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二章 話談孔城,乘大儒平步青雲進京

根據邀請函的內容,學宮大比的時間定在七月初一,因為國喪的緣故,原本在六月初進行的學宮大比,不得不因此推遲了將近一個月。

「杜公子可前往國學宮參加學宮大比,真了不起!」

「能被國學宮邀請參加大比的寒門學子,古往今來屈指可數,杜寧真乃當代第一寒門貴子。」

「如果我也能參加學宮大比就好了……」

幾乎所有的學子都向杜寧投來了羨慕的目光,能夠與全國各地同輩中的精英較量,听著就很容易讓人熱血沸騰。

葉驚鴻對杜寧說道︰