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章 弱國無外交,外邦不來朝

七月初四。

一大清早,杜寧就換上朝服來到皇宮。

此時在金鑾殿外,已經有許多的文武官員聚集在此,只等時辰到後就前往上朝。

杜寧是第一次來到皇宮,人生地不熟,面對眾多官員也是非常的陌生。

大家聚集在一起討論著有關于蠻族、匈奴、草原族,以及朝廷當前最為重要的事情。

「這位大人面生的很,是哪個部門的官吏?」

一個中年男子突然開口,看向杜寧的眼神充滿了輕蔑。

「在下尚無官職。」杜寧回答道。

「連個官職也沒有,也配上金鑾殿?」

中年男子譏笑道︰「去去去,那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錢大人,我勸你最好不要為難他,萬一惹上不該惹的人,可沒你好果子吃。」

另一個年輕的官員瞪了一眼對方,對杜寧說道︰「這位錢池大人是刑部侍郎,平日里眼高于頂,你不要見怪。」

杜寧頓時反感,因為刑部正是八賢王管理的部門。

連一個侍郎都如此囂張,可見大多數刑部官員都是些什麼樣子。

杜寧對那個年輕的官員擺了擺手,表示不會放在心上。

錢池不屑道︰「這小子算個什麼東西?也是我錢池不敢惹的?可笑!快點給我讓開,別擋著本官的道。」

「在下若是不讓呢?」杜寧笑著反問。

「放肆!」

錢池怒喝起來,指著杜寧的鼻子大聲道︰「你是哪個部門的官員?也敢跟本官如此說話,真是好大的膽子!」

「我的膽子向來不小。」杜寧笑道。

「好啊!你這新來的官員竟然還敢頂嘴!」

錢池惱怒不已,當著那麼多官員的面,居然被一個新來的如此蔑視,那還得了?

杜寧卻是有恃無恐,難道在金鑾殿前對方還敢動手打人不成?

自己可是奉皇帝聖旨進宮,對方若是敢動手,八賢王出面都保不了他。

就在此時,一道聲音突然響起︰「蘇州杜寧何在?」

眾人循聲看去,正是諸王一同前來。

而剛才問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燕王。

「蘇州杜寧在此。」杜寧大聲回應。

這一瞬間,所有官員的目光聚集在了杜寧身上。

一些官員當即對著錢池指指點點,也有人流露出了一副看好戲的表情。

「什麼!他就是蘇州的杜寧!」

錢池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杜寧現在的文名如日中天,在杜寧面前耍威風,那不是班門弄斧麼?

「原來你在這里。」燕王快步而來。

「見過燕王。」杜寧拱手。

「哈哈……連大名鼎鼎的杜公子都能認得本王,本王深感榮幸。」

燕王上一次是微服私訪,所以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兩人其實不是第一次見面。

一個官員說道︰「同樣都是大名鼎鼎的人,杜公子認得燕王,可卻有人狗眼看人低不認得杜公子,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話音落下,錢池臉色更白,

賢王看了一眼錢池,面露不悅之色。

「發生什麼事情了?」燕王問道。

那個官員立即把剛才見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還沒等燕王發話,賢王便呵斥道︰「不知道好歹的家伙,杜公子乃先皇御賜伯爵,是你一個小小的侍郎就能夠羞辱的?還不快向杜公子賠禮道歉!」

錢池聞言心里頓喜,這是賢王有意替自己解圍,于是就對杜寧行禮致歉。

「錢某有眼不識泰山,怠慢了伯爵大人,請伯爵大人恕罪。」

賢王對杜寧笑道︰「杜公子,本王御下不嚴,讓你見笑了。」

燕王提醒道︰「這位就是八賢王。」

「原來是賢王大人,久仰久仰。」

杜寧說道︰「八王爺方才言重了,所謂大人不計小人過,區區一件小事情,在下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錢池心里大怒,杜寧竟然當眾罵他是「小人」,以後肯定成為文武百官之間的笑柄。

燕王附和道︰「杜公子說得沒錯,你確實沒必要跟某些小人一般見識,免得徒增些許的不開心。」

錢池臉色越發鐵青,連燕王都不客氣的罵他,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賢王向錢池投來了狠厲的目光,表示對錢池的表現非常的不滿。

