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要給劉備買官,就有必要說一下東漢的軍制。

東漢軍職分為伍長、什長、伯長、都伯、曲長,軍候、都尉、別部司馬(軍司馬)、裨將軍=偏將軍,四征、四鎮、四方將軍、衛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大將軍,共十六級構成。

但東漢軍隊編制只有七級,從下至上為︰伍—什—隊—屯—曲—部—營(軍)。

伍就是5人,設伍長;

兩伍為一什,設什長;

五什為一隊,設伯長;

然後又是兩隊為一屯,設都伯(百夫長);

五屯為一曲,一曲為500人,設曲長;

二曲為一部,一部1000人,設軍候;

軍候上面就是尉了,五部為營,一營5000人左右,營設都尉,都尉分為騎都尉和步都尉。此刻統騎步兵五千往穎川趕來助陣的曹操,官職正是騎都尉。

至于都尉上面的軍職,那不是一個白身能夠想象的,有錢也買不到,除非購買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軍職或名望。

譬如說購買者本身就是個都尉,想往上爬一爬,爬到偏將軍上面,但是軍功又不太夠,這種時候,加點錢就上去了。

若是白身謀求軍職,最多只能買到都尉。

不過,都尉需由皇帝親自任命,而統領1000人的軍候則不需皇帝親自任命,主將皇甫嵩和朱雋便可委任。

如果給劉備求都尉一職,還要親自去往洛陽跑門路,這路上一來一回頗費時間,而且有可能會導致第五個任務「反搶戰功」失敗。

畢竟,曹操已經在路上,不出三五日,應該就能趕到穎川了。

留給李風的操作時間非常少。

按理說,以劉備現在的軍功,當一個軍候或曲長綽綽有余,但不知道是劉備壓根沒有向皇甫嵩和朱提起過自己仍是白身的事,還是二人見劉備領著一千多官兵來支援,以為他已經有軍職在身,故而刻意忽略了此事。

按照漢律,白身統領自家的私兵可以,但不能統領朝廷軍隊。

所以,劉備現在的處境有點尷尬。

但這難不倒李風。

即使當不上都尉,當個軍候也可以完成任務。

現在的問題是,要說服皇甫嵩和朱其中哪一個,來提拔劉備一下。

從誰下手呢?

皇甫嵩出身于將門世家,是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度遼將軍皇甫規之佷,此人一身正氣,秉性忠貞,恐非金帛可動。

朱出身寒門,素來孝道,秉性剛烈,以好義輕財聞名,受鄉里敬重。後被太守徐珪舉薦登上仕途。此人出身與劉備類似,都是白身,雖然也是一個金帛難蝕的君子,但卻可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嗯,那就從朱公偉下手吧。

打定主意,李風看了看還有32點藍量的劉備,提議道︰「大哥,我見右中郎將朱席間多與大哥暢談,听聞他也是寒門出身,今大哥立下如此大功,卻仍是白身,這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咱們不如去拜訪一下朱將軍,具述實情,求個一官半職。」

「況且,按照漢律,白身不可統領朝廷兵馬,若無軍職,大哥接下來繼續統兵打仗的話,名不正,言亦不順,即使拿到軍功,又當如何記錄呢?屆時朝廷恐怕會把大哥當做民間義士來對待,口頭表彰都不會有。」

這話並不是亂蓋,而是真實發生過的。

原時空里,平定黃巾後,朱班師回朝,被漢靈帝劉宏封為車騎將軍和河南尹。他向朝廷表奏了劉備和孫堅的功勞。孫堅因為出兵前就是縣尉,甚有聲望,而且黃巾之亂爆發後,朱奏請孫堅擔任左軍司馬,共同剿賊,所以孫堅也很快就被委任為其他洲的別部司馬,上任去了。

唯獨劉備久久不見封賞,處境尷尬,不知道應該是去是留。

劉備該不該被封賞?當然應該。有功見賞是自古以來的規矩,劉備也確實立下了很大功勞。

但為什麼別人都封賞了,就劉備不被封賞?因為他是平民!不是體制內的人,而大漢的軍功體系主要為了激勵體制內的士兵和將領。

當時,核算戰功的十常侍看到一個白身平民劉備居然立下這麼多功勞,當場就覺得不靠譜。按照漢律,白身沒有統兵之權的,而一個沒有統兵權白身平民,是如何立下這麼多戰功的?

肯定是寫錯了或是有人虛報戰功!

于是大筆一揮,在劉備的名字上打個X,丟到一邊。

眼看黃巾之亂都結束了一年多,還是不見封賞,劉關張三兄弟都郁悶不已,這一天就到洛陽街頭 達 達,排解排解心中的煩悶。恰巧,在街上踫到了侍中張鈞的車駕。

張均見劉備相貌不凡,遂與其一番交談。劉備就把自己的立下的功勞以及還沒有被封賞的事,一股腦都告訴了張鈞。

張鈞與十常侍向來不對付,听說劉備到現在還沒有被封賞,立即意識到機會來了,當即就義憤填膺跑到朝廷上去狀告十常侍,要求漢靈帝劉宏斬殺十常侍。而對于劉備封賞之事,張均只字未提。

只要劉備沒被封賞,他就可以一直咬住十常侍攻訐。

張均這個要求(斬殺十常侍)當然沒能如願,反而當場打出宮廷,後被收監死于獄中。

但是他這一鬧,也讓十常侍意識到,肯定是有人立功沒有受賞,所以發出了什麼怨言,以至于張鈞听到風聲後才來告狀。為消除眼前的麻煩,十常侍決定先按照功勞簿封賞,回頭再和這個鬧事的家伙秋後算賬(督郵,我的大刀已經饑渴難耐了)。

就這樣,在黃巾之亂被平定了一年多之後,劉備才被任命為中山郡安喜縣縣尉。官職不大,但總算是步入了政壇。

……

听過李風分析,劉備頓時一怔,恍然意識到這的確是個問題,卻猶豫著說,「但是後日就要發兵去追剿黃巾余黨,此時不養精蓄銳,卻去叨擾朱公,似有不妥。」

「不如,等戰事結束後再去拜訪二公,四弟你看…?」

等戰事結束,黃花菜都涼了!

李風翻了個白眼,這時候的劉備確實是個熱血小青年,朝廷指哪他打哪,舍生忘死,不計報酬。

可問題你只是個白身啊,打了又不算戰功,那還打個毛線。

「既然大哥只為保家衛國,不圖功名利祿,那就當我沒說。」李風攤了攤手,轉過身去,做出一副很生氣的表情,以退為進。

一听說哥幾個要白干一場,關羽和張飛當場坐不住了,紛紛勸道。

「大哥,四弟說的在理!」

「大哥,咱們可不能白干啊!」

「大哥…!」

「大哥…!」

「好好好,我去!」劉備連忙抬手止住關羽張飛,拽了拽李風的袖子,「四弟,你向來能說會道,陪大哥走一趟吧?」

「哼!」李風傲氣的歪了下腦袋,不搭理這個大哥,剛打算狠狠擺一擺四弟的架子…但是忽覺身體一輕。

等候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被張飛和關羽架起來送到了房外。

果然,讓大哥听我的得需要技巧,不能一味硬來。

李風心下暗喜,臉上卻擺出一副不情願的模樣,磨磨蹭蹭跟著劉備去拜訪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