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50章 戰後重建與復蘇

現在,武漢三鎮的衛戍司令是顧祝年,相當于以前的首都禁衛軍統領,位高權重。

而湖北、江西兩地的駐軍司令是羅二虎。

現在,顧祝年和羅二虎,成了陳天華的御前大將,心月復中的心月復。

這點,李興鴻看得比誰都明白。

南京不能成為國都,但還是特大城市、軍事重鎮,陳天華離開時曾吩咐李興鴻,要一切恢復原貌,尤其是被炮火摧毀的古城牆。

城牆要重新修繕,這一次雖然只對著堯化門,佛寧門等四處城門和城牆炮轟,但破壞面仍然很大。

還有紫金山西峰上的天堡和地堡兩個衛堡,聯軍火炮幾乎將其夷為平地,若需要重建,能廢物利用的也便只有它堅實的地基,和燒不爛的青磚條石了。

城內建築許多已幾成廢墟,守城能用得著的東西,基本都被清軍拆完,有的家里連房屋頂上的瓦都揭了下來,搬上城頭投擲了下去。

還有,清軍人員傷亡太多,這幾日城內總是飄蕩著淒慘的哭聲,有的家幾乎死絕了。

重建,撫恤,安撫,這一系列事情,在廖雲鵬走馬上任之後,終于得到了極大緩解,這些事件在往日的煤廣新城,基本都發生過,此時在南京,只不過照搬那邊的現成經驗,省力不少,短時間內,便平息了下來。

對于省內各地礦產資源,土地使用權等諸方面政策,李興鴻不屑一顧地對廖雲鵬道︰

「南京前後經歷過兩次大規模戰爭,所受的傷害比武漢三鎮,南昌等地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這里富饒,人丁眾多,不那麼顯眼罷了。」

「我們只是清查田畝,礦產物權證件,將那些無主之物收歸新政府所有,那些大戶只要有地契,礦產物權證,我們暫時也不去動他們,但他們如果有侵佔的土地、礦產,這一次就要讓他們全部吐出來。」

廖雲鵬點了點頭道︰「這樣才算穩妥,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我們剛來,還是不要惹毛了這些大家伙,不然弄出亂子來,于我等不利。」

「廖省長請放心,這個本司令官心里有數。」李興鴻笑道︰

「我們現在的敵人,遠的是北方袁宮保的北洋軍,其次是廣東粵軍,而近在咫尺的,就是那個愛逛窯子的陳琪美了,陳琪美這廝我並不怕他,他敢來犯,我定能擊敗他,到那時我們便算站穩了腳跟,至于北方,自有大元帥整體謀劃,不是你我考慮範圍。」

「站住腳跟之後,我們便要設法去拿下馬鞍山煤礦,當涂鐵礦等,把東洋人趕出去。」

李興鴻雙手一合,眼露凶光,「眼下當涂、馬鞍山已成了我們的背月復之敵,這些東洋人跟南方勾勾搭搭,這個釘子要借機拔掉,況且,這些地方產生大量的鋼鐵和煤。」

「司令官閣下說得是,咱們軍事與民政兩手都要抓起來,兩手都要過硬,司令官閣下,接下來我們有的忙了。」廖雲鵬乘機強調道。

「廖省長說得不錯,鎮江、揚州等地已穩定,待南京穩定下來之後,我們的重心要轉移到蘇南去,軍事防御要擴展到蘇北,那里是跟北方接壤的前線。」李興鴻厲聲道︰

「各位,能不能站穩江蘇,打下我們煤廣師牢不可破的基礎,就看咱們自己的努力了。」

屋內眾人都站了起來,「願為上將軍效力!」

李興鴻撫了撫下巴短須,滿意地點了點頭。

江南戰事暫歇,無論是陳天華還是李興鴻等人,都判斷北方的北洋軍,和南方粵軍肯定不會在年內進犯,因此,經濟與民生方面的建設布局,顯得更加忙碌。

根據軍事調整,楊善信率領他的贛西旅,調防到蘇南一帶布防,屠夫帶著第七團,約一千五百名士兵趕到南京,便隨著獨臂姜五等,一起投入到城池的重建工作。

南京城內許多共和軍戰地醫院,民間地方醫院,基督教會醫院等,傷病員人滿為患。

不僅有共和聯軍,在此次作戰中受傷士兵,還有不少是守城的清軍,再怎麼說不能放在一邊不管啊。

這些兵卒都是窮苦出身,沒有啥政治傾向,傷好之後繼續留在軍營,或退伍回到家鄉,也都是新政權的子民。

幸虧許多聯軍傷員,當時在各艘艦船上做過急救治療,尤其是子彈、彈片等及時取出,現在主要是換藥療養,否則,這些醫院的醫生們就算累死,也干不完這堆積如山般的活計,急救藥品和包扎紗布都不夠用。

共和軍里的各級軍械所,主要在修理損壞的武器,雙方槍炮損毀不少,這都要及時修理好,以便能在下一場戰斗中投入使用。

經過江南這幾次戰爭,陳天華看得很明白,水域地帶更多地倚仗長江水師和步卒,步卒只要武器精良,尤其是炮兵,就可以所向披靡。

將來要往中原地帶和山區作戰,水師用不上,則需要騎兵,其機動性強。

對于海軍艦船上的各種口徑重炮,陳天華命令漢陽兵工廠都要開模具生產,研制火藥配方,運用先進的無煙火藥,雙基火藥,TN/T,還有威力巨大的黑索/金。

國外先進的武器彈藥工藝與配方,都要想方沒法搞到,用金錢收買國外某些方面人才,培養新生力量。

他對這方面已經入魔了。

南京紫金山西峰的兩座子母堡,已經完全放棄了以前構造,而改用了陳天華設計的稜堡。

有了煤廣新城和崇明新城稜堡的建造經驗,紫金山西峰的稜堡建造速度已大大增加,與煤廣新城的稜堡相比,西峰的兩座衛堡,只不過築建面積增加了。

左右子母衛堡同時施工,人多力量大,十幾天之後,便已稍具雛形,估模再有個十天左右,便可完工。

建成後的紫金山西峰稜堡,需要人數比以前的衛堡要少了近五百人,加強了炮台的隱蔽性和移動靈活性,但如果真論起堅固程度和對來犯敵人的打擊效能,卻要強上幾個檔次。

說實在的,當初李興鴻等人曾在陳天華剛拿出稜堡設計圖時,也設想過無數種攻防方案。

結論是要攻破稜堡,需要付出的代價,比普通堡壘要大上數倍。

充分說明,稜堡設計非常具備實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