「杜寧,我來向你介紹一下其他王爺。」

燕王將其他王爺及其所屬的部門,向杜寧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

杜寧一一見禮,禮數周到。

諸王對杜寧的印象都很好,與杜寧一下子就聊開了。

許多官員無不羨慕,杜寧一個人就能和諸王打成一片,簡直就是一個異類。

這就是文名盛的好處,只要大家都認可你的文名,任何有地位的人都會樂意和你交往。

若是其他人,諸王未必會和你多說一句話。

杜寧表面上與賢王和睦,其實都只是在百官面前做個樣子。

暗中交手幾次,二人算是第一次見面,卻表現得極其能聊的模樣,讓許多賢王黨的官員心生警惕。

這說明杜寧也是一個極具城府的人,絕對不是隨便說捏就能亂捏的軟柿子。

「冬!冬!冬!」

朝鐘響起。

以六部諸王為首,文武百官按照官品順序排列進入金鑾殿。

杜寧是伯爵,以正五品官員站在四品官員身後。

金鑾殿富麗堂皇,具有一個雄偉之氣。

百官在龍椅之下站好。

「皇上駕到。」

隨著馮公公的聲音響起,泓軒帝來到金鑾殿,登上九級台階坐在了龍椅上面。

「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位愛卿免禮。」

「謝皇上。」

泓軒帝目光掃視群臣,大家也都一同看著泓軒帝。

片刻後,燕王出列道︰「皇上,臣有事啟奏。」

「四哥請說。」泓軒帝笑道。

「臣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臣先說好消息,人族諸國在得知草原族起兵攻打我雲國西域之後,先後派使臣贈送戰馬、戰車、糧草、武器等許多軍需,共有大小六個國家捐贈戶部,遼國不在其列,這是臣的奏折,已經與兵部交接,請皇上御覽。」

燕王將奏折交給馮公公,馮公公呈給了泓軒帝。

杜寧注意到,燕王故意提到了「遼國」二字。

泓軒帝打開奏折,里面詳細記錄了諸國送來的各種物資。

「難得諸國一片心意,送來那麼多的物資,真是雪中送炭啊!」

「是啊!這才叫患難見真情,雖然有國界之分,可終究也是人族血脈。」

「哼!遼國與我雲國分屬友國,其他國家都有略表心意,遼國卻在這個時候吝嗇,分明還在為龍舟戰與蘇州一戰的事情耿耿于懷。」

「我們雲國不欠他們遼國,若是他們遼國有心意,我們雲國一定感激,既然他們什麼都不做,我們也不會指望他們。」

「就是就是,就算沒有遼國相助,我們也能度過難關。」

文武官員交頭接耳議論。

泓軒帝看完奏折,將其放在桉桌一側,開口道︰「蘇州伯爵杜寧何在?」

「臣在。」杜寧當即出列。

「杜伯爵如何看待此事?」泓軒帝問。

賢王黨的官員面露譏笑,泓軒帝居然向杜寧詢問如此膚淺的問題,真是顯得幼稚了。

杜寧想了想,回答道︰「微臣以為,諸國主動送來物資,一是略表心意,二也算是給我們雲國的一個‘封口費’,收了人家的心意,不管我們雲國面臨什麼樣的困境,都會不好意思向那些國家請求出兵相助。」

話音落下,文武百官紛紛變色。

賢王黨的官員面紅耳赤,他們暗笑泓軒帝膚淺,可眼界卻沒有一個剛剛踏上金鑾殿的杜寧要遠,無疑就是一個巴掌抽在了他們的臉上。

諸王看了眼杜寧,有人欣賞,有人贊許,唯獨賢王眼神略顯寒冷。

杜寧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則平地驚雷,直接點明關鍵。

這就是學問!這就是眼界!

