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天水城

「諸位免禮。」

杜寧緩緩開口,王者氣勢散發而出,頗有一番諸侯的威武。

「謝晉王大人。」

文武百官道謝之後,方才重新入座。

杜寧又對泓軒帝說道︰「臣謝過皇上隆恩,臣抵達邊關之後,一定讓妖族和羅剎族知曉我雲國威名,不敢進犯我雲國邊疆,以報皇上器重之恩。」

「晉王兄客氣,朕相信你一定能夠旗開得勝,馬到功成。」泓軒帝笑道。

杜寧晉升為王爵,又比泓軒帝年長,稱呼「晉王兄」也並無不可,也能彰顯皇族與王室的關系。

「嘿嘿……杜君,以後你可就是我們的王弟了。」燕王調侃道。

「老四,不可胡言!」

濟王嚴肅道︰「杜君雖是晉王,理應排我等諸王之末,可他還是人族的文君,地位僅次于半聖,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忘了他文君之尊。」

「我只是開個玩笑,杜君切莫當真。」

燕王立即一本正經地對杜寧拱手,心里有些不滿地想︰「我和杜寧關系鐵,跟他開玩笑怎麼了?當初杜寧還是我麾下的炮營指揮使呢!」

想到這里,燕王頗為懷念曾經與杜寧征伐草原族的日子。

「晉王兄打算什麼時候前往邊關?」泓軒帝問道。

「臣今日稍作休整,明日就動身前往邊關,靜候妖族與羅剎族。」杜寧回答。

「好,明日一早,朕親自為你餞行。」

泓軒帝轉而又對俠王說道︰「煩請九哥在軍中挑選一支精銳,同晉王前往邊關。」

「臣遵旨。」俠王立即領命。

杜寧知道這是泓軒帝給自己撐排面,身為異姓王,自然要有身為王族的威儀。

「朕突然覺得餓了,來人,傳膳。」

泓軒帝下旨開席,開始呈上美味佳肴。

于是眾人把酒言歡,除了為杜寧接風洗塵之外,一同慶賀杜寧晉升為晉王,從此列入王族,與皇族在朝中享有同等待遇。

「恭喜杜君榮升晉王,下官敬您一杯。」

「晉王大人,您真是我輩同僚之楷模,我等當向您好好學習。」

「來來來,杜君,咱們喝上兩杯。」

許多官員陸續向杜寧敬酒,杜寧也喝得開心,與官員們打作一團。

杜寧發現自從賢王黨被拔掉之後,各部官員們相處得比以往更是融洽,因為諸位王爺都真心希望雲朝能夠蒸蒸日上,各部官員大多數都是諸王的門生,自當上下一心。

只要每個人都能保持這種奮斗的熱情,雲國將會成為整個聖林大陸最為強盛的國家,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軍事方面,都會有遠勝過其他國家的體現。

…………

翌日。

杜寧率領一千精銳士兵出發,前往雲國邊疆上任兵馬總督,迎接妖族和羅剎族的挑戰。

泓軒帝率領文武百官為杜寧踐行,希望杜寧能夠為雲國再建奇功。

杜寧謝過眾人好意,然後坐上蛟龍馬車,向邊關進發。

雲國的西南邊境有一個「天水城」,這是雲國境界最為靠近三界山方向的邊關。

若是妖族與羅剎族興兵來犯,必然會先攻打「天水」,然後長驅直入。

所以,這個重要城池就是杜寧選擇鎮守的地方。

六月初二。

杜寧成功抵達天水城。

當蛟龍馬車行至關門口的時候,城門上的將領看到龍馬,瞬間就猜出了杜寧的身份,立即出聲︰「敢問可是晉王大人親至?」

蛟龍馬車旁邊同行的參將立即回應︰「駕內正是晉王殿下。」

「末將失禮,參見晉王。」

城樓上的所有將領和士兵立即行禮。

杜寧下了蛟龍馬車,對城樓上的將士們一拱手,說道︰「小王奉吾皇旨意擔任邊關兵馬總督,提調邊關一切軍政事務,從今以後大家就是同袍,還請將軍不必多禮。」

守城將軍見杜寧謙虛地自稱「小王」,而非以文君口吻自稱,說明是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前來接管邊關軍政,于是急忙改口︰「原來是總督大駕,末將這就去通報元帥前來迎接,請您稍等。」

