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捷報

日上三竿。

杜寧睜開眼楮,伸了一個懶腰。

昨晚與高守仁等人在孔城的某棟酒樓里面設宴,邀請景國學子與屏國學子一起慶祝,喝得很晚才回,倒頭就睡。

美美的睡上一覺後,杜寧感覺自己神清氣爽,非常的舒服。

現在試煉結束,杜寧也該返回雲國,于是來到客廳向田飛鵬和傅岳二人告別。

「田兄,傅兄,現在試煉已經結束,我該返回雲國去了,二位以後若是來雲國京城的話,可以到鎮國侯府找我,我隨時恭候二位大駕光臨。」

「杜兄客氣,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們一定會去雲國京城找你。」田飛鵬笑著道。

傅岳則道︰「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再次見面,因為今年我們在諸國試煉上的表現都很不錯,有可能會被聖院選為歷練之士,我們進士三杰將有可能在三界山再次合作。」

田飛鵬有些期待地道︰「若是能夠與杜兄並肩作戰,哪怕是刀山火海也願意去闖。」

「我也一樣。」傅岳擲地有聲。

杜寧頗為感動,讀書人之間的交情有深有淺,能夠讓好友生死相隨的情誼無異于手足之情。

「好,那我們到時候一起去。」

杜寧對二人作揖︰「二位保重,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二人也立即作揖。

重新挺起胸膛的時候,三人相視一笑。

隨後,三人走出宿舍,各自分道揚鑣。

出了孔城之後,杜寧腳下升起平步青雲,往雲國的方向飛遁而去。

…………

三日之後,杜寧返回雲國京城。

雲國早已收到諸國試煉的結果,在得知雲國學子的試煉在聖院排上第一名後,整個京城的讀書人都沸騰了。

還沒等杜寧到家,京城里的王侯將相和名門世家都往鎮國侯府送了許許多多的禮物,堆積如山。

杜寧回府之後都驚呆了,像什麼金銀珠寶、古董玩意兒、禮金等等應有盡有。

這是京城讀書人向杜寧表示感激,哪怕是賢王黨的官員,也在這一方面做足了禮數。

但是杜寧並未真的收下這些禮物,而是命人將禮品的清單整理出來,根據各家禮物的貴重進行等價置換,用其他相同價值的禮物派回各家進行回禮。

如此一來即承了大家的情誼,也做足了禮數。

你給我一份禮物,我也給你一份禮物,這樣大家都很高興。

這就是禮尚往來。

第二天中午。

泓軒帝下旨在瓊華殿擺下宴席,以國士之禮為杜寧慶功,同時也邀請了高守仁等國學宮學子前往赴宴。

在宴席上,泓軒帝親自嘉獎了高守仁等眾學子,並請他們入朝為官,在吏部任職。

除了高守仁和少數學子答應,其他多數學子更願意在國學宮繼續學習,于是婉拒了泓軒帝的邀請。

泓軒帝也沒有勉強,而是賜予一些文寶作為獎勵,並承諾隨時歡迎他們入朝為官。

那些學子千恩萬謝,無不感激。

突然,一個士兵進殿說道︰「啟稟皇上,燕王殿下回來了。」

文武官員紛紛臉色微變,流露出了意外之色。

「四哥回來了?」

泓軒帝先是一愣,隨即問︰「到哪兒了?」

「已經在皇宮外面了。」士兵回復。

「什麼?到皇宮外面了?」泓軒帝措手不及。

此刻就連禮部的官員,也面面相覷起來。

杜寧面不改色,心想燕王班師回朝,理論上應派人通知禮部,好讓皇帝做好準備率領文武官員迎接,以彰顯功臣的威武。

怎麼到了皇宮外面,才有士兵前來通知?

