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20章 總督辦府邸

陳天華尚未反映過來,這個鄭坤為什最近改變性格與工作作風,其內在因素。

實際是鄭坤與廖雲鵬在區政務委主任的競爭中,他完敗,因為大BOSS選擇了廖雲鵬。

開始時,他有些消極沮喪,消沉了幾日。

不管怎樣說,廖雲鵬是他鄭坤引薦給大人的,可人家後來居上,現在反倒成了開發區行政一把手,成了他的領導。

可眼見廖雲鵬在大局掌控,經濟運作上的才華突現,鄭坤想了又想,還是平靜下自己心情,放棄了跟廖雲鵬一爭勝負的心思。

他將眼光轉移到了自己的政務上,很少待在區行政辦公室里,下基層走訪,不知不覺感染到務實的作風,將以前那種空想拋到爪哇國中。

〞接下來本督與李大人要去大本營里,倆位先生是如何安排行程的?〞陳天華隨意問道。

廖雲鵬搶先說道︰〞職下與鄭先生繼續在鄉間田頭走走,多看幾個鄉村,接下來有時間再去水庫,看看水庫蓄水與灌溉情況,督辦與標統大人請便。〞

他也想乘此機會,跟鄭坤做一個面對面溝通交流,倆人都是多年老友,在湖州府衙門共事過多年,彼此有深厚的友情擺在那。

自己盡可能消除對方心里的顧忌,雙方若能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那自治區的政務工作就能更上一層樓。

一行人立馬分作兩處,看著廖、鄭二人的背影,陳天華嘆道︰〞鄭先生變化真大,簡直讓本督有些不敢相信呀。〞

李興鴻則隱約听人說起過,鄭坤和廖雲鵬兩個競爭自治區政府一把手的事,嘆道︰

〞鄭先生是個識事務,也是個能干事的人,他明白內部團結而不能產生內耗,否則,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自己。現在看得出來,他腳踏實地經常下基層調研,相信他能與廖雲鵬配合得當,自治區政務無憂,這對大少爺的大業,將會是極大的助力。〞

「這樣就好,本督先前還是有些擔心呢。」

倆人邊說邊走,回到大本營已是午後時分,而突擊二營的姜五,宋小牛兩人,已是得到瞭望哨旗語,早早迎出營外等候。

軍營之中的這些新招募的兵,正在進行小隊配合訓練,列陣,臥姿或半跪式射擊,拚刺刀等戰術動作。

每三個小組作為一個組合,在校場上捉隊廝殺,熱火朝天。

突擊二營在李興鴻等人手中,經過了一系列正規有效的訓練之後,隊伍隨之面貌一新。

〞大少爺,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訓練之後,士兵們的戰斗力已大為提高,雖然新兵很多,但與我們以前的老卒相比,也不遑多讓,只要上得一兩次戰場,見見血,便是一支虎狼之師。〞姜五舉起那只獨臂,用粗糙的手掌一抹絡緦胡子,很是自豪地說道。

陳天華和李興鴻回心地笑了笑。

……

陳天華在煤廣自治區的官邸,也就是總督辦府,位于行政中心的邊緣,靠近煤山鎮的小山坡頂端。

條石為基,青磚灰瓦,用黃沙石灰漿築成的圍牆,外包了青磚和條石,厚度達到了數尺,高更是達到了一丈有余。

從坡下向上看,雖然是仰角,但仍然只能看到總督辦府的屋頂,四角之上,全部有石砌成的哨樓。

這里比大本營里的哨樓還要高大,一座哨樓可以進駐數十名兵士,哨樓的箭垛之間,隱有黑洞洞的麥得森機槍。

他的衛隊實際是一個加強排,兵士五十八人,擁有四挺麥得森輕機槍。

另外府上還有廚子,粗婦、園丁、僕人,馬伕等二十余人。

此前撥給許雲媛調查科人員有十五個,但在新一輪的擴軍中,衛隊得到了補充。

由于上將軍李存智的特別命令,陳天華的護衛工作比以前加強許多,規定要建獨立官邸,外出必須攜帶二十名之上護衛。

這也讓總督辦府的建築多了起來,距府邸那幢主樓木屋數十步,便是一排排條石和青磚築成的親衛營房。

院牆外,一條石階也已修築完畢,廖雲鵬知道主公喜歡花草和蒼松,他更是動員山民,從山里挖來了數十株蒼松翠柏,移植到台階的兩邊。

另外的空地上,也被移栽上了各式各樣的樹木,原本光禿禿的一面緩坡就此變得郁郁蔥蔥。

寬闊的石階大門,將總督辦府與外面隔成了兩個世界,四面荷槍實彈的親衛,在大門兩邊站得筆直,讓頗具雄偉氣勢的總督辦府,平添了幾份肅殺氣息。

大門高懸的牌匾上,總督辦府四個鎦金大字閃閃發亮,這幾個字是自治區的書法大家-鄭坤親筆書寫。

許雲媛的調查科設在總督辦府內,不過在西苑修建了一排青磚瓦房作為辦公,旁邊還有營房。

或許是調查科這個名字太怪太拗口,熟知內情的大本營高層,習慣用總督內書房來稱呼這個特殊的部門。

因為這個調查科很神秘,他屬于新軍編制,卻又月兌離新軍節制,完成只听命于陳天華一個人。

所以,稱之為‘內書房’一點都不為過。

府邸偌大的書房內,許雲媛正拿著一迭案卷,很認真地在向陳天華匯報。

這是自調查科成立以來,女掌門人第一次向主公做正式匯報,內心未免有些忐忑。

倆人平時的關系和時間處理上挺嚴格,公私分得清楚,正規場合就是上下級關系,沒有兒女情長的糾纏不清。

自從搞明白情報收集的渠道與源頭之後,許雲媛立馬想到了上海申報館。

上海申報館實際上是眼下最理想,接觸範圍廣,情報來源最為可靠的源點。

為此,前些日子她專門返回上海一趟,跟她的二位舅舅席裕和席裕福進行了溝通,說明了來意。

倆位娘舅滿口答應,這事並不難,最終決定在席裕福的總編輯部,下設一個咨情室。

這個咨情室的人員,表面上是申報館的,實際都是調查科招募管轄的。

許雲媛將明珍和于鳳倆人派回到上海,分任咨情室正、副主任,然後在上海灘架設起情報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