473萬…】

【遼東五郡總兵力︰35萬…】

【你當前武力值︰103/103…】

……

「府吏聞此事,自掛東南枝。」

「空山新雨後,自掛東南枝。」

「爺娘聞女來,自掛東南枝。」

「洞房花燭夜,自掛東南枝。」

「人生在世不稱意,不如自掛東南枝。」今日與卿長別離,就此自掛東南枝。」

「掛起來,嗨,掛起來…」

「掛起來就不會傷懷!」

別院涼亭中,蔡琰停下彈琴的手,白了正在搖頭晃腦附庸風雅的李風一眼,「你怎麼什麼都自掛東南枝,會不會作詩呀?」

「不會,你教我?」

「好啊,你隨我去洛陽我就教你…」

李風幽幽的看著她,「你是想招我為贅婿嗎?」

蔡琰俏臉一紅,「不準胡說!」

沉默了一會。

「你…」

「你…」

兩人同時開口,不好意思對望一眼,李風道︰「你先說。」

蔡琰的美眸不好意思的垂下,頭也跟著低下,聲若蚊蠅。

「如果我想讓你去洛陽,你會去嗎.….」

「如果?那不去!」李風憋著笑說道︰「假設沒有意義!」

「除非你真心想讓我去,那我或許會考慮考慮。」

蔡琰摳著小手,小臉糾結了半晌,最終卻是沒有勇氣說出「我想」,她撩了撩額頭的發絲,岔開話題道︰「你要和我說什麼?」

「如果我讓你留在遼東,你會留下嗎?」李風說道。

「如果呀?那不留。」

蔡琰莞爾一笑,「假設沒有意義!」

「除非你真的想讓我留下,我才會考慮考慮。」

「……」

李風直直盯著蔡琰,「我真的想讓你留下!」

蔡琰被這火辣的目光看得小鹿亂撞,心髒砰砰砰劇烈跳動著,腦袋幾乎垂到了胸口。

緊張的說︰「我…我…你問我干什麼,你得去問我父親呀…」

說完這句話,她長長松了口氣,如釋重負。

「我已經問過了。」

「我父親怎麼說?」

「他說啊…就把你留在遼東!這個李風不錯,年少有為,玉樹臨風,是上佳好婿,與我兒乃是天作之合,才子佳人一對!」

蔡琰 然抬起頭,幽幽的看了李風一眼,「亂講,我才不信…」

「你為什麼不信?」

「因為我父親早已…不信就是不信,哼∼」

蔡琰起身,提著裙擺落荒而逃。

你父親早已為你定下婚約?李風捏著下巴想了一會,歷史上,蔡琰差不多就是這個年紀嫁給衛仲道的,頓時有些小郁悶。

唉,來晚了一步。

蔡蔡,我的蔡蔡。

我拿什麼拯救你呢…

前面可是火坑啊。

……

一會以後,兩個冤家又坐在了一起。

蔡琰將自己寫好的詩詞集遞給李風。

「作詩要講究韻腳工整,你可別在亂作了,傳出去會被人笑話的。」

李風打開看了一眼,字跡工整娟秀,每個字都如同一個模子打印出來的一樣。

「好字!」

李風並沒有拒絕蔡琰的好意。

「快要分別了,我也沒什麼好禮物送給你,給你彈一曲送行吧?」

「好…」

琴聲旋即響起。

「人生于世上有幾個知己

多少友誼能長存

今日別離共你雙雙兩握手

友誼常在你我心里

今天且要暫別

他朝也定能聚首

縱使不能會面

始終也是朋友

雖有萬里山隔阻兩地遙

不需見面心中也知曉

友誼改不了……」

蔡琰斜躺在舒服的軟椅上,听著如涓涓細流般的琴聲和李風低沉悠揚的歌聲,望著那個傲然挺直的背影,唇角微微上揚。

這種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感覺似乎也不錯呢

李風更喜歡安寧的生活,尤其是在這樣一個離亂的世界。

能有一個小城,裝下他並不大的靈魂。

遠離塵囂,遠離紛爭,入目皆是景色。

爭霸天下其實並非他所願,而是想要獲得安寧生活的前因。

如果不去爭霸天下,蕩平天下,安寧的生活便無從談起。

分別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

不是蔡琰離開。

而是李風要隨大哥劉備出征了。

調令前天就到了沓氏城,李風一直壓到現在沒動身,再壓下去,怕是要錯過此戰了。

蔡琰追出門來,看到一身銀甲的李風沐浴在金色陽光下,英姿颯爽,朝氣蓬勃,雙眸如夜空中星辰,灼灼璀璨。

心跳莫名慢了半拍,「你此去,要小心。」

李風一把將她的雙手抓握住,「蔡蔡,留下吧?」

蔡琰微微掙開手,低下頭去,表情有些不自然。

太短了。

相處的時間太短了,感情沒有累積到讓她不顧一切的程度。

而且她也不敢不顧一切。

婚約在身,她又能怎麼辦呢?