「有勞將軍。」杜寧笑著道。

不久之後。

「哈哈……真沒想到大名鼎鼎的雲麒君竟然來了我們天水城,更沒想到有朝一日老朽竟能成為文君同袍,真乃三生有幸啊!」

一道爽朗的笑聲傳來,城關大門打開,走出來了一群戎裝打扮的讀書人。

為首之人看起來已經有五十歲年紀,但身子骨卻壯如中年,聲音更是中氣十足,充滿了喜悅和激動。

此人名叫「狄宗鵠」,出身將門世家,乃兵家大儒讀書人,同時也是鎮守天水城威名赫赫的統帥。

「晚生見過狄元帥。」

杜寧上前拱手,以晚輩的名義見禮。

狄宗鵠急忙上前說道︰「總督大人萬萬不可如此,末將不敢受此大禮,您真是折煞我等了!」

無論是晉王還是文君的身份都極其尊貴,狄宗鵠自是不敢受杜寧的禮節,也不敢在杜寧面前托大。

杜寧說道︰「狄先生出身將門,成為進士以後就一直在天水城任職,保衛我雲國疆土數十年,晚生敬佩之至。」

「哪里哪里,我的那點微薄的功勛不足掛齒,您才是真正的英豪。」

狄宗鵠說道︰「您發明玄機大炮隨燕王出征上陣,收服草原族增強人族氣運立下顯赫軍功,參加三界山歷練誅殺異族天才,文斗遼國京城,讓我雲國子民揚眉吐氣,又親身前往七島海國,助海外血脈回歸人族,老夫雖是您的前輩,可在軍功方面卻萬萬不及您的十分之一,杜君在上,請受老朽一拜。」

說完之後朝著杜寧深深作揖。

「我等參見晉王。」

「拜見總督大人。」

身後的眾多讀書人和將領們紛紛行禮,彎腰九十度,對待杜寧比對待普通的大儒還要尊重,而且還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年少有為,堪稱曠世之才。

「諸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謝晉王。」

「謝總督大人。」

眾人昂首挺胸。

杜寧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可以發現大多數人都毫不掩飾自己心中的激動和喜悅,仿佛恨不得能夠早日見到杜寧一般。

實際上確實如此,當狄宗鵠接到朝廷兵部的傳書,告知他們杜寧將要以晉王的名義統領邊關,抵御妖族和羅剎族的時候,可讓眾多將領們高興壞了。

杜寧現在的文名如日中天,跟著杜寧打仗,那就是在跟著文君打仗,跟著聖院打仗。

跟著杜寧混過的那些讀書人,也都因為杜寧的關系成了文壇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特別是那些跟著杜寧前往七島海國回歸的讀書人,全部都成為了聖院學子。

反觀那些曾經屢次與杜寧作對的讀書人,幾乎沒有一個有什麼好下場。

至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個這樣的事實。

「總督大人,請進城。」狄宗鵠笑道。

「先生請。」

杜寧與狄宗鵠並列,然後一同進入了天水城。

進入天水城以後,狄宗鵠帶領杜寧直接前往軍營,並召集了眾多士兵進行集合。

按照慣例,先讓杜寧對天水城的士兵們進行檢閱,讓杜寧見識一下「天水軍」的強大軍姿。

同時,這也是讓杜寧這個欽差大臣代表朝廷對軍隊進行視察。

一個軍隊的素質如何,戰斗力是否過硬,都能通過檢閱的方式有一個比較基本的判定。

而通過對軍隊的檢閱和視察,也能讓杜寧對邊關的將士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狄宗鵠聲如洪鐘道︰「諸位弟兄,我身邊這位年輕的儒道大學士就是我雲國大名鼎鼎的鎮國侯,人族的雲麒君,如今他已經被皇上晉升為晉王,擔任邊關兵馬總督,提調邊關一切軍政事務,代天巡狩,可臨時行使天子之權,從今日起,由兵馬總督暫任軍中統帥,還請弟兄們恭听號令,不可違背。」

「什麼?他就是我們雲國的雲麒君?」

「如今年輕就是大學士的修為,真的假的?」

「早就听說雲麒君的鼎鼎大名,如今竟然站在了我們的面前,簡直是難以置信。」

「前兩天我就听說雲麒君會來我們天水城,一開始我還不相信,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許多士兵和將領們竊竊私語,現場一片喧嘩。