這可太讓人感到意外了。

「大膽!燕王班師回朝,怎麼到現在才通知朕?你們的眼里還有沒有我的四哥?還有沒有朕?禮部尚書何在?你說說,你們這些人該當何罪!」

泓軒帝望向禮部官員,大聲呵斥起來。

文武百官噤若寒蟬,泓軒帝年紀雖小,可盡得景文帝的真傳,就算是老油條一般的大臣也不敢小瞧他。

宋景堂急忙起身拱手道︰「回皇上,禮部至今尚未接到燕王殿下回朝的消息,臣確實不知道此事,不然的話早就向您啟稟了。」

「宋大人說得對,我們禮部確實沒有收到相關奏折啊!」

「皇上,這件事情我們真的不知情,燕王殿下是雲國的功臣,我們可不敢怠慢。」

「請皇上明察,我們確實不知道這件事。」

禮部的官員們苦著臉喊冤,沒有半點做作的樣子。

就在此時,燕王的聲音從門外響起︰「皇上,請您不要為難禮部的官員,是臣兄故意不派人通報禮部。」

眾人循聲看去,燕王帶著他的下屬們走進了殿內。

而听到燕王的解釋後,禮部官員這才松了口氣。

文武百官紛紛從席位上站起來,顯示對燕王的歡迎。

許多人面露喜色,而少數人的面色則是嚴肅起來。

燕王率人上前行禮︰「臣等參見皇上。」

「吾皇萬歲萬萬歲。」其他人山呼起來。

「諸位免禮,平身。」

泓軒帝對燕王道︰「四哥,你們回來了怎麼也不向禮部通報一聲?」

燕王回應道︰「臣是想給皇上一個意外驚喜,而且臣不過是回到京城而已,不必興師動眾,所以臣就自己前來了,請皇上恕罪。」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泓軒帝笑道︰「四哥,這段時間朕可真是想死你了,你今天回來得正好,我們正在為國學宮學子慶功。」

「來人,增席!」

「遵旨。」

隨著泓軒帝的旨意下去,大殿里迅速擺下新的席位。

「多謝皇上,臣兄就不客氣了。」

燕王拱手致謝,與他的下屬一起入座。

宮女迅速呈上酒菜。

泓軒帝舉杯對燕王道︰「朕以茶代酒敬四哥,你們收復草原增強國運,厥功至偉,朕要好好感謝你們。」

「這是臣等的責任,臣等不敢居功。」

燕王說道︰「臣能夠率兵順利攻下草原,多虧了杜寧在工部制造出玄機大炮,增強我軍戰斗力,不然的話,臣斷然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里完成任務。」

「杜愛卿確實功不可沒,所以朕冊封他為鎮國侯,享受與皇族侯爵一樣的待遇和特權,以彰顯其功。」

「那我就借這杯酒恭喜杜寧老弟。」

燕王向杜寧舉杯,一聲「老弟」倍感親切。

「杜寧老弟,愚兄這幾天一直關注文壇,听說你在諸國試煉中為雲國爭奪第一的名位,我很高興,也很驕傲,這是我們雲國讀書人從未有過的殊榮,我們雲國學子應該感謝你。」

「燕王老哥過獎,這並非我一個人的功勞,還有其他國學宮學子一起努力的結果,您在原州操勞安撫百姓,晝夜辛苦,如今終于班師回朝,我在此恭迎殿下凱旋歸來。」杜寧也笑著舉杯。

