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19章 各方勢力搏弈

清海軍混合艦隊在九江馬當,遭遇了滑鐵盧,被迫撤退到安徽蕪湖停泊修整,消息傳到北京紫金城,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攝政王載灃更是心如火焚,面如死灰,慌亂中尋求應對之策。

倘若武漢起義之火不能盡快撲滅,將遠不止一省一城的事變,漫延至全國,時間延誤,梁柱摧折,大廈傾倒。

一個龐大的大清帝國,即便是腐朽之極,也不等于它衰弱得不堪一擊。

情急之下,攝政王讓內閣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求救于東交民巷的洋人公使們。

奕劻派主管外務的協理官,送信函至英國公使館和美國公使館,告之事態的變化,請求英、美兩國政府的支持,希望駐漢口的英、美等國的海軍艦船參戰,炮轟起義軍三道橋,劉家廟等駐點,幫忙清軍收回失地,從而挽回清王朝在武漢三鎮的敗局。

英、美公使都表現出少有的同情,均表示他們會指示本國駐軍,給清政府以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幾天之內,漢口長江水域聚集起十九艘外國軍艦,其中英艦8艘,美艦3艘,德艦5艘,俄艦2艘,日艦1艘,他們封鎖了漢口江面,不允許武漢革命軍的艦船靠近,岸上碼頭還有海軍陸戰隊把持,大有武裝干涉之勢。

消息傳到陳天華的司令部,他當即派人前往漢口,先跟英駐漢口總領事交涉,而後是美和德。

陳天華這些年跟英、美和德這三國關系處得還算不錯,技術合作和國際貿易也是跟英美德做得最多,尤其是跟英方,無論是銀行金融,還是礦產鐵路的勘探開發合作,是所有洋人國家中最多的。

他心里也十分明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大英帝國在西方列強中最有權威性,國力最強悍,俗稱日不落帝國。

這時候,陳天華多年的生死之交,英籍好友伊恩,現在是英駐上海總領事,他跟英駐漢口總領事葛福關系非常好,甚至跟英公使朱爾典關系都不錯。

在伊恩的斡旋之下,葛福最後明確表示,六國軍艦和軍隊是為維護租界和僑民的安全,除非受到攻擊,否則,他們不會輕易參戰。

最後協商結果是,起義軍的武裝船只不允許在漢口江面上停泊,但渡口碼頭可以使用,這就方便了漢口起義軍的增兵調動,彈藥和後勤保障。

有了這個結果,陳天華認為己屬不易,這口氣只能憋在心頭,以他現在的力量,無法跟帝國主義列強們比拚硬扛。

當然了,這個結果並非真正是伊恩個人斡旋的功勞,他只是順水推了一把而已,而真正的‘順水’,是帝國主義列強們的本國利益和對華策略。

西方各國,都非常不喜歡清朝這個泱泱大國,發生什麼革命與大變革,讓這個東方古國與民族強大起來,因為他們對唯唯諾諾的清政府奴役慣了。

當今清政府,早已是列強們手上洗順了的一副牌,雖說已經腐朽不堪,但是卻容易掌握、把控,本國利益都能得到保障,當然不希望一個代表新思想的強硬政權上台。

盡管陳天華為代表的武漢軍政府,宣稱承認之前西方各國在華權利,但是,革命,對于一個現存利益的擁有者,一個對所在國主權的入侵者,即使現在矛頭不指,誰能保證以後不指?全面掌握政權之後還不指?

況且,陳天華是個什麼樣的人,恐怕東西方列強們對他研究透了,他是個十分強悍的奇人、偉人,總讓人惶惶不安,始終感覺到一種巨大、潛在的威脅。

但從長遠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舊勢力、舊體系總是要被新興力量所砸碎,取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誰也阻擋不了的。

西方列強們,那些精明的政治家們,他們這點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們從長計議,謹慎地選擇觀望姿態,暫時性的中立,決不輕易去得罪陳天華。

具體策略是︰舊政權我會聲援,或適當保護,新政權我暫不出手,留有余地,等到事態明朗了,我好站出來說話,總之,一切都是為了本國利益。

這就是西方列強,目前對待武漢起事的外交基本法則。

這場外交風波總算是這樣過去了,目前三道橋那邊,起義軍和張彪的清軍還在對峙中,鐵良的第一軍陸續到達,分別駐扎在祁家灣和灄口一帶,軍司令部設在孝感,但都按兵不動。

沒有強有力的炮火支援,雙方力量對比,只能算是勢均力敵,雖說清軍兵力上絕對佔優,但他們內部心並不齊整,各自心懷鬼胎。

王遇甲、王佔元和李純等人,根本不理睬督統鐵良大人的出擊命令,說了一大堆不能出擊的理由,並不想真的進攻起義軍,他們是在等待朝廷的重大人事變動。

……

清澈的洹河,當地人稱安陽河,是一條古水,源于太行山脈。

洹河北岸,袁林以西,京漢鐵路東側,有個臨時停靠的車站,據說前些年袁宮保兼任郵電部尚書時,特意設立一個臨時站台,名為袁家車站,方便自己隨時隨地返鄉。

所謂洹上村,是個佔地三百余畝的特大宅院,實際只有一戶人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家,當地泥腿子們都叫袁宅,或袁家花園。

洹上村離安陽城只有三里遠,西路京漢鐵路只有一里路,交通十分便捷,它坐北朝南,呈方形,四周築有磚砌圍牆,高七米,厚約五米,很像城牆,牆內四周建有上下二層的碉樓。

面南的圍牆中間開了一個拱字型的大門,門上方的牆壁上,橫刻著三個大字‘洹上村’。

袁宮保去年底被攝政王載灃強行下野,將官職擼得一干二淨,回鄉當漁翁垂釣。

但他直隸參謀部,衛隊營是原封不動帶回洹上村,這里,就是他的另一個司令部,什麼電訊電報,情報訊息等暢通無阻,他時刻關心著局勢的變遷。

正當陸軍大臣鐵良在漢口前線為軍令不暢,捶胸頓足之時,袁宮保卻在恆上村東書院里,與自己的長子,以及心月復幕僚長楊度,品茶聊事。

剛過完五十歲生日的袁宮保,正當壯年,他矮墩結實的身軀,一張方正國字臉,臉頰紅潤滑油,濃眉大眼而不怒自威,只是八字胡須微微有點花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