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12章 漢陽鐵廠的往事

那時候張之洞大病剛痊愈,听得東洋人彈劾陳天華和李存智,大為不爽。

張之洞雖說看重東洋的明治維新,大力學習和借鑒東洋科技和管理水平,但他清楚東洋人的強盜本質,對倭寇飛揚跋扈,貪婪成性十分看不慣。

所以,無論領事館如何威逼利誘,他並沒有理會。

在張之洞這邊踫了一鼻子灰,而國內大本營完全不同意以此來進行武力干涉,表示這會引起國際動蕩。

正元株式會社的背後,雖有強大軍方和黑龍會撐腰,但要想在大清國內,在沒有得到大本營授權的情況下行事,這放誰都不敢。

冷靜下來仔細一合計,還不得不同意,只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想想,如果不答應,對方暗殺繼續,指不定明天這群人中誰又莫名其妙的死去。

讓人最不能忍受的不是死的本身,而是死之前的那種莫名恐懼感!

正元株式會社在江南、山東半島、江西等地建有鐵路,礦產等實業,又是上海正金銀行的大股東。

難道就因為陳天華,讓正元株式會社從大清國消失?

這根本就不可能。

算算,每天提心吊膽,在幾十名保鏢的簇擁下過日子,一年算下來安保費也不老少 !

算了,五百九十萬兩白銀買個安全承諾,同時,也算是買個教訓吧!

這世上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惹的,赤腳的人太多,他就不怕穿鞋的。

所以,還得事先搞搞清楚對手的背景和手段,到時別偷雞不成蝕把米。

有人提出讓巡撫大人聶糾規也放點血,他本身也算是即得利益者。

聶糾規的回復很簡單,他負責在這一二年之內搞定這個陳天華,到時,把煤廣自治區所轄礦產均轉給正元株式會社所有。

東洋人想想也只好這樣。

現在逼巡撫聶糾規大人放血,這般反而得罪了他,也就失去了在江南地區一個重要的官方代理人,這樣得不償失。

就便宜陳天華小兒,再多活二年吧,就算是暫存在他那里,到時連本帶利的奪回來。

最後,正元株式會社同意了煤廣自治區,陳天華方的全部條件,在調解方-巡撫衙門全權代表的監督下,雙方派員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至此,一場圍繞資源與地盤爭斗的世紀大戰,以正元株式會社挑起,最後以煤廣自治區完勝而告終。

為了這次輕率的挑釁,正元株式會社方面可謂損失慘重,不光是尊嚴和名譽方面,還有經濟損失都是慘不忍睹。

這次所謂戰爭賠償金,加上聘用菊刀特戰隊等費用二百萬兩白銀,合計八百萬兩白銀。

實在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而且帝國形象在國際上受損,在列強眼前顏面盡失,純屬奇恥大辱呀!

此仇不報,死不瞑目。

相反,浙省新軍這邊,明賠暗敲的反倒是賺了個盆滿缽滿,還為中國人出了口大大的惡氣!

這下子,新軍擴軍的軍備費用不用發愁,都有了,李存智鄭重宣布可以開展工作。

那天在小規模的慶功宴上,陳天華喝得個大醉。

這陰差陽錯的,從最初只想回擊報復,最後竟搞成了一樁巨額的戰爭賠償案。

這買賣來得真痛快。

這算是他有生之年,最為痛快的一件事了。

當然,正元株式會社可不是善茬,更不是吃素的,他們決心在那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來。

他們要改變斗爭策略了!

除了巡撫聶糾規的策反、襲擾計劃之外,東洋人想在經濟戰線上跟陳天華之流進行較量。

在煤山、牛頭山煤礦的爭斗中,硬踫硬顯然他們是吃了啞巴虧,為何不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來圍剿呢?!

正元株式會社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集團,他們準備用迂回戰術,對跟陳天華有關聯的人和經濟實體進行圍剿。

首先,他們選擇了張之洞的漢陽鐵廠,以及盛宣懷的漢冶萍公司。

因為漢陽鐵廠和漢冶萍公司這兩家實體,都曾向日籍正金銀行貸了巨款,也就是說,正元株式會社實際就是這兩家企業,目前最大的債權人。

光是漢陽銀廠,正金銀行就有上千萬兩白銀的貸款,五年到期,到時連本帶利就是近二千萬兩白銀呵。

現在離到期也就一年多時間,如果到期歸還不了貸款,正金銀行就有權將漢陽鐵廠拍賣。

張之洞很在意漢陽鐵廠,他前後共計投入數千萬兩白銀,為此,把好端端的湖廣紡織局給拖累了。

但由于其決策等諸多因素,這家全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投產十余年,目前還不能盈利。

只到到期不能歸還貸款,張之洞必然需要向陳天華借款,到時,新仇舊恨一起算。

要說到這個漢陽鐵廠,這是張之洞後半輩子近二十年間,壓在他心頭最大的心病,只要提起,就能使他老淚縱橫。

一次輕率的決策失誤,幾乎讓他愁腸百結,急白了頭發,直到去逝。

想當年他興辦洋務,深知鋼鐵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槍炮彈藥,鐵路機械等,哪一樣離得開鋼鐵?

所以,他準備籌建亞洲最大的鋼鐵廠。

張之洞先前辦學堂,辦紡織局,順風順水,風調雨順,那些紡廠布廠的都立馬收到經濟效益。

逐漸的助長了他過于自大自信,有時還剛愎自用的性格。

後人說他喜歡拍腦袋決策。

在明清時期,中國輕紡業在江南,那是主要產業集群,無論是生產工藝,還是管理水平,在世界上屬于一流水準,東洋人先是偷學中國的,但後來居上,這是後話。

張之洞尚不知重工業的生產與管理,跟輕工業有著天壤之別。

光緒十五年,他電告大清國駐英公使薛福成,意欲采購煉鋼廠的高爐,薛公使推薦了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爐生產廠-英國梯賽特公司。

英國梯賽特公司的主管工程師善意回函說道︰

貴方欲辦鋼廠,必先將所有之鐵、石、煤、焦等寄我司化驗,然後才知煤鐵之質地如何,可以煉何種之鋼,綜合評估之後,即以確定何樣之高爐。

並警告之,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未可冒昧從事。

可對方好意,張香帥並未領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