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05章 戰前準備

正月十五一過,傳統的年節便算結束了,過年的氣氛漸漸淡去,生活又逐漸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

江南這邊的氣氛,又開始慢慢地凝重起來,大規模的軍隊調動時有發生,所有的百姓們知道,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共和軍的戰爭機器,又開始要運轉起來。

打過長江北上,這是共和之目標。

在煤廣自治區和崇明自治區,這兩塊屬于陳天華的大後方,各個預備役訓練基地,陡然加大了強度,原來正在休假的軍官和士兵,一個接著一個地被緊急招回。

乘著春耕前的這一段閑暇,各地迅速召集了大量的民夫,將各種道路修整加固,煤廣和崇明兩地的商人和工廠,在短時間內接到大量的軍方物資訂單,立馬全面開工,將各種各樣的軍需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軍隊後方基地。

漢陽兵工廠,漢陽鋼鐵公司,崇明造船廠和太湖造船廠等軍工企業,早就復工復產了。

武昌共和軍的異動,立刻隨著各種渠道傳向北方和廣東等地,幾乎所有明眼人都知道,武昌方面可要動手了。

但到底是在那個方向動手,卻還不能確定。

因為目前武昌方面,在鄂豫皖邊境和蘇南蘇中等地,都屯有重兵,到底是對上海滬軍呈席卷之勢,還是趁著北方尚未穩定,出兵攻擊滿清北洋系,一時難有定論。

各大勢力的諜探,紛紛涌進武昌、煤廣新城等地,發動自己的各種潛伏渠道,打探著共和軍的出兵方向。

而此時,陳天華已經秘密到了湖北孝感,這里是鄂豫皖戰線的作戰司令部,而廣水和大悟兩縣,是戰爭啟動點。

羅二虎的一萬八千余常勝師,湘軍焦達峰一個旅六千余眾,還有因蘇州戰役有功,擢升為旅長的羅龍雲整編十二旅,也是剛調到廣水一帶。

蘇南守軍還是由楊善信旅繼任,他在鎮江做了數月休整補充之後,又回到了蘇州府城。

孝感,這是羅二虎的司令部駐所。

指揮部巨大的沙盤上,紅藍兩色旗幟標識著共和軍,與北洋軍駐河南的兵力駐扎所在,站在沙盤邊,一目了然。

此時站在沙盤邊的聯席參謀長羅龍雲,正手執著長竿,逐一指點著沙盤上的敵我態勢,對陳天華介紹目前共和軍的布署及其各點的目標。

听著羅龍雲的介紹,陳天華還是非常滿意,這些接受過正規軍校訓練的年輕將領,就是不一樣,對于作戰沙盤和軍用地圖的使用,非常熟練。

先前還擔心羅二虎對羅龍雲的到來,有所抵觸,因為羅龍雲算是小字輩,出任司令部聯席參謀長,兼整編十二旅旅長,都快趕上羅二虎了。

整編十二旅,是由一個騎兵甲種團,一個炮兵團,三個山地步兵團,一個工兵營,合計約八千余人,相當于羅二虎麾下常勝師的一半,戰斗力十分強悍。

其中有二個步兵團,是從崇明預備役基地征集挑選的,擅長山地作戰。

現在看來,都是陳天華自己想多了。

羅二虎是個單純武將,對自己的優缺點相當明白,對于勝利的渴望相當強烈,所以,當羅龍雲到來的時候,他是如獲至寶,立即便將軍隊的調動大權全盤相讓。

作為鄂豫皖戰區最高指揮官的他,只給自己保留了一份蓋大印的權力。

而羅龍雲此時也不避嫌,他當仁不讓地對羅二虎原先的作戰部署,作了相當大的改動。

他們兩個,一個是單純地渴望勝利,渴望疆場之上的金戈鐵馬,另一個則是感恩戴德,急于報大帥知遇之恩,同時也有證明自己價值的心思。

倆人倒是一拍即合,配合的相當默契。

「大帥,請看,在我們的對面,北洋軍攏共駐扎著一百個營,約五萬余兵馬,分布南陽、信陽的新野,桐柏,新縣等地,以大別山為依托,與我方對峙。」

「而我方,共五個整編旅,共計有作戰士兵三萬二千余人,民夫等輔助人員近兩萬,都是當地征集。」

「倒是敵眾我寡啊!」陳天華笑道。

他的話語在作戰室內引起一片笑聲。

「大帥,不是我等小看對方,北洋軍在豫魯皖邊界上,是過年開始擴的軍,是以原清軍綠營和巡防營為主體,改善了武器裝備,在原先兩萬常備軍的基礎之上,一下子擴充到近十萬人,這軍隊的戰斗力嘛,我估計便連我們預備役都比不上,武器裝備也比我們差不少。」羅二虎笑道。

「蟻多咬死象,大伙也不要大意呵,而對方在本土作戰,綠營和巡防營中都是舊軍舊思想,說不定這保衛家園的心思,能激起他們相當大的戰斗力!」陳天華提醒道︰

「還是先說說你們的戰斗布署吧!「

羅龍雲點點頭,道︰

「鑒于雙方在戰斗力層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對大型戰役的經驗,我們適當修改了原先的作戰計劃,改全面佔領為長驅直入,集中兵力突破一點,然後將敵人甩在身後,大軍直撲信陽,周口和安徽阜陽,宿州,最終目標是合圍徐州。」

陳天華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那你們準備選擇突破口在哪里?」

「從桐柏和新縣兩地突擊,最終先拿下信陽。」羅龍雲道︰

「信陽是北洋系中原主力所在,計有兩萬余人,它是軍事要塞,左右呼應駐馬店,周口,阜陽等城池,我們從這里合圍,拿下信陽,,然後揮軍直撲周口和阜陽。」

「那另外像駐馬店,南陽,淮南的敵軍怎麼辦?」陳天華問道。

「一舉佔領信陽,揮師周口,阜陽,必讓這四周守軍膽寒,在職下看來,他們尚不清楚我方意圖,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固守自己所駐扎的城池,另一個在固守的同時,派少量部隊增援,但不敢冒進,只能是跟在我們的後面吃灰。」

說到這里,室內眾參謀人員又笑了起來。

的確,論起兩軍的機動能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不說共和軍中,共有騎兵四個團,六千余眾,就是步兵中,也裝備大量騾馬。

整個部隊的大炮和彈藥都是騾馬牽引,就是為了提高軍隊的機動能力。

「你們在戰役開始時,泄放的煙霧/彈是進攻鄭州城,對嗎?」陳天華不露聲色地問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