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4章 鐵帝國(7k求訂閱!)

「奉天靖難。」

朱老四通篇看完檄文之後,喃喃念了一遍,對這四個字很是滿意。

「殿下,應盡快布告天下,以正燕軍之名。」

在旁的道衍,開口說道。

所謂靖難,便是‘清君側’、‘誅奸臣’的意思。

在原本歷史軌跡中,朱老四打出靖難的招牌來,是把‘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三個人定義為朝中奸臣,故而要起兵誅殺之,匡扶社稷。

而這一次,則是把劉基作為打擊對象搬了出來。

檄文中直接把劉基定為‘妖道’,毒害皇帝太子,蠱惑當朝監國太孫。

這一次倒是沒有再提太孫是妖孽這回事,看來朱老四也發現這一招沒卵用。

………………

應天府,入了夜的誠意伯府。

牡丹花下,縱鬼亦風流,男人至死是少年。

劉伯溫正在與小妾深入交流做劾酸的九種姿勢,原本打算好這堂課上半個時辰,可隨著劉老頭突然 的一個哆嗦,下課了。

「怎麼回事,剛才突然感覺被什麼芒刺了一般。」

劉老頭靠著床,下課之後的他臉色看起來有些氣血不足,連忙從枕邊一個小玉瓶倒出一枚丹丸,直接塞嘴里吞了下去,這是太孫殿下賜給他的丹藥。

正是靠著這些丹藥,他才能夠以八十八歲高齡堅持在劾酸第一線。

「真是多虧了殿下。」

劉伯溫心里感慨,自己都這把年紀了還能運動。

這一輩子,真是活夠了。

「爹。」

就在這時,門外有著聲音傳來,是他的兒子劉璉。

劉璉知道自個老父親在做什麼,不敢大聲呼喊,只是輕輕喚了一聲。

在這個時代,這都是尋常事,父子間並沒有什麼尷尬。

尤其是在一些權貴世家,兒子為了討好老爹,給自個老爹海淘漂亮姑娘的孝順兒子多了去。

「書房等我。」

听見兒子劉璉的聲音,劉伯溫下床起身,在年輕小妾的伺候下穿衣。

劉璉素來知禮,這麼晚找自己,必定是有什麼要緊事。

一炷香後,書房。

劉伯溫坐在正位,兒子劉璉在旁站著。

「爹,事情就是這樣。」

老劉眉頭緊皺了起來,剛才劉璉把要說的都全部告訴劉伯溫了。

「消息來源可靠?」

老劉看向自己的兒子,眉目緊皺。

這可不是小事情,消息絕對不能出錯。

「爹,這消息絕對沒錯,我這個好友及冠之年就隨父去了巴里黑經商,那里是帖木兒帝國的都城,他此番回大明,第一時間便是與我透露了這個消息。」

「而他之所以回大明,也是因為帖木兒突然下令,驅逐所有外邦。」

劉璉凝聲道。

他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驚了一愣,許久才反應過來。

「告訴你那位好友,此事切不可與他人亂語,為父這就去見太孫殿下。」

劉伯溫深吸一口氣。

「是。」

劉璉點了點頭。

「帖木兒。」

劉伯溫低語念了一聲,若不是從兒子劉璉口中听聞,他壓根不知道,在大明西側千里之外,這帖木兒帝國竟是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

因為在十幾年前帖木兒帝國就已經向大明稱臣納貢,幾乎所有大明官員都以為,這只是一個小國。

太孫府,觀星樓。

朱雄英已經打發夏原吉回去了,順帶賜了他幾瓶養心補氣的丹藥,這貨沒日沒夜的爆肝,朱雄英生怕他哪天暴斃了。

而此時,大法師正躺在逍遙椅上琢磨‘萬劍歸宗’這一道劍招。

一般來說,劍招這種玩意,並無進階。

就比如先前所得的‘曇花一現’,這一劍招乃是隨著修煉御劍術所得。

故而曇花一現施展出來的威力,與御劍術的修煉程度直接掛鉤,御劍術的境界越高,曇花一現的威力就越強。

可這一招‘萬劍歸宗’,卻是與曇花一現不同,‘萬劍歸宗’與御劍術和大挪移術等等一樣,有著等級進階。

簡單來說,萬劍歸宗修煉至入門境界,一劍可分化十劍,至熟練境界,分化百劍,達精通境界,分化千劍,而小成境界,則是能夠做到一劍化萬劍……

「殿下,劉大人覲見。」

正當朱雄英想試一試這劍招的時候,屏風移門之外,小寶的聲音再一次傳來。

劉基?