「杜伯爵此言極是。」

泓軒帝嘆了口氣,「朕很感激諸國的心意,但如此也斷了我們繼續向他們求助的可能,諸國都有兵馬,除了雲國覆滅,當蠻族與匈奴還有草原族的勢力足以威脅其他國家的時候,他們才會出兵。」

「皇上英明。」官員們異口同聲。

「四哥,還有一個壞消息是什麼呢?」

「壞消息就是……」

燕王的表情變得難看起來,「遼國已經發布詔令,禁止將各種材料賣與雲國,不僅如此,許多來自遼國的商盟都撤出了雲國,與雲國斷絕了貿易往來,但還是有少數遼國商盟繼續留在雲國,只是他們故意將原價翻了數倍。」

「什麼!竟有這種事情!同為人族,不出手相助也就罷了,居然還做出這種事情!」

「這是趁火打劫!是趁機發我們雲國的國難財!」

「遼國可以不與我們雲國貿易,但他們故意留一部分商盟抬高價格,就顯得十分惡心了。」

「我們雲國確實有不少材料是從遼國進口,如今遼國如此報復我們雲國,這對我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在場眾多官員義憤填膺,遼國這麼做雖然沒有大錯,可成功把大家都給惡心到了。

這不明擺著希望雲國打敗仗,被蠻族、匈奴和草原族刮分領土麼?

「哼!遼國人真是豈有此理,同為人族血脈,卻如此對待我們雲國,好,真好,真是好極了!」

泓軒帝目光寒冷︰「傳旨,將遼國商盟遣返回國,並下詔令雲國與遼國斷絕貿易,我雲國不欠他們遼國的,從今之後,雲國與遼國斷絕建交。」

「皇上息怒,皇上三思。」

「皇上,您不可意氣用事啊!」

「您一旦這麼做了,豈不是正中了遼國下懷麼?」

許多官員出列反對,泓軒帝這個決定影響太大了。

要知道與遼國決裂將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哪怕雲國被滅了,遼國都不可能派出一個士兵前來支援,任由雲國自生自滅。

這也是一個國家在交際上的恥辱。

「杜伯爵,此事你又怎麼看?」泓軒帝看問杜寧。

杜寧說道︰「臣認為遼國這麼做並沒有錯,幫助我們是情分,不幫也是他們的本分。」

「那你的意思莫非是朕錯了?」泓軒帝語氣一沉。

「皇上也沒錯,既然遼國不願意幫助我們,我們又何必用熱臉貼他們的冷?如此有違大國風範。」杜寧回答。

「那你的意見是什麼?」

「臣沒有任何意見,但有一句話想送給皇上,與滿殿忠賢。」

「伯爵請說。」

諸王和文武百官一同看向杜寧,只怕杜寧接下來要說的話,也會十分驚人。

「弱國無外交,外邦不來朝。」

杜寧的聲音在金鑾殿上來回激蕩,每個人听了都如雷貫耳,震懾人心。

許久後,金鑾殿鴉雀無聲。

杜寧的話讓人深思,弱小的國家不配建立外交,也不會有異國使臣前來朝見。

只有國家強大,方可讓四海臣服,國泰民安,天下來朝。

這才是上國中的上國風範。

遼國是認為雲國要吃敗仗,所以才會撤出大部分的商盟,以免牽連其中及時止損。

在遼國眼里,就算雲國最後取勝,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變成一個爛攤子。

「杜伯爵一語中的,言之有理。」

「遼國是欺我雲國弱小,所以才會對我們有如此態度。」

「等咱們雲國平定三方之亂,看他們還敢不敢狗眼看人低!」

泓軒帝一抬手,示意眾臣安靜。

燕王回到自己的原位,表示自己結束發言。

禮部尚書宋景堂出列道︰「啟稟皇上,草原族再次派出使臣來京,本著‘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原則,臣已安排來使在禮部暫住,請皇上示下。」

一提到草原族,在場無人不怒。

哪怕是賢王和賢王黨的人,都瞬間怒發沖冠。

奪三城之地,血染三十里,數以千計的百姓慘死在草原族的騎兵之下。

這是舉國的恥辱!

「豈有此理,草原族殺我雲國百姓,居然還敢派人前來,就不怕我們殺了他們嗎!」

「好大的膽子!居然對我們雲國蹬鼻子上臉!」

「猖狂!太猖狂了!」

官員們咬牙切齒,可自古以來確實有不斬來使的慣例。

泓軒帝說道︰「來人,請草原族來使上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