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01章 人才缺口

「臣,羅貫中,施耐庵,叩謝皇恩。」二人跪拜叩謝。

羅貫中當了吏部侍郎,算是皇帝對他真正委以重任了。吏部有對官吏的升遷,任免,考核的權力,可以說是一個實權部門。

新科榜眼直接當五品侍郎,也算是極其罕見的事情。

羅貫中今年已經四十多歲,而且在張士誠那邊表現不錯,能力已經有了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年輕,朱元章肯定不會讓他從底層做起。

吏部尚書詹同,是婺源人,不屬于淮西一黨。

因此羅貫中過去之後,不會受到淮西一黨的打壓,也方便他以後提拔西南官員。

至于施耐庵被安排在翰林院當編修,幫著修元史,就有點敷衍了。

看來,是皇上看我太老了,當不起大任。施耐庵心中感嘆,我雖然年老,但依舊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決心啊。

而現在我的學生羅貫中,徒孫李子安都比我有實權,讓我的面子往哪里放?

雖然心中郁悶,但也不敢說出來。

「微臣告退!」

……

奉天殿上。

滿朝文武當中又多了兩個新面孔,一個是羅貫中,一個是施耐庵這兩位小說家。

群臣朝拜完畢,朱元章道︰「最近咱接到中書省遞交上來的各地奏章,負責開發瓊州的鄭國公常茂,請求朝廷征調讀書人,以及擅長農事的百姓過去。教當地土著耕種,和教化當地百姓。」

「開港的湯和也遞上了同樣的奏章,他給當地原住民其名泰雅族,因其族人崇拜‘泰雅’,是勇士和真人的意思。大明和當地人語言不通,原住民還過著刀耕火種,撲魚狩獵的日子,急需要更多的讀書人和農事熟手過去,教化他們耕種以及語言。」

「高麗公華雲龍遞上奏折,說此前派去的一千五百名儒生遠遠不夠,需要贈派更多的儒生。」

「西南各地因為發展迅 ,地方官吏紛紛上奏,說缺少人才。」

……

「全國各地,居然如此缺乏人才!?」

「這還是從未听說過的事情。」

「歷朝歷代都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這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群臣听了,在下面紛紛議論起來。

「大明發展越快,人才嚴重缺乏的問題,就顯露的越明顯。」朱元章在上面總結道,「對于這件事情,列位臣工有何看法,都說說吧。」

「稟皇上。全國各地向朝廷遞上奏折說人才缺乏的問題,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宋廉站出班列,說道,「漢朝沒有唐朝沒有,宋朝也沒有,就只有我大明出現了。」

「因此,這件事情,很值得深思。」

這不是廢話嗎?朱元章听了想說。

「稟皇上,老臣認為,這是因為我大明發展過快,開疆擴土過快的緣故。」李善長上前稟奏道。

「朝廷每開發一塊疆域,攻佔一塊土地,都需要調遣儒生過去教化他們文化,都需要農事熟手過去,教處在原始狀態的原住民耕種。」

「所以人才緊缺,那是必然的事情。」

「由此在老臣看來,這是好事而並非壞事。」

……

「陛下,西南的人才缺口,比其他地方大的多。」剛剛能夠上朝的羅貫中上前說話了,「臣是西南人,對西南三行省的情況的了解。比朝堂上的諸公更多。」

「西南在實行打土豪、分田地,攤丁入畝之後,各個郡縣乃至鄉鎮都變得空前繁榮起來。」

「甚至一些外來的百姓,在荒地上大力開荒耕種,然後搬遷過去,形成新的鄉鎮。形成新的鄉鎮之後,就需要專門的人才過去管理,不能從百姓當中挑選,畢竟他們文化不高。」

「以前在深山藏匿的黑戶紛紛下山,加上遷入的移民,加上少數民族的歸化,讓西南人口暴增。而底層管理人員,還是以前的那些,沒有增加。」

「以前只是管理數百百姓的保長、甲長,現在需要管理數萬人口,幾乎達到了郡縣級別。那些保長甲長,已經是事實上的縣令了。而以他們的水平,根本做不了縣令。以前的郡縣,幾乎已經達到了州府級別。原來的縣令,已經是事實上的知府。」

「以前的底層管理人員文化素養不高,甚至一些底層官吏,還是文盲。」

「不錯。」朱元章聞言皺眉,「看來,西南比其他地方更需要人才。」

「而且西南的問題,還必須要引起朝廷足夠重視。」羅貫中道,「就算西南地區發展再快,管理不善也是枉然。人口越多,對地方官吏的能力要求越高。」

「稟皇上,漢朝,唐朝,雖然都有盛世,但並未發生人才緊缺的問題。」劉伯溫站出來說道,「那是因為漢唐的盛世是逐漸形成的,用了數十年乃至百年的發展時間,循序漸進,因此不會出現人才缺口。而西南的迅 發展,卻只是在數個月之間。」

「數個月就形成了盛世景象,當然會出現人才緊缺的問題。」

「不錯!」

「不錯!」

「皇上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讓西南出現盛世景象,遠超漢景帝,遠超唐太宗。」

「而且華雲龍在一個月時間內就征服了高麗,皇上在武功上也遠超漢武帝。」

「皇上真乃千古第一聖君也。」

「大明出現人才緊缺的現象,是皇上聖明的表現。」

群臣聞言,紛紛說道。

「不要說全國各地缺少人才了,就連我工部都急缺。」工部尚書單安仁道,「工部正在大煉鋼鐵,加大力度制造神機火槍,雖然工匠們沒日沒夜的干,但產量依舊跟不上。」

「還有山西正在大力開采煤礦,開采、運輸都需要更多的熟手。」

「臣正想向皇上請旨,給軍器局,火藥局增調人手呢。」

「看來我大明,必須要馬上加大對人才培養的力度了。」朱元章道,「歷朝歷代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都不夠,咱要比以前的皇帝更加重視,這也是形勢所逼。」

「雖然以前咱也很重視人才的培養,但其力度明顯不夠,滿足不了朝廷對人才的巨大需求。」

「在加大人才的培養上,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