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6章 搞他個反伏擊

陳天華听罷一陣苦笑,訓斥道︰

「本將焉能不知東洋人一計不成,另設埋伏之道?可你們也不仔細看看,這些地方哪里是設伏之地?你和大年都是緊張過頭,搞得太草木皆兵,看來還需要加強厲練才是,快去告訴大年,派出斥候即可,隊伍按序前進,只是要求所有人員,從即刻起,保持警惕,不準大意。」

「明白了少將軍!卑職這就去通知。」飛鴿臉紅了紅,策馬向前,跟前陣的顧祝年傳達少將軍的訓令去了。

瞧著飛鴿消失的背影,陳天華十分感概,所謂實戰經驗,確需在實踐中慢慢琢磨總結。

過分的提前緊張,或長時間過度緊張,對機體是一種損傷,它使人體腎上腺素分泌過早過多,到了見真章之時,反而是四肢無力,精力集中不起來。

高手過招,那完全是斗智斗力,勝敗就往往存在于許多細節之中。

只一會,顧祝年隨飛鴿來到陳天華跟前。

「稟少將軍,隊伍再往前走,山形地勢尤為險惡,為了您的安全,職下建議暫停下來,等待陳管帶大人的援軍過來,護著您再往前行。」

顧祝年臉色十分嚴肅道。

他這人很機靈,昨天傍晚剛進入武備學堂軍營,而陳天華被徐錫林拉進帥帳喝酒聊事之時,他驚愕發現在軍營里有異常情況。

對于安徽武備學堂突然出現在橫山,他本身高很疑惑,搞不清楚對方真正意圖是啥,因為這里已是煤廣自治區轄地。

對于這位學堂總辦徐錫林,究竟是敵是友他也不清楚,但軍營四周出現若干個皖軍軍人,或夜行人的身影,這可是不祥之兆。

作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年輕的顧祝年深感壓力山大。

這里武備學堂的學員加武裝軍人就有七百余名,對付他們這一百三十名浙省新軍,人數上是五比一還多。

所以,昨晚乘天色沒完全黑下來,他當機立斷派出了三名驛騎,騙過轅門警衛,星夜前往伐木場剿匪指揮部,讓陳二帶兵過來增援。

「稟少將軍,顧指揮官言之有理,卑職也認為小心駛得萬年船,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權當未雨綢繆,咱們找個地方安營扎寨,等待陳管帶的援兵來到,再走不遲。」飛鴿也在旁幫腔。

作為護衛隊長,他跟顧祝年的心情是一樣的,決不能讓少將軍去冒險,一旦出了差錯,他們都得上軍事法庭,自然不會有好果子吃。

「那照你們倆的說辭,難道援軍不到咱們就不過去了?在此當縮頭烏龜了嗎?在此死等陳二?」陳天華接連三問。

「而陳二正在剿匪掃蕩中,就算驛兵們找到了他,他要撤出戰場,也得費番功夫,還不知道他何時月兌身到達這里。」

他十分不滿地乜了顧祝年和飛鴿一眼。

他們兩人可能還不太了解陳天華的孤傲性格,前世今生,他從來就不是那種臨陣退縮之人,而是一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高傲勇士。

他自恃武功蓋世,文武雙全,兵法謀略無所不能,且二世為人見多識廣,還同樣屬于年少氣盛。

無數次,他從腥風血雨里沖殺過來,恐怕是對撕殺上了癮,幾天聞不上血腥味,難受得要死。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戰爭職業病。

「本將連皇權都不畏懼,還怕幾個東洋人的伏兵?」陳天華見顧祝年和飛鴿都臉呈難色,他開口道︰

「放心吧,這里有誰比我槍法準,武功高的?本將披掛上陣,率領部隊沖殺過去,倒想瞧瞧這東洋人有什麼能耐?」

「可少將軍,這槍炮不長眼,而且敵人伏在暗處,咱們在明處,恐怕…」飛鴿忙勸阻道。

「是啊少將軍,要不行您換一套普通護衛服飾,大伙護您沖殺過去。」顧祝年建言道。

「一派胡言!」陳天華變臉怒斥道︰

「我們這是準備逃跑嗎?如是這樣,那咱們調頭回轉就是,何必多此一舉?!本將就是想跟東洋人再度較量一番,看這些手下敗將還有什麼招數?」

顧祝年和飛鴿見主公發火了,嚇得低頭不語。

各人身份與位置不同,高度和出發點就是差距大,這倆人萬萬沒有想到,大少爺原是想跟東洋人較量一番。

陳天華藝高人膽大,他昨晚就想到過跟東洋人正面較量的想法。

昨晚是在安徽武備學堂的野外軍營里,他不便發威,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

現在到了野外,東洋人不敢在此公開亮相,而亮相的則是他們的代理人,當涂礦業保安隊。

就算東洋人想直接介入,也是蒙面偽裝或直接就是派出浪人。

哼,小爺就想再挫他們的銳氣,讓他們知道華夏兒女不好惹!

「先把橫山山脈地形圖拿出來,讓斥候找個當地獵人向導過來,咱們一起來分析研究,擬定出一個反伏擊的一個方案!」陳天華這次是和顏悅色。

「明白了。」顧祝年和飛鴿這下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二人都領命而去。

陳天華心里雖然藐視敵人,但戰術上得重視敵人,畢竟牽扯到了整個煤廣自治區今後的安危,他現在不可能輕易去冒險。

一會兒,隨軍機要參謀將橫山地形圖呈上。

前面就是橫山西麓,這里有個小丘陵,是當年岳飛抗金的扎營地,當地人稱「營盤山」,又叫扎寨圩。

據機要參謀介紹,當年岳飛大戰金兀術時,曾陳兵橫山西麓,連營十里,軍容十分雄壯,先後六戰六捷,大敗金兀術。

「我們最好就在這里扎營反設伏,引敵人來襲擊,咱們就在那跟敵人來個撕殺。」陳天華指了指這個營盤山位置,對周圍幾名軍官說道。

「可從現在咱們這位置到營盤山,必須經過山谷古道,可這山谷古道地勢險峻,極有可能是敵人埋伏之處。」顧祝年這下開竅了,他一下指出了要點。

「嗯,有長進。」陳天華笑眯眯地點頭稱贊道︰

「從這里到營盤山,山谷古道是條驛道,這是明朝時期就修建的,清康熙年間重新擴建,這路面寬敞,是從山頂經過的一條大路,但肯定還有羊腸小道可以過去。」

正說著,斥候尋找來的向導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