對于這老頭的深夜覲見,朱雄英有些驚訝。

這劉老頭和夏原吉不同,夏原吉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大明最強爆肝王,而劉老頭則是享譽大明的養生大師,每天足浴按摩,按時睡覺,就連做運動都是定時定量。

一般來說,這個點的老劉應該準備睡了才對。

「讓他進來。」

朱雄英澹澹開口。

不多時,劉伯溫快步進入觀星樓,臉色看起來有幾分凝重。

「什麼事?」

朱雄英瞥了眼劉伯溫,這老頭先是在元朝做官,被元朝黑了之後又跟著老朱一路打天下的,一生之傳奇經歷,能夠與之相比的,當下大明朝找不到五指之數。

若非大事,這老頭來見自己,必然是滿臉笑呵呵。

「殿下,老臣剛才得知一件事,不敢耽擱,這才深夜覲見。」

劉伯溫凝聲道。

朱雄英沒有說話,等劉老頭繼續說,同時也略微有些好奇,究竟是什麼事能讓劉伯溫這番模樣。

「有確切消息,二十八年前,在察合台汗西側建立起的帖木兒帝國,其開國君主帖木兒即將遠征我大明,號稱率軍一百八十萬,攜帶七年糧草。」

帖木兒?

朱雄英微微皺起眉頭。

皺眉倒不是因為這什麼一百八十萬大軍,畢竟這玩意都是扯犢子的,之前安南猴子還號稱三百萬,連家里剛出生的狗都算上了。

只是對‘帖木兒帝國’這個名字,感到有些陌生。

朱雄英對大明朝的歷史很熟悉,但是對于周遭各國,尤其是隔得比較遠的那些,有一些記憶早已模湖。

「殿下,帖木兒此人出生于河中地區,乃是察台蒙古貴族後裔,早年臣屬東察合台汗禿忽魯,後與其內兄赫拉特領主迷里忽辛起兵反抗東察合台貴族,通過扶持傀儡哈比勒沙的方式分治河中。」

察台汗,對這個名詞朱雄英有點印象。

成吉思汗去世之後,大蒙古國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爭位中走向分裂,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成吉思汗的其他幾個兒子分別建立了四大汗國︰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尹利汗國。

其中的察合台汗國,在二十年前分裂成東察合台與西察合台。

「洪武三年,帖木兒殺死迷里忽辛,自稱「大埃米爾」,定都巴里黑,建立帖木兒帝國,在完全稱霸河中地區之外,帖木兒開始四處擴張,洪武七年至十一年間,帖木兒東攻察合台汗,接著又先後奪取了波斯和阿富汗等地,進而攻佔兩河流域,洪武二十一年征服花剌子模,洪武二十二年之後多次進攻欽察汗國,毀其都城薩來伯克爾等地,統治亞美尼亞和南高加索,橫掃整個小亞細亞半島。」

劉伯溫來之前顯然是特意背調過了,關于這位帖木兒的資料,說的很仔細。

光是這些名字,就已經能把人听的頭暈了,這劉老頭卻是發音極其標準,一個字都沒說錯。

而听了一會,朱雄英也終于想起來了。

「孤道是何人,原來是這個跛子。」

朱雄英記得在明初時期的西邊,確實有個狂人,全名叫什麼他忘記了,只記得是個跛子。

現在看來,就是劉伯溫方才所講的帖木兒了。

如果朱雄英沒記錯的話,劉伯溫講的只有一部分。

因為在史載中,這位跛足帖木兒,又被稱之為︰中亞屠夫。

在制霸小亞細亞之後,跛足帖木兒把都城遷至撒馬爾罕,接著也不知道是精神障礙還是怎麼了,整個人就開始瘋狂了。

先是為掠奪富庶的北印度地區,帖木兒以印度德里蘇丹國對異教徒太過寬容為借口進攻北印度,直接把北印度的首都德里給屠了,恆河里飄滿了阿三尸體。

接著又是滅了馬穆魯克王朝(現敘利亞地區),直接把大馬士革給屠了,三年後發起安哥拉戰役,把正處于上升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了,當場把土耳其的蘇丹巴耶塞特一世給俘了,就連曾經的四大汗國,其中的察台、尹爾、金帳紛紛是遣使臣服于帖木兒帝國。