一個是燕王,一個是鎮國侯,都是為雲國立下大功的人,突然間稱兄道弟起來,也不會讓人覺得不妥。

兩人的身份和地位,現在已經相差不大。

高守仁等人則是受寵若驚,沒想到杜寧還會順帶他們一起夸獎進來,簡直就是在當眾宣揚他們的名聲。

「那本王敬你們,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燕王對著高守仁他們舉杯示意。

「殿下客氣,這是我們身為雲國讀書人應該做的事情。」

「應該是我們祝賀殿下凱旋歸來。」

大家客氣了一番,才將杯中美酒喝下。

其他諸王和官員也輪流向燕王敬酒,談笑風生,氣氛融洽。

一個兵部的官員走了進來,手里捧著一份文書,大聲道︰「啟稟皇上,北伐元帥大儒于光邊境捷報,本月初一率兵連破三關,誅殺蠻族十萬大軍,取得空前最大戰果!」

話音落下,文武百官頓時激動。

「好!于大人誅殺十萬蠻族,顯我雲國威武,痛快!」

「這一回蠻族大軍可真是大出血了,十萬兵馬陣亡,這簡直就是打蠻族的臉!」

「豈止是打臉?這是將蠻王的臉摔在地上狠狠地踩,解氣啊!」

曾經蠻族北上攻打雲國邊關,前線十分緊急,打仗非常吃力。

自朝廷派出炮營士兵前往增援之後,朝廷首次收到北方迄今為止最振奮人心的捷報。

兵部官員繼續道︰「此外,征南大元帥溫烈捷報,于本月初二連奪四城,誅殺十五萬匈奴大軍。」

「哈哈……好啊!好啊!沒想到溫烈將軍打出來的戰績也厲害啊!」

「十五萬的匈奴大軍就這麼沒了,痛快!痛快!」

「雲國威武!雲國威武!」

文武百官感到前所未有的揚眉吐氣。

自從蠻族北上,匈奴南下,雲國的國庫消耗很快,也就只有打下草原的時候才充實了一下國庫而已。

現在,南北雙方同時傳來捷報,這對雲國的朝廷而言是天大的好消息。

「快將奏折呈上來。」泓軒帝迫不及待道。

馮公公急忙呈上兵部的奏折。

泓軒帝看完之後,龍顏大悅,心情十分的激動。

「哈哈……哈哈……」

「于光和溫烈在奏折上說,自從軍隊裝備了玄機大炮之後,戰斗力直接翻了十倍,打蠻族和匈奴猶如是殺雞屠狗一樣簡單,讓敵軍聞風喪膽。」

「通過這兩場戰斗,朕有信心可以昭告天下,雲國的軍隊戰斗力是諸國頂尖,現在的雲國是人族最強的國家,沒有之一。」

「蠻族與匈奴欺朕年幼,朕要讓他們知道,小瞧朕,他們看走眼了!」

泓軒帝昂首挺胸,句句充滿威嚴。

「吾皇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齊聲山呼,除了賢王和少數官員以外,大多數人都非常欽佩。

事實證明,泓軒帝的決策是非常正確,且又非常英明的。

賢王的目光有些許的暗澹,拳頭稍微攥緊,又迅速松開。

「吾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吾皇之功必將勝過先帝,開創萬世基業。」

「吾皇少年有為,坐鎮龍庭,君臨天下,終有一日諸國來朝,而外夷秋毫不敢犯也!」

「雲國必將在您的領導之下,走向輝煌的新紀元。」

文武百官對泓軒帝充滿了信心,發自內心肺腑的尊敬。

泓軒帝說道︰「大家不用奉承朕,這一切可都要歸功與鎮國侯,如果不是他發明出來了玄機大炮,別說是收復西域平了草原,只怕現在南北兩境地都還處于被動,斷然沒有今日的兩份捷報,是杜寧的智慧和發明增強了雲國軍隊的戰斗,他才是撐起這一片新天地的國之棟梁!」

「說得對,這一切都是杜寧的功勞,沒有他的玄機大炮,三方打仗不知道會多麼艱難。」

「是啊!若非取了草原增強國運,蠻族和匈奴只怕都已經往京城殺來了。」

「就是,就是。」

官員們向杜寧投去目光,非常的感激。

賢王黨的官員沒有說什麼話,現在朝堂之上支持泓軒帝的人越多,賢王黨的勢力也越弱。

甚至有一些原本是賢王黨的官員,突然與賢王劃清界限,投入了其他王爺的門下。

識時務者為俊杰。

杜寧則道︰「臣下只是頗有微功而已,真正立下大功的人是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是那些用生命與血肉築成鋼鐵城牆的英烈,沒有他們殊死奮斗,雲國就沒有現在的捷報連連,咱們也不可能安心地在這里設宴慶功,我希望大家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忘卻雲國的萬里河山之內,正有無數的英雄在為我們抵御一切來犯之敵,他們才是真正的厥功至偉。」

「說得好!」

燕王 然一拍桌子,忍不住雙目濕潤起來。

他是從戰場上面下來的人,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一輩子都忘不了,一生一世都會懷念。

俠王也是感同身受,他在後方督戰,運送糧草物資,每天都會收到一份陣亡士兵的名單,因為朝廷會給陣亡的士兵家庭發放撫恤金。

每當看到名單上陳列的一堆名字,俠王就好像親眼看到那些弟兄陣亡在沖鋒的路線上一般,曾經多次暗中流淚卻不敢訴說。

文武百官肅然起敬,使得整個瓊華殿內突然安靜了下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