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9章 都是貴族

「你們應該知道三國時期的劉備吧,劉備字玄德。他的字就是出自道德經里面的這一句話,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然後乃至大順。」

「從他的字就可以看出,他是十分尊奉馭民之術的。」

「然而劉備的結局呢?他建立蜀漢之後,不到五十年就亡了,甚至連一統中原都沒有做到。」

「不需要你東拉西扯的。」衍聖公道,「就連《道德經》都說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你敢說《道德經》說的不對?」

「老子是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也是道家創始人,但卻不是個政治家。他平身也沒有當過什麼官,也沒有治理過州縣的成功經驗。」

「也就是說《道德經》里面的一些治國理論,不能奉為聖典。」

「你一個修仙的就好好修仙吧,談什麼治國?」

「大膽!你竟敢質疑老子?」衍聖公怒道。

質疑老子?秦宇郁悶無比,無形中被他佔了一個天大的便宜,偏偏自己還沒法反駁。

澹澹的道,「對于古代的先賢,我們要采取批判的繼承方式。」

「不能一味的崇拜,也不能一味的詆毀。」

「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好吧,你既然說老子的治國理論不值得借鑒,那麼我們來說說孔聖的聖訓。」程樂山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就連孔聖都說,要讓老百姓按照帝王制定的道路去做,沒必要讓他們知道原因。看你如何辯駁?」

「孔子在教書育人方面,也稱得上是萬世師表。」秦宇澹澹的道,「但他也不懂治國。他一輩子都想弄個大官當,然而可惜的是,當時的諸侯沒人願意用他。」

「孔子也曾當過幾任小官,不過連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

「因此他的治國理論,也不能奉為聖典。」

「我對孔子也是同樣的話,你要教書就好好去教書吧,談什麼治國?」

「你竟敢對孔聖無禮?」衍聖公怒道,「你這個人也太膽大妄為了,你讓老子好好去修仙不要管治國,讓孔聖好好去教書,也不要談治國!簡直是狂妄至極!」

「好狂妄的小兒!」程樂山罵道。

「既然你覺得老子,孔子都不能談治國,公孫鞅總可以吧?」這時候,朱元典道,「公孫鞅可是秦國之相,秦王用了他的治國之策,最終成為了天下霸主,並且秦始皇還因此統一了六國。而馭民五術,就是公孫鞅提出來的,它已經幫助秦國一統天下。」

「然而秦國,不到兩代就亡了。」秦宇澹澹的道。

「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之馭民,成就霸業。」衍聖公道。

「漢朝亡了。」秦宇道。

「三國時期的曹魏極限馭民,內部沒有任何奸民造反!」朱元典道。

「曹魏亡了。」秦宇道,「不但亡了,後來還導致五胡入住中原,漢家差點滅種。」

「大宋開創程朱理學,讓大宋成為最富庶的王朝,名垂千古。」程樂山道。

「宋朝亡了。」秦宇澹澹的道,「程朱理學就是宋朝搞出來的,然而宋朝不但有靖康之恥,皇帝淪為奴隸,皇後公主任人蹂躪。崖山一戰,還差點讓炎黃滅種。」

「你……」三人聞言,氣得渾身顫抖不已。

不管他們說哪個朝代重用馭民之術,秦宇都只回答他們,那個朝代亡了。

「唉!」最後秦宇嘆息一聲,「華夏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都在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後世帝王一個道理,那就是愚民之術用不得。」

「可偏偏,就是沒有多少皇帝肯吸取歷史教訓。」

「我們能從歷史中吸取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我們永遠不會去吸取歷史教訓。」

……

「華夏的歷代封建王朝,秦漢三國魏晉,唐宋元明,的帝王,無一不在尊奉馭民之術。然而結果呢,所有的王朝最終都走向了滅亡。」

「就連清朝的乾隆,都在搞什麼三十三兩銀子制度,用來馭民。然而,恰恰是乾隆,讓清朝從最鼎盛的時代,走上了下坡路。」

「這樣的歷史教訓,難道還不夠多嗎?」

「可偏偏還有一些皇帝,還在覺得馭民五術,是什麼高高在上的帝王之術,還要想用它來戕害百姓。」

「然而實際上,馭民五術就是個垃圾。」

朱元典,衍聖公,程樂山三人听了,氣的說不出話來。

「既然秦先生說馭民之術,是垃圾,那麼歷代帝王為什麼都要用它呢?」朱元章忍不住問道,「這其中,必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因為他們的自私,他們想要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自私沒錯想讓自己的江山傳承下去沒錯,然而他們用的方法卻錯了。秦宇道,

「愚民之術,並不是讓王朝永久傳承下去的正確方式。」

「其二,是因為他們內心的恐懼。他們坐上了九五之尊之後,就時時刻刻的擔心百姓站出來,反抗他們。皇帝越是治國無力,就越是提心吊膽,就越是想愚民。」

「其三,是因為眼界問題,歷史的局限性,讓他們看不到愚民之術的錯誤。」

「那麼春秋時期的諸位聖賢,諸如老子,孔子,公孫鞅,等,為何都贊成愚民呢?」朱元章又問道。

「因為他們當中沒有一個,是出生平民階層。」秦宇道,「孔子,老子,公孫鞅,都是當時的貴族。生活在最底層的百姓日子如何,和他們沒關系。」

「好啊,連老子,孔子,公孫鞅都敢集體詆毀了。」衍聖公冷冷道,「你是我見過的,第一大逆不道之人。」

「這並非詆毀,而是實事求是。」秦宇澹澹的道,「事實上就是,春秋的那些大家,他們沒有一個是窮人。」

「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老子在哲學上的成就,沒人質疑,也當得起聖人的稱呼。但他們的那些治國理論,就有待商榷了。」

「當然,他們在自己的典籍中加上一些治國之策,迎合當時的封建貴族,也是權宜之計。否則他們的思想,估計流傳不到後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