從戰績上來看,這跛足帖木兒絕對是一代 人,兵鋒所指,攻無不克,頗有當年成吉思汗的遺風。

經過一系列的征服,現在的帖木兒帝國達到空前鼎盛,成為了絕對的中亞霸主,形成東起北印度,西達小亞細亞,南瀕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北抵里海、咸海的龐大帝國,國土面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五百萬平方公里。

而史載之中。

原本已經殺到中西亞各國連媽媽都不認識的跛足帖木兒,在十四世紀初突然停下了屠殺的腳步,轉而把目光放向了遠在東方千里之外的大明。

其中的原因也簡單。

帖木兒這個跛子究竟是什麼出身?是否真的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子孫?

說實話,鬼知道。

畢竟大耳劉玄德也是逢人張口就來一句自己乃是中山靖王之後,帖木兒也差不多,逢人就說自己是偉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孫。

而成吉思汗的畢生夙願之一,就是征服漢人建立的中原國度。

雖然這件事忽必烈做到了,但是現在忽必烈的子孫又失敗了。

所以跛足帖木兒覺得,屬于他的光輝到了,他要重振成吉思汗子孫的雄風,征服大明。

也不知道是不是殺人太多遭了天譴,原本歷史軌跡中的跛足帖木兒,在遠征大明的途中驟然暴斃,所以數十萬遠征軍走到一半便原路返回了。

‘時間,好像提前了幾年。’

朱雄英沒記錯的話,帖木兒遠征大明,應該是在永樂二年的事情,也就是朱老四靖難成功登基之後的第二年。

史載當時的朱老四緊張的一批,畢竟剛剛造反登基,國內剛經歷一場亂戰,朝局也是不穩。

為了應對來自于帖木兒帝國的威脅,朱老四甚至特地在西邊舉行了一場極為盛大的閱兵,希望藉此來震懾帖木兒。

可惜,並無半點卵用。

畢竟這帖木兒帝國和安南、高麗這等小國不同,其君主是個不折不扣的狂人屠夫,國力更可與大明比肩。

遠征一百八十萬大軍太夸張了,但是六七十萬大軍,肯定是有的,史載中帖木兒攻印度動用了八十萬大軍,滅奧斯曼帝國用了五十萬。

「殿下,這跛足帖木兒為一代梟雄,不可小覷。」

劉伯溫凝聲道。」

「孤知道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

這個跛足帖木兒,確實有點意思。

其實早在洪武二十年,帖木兒就已經向大明稱臣納貢,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更是給老朱寫了一封信,信里言詞極盡諂媚,把老朱和大明夸得天花亂墜,用詞簡直可以用無恥兩個字來形容。

再加上老朱一向對中亞沒有想法,並不知道帖木兒是個什麼國度,只以為是個撮爾小國。

而實際上,那個時候的帖木兒帝國不論是國土還是國力,都已經不次于大明。

跛足帖木兒之所以選擇稱臣納貢,一是為了做生意賺大明的錢,二則是打探大明的境內情況,為未來的遠征做準備。

由此也可見,這跛足帖木兒並不在乎面子工程,一切以到手利益當先,這與大明以禮外交的儒家思維截然不同。

史載歷史上的跛足帖木兒為了遠征大明,多年來頻繁遣使入明,竟是繪制出了一張極為細節的軍事地圖,對于糧草準備更是極盡周全,糧草成山,牛羊無數。

而跛足帖木兒遠征大明的目的,一是為了成就足以媲美成吉思汗帝國的強大,二則是為了東揚***教,所以這一戰,更是被跛足帖木兒稱之為‘聖戰’。

從跛足帖木兒這個‘鐵蘇丹’的頭餃就能看的出來,這是***國度。

當然,這些都是後世背書整理所得。

若朱雄英不是魂穿而來,在初次听到這個帖木兒帝國的時候,恐怕也會和老朱一般無二的想法,心里鄙夷一句什麼破地方。

不過就算帖木兒現在開始遠征,從他發兵到大明,也得至少五個月的時間,時間還早。

「你告訴齊泰,以兵部名義給肅王發信,令他時刻注意邊境動向。」

跛足帖木兒若是要進攻大明,如果朱雄英是他,最妥帖的路線只有一條。

奇襲佔領蒙古斯坦,大軍直入河西走廊,進而奪取關中地區,將陝甘之地握在手中,最好能夠和北元一同合作,共圖中原。

如果跛子帖木兒這一次沒有死在半路,而是成功開啟了對大明的遠征。

那肅王朱所鎮守的肅地,將是大明第一戰。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而且概率極其之大。

