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6章 營救徐家人

陳天華心里很是窩火,本意是他的豐眾長江航運總公司,跟盛宣懷的內江輪船公司合並之後,再與輪船招商局合作。

可沒想到,讓袁世凱捷足先登算計了。

不過還有機會。

陳天華明白,歷史上的袁世凱,曾于二年之後,也就是宣統元年被貶回河南信陽老家,這時候可以將輪船招商局重新奪回來。

這就是他昨天從上海回來,一直悶悶不樂的緣故。

……

晚清時期,要說長江沿線最繁華的城市,首選當數上海。

可要比上海差點的城市,有人會指出武漢,江寧等地。

實際上,在那個年代,有這樣一個城市,它被稱為‘小上海’,它商賈雲集,輪船碼頭眾多,到處是官府驛站,佛事禪地,相當的繁華無比。

這個城市就是安慶。

千年古城安慶,是大清國安徽省省會所在地,是安徽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為最早接受西洋文化的城市之一。

省巡撫衙門,布政使衙門,按擦使衙門都設在此,屬安慶府治下。

安慶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明清時期這里是一座港口城市。它在長江下游北岸,淮河入江口,西接湖北,南臨江西,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界第一州’的說法。

自東周時期開始,這里就建城,曾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如今的簡稱‘皖’也由此而來。

只是在陳天華的印象中,安慶只是個四線城市,那是因為在後世發展規劃所致。

光緒三十三年,七月初六,也就是陳天華從上海返回的第二天,安慶城內,發生了一起驚天動地的大事。

安徽武備學堂副總辦,兼巡警學堂總辦徐錫林,在巡警學員畢業典禮上,親手刺殺了安徽巡撫恩銘,並率光復會成員,試圖攻佔軍械庫,終因寡不敵眾,被捕入獄,次日被殘忍殺害于巡撫衙門口。

當陳天華得到消息時,已經是七月初七晚上,他悲痛了一陣子。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安慶起義,就這樣很短暫的結束了,如說是起義,確切點講,應該叫刺殺巡撫恩銘行動。

因為當天參與行動的,算徐錫林在內,僅僅只有三個人,注定是次失敗的行動。

他們早就抱著必死之心,勇敢地充當革命先驅者。

這次行動的深遠影響力,遠遠大于實際效果。

他的意義在于,這是革命黨光復會自成立以來的首次起義,向滿清王朝發出的第一槍,整個朝野震驚,一時間,清廷高官如同驚弓之鳥,個個膽戰心驚,開始動搖了王朝根基,具有強大的震撼力。

從陳天華看來,起義計劃十分不周詳,沒有預案,漏洞百出,以致于倉促行動。

對于歷史上的這次安慶起義,陳天華是知道的,但他記不清是何月何日,他曾經讓許雲媛找到劉玉芳,旁敲側擊講了現在起義的巨大風險。

這次赴上海,也專門找到陳琪美和劉玉芳,耐心勸說要等待時機,切不可盲目,甚至表示他也同情革命,時機成熟時他說不定會參與。

也許是他的這番表白,給了陳琪美和劉玉芳以期待與信心,才避免了後面光復會一系列的爆動。

這里面,他實際最擔心的是劉玉芳。

他從許雲媛那邊得到的消息,劉玉芳在紹興曾秘密組建了一個光復會基地,秘密訓練光復會成員與死士。

對于徐錫林這次慷慨就義,陳天華惋惜之余,心里很是難過,畢竟他們在橫山有過交往。

但陳天華很無奈,他自知不能跟徐錫林明說,只好去提醒劉玉芳,現在看來都沒能阻止。

這再一次證明,徐錫林是早有準備去充當先驅,用自己的鮮血去喚醒民眾。

後來歷史證明,他做到了。

陳天華清楚,按大清律法,徐錫林犯下謀逆大罪,將滿門抄斬。

光復會劉玉芳等人沒辦法出面,此事只有陳天華出手營救。

首先,他指派調查處顧祝年,連夜帶別動隊員趕赴安慶,將徐錫林的妻兒成功救出,送到上海劉玉芳她們那里。

徐錫林家族在紹興山陰縣東浦鎮,屬于大戶-名門望族。

陳天華利用岳丈提督大人的影響力,讓紹興新軍和巡防營網開一面,故意推遲一天前去抓人。

與此同時,派人讓族親們緊急疏散,各奔東西躲避。

但徐錫林之父徐鳳鳴是個飽讀史書,受儒家思想影響,是個大地主,商人,他堅持不撤離,認為徐錫林大逆不道,是‘子不教,父之過’,他留下來承擔責任,被官府捉拿下獄。

陳天華命人用‘倒填年月’的方式,寫了一張狀紙,怒告徐錫林忤逆不孝,並聲稱要月兌離父子關系。

同時,徐錫林在安慶家里被搜出若干封‘家書’,都是徐鳳鳴告誡兒子要知恩圖報,對恩銘盡忠效勞雲雲。

陳天華也許雙棲鎮吳老三,林根,阿華等知名商界人士上書聯保,加之陳天華在紹興府,乃至巡撫衙門里的活動。

這樁滅門之案終于塵埃落定,得到上諭,徐氏家人及族親們一律無罪,徐鳳鳴被釋放。

這樣棘手的滅門大案,恐怕只有陳天華才能擺得平,徐家人以及族親們,最終沒有一人受到牽連。

很不容易啊!

每個環節連得配合好,包括口供等,從縣,府,省巡撫衙門,一直到京城,層層疊疊,完全是通天本領。

明眼人都瞧得清楚,陳天華在這件事情上,他是盡力了。

……

安源山脈,位于江西省西部萍鄉縣境內,天子山之脈,內含煤礦甚富,屬于古生代煤炭,色黑如漆,且甚光澤,揮發分少,黏結性富,含硫高,是制成煉鋼用的上佳焦炭。

萍鄉煤礦是以安源山機礦(後世的安源煤礦)為主礦,加之天子山,紫家坑,小坑等十幾處礦區組成,規模龐大。

現已探明,在太平山,王家源等十幾個地方,均有煤田,整個萍鄉煤礦的規模與貯藏量,是牛頭山煤礦的數倍不至。

盛宣懷從安源山礦區到萍鄉宋家坊,修建了一條窄軌鐵路,又在萍鄉宋家坊擴建碼頭,然後上船走水運。

當時為了把龐大的蒸汽機車頭運進礦區,專家們將火車頭分拆成三十六包,從水路運至萍鄉宋家坊碼頭,然在就地組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