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65章 坦誠以待

鸞蓉直覺,這個陳天華將來一定是大有作為,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新政權里面的主要成員,前途無量。

但作為一個青樓花魁,焉能三番五次地、把自己硬送上門去討好,豈不被人看輕?

當鸞蓉將這事的前因後果,給陳天華述說了一遍之後,極想知道他的內心想法。

「上將軍請放心,蓉兒跟您接觸之事,還沒跟文雄先生說起過,想必她知道了也是會支持的,會黨上海方面自然更沒有人知曉這事。蓉兒已真心實意當你作為知已,給我推薦達官貴人之意,全憑你的心思,是否願意,不必太過介意,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為你周旋到底。」

鸞蓉很坦蕩地、把這事說開道。

她其實在隱喻對方,在同盟會黨和他陳天華之間選擇,她更忠誠于後者。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夫君者活嘛!

只要陳天華願意,她鸞蓉就是他的人,隨時都可以為他飛娥撲火。

關于這些,陳天華如此聰慧,自然是心知肚明。

像他這種人物,被各派勢力拉攏,被女人傾慕,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沒什麼可奇怪的。

樹的影,人是名。

他陳天華現在整個大清國,乃至國外洋人那里,已是如雷貫耳的傳奇人物。

革命黨人早就注意到他,想要拉攏利用,或拉攏不成便動殺機,這是他們的作派。

不過,極少有人明白,陳天華決非池中物,他是梟雄式人物,豈能被人輕易拉攏,去充當爭權奪利漩渦的一員呢?

作為深諳這段歷史的後世人,他十分清楚後面幾十年里,中華民族陷入軍閥割據,軍閥混戰,自相殘殺,日寇入侵等悲慘歷程,生靈涂炭,百姓命如草芥,水深火熱,不光國家財富資源流失,百姓死亡達數千萬億計,這些,最終都沒有什麼意義和前途可想。

所以,陳天華不想自己,現在就陷入黨爭之中去,他目前只想蟄伏,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在大清國倒塌之前,為給自己爭取更大的崛起資本,為本就苦難的中華民族盡最大努力,不至于讓悲劇重演。

當然,自己的這些真實想法,現在不便告訴給鸞蓉听。

「不瞞姑娘說,陳某雖然出身寒門,但做人做事卻有自己的準則,目前陳某根基尚淺,不適合過早參與黨爭,羈絆自己,不過,對于同盟會黨的某些主張和行為,陳某還是支持的,至少是同情者。」

「你可以很明確地對那些同盟會黨講,這一切都在你的計劃進展中,最終會達到大家滿意的答復。」

陳天華的想法是讓鸞蓉傳遞一些信息,告訴那些迫不及待的革命黨人,爭取工作正在進行時,不能操之過急,以便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鸞蓉听完,微微點頭,顯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很是心慰。

其實,憑心而論,鸞蓉也不想讓眼前這個男人,參與國內黨爭之中,其凶險宛如無聲的戰場,比邊疆廝殺還有慘烈,動輒家破人亡。

她參加會黨已有四年之多,是文雄發展了她,這期間她見識了盤根錯雜的黨派關系。

除了海內外頂級會黨之外,其余國內各種五花八門的會黨,還有很多。

華夏人習慣于‘寧當雞頭,不為鳳尾’的理念,什麼同鄉,同學,聯姻,提拔,食客關系,都可能單獨撐頭成立一黨一派,這無形牽連在一起,很難濾清他們的真實關系。

可以說,會堂勢力錯綜復雜,如果沒有一定的背景和強大勢力,有可能剛跳出圈來,就被碾壓得破碎。

鸞蓉肅然道︰

「蓉兒明白將軍的意思,目前以靜制動最好,放心,等時機合適,我會轉達給他們,說上將軍願意為他們做些事的。」

這話里有話,其良苦用心,陳天華自然是明白的。

他點了點頭,用欣賞的眼光看向鸞蓉,心道︰這小女子就是聰明,一點就通,是個做高級間諜的最佳人才。

「將軍,現在咱們該回到正題上來了,既然您都表示支持蓉兒,要在端午之夜那晚去奪魁,那總該有所表示啊!」

鸞蓉話風倏地一轉,望著陳天華狡黠笑言道。

「那是當然,端午節那晚,陳某一定親自到現場為姑娘去捧場、喝彩,該獻花、獻花藍的,咱決不含糊,另外我再叫上一步軍政界的頭面人物,為蓉兒姑娘捧場。」

陳天華很爽朗地回答。

抬眸瞧見鸞蓉頗為不滿的眼神,他跟著補充道︰「不知鸞蓉姑娘還需要陳某再有何表示什麼啊?」

這話搞得鸞蓉是哭笑不得,「那日在紅袖書寓的小紅樓前,听聞將軍是出口成章,商女不知亡國恨,那首詩詞是一氣呵成,令人驚嘆。不知將軍可否為蓉兒的端午之夜、再賦詩詞一首呢?」

陳天華心里是一陣苦笑,心道︰本人哪是吟詩作對的料?這賦詩一首,說白了就是讓本人再抄襲一首唐詩宋詞的名作來著。

不過,當下不比後世的信息發達,各種詩詞出版物多如牛毛,手機上用搜索引擎一下,什麼都能出來,這前人的唐詩宋詞名作,清末知曉的是極為少數,抄襲一首倒並不是太難,就是要想一想,詩意正符合端午之夜和鸞蓉的意景,那是最為重要。

這個不便胡亂自夸、沾沾自喜,于是他坦然道︰「陳某雖不是什麼才子,但願為姑娘賦詩一首試試,可這需要構思,急不得呵。」

鸞蓉見陳天華答應了,興奮地拍手道︰

「太好了,蓉兒早就為將軍準備了一個場所,請隨我上樓去,看看是否滿意。」

鸞蓉拽了拽陳天華的手臂,很大方地伸出那只蔥白玉手,握住他那熊掌般的大手,踏著木梯上了二層。

倆人像戀愛中的情侶般,手牽著手地走進了二層一間大廂房。

廂房很寬敞,按現代計量,足有一百來平,清一色紫檀木家俱。

現在的大廂房里,那是張燈結彩,四周都是紅燭台,燈籠懸掛,模似了一個端午之夜的場景。

廂房里只放著二張卷邊蹺足的檀香木矮幾。

一張矮幾上,擺好了筆墨紙硯,而另一張矮幾上,放著一壺上品黃酒女兒紅,下酒用的鹵牛肉,白斬雞等,還有一對雅致的銀酒樽。

古代人吟詩作對,都離不開酒為媒。

原來,這鸞蓉早就給他布置出了一間‘創作室’。

真有心計,做什麼都運籌帷幄。

陳天華暗暗月復誹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