那就是還不等跛子帖木兒的遠征軍趕到大明,甚至還沒出發,朱大法師的大軍就已經天降他的都城撒馬爾罕。

「是。」

劉伯溫點了點頭。

「對了殿下,老臣還有一事疑惑。」

接著老劉又是說道,這次表情很是輕松,應是私事。

「老臣自從食用了殿下所賜的靈谷,便是感覺身體有些異樣。」

「哦?」

朱雄英凝目看向劉伯溫。

目光好似能夠看透劉伯溫的身軀,在劉伯溫的丹田之處,朱雄英看到了一枚女敕芽般的靈根。

這劉老頭都這把年紀了,還能誕生靈根?

看來靈根的誕生規則又可以加上一條︰靈根的誕生與年齡並無絕對關系,但可能或有一定影響。

「你先回去,過段時間孤找你。」

朱雄英一甩手,這是一瓶‘凝氣散’,可以幫助增進法力。

他現在也正在思索一件事。

這第一批誕生了靈根的大明子民,該怎麼成體系的讓他們修煉?是不是要搞個修煉學院?他們的修煉等級又怎麼來界定?

朱雄英不禁想起以往看過的那些仙俠小說里面的練氣決,以及煉氣期、築基期、金丹期等等對修煉實力的界定。

不過在朱雄英看來,這個玩意並不合適他理想中的大明仙朝。

朱雄英要打造的大明仙朝,絕對不是什麼修仙者爾虞我詐,天天就想著斗法砍人奪寶的修真界。

對于膽敢這般在大明境內違法亂紀的不法分子,雄英大法師秉承著從重打擊的一貫方針。

為百姓服務,為大明仙朝服務。

這才是核心宗旨。

穩定的社會秩序,公平公正公開,仙朝賦予你修煉的權力和資源,你就得為建設美好的大明仙朝發光發熱。

在未來的大明仙朝之中,朱雄英對修行者的定義,只是一份相對普通人來講,收入更高,地位更高的工作而已,他們同樣處于大明律的監管之下,甚至要更加嚴苛。

比如乾坤監的乾坤使,又比如掌天監各司官員。

而除了關于怎麼修煉和修煉等級的界定之外,還有件事讓朱雄英也很是頭疼。

那便是,修行者的法力怎麼精進。

現在唯一能夠增強法力的路子,只有把靈谷當做日常米飯來吃,以及從朱雄英這里得到可以助長法力的丹藥。

畢竟什麼靈氣復蘇,這玩意並不存在。

因為這個世界的修煉並不是起源于自然變化,而是起源于他朱雄英的人工打造。

‘唉,一堆事。’

朱雄英想的腦仁疼,大明仙朝的一切構造都得由他親自來DIY設定,而且在這件事情上,連個出主意的參謀都沒有。

「殿下。」

就在這個時候,蕭三和小石淏翻上了九樓,出現在觀星台,站在逍遙椅後側。

他們兩個是影衛中第一批吃下靈谷的,都在當天就誕生了靈根,並且經過十五天的長期食用靈谷,以及服用朱雄英給的丹藥之後。

二人的法力上都有了一定進步。

「來,搓個火給孤看看。」

朱雄英瞥了眼蕭三,早在他們兩個剛誕生靈根的時候,就傳授了他們兩個一些火咒的基本原理。

之所以傳授火咒,主要是因為蕭三,他總感覺這貨天生就是玩火的。

「是。」

蕭三一抬手,沉頓幾息之後,‘休’的一聲,有著一團油燈大小的火焰在手心出現。

如此看來,蕭三和朱雄英猜測中的一樣,確實適合修行火屬性的法術。

而旁邊的小石淏也是試了試,結果只有一點火星竄起。

「殿下,石淏對火咒並不擅長,不過他的肉身力道,在這半月時間卻是 漲了十倍有余,前幾日卑下與他去獵殺城郊一頭食人老虎,石淏不用兵刃,僅用雙手便是將其活撕了。」

蕭三開口說道。

這件事,當天蕭三也被嚇到了,以至于回去後百般叮囑石淏,在孤兒院千萬不得與人交手,他生怕石淏一個不留神把人給活撕了。

「活撕老虎?」

朱雄英定楮看向小石淏,這TM就有點夸張了。

這小子才十歲,要是再多長幾年,豈不是能夠徒手舉起一座山?

