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貝爾格來德學生普林西普在波黑首府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

奧匈帝國皇儲的被刺對于除了奧匈帝國、巴爾干半島之外的歐洲來說並沒有多大影響,英國人正在忙于對付國內愛爾蘭人的不滿,沙皇則被接踵而來的罷工搞得焦頭爛額,法國人則在關心什麼夫人的刺殺桉,但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戰爭的機器已經悄然啟動。

在丹麥阿美琳堡宮內,克里斯蒂安知道這條消息的時候還是在吃早飯的時候看早報時,與此同時,情報局局長舒爾茨急急匆匆地跑了過來︰「陛下,根據我們的情報,刺客是從塞爾維亞得到的槍支和炸彈。」

「哦,見鬼。」克里斯蒂安說到。

當維多利亞離開餐桌後,克里斯蒂安便和舒爾茨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情報部門負責人施特爾森走進了秘密辦公室,施特爾森說到︰「武器是由塞爾維亞軍情處的頭目提供的。凶手們曾在貝爾格來德的公園里練習打靶。」

克里斯蒂安說︰「情報人員有時會采取單方面行動。」

「經常這樣。他們行動非常保密,保證他們隨後逃月兌。」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說不定塞爾維亞和這次刺殺沒有關系,塞爾維亞人是腦子進水了才會去惹怒奧匈帝國,甚至還去暗殺他們的皇儲。」外交部部長埃里克•斯卡維尼烏斯說到。

「但是奧匈帝國已經顧不上這麼多了,維也納消息,弗朗茨老皇帝听到斐迪南大公被刺殺後暴跳如雷,奧匈帝國一定會對塞爾維亞做出強有力的回應。

「這樣一來,奧匈帝國的滿腔怒火都將會集中在貝爾格來德方面,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曾是他那個時代的偉人,雖然在他在位期間奧匈帝國的實力大幅下滑,但也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不過,他已八十四歲,他對歐洲局勢的判斷能力會有顯著的下降,而且,老年人都會比較固執,哪怕弗蘭茨也是如此。」

施特爾森抽了口煙,說到︰「此時此刻,歐洲的命運掌握在兩位君主手里,沙皇和奧皇。一個愚蠢無能,另一個老邁昏庸。尼古拉二世不是他的父親,依我看他肯定會拼盡全力支持塞爾維亞,甚至與奧匈帝國不惜一戰,而弗蘭茨為了維護奧匈帝國僅存的顏面,也會腦子過熱。」

過了一會兒,外交部副部長尼克來了,他倒是樂觀地說道︰「我認為奧匈帝國的目標應該是懲罰塞爾維亞,而不是發動歐洲範圍的戰爭,弗蘭茨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克里斯蒂安冷冷地說到︰「情況正好相反,哪怕我們親愛的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是和平使者,但是他的盟友德皇威廉二世可不會這麼錯過這樣的機會。」

「是的,我們的情報人員了解到,威廉二世已經給奧皇寫了一封信,但是由于機密等級太高,無法了解具體內容。」

「德國肯定會鼓動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這樣一來俄國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斯拉夫兄弟被欺負,再加上俄法的同盟條約,法國也會對德國宣戰,這樣一來德國將會對法國發動突然進攻,大概率借道比利時或者荷蘭,但這是一個最爛的選擇,這會給喬治五世的政府介入這場戰爭,要知道比利時獨立當初英國政府就宣布將會捍衛比利時的中立,在地中海方面,意大利肯定也會參戰,保加利亞、土耳其大概率也會卷入這場浩劫之中。」

自從兩次巴爾干戰爭之後,保加利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國力大幅度下降,導致兩國的外交政策開始向德奧領導的同盟國靠攏。

「根據現在的形勢,在奧匈帝國眼里,塞爾維亞王國必須要成為一個歷史名詞。」斯卡維尼烏斯分析道。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于對方的回復。」

斯卡維尼烏斯皺起了眉頭︰「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在尋求威廉皇帝的支持——這才是這封信的重點所在。兩個國家是盟友關系,威廉二世肯定會表態支持,不過支持的力度可能會有所不同,也許是謹慎,也許是積極。」

「我相信德國會支持奧地利,不管威廉二世作出何種決定。」施特爾森嚴肅地說。

尼克說到︰「也許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這是肯定的。」克里斯蒂安說到,「奧地利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皇帝不能表現得不當回事。違抗大國意志者必須被粉碎,這是塞爾維亞無法避免的。」

思考了片刻後,克里斯蒂安做出了部署︰「命令王國政府所有部門立刻全員停止休假,全員返崗!外交部盯緊德奧俄那邊的動向。同時,把總參謀長埃爾克森和首相給我請過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