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8章 新的清剿行動

「你們基地參謀部要制定出最便捷的攻擊路線,最安全的運輸路線,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必須搞定,我準備在三月份對這些地方勢力發動一次打擊,情報工作是重中之重。」

陳天華提出了要求。

原因是在廣德山脈,牛頭山煤礦,鐵礦和其他礦區轄地內,近期發現了大批罌粟地。

這是當地勢力所為,還是安徽宣城府有意為之,背後是否還有東洋人?

他們想挑起局部戰爭?

這是絕對不允許!

「好的…」紀參謀長接受了指令。

無論是什麼樣的戰斗,情報工作是制勝的第一要素,這是很簡單的常識。

陳天華絲毫不敢小看那些地方勢力,這些人基本都是當地人,對地形非常的熟悉,萬一他們不跟你正面剛,而是來個游擊戰術,第六標團會被活活拖死的。

煤廣自治區駐軍第六標團司令部。

三樓偌大的作戰會議室里,正在召開軍事會議,研究對廣德山脈周圍各種勢力的打擊方案。

紀參謀長正指著掛在牆壁上一張大型地形圖,講解作戰計劃。

「依據新軍副總參謀長陳天華少將軍的要求,對廣德山脈所有非法種植阿片的地方,實施軍事打擊,任務由第六標團第一和第三突擊營聯合完成,大本營派出機炮二連和工兵一連支援。」

喘了口氣,紀參謀長說道︰

「作戰計劃的指導方針和要求是,對那些小股且犯有嚴重罪行的勢力直接剿滅,對那些大的勢力以震懾收編為主,循序漸進緩緩推動。」

「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殺人,傷亡要減到最低,避免引起當地老百姓的抵制。」

「廣德山脈畢竟牽涉到安徽當地衙門的神經,我們做事情不能太霸道,只要那些地方勢力不在咱們轄區內繼續種植阿片,讓他們退出去,我們就算完成了任務。」

陳天華和李興鴻對紀參謀長的作戰計劃,是完全認可的,下面就看如何來區分直接剿滅,勸退和收編的界定。

「諸位大人,根據調查科所獲得情報顯示,廣德山脈目前有超過一萬余人的地方武裝,有不少本身就是原來的馬匪山賊殘部,前幾年被兩江自強軍圍剿過後,現在他們又是死灰復燃。」

「但是,這些馬匪山賊或地方武裝,跟咱們第六標團相比,他們的武器裝備落後,訓練也差得很遠,彼此間還有矛盾,雖然數量很多,但絕不是我們的對手。」

調查科負責軍事情報工作的顧祝年,他對陳天華和諸多作戰部隊的長官們講道。

「我們新招募一個民兵營正在加緊集訓,他們原來就是各地山區的獵戶子弟,絕大多數人參加過對山匪馬賊的戰斗,射擊和山地作戰沒問題,只是戰術配合還需練習並實戰,他們可以作為預備隊,隨時可以投入這次清剿。」

李興鴻對圍剿任務充滿了信心。

這次陳天華從漢陽兵工廠,新購置了一批自己制造的八門仿克虜伯75mm口徑野戰山炮,五挺馬克沁重機關槍組成了機炮二連,這次準備派上用途。

另外,他還購置了五百支仿毛瑟M88式步槍,還有大量炮彈和子彈。

這樣槍炮,都是用A50高碳鋼制成的,質量是否真的過關,陳天華也想在實戰中檢驗一下。

第六標團目前整個部隊,用于第一線作戰部隊,實際超過二千五百人槍,是個名符其實的甲種標團,其戰斗力可以與乙種協等同。

而部隊的二個牧馬場,這二年為浙省新軍提供了上萬匹馬,其中上交給鎮基地六千五百匹,自治區自用四千匹,完全滿足軍事,民用馬匹需要。

部隊有了戰馬,作戰機動性大為提高。

有這麼目前頂尖的武器裝備,還打不過那些烏合之眾,參加會議的軍官們紛紛表示,就該撞牆自殺了。

面對驕兵悍將,陳天華環視一圈之後,還是潑點冷水,

「我必須要提醒你們,事情不要想的那麼簡單,這些地方勢力決不會和你打陣地戰,他們會跑到山林里和你打游擊,你們有那麼多的兵力進行圍剿嗎?」

「以暴制暴是最不得已的做法,只能在短期內使用,還是要以震懾收編為主,我們又不需要他們的地盤,只要他們不在我們指定的轄區內,種植罌粟就行。」

他說話的表情非常的嚴肅。

李興鴻和紀參謀長倒是沒有麻痹大意的想法,二千余新軍兵士集訓,就是為了保衛煤廣自治區而準備的,很大一部分內容就是山地作戰。

加上第六標團許多兵士,長期有山地叢林里參加剿匪作戰,實戰經驗豐富,經過不斷集訓戰斗力提升很大,他們對當地的山地作戰應該不成問題。

但是,大少爺的提醒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對手不和你硬踫,鑽到深山老林里和你玩捉迷藏,想想那種場面,絕對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叢林游擊戰術的厲害在于以弱對強,武器裝備精良,對于叢林游擊戰,照樣會被這種戰術拖垮。

不是說有錢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就一定能主導戰爭走向。

……

光緒三十二年,農歷三月上旬。

清明節剛過,大地一片春色,陽光明媚。

閻王坡基地大本營。

這里是煤廣自治區行政指揮中心。

四周的行政指揮中心,醫院,學校,以及軍事基地,軍械修理廠、軍營和住宅區已經交工,那些引進來的各種人才,科研技術人員對于眼下的環境非常滿意。

人才中心是清一色二層歐式別墅小樓,還帶有花園、綠地和樹林。

今天,所有第六標團的各級指揮官,迎著初升的太陽在機場列隊,等候最高長官的到來。

其中一部分軍官是在擴招和集訓期間被選拔出來的,還沒有見過一號人物的面。

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必須服從叫大少爺的長官命令,這是新軍的鐵律和規則。

一隊身著各一的騎隊,從自治區指揮中心緩緩過來,為首的是位青年將軍。

只見他帶大清國新軍大檐帽,金光閃閃的盤龍帽徽,草綠色軍服,游龍戲珠肩章,盤花袖章,三瓜龍腰刀,腰別六輪手槍,高筒皮靴,白手套。

他隨後跟著幾個男女和二十名親衛組成的衛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