不過也能說明,石淏誕生靈根之後的增幅,更多是在肉身之上,也就是說,這靈根屬性增幅,並不僅僅只是局限于自然屬性。

「何事來報。」

朱雄英一邊打量著小石淏,一邊問道。

蕭三面具下的眸子中有幾分凝重,躬身行禮。

「殿下,此事恐怕得您親自去看。」

「嗯。」

朱雄英牽引氣機,直接帶著蕭三和小石淏,原地瞬移。

………………

漠北,北元王廷。

北元大丞相,海王的蒙古包之內。

已經身加九錫,制霸整個元廷的海王殿下王保保,正悠閑自在的泡著腳,其內還放了許多藥材,整個蒙古包都是充盈著澹澹藥香。

養生之道,貫穿始末。

在養生這件事上,王保保如果踫上劉伯溫,兩人之間必定能夠好生的討論一番。

偌大的蒙古包內,除卻王保保之外,在他的旁邊還有著一個臉色陰郁的中年女人,正是他的妹妹,先秦王妃。

雖已至中年,風韻依舊,可見年輕時的風華。

「敏敏,自從你回來到現在,為兄就沒見你笑過。」

「朱樉那殺千刀的小子已經死了,你也不要繼續在沉浸在往日的痛苦之中了。」

一想到朱樉,王保保就心里郁悶。

都是這個變態,讓自己原本活潑可愛的妹妹變成現在這幅整日陰郁的模樣。

「阿哥,我沒事,你不用為我擔心。」

觀音奴搖了搖頭。

她被朱樉軟禁了十數年,早已經是忘卻了什麼叫做快樂,也忘記了怎麼去笑。

就在這個時候,王保保的親信李秋甫進入蒙古包內。

原本是丞相府長史的李秋甫,在王保保廢了天保奴,扶地保奴為傀儡元帝,完全掌控北元王廷之後,被王保保提為了御史中丞,監察王廷百官。

「大丞相,臣有要事稟報。」

李秋甫的臉色看起來很是興奮。

他看了看旁邊的觀音奴,沒有繼續開口,顯然是覺得這話應該避開觀音奴。

不過觀音奴也沒有離開的意思,她從小生在漢地,長在漢地,早就習慣了漢人的生活,這些天來北元之後,哪哪都不習慣,只有在自己兄長的帳中,心里才能得到些許安寧。

「見過公主殿下。」

李秋甫對觀音奴行禮,對她的稱呼為公主。

原本按照禮制,觀音奴這個身份只能是封為郡主,但現在的元帝地保奴就是個傀儡,王保保才是握有實權的北元之主,自己都加九錫了,再給自個妹妹封個公主算不得什麼。

「說吧。」

王保保顯然並不在意觀音奴听見機密。

「是。」

既然王保保都不在意了,李秋甫這個做臣下的自然也不會多顧忌什麼。

「啟稟大丞相,就在一刻鐘前,有一位使者自西面而來拜訪,此使自稱是從數千里之外的鐵帝國而來,並帶有鐵帝國蘇丹的手書。」

李秋甫說這話的時候眼中閃爍著精光。

「鐵帝國?」

王保保眉頭微微一皺。

在蒙古語中,帖木兒就是‘鐵’的意思。

對于這個近些年崛起的鐵帝國,王保保近年來也多有耳聞,知道那位與自己年歲差不多大的鐵帝國蘇丹,對外一直宣稱是成吉思汗的後人。

「來做何。」

王保保澹澹說道。

鐵帝國一直都在察合台汗以西活動,可以說和大明北元井水不犯河水。

「鐵帝國欲發百萬雄兵征伐大明,想要與我們結盟。」

李秋甫很是興奮。

現在的北元,已經被打回了游牧時代。

雖說這些年也恢復了些許元氣,但是王保保經過近期的一番試探之後,發生想要和現在的大明爭雄,難度實在是太高。

可王保保也清楚,一旦等到大明內亂平息,蕩平漠北是必然之勢。

殘元與大明的生死一戰,避無可避。

為此王保保已經發愁了很久,他也一直想要尋求盟友,可並無合適的選擇。

「跛足帖木兒。」

王保保一聲低語。

「大丞相,如果我們與帖木兒帝國結盟,復興大元將不再是水中花月。」

李秋甫激動的說道。

縱是在漠北吃了這麼多年沙子,李秋甫也是听過帖木兒帝國的強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