這時,狄宗鵠身後一個將領上前一步,表情很是嚴肅地喝道︰「還不快向總督大人見禮!」

眾多將士們和士兵們迅速挺直腰桿,以非常整齊的動作向杜寧行軍禮,並一口同聲道︰「參見總督大人!」

聲音如雷貫耳,氣勢十足,可見紀律之嚴明。

同時,他們的眼中似乎有殺意若隱若現。

一股磅礡的軍威散發開來,猶如一座山岳在前,讓人心生敬畏之意。

也好似一把藏在鞘中的利劍,不出鞘則已,一出鞘則會大殺四方,讓任何一切來犯之敵全軍覆沒,無有生還。

這種軍威和氣勢可不是裝模做樣就能夠表現出來的,而是實打實在實戰中訓練出來的,

在近乎實戰的訓練之下,也能把士兵們練出這種近乎瘋狂的殺意。

殺意一出,就能夠在戰前威懾敵人,在沒有開戰之前就讓敵人感到畏懼和害怕,那麼戰斗就一定可以獲得勝利。

杜寧滿意點頭,狄宗鵠真不愧是將門出身的大儒,竟然能夠將士兵訓練到殺氣內斂的地步,足見狄宗鵠的練兵才能。

他沒有辜負朝廷委以的重任,更沒有辜負雲國的百姓們寄予他的厚望。

狄宗鵠站直身軀,傲然地對杜寧說道︰「請總督下令檢閱天水軍!」

「好。」

杜寧隨即對眾人下達軍令︰「檢閱開始!」

「是!」

士兵們的回應依舊整齊,且有排山倒海之氣。

接下來,士兵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從杜寧前方經過,每一士兵的臉上都充滿了強大的自信,伴隨著這股軍威睥睨天下,無懼一切來犯之敵。

狄宗鵠則是向杜寧介紹每一隊兵種的優劣,以及統轄每個營的眾多將軍。

「總督您看,這就是今年我們雲國新增的炮兵團,現在我們天水城共有三個炮兵團的編制,三個炮兵團就是三十個營,每個營一千五百多人,一共將近五萬人,每個團裝備了大大小小玄機大炮多達三千余門,絕對是天水城的主力。」

「說起玄機大炮,這還是您的杰作呢……」

狄宗鵠向杜寧介紹起了天水城的炮兵營,現在雲國兵部對玄機大炮的開發多種多樣,大炮可以轟炸整個山頭,即便是四品境界的高手駕臨,也難以抵擋玄機大炮的威力。

而小型的玄機炮威力小,但是方便拆卸和組裝,適用于許多戰場,突襲、埋伏、掩護、攻打小陣地等等。

听過狄宗鵠的介紹,就連杜寧自己也都震驚了。

兵工廠牛啊!

居然造出了那麼多的玄機大炮,一個天水城的軍營,簡直成了軍火庫!

就算是妖族和羅剎族聯手來個百萬大軍,杜寧也有信心擊敗一切敵人,讓他們有來無回。

檢閱完畢以後,杜寧對著將士們說了幾句鼓勵軍心的話,讓將士們更加激情澎湃,迫不及待上戰場立功。

之後杜寧又辭別眾將士,來到了狄宗鵠的公堂上,坐在了狄宗鵠日常辦公的地方。

從這一刻開始,杜寧以晉王的身份擔任邊關的最高指揮官,掛正帥。

而原本身為正帥的狄宗鵠,則是坐在了杜寧的下首位子,暫時降為副帥,輔左杜寧統帥天水城二十五萬大軍。

軍中大小一切事務,皆遵照對杜寧的軍令行事。

話雖如此,但杜寧在處理公文的時候,凡事都會向狄宗鵠請教,爭取狄宗鵠的意見和建議,畢竟狄宗鵠是前輩,對軍中的事務比杜寧更熟。

而狄宗鵠見杜寧絲毫不擺文君的架子,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樣,也對杜寧更是好感,心想杜寧果然名不虛傳,難怪會有那麼多的讀書人夸耀杜寧的名聲,如今看來自是有其過人之處。

所以狄宗鵠也頗為耐心地指導杜寧,看起來不像是上下級,反而如同亦師亦友的關系。

邊關的公務並不繁忙,所以杜寧很快就與狄宗鵠處理好公堂上的文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