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6章 趕上了大堂會

石青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抱拳作揖道︰

「稟大少爺,本職乃兩江總督署禮房典史,叫章于孝,奉命前來提前通稟。」

喔靠,居然稱呼他為大少爺。

看來自己這個大少爺別稱,慢慢成了行走江湖的大號了,還傳得夠快。

至于禮房,陳天華知道這是總督府衙門機構,它跟朝廷六部對應,這里也有六房,什麼禮房,戶房,工房,兵房等。

禮房,他負責對外接待,相當于後世的省政府對外接待處之類的單位。

他應該是來稟告,明天總督大人接見他的具體時間,地點,或接見多少分鐘雲雲。

想想也是啊。

大清朝一品大官,又是封疆大吏,相當于後世的某位國家領導人,安排接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接待處或秘書辦提前安排妥當。

陳天華這才恍然大悟。

明一早要入堂拜見總督大人,剛才一路上自己還在納悶,這事該得先有個通報才行。

可向誰通告,不致于上轅門前去敲大鼓吧。

沒想到,總督署禮房還是考慮周全。

「哎呀,這就辛苦二位大人了,陳某一會就返回上廂房,請二位大人到食堂外稍候。」

陳天華雙手抱拳深深一拱,誠意回禮。

剛才還扳著的青白臉,立馬變得和顏悅色,而且還堆起難得的笑容,這讓站在邊上的宋小牛也是呆了。

他心道︰沒想到大少爺變臉比翻書還快。

「請大少爺慢慢用膳,本職在外候著便是。」章于孝拱了拱手就退出了食堂。

讓一個朝廷六品命官,對著一個無品無餃的年輕商人點頭哈腰,還得到門口去候著。

這要變天啊!

這種奇葩現象普天之下十分罕見,恐怕只有陳天華才享有這種待遇。

是章于孝沒有官架子,禮賢下士?

當然不是。

那是上午他在禮房值日,忽然被總督幕府的人叫去,說是辜鴻銘要見他。

章于孝听罷遽地一震,放下手中活計連忙趕往幕府室。

辜鴻銘是誰?

張之洞大人的首席智囊,幕僚長。

「立誠先生,您有何吩咐?」章于孝畢恭畢敬問道。

「噢,香帥明天要見這個叫大少爺的人,大約會在早堂之後吧,你們禮房去安排一下。」

說完,就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龍飛鳳舞的幾個字,姓名陳天華,住一號驛館。

「明白了。」章于孝收了紙字就退出幕府室。

辜鴻銘此人很狂傲,他親自囑咐辦的事一定很重要,還不允許多問,辦好差就是。

章于孝那敢怠慢,連忙帶上副手,乘上馬車來到一號驛館,到大堂總台處詢問。

查詢住宿登記簿,很快查到陳天華的名字,下午剛入駐驛館的。

在前台主事親自帶領下,他們到上廂房尋訪,結果被上廂房驛夫告之,應該到飯堂去了。

他們只好趕到飯堂,就出現剛才一幕。

見上面之後,讓章于孝大為驚訝的是,這個從杭州過來叫大少爺,實際姓名叫陳天華,居然是個普通商人打扮,而且比想象中的要年輕。

會不會搞錯呵?

但這是幕僚長親自囑咐差辦,說明此人來頭不小,章于孝不敢有一絲不恭。

「咱們快吃,一會還有些事。」

待章于孝他們一離開,陳天華馬上坐回原桌,把碗中的飯給扒光,啃嚼了幾塊桂花鴨,酒也不喝了,用毛巾抹了抹嘴就起身。

見大少爺起身,宋小牛當然不能再貪嘴了,他同樣也是抹嘴起身,緊跟上前。

「兩位大人辛苦,請跟陳某來。」陳天華走出食堂,見二位很恭敬地站在外面。

這情景讓陳天華頗為感動,逐上前主動打上招呼。

「大少爺請。」章于孝連忙作揖躬身。

陳天華也就不客氣,轉身向上廂房走去,三人緊跟其後。

進入廂房,陳天華在會客廳里跟章于孝交流起來。

……

「得得得得…平安無事…」

街上的四更梆子剛敲過不久,陳天華一骨碌從炕床上爬起來。

他雖有懷表,但不能報時,只能听外面更夫報更。

先到會客廳去叫醒宋小牛,他昨晚沒讓回下廂房睡,就在外間地毯上歇息,因為要早起。

倆人簡單洗漱一下,前堂早食還沒完全擺出來呢,他們只能放棄,三腳兩步的走到驛館後院。

一輛嶄新的官輦就停在那兒,這是昨晚章于孝他們的馬車,特意留下來給陳天華使用。

人們想得周到,去叩拜總督大人,急匆匆步行過去,夏天里走得滿頭大汗拜見,這很不禮貌不說,听說張香帥特別厭惡這種人和現象。

二匹高大的白色駿馬,咈咈地吐著晨氣,表示歡迎。

陳天華二話沒說,便抬腳登上官輦出發了。

這官輦的車把子,當然只有宋小牛,他跟左剛一樣,從小就是馬倌出身,駕馭馬匹還算輕車熟路。

從一號驛館到總督署衙的轅門外廣場,也就三里多路程,步行二十分鐘不到,馬車小跑幾分鐘。

可今個一路上官輦不少,堵得像趕集似的,大家都涌向轅門外廣場。

陳天華的馬車可沒理由橫沖直撞,小心翼翼走了二十多分鐘,比步行還慢。

在轅門外廣場的外面,沒有設置拴馬石之類的東西,那官輦都有侍衛或家丁們牽著,在廣場上按序排隊等候。

這有點像後世開什麼代表大會,高官們的司機都會把轎車在廣場上按順序停好,官員進入會場,秘書和司機在車上候著。

今日這個場面,陳天華心里有點數的,昨晚听章于孝大概介紹了總督大人的安排。

由于張之洞以湖廣總督監理兩江總督,事務一下子增加一倍,他可沒有三頭六臂,所以,只有在時間要有個合理安排。

據章于孝介紹說,張香帥每二個月在江寧府待上半個月,匆匆處理完這里的事,就乘江輪沿長江返回武漢。

每年四分之三在湖廣,四分之一在兩江,有此可見,張之洞的工作重心還是在湖廣。

那里才是他苦心孤詣的長久根據地。

像他如此精明的高官,心里像明鏡似的清楚,兩江總督他只是代管,焉能花費太多精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