李風有些失望收回手,勉強笑了笑,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既然注定要別離,何必要糾結分開時的不舍。

此去,蕩寇!

與張舉清算舊賬!

遼東五郡一派升平,遼西五郡的叛亂卻愈演愈烈。

整個幽州十三郡,僅剩三個郡沒有叛亂。

張舉、張純在三郡烏桓的幫助下,興兵十萬在青、徐、幽、冀四州四處搶掠,殺人無數。

烏桓是一支內附于大漢朝廷的少數民族,大漢朝廷給他們提供特定的生活區域並且加以控制,如幽州、並州等郡縣,而烏桓則相應地承擔一些軍事上的職能,受到大漢朝廷的驅使。

幽州境內共有四股烏桓勢力︰即遼西郡烏桓大人丘力居、上谷郡烏桓大人難樓、遼東屬國烏桓大人蘇僕延、右北平郡烏桓大人烏延,這就是「三郡烏桓」(四個郡的烏桓被稱為三郡烏桓,是因為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相連,與上谷郡距離較遠,)

烏桓與鮮卑同源,兩部都出于在秦漢之際為匈奴所敗的東胡。東胡被擊潰後,其中一個部落逃到了烏桓山重整旗鼓,于是自稱烏桓;另一部仍分布在草原,是為鮮卑。

到了漢武帝時期,霍去病大破匈奴左賢王所部,將附漢的烏桓人遷到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讓他們作為漢朝的屏藩隔開匈奴人。並在幽州刺史部所在薊縣設立烏桓校尉以監領烏桓部眾。

此後三百年間,又有大批烏桓人南下投奔大漢邊郡。

截至目前,三郡烏桓有眾五六十萬人(未計入大漢幽州人口),控弦之士十余萬。

這三郡烏桓便是張舉、張純起兵的主要力量。

張舉、張純與烏桓大人丘力居等人先是進犯幽州廣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等地,殺死護烏桓校尉箕稠,一路焚燒城池、劫掠百姓。

之後,聚眾十萬屯兵遼西郡治所肥如,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逆天將軍安定王,企圖與推翻大漢朝廷的正統地位。

見公孫瓚無法遏制張舉張純的作亂行為,劉備又因身處遼東,被反軍隔絕道路而無法發起有效軍事打擊,劉宏只好將目光投向宗正劉虞身上。

劉虞是漢室宗親,有較好的名聲,作為外鎮屏障比較合適;再者劉虞曾經做過幽州刺史,在當地具有一定名望,更容易化解與烏桓人的矛盾。于是劉虞被任命為幽州牧。

劉虞一到任,先是令劉備和公孫瓚出兵逼近肥如,擺出一副強硬姿態。

而後打算采取懷柔政策,積極與三郡烏桓通使,赦免他們的罪過。

最後打算將主要目標對準張舉、張純,開出懸賞令,懸賞二人首級。

在劉虞看來,這樣三板斧下來,反軍瞬間就會土崩瓦解。三郡烏桓不但不再參與叛亂,反而成了他可以調動的力量,調過頭來對付張舉、張純。

然而,事情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就在劉虞揮斥方遒,準備大干一場、揚名立萬的時候。

意外發生了。

……

遼東襄平,點將台。

眾文武左右分列。

一身戎裝劉備的目光從徐庶、關羽、張飛、太史慈、趙雲等人臉上一一掠過,忽然一愣。

這五萬大軍都要出發了,四弟李風居然沒來?

「從虎呢?」

沒人吭聲。

哥幾個都知道李風這些天在忙什麼,實在是有些英雄氣短,說不出來。

劉備長劍高舉,沉聲喝道︰「不等了,全軍出發!」

五萬騎兵轟然應諾。成群結隊,策馬如龍,有序地向西奔騰而去。

半個時辰後。

東南方向馳來一匹白馬,後面還跟著六匹駿馬。

一個青年將領滿頭大汗揮著鞭,駕駕駕一陣 趕。

「大哥,等等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