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5章 專業的築路部隊

「現階段,本指揮長認為民工的飲食必須按規定,得到質與量得保障,吃飽吃好了人才有力氣干活,另外,盡量減少中暑及傷殘人員,更不能隨便死人。」

陳天華停頓了一下,繼續道︰

「嚴格實行分包到片,分包到隊,組你措施,要獎罰分明。所有官吏,衙役,以及工頭等人必須到現場第一線進行督查,不能縮在帳篷里喝茶睡覺。」

「工地質量不達標需要返工,現場必須無條件執行,不允許起哄,聚眾鬧事,打架斗毆等,發現一起嚴懲不貸。」

陳天華的指令,就像是一枚枚炸彈,轟得在場不少人面如土色,連連搖頭。

余下,陳天華召集伊恩,以及中英雙方技術人員商議,把到達的民工,按路段分包築路,平整路基。

至于枕木,碎石等材料,專門組建枕木加工場和石料加工場,實行分類管理。

指揮部相關技術人員領頭,作為加工場負責人,跟負責民工的工頭們商議,提高勞動生產率。

中英雙方的技術人員都表示同意,大家著手按此去落實。

……

經過半個多月時間的落實,陳天華這個措施理論上行得通,但實際收效甚微。

下面依就是我行我素。

工程費用投入和工程進展及完成率,完全不成比例。

按這樣下去,這段鐵路爭取在一年之內完成築路,一年半之內全面通車,計劃是沒法完成。

不但任務沒法完成,工程造價將大幅超出預算一倍,甚至于幾倍都有可能。

如果是這樣,英國匯豐銀行可不傻,他會支持後需建設資金貸款?

後需建設資金鏈一旦斷裂,公司就得破產,包括豐眾銀行也將被拖垮。

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這是個施工隊伍的組織紀律與管理問題。

首先,鐵路建設指揮部下面,並沒有屬于自己的專業築路隊伍,全部依靠另時拼湊起來的民工。

而民工的組織紀律觀念薄弱,屬于烏合之眾,關鍵是他們既是勞動力輸出者,又是被剝削者。

他們的收成,福利,甚至于個人性命,完全掌握在各衙門官史,各鎮、村長以及工頭手上。

指揮部雖然派出去許多技術人員擔任工程指揮者,但由于他們手上並沒有行政決策權和調度權,一切指令必須通過各級工頭,再傳達下去。

而各級大小工頭有他們的小算盤,他們每天按人頭向指揮部算錢,最抵觸的就是返工重做,這等于要了他們的命。

所以,工地上到處存在工程質量糾紛,指揮部要求返工,工頭們不同意,否則就罷工。

還有沙勒的護路大隊,五百多人護路隊的餉銀,一切調度費用等,都需要指揮部工程預算中開支。

英方不傻,這段路是中英雙方共同投入,一切費用都要工程指揮部來承擔。

還有越來越龐大的管理隊伍。

瑪的,老子築建鐵路卻養活了一大批寄生蟲。

這讓陳天華深刻認識到,為什麼在大清朝,集中力量辦大事根本行不通,這里中間環節、盤剝太嚴重,勞動生產率十分低下。

必須徹底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否則自己這種多年的努力白費了。

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上。

要徹底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就必須獨立組建一支築路建設隊伍,就像後世五六十年代的鐵道兵部隊,軍事化建制。

非常時期,必須軍事化管制,一切行動听指揮。

沒有組織紀律,沒有統一的行政指揮權,調配權,薪金決定權等,就無法建好長牛鐵路。

今後,就是以鐵通兵部隊為主,民工臨時工為輔的建制。

手中有了這支專業隊伍,就算長牛鐵路建成之後,這支專業化隊伍還可以進行勞務輸出,到別的地方承建鐵路或其他道路工程項目,走後世的專業工程公司之路。

主意已定,陳天華決定成立工程建設總公司。

他立馬召集人員,到浙江,江蘇,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到處張貼‘招工令’。

他充分發動新軍官兵和銀行職員,讓他們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寫信,參加工程建設總公司的招募。

招工令中明確,按部隊建制,師,團,營,連建制。

衣食住行等由公司統一安排,每月還有餉銀,連長以上者還可以家眷隨軍等。

招募令一出,各地紛紛響應,尤其是災區百姓,本身都要被餓死,現在至少能吃飽穿暖,怎麼能不去呢。

陳天華還有一招,就是發放路費,但凡有擔保人的,招募來人的路費,統一由築路公司報銷。

才半個月時間,指揮部這里就集中了五六千人,陳天華安排人員進行為期一周的軍事和築路基本技能訓練。

這些來自各地的工人,按部隊編制,班組,排,連建制,只有連長,副連長和技術指導由指揮部派出,其余班、排長就在隊伍中選拔。

每個連約一百七十余人左右,由四個排組成,每排三個班,每班十二人。

指揮部給每個連隊派出一個班的武裝保衛人員,除了保衛還兼任後勤保障等工作。

也就是說,每個連可以獨立承擔外出任務。

陳天華的這措施一出台,立竿見影,產生巨大的蝴蝶效應,雖然開始投入巨大,但後勁足,效益慢慢呈現。

這段時間里,不但是外地人前來投奔,就連本地民工,他們紛紛月兌離原先的包工頭組織,以個人身份進入工程總公司。

在一個多月時間里,陳天華很快組建起一百個連隊,約二萬人的築路建設隊伍。

經過短期訓練,勞動生產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事故率卻大大降低。

陳天華干脆,將煤山鎮至牛頭山鎮的山路築建和隧道開挖一並展開,盡量縮短工期。

這下,讓那些依靠盤剝生存的大小包工頭,官吏,甚至于各幫派傻眼了。

原來的所謂民工隊伍不需要那麼多,里面磨洋工靠掙人頭費用,都不存在了。

就算沙勒的五百人護路隊,陳天華也不需要了。

他從浙江新軍中增調二個整編營,約八百余人槍到工程指揮部來。

一方面加強沿線築路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就是變相幫李存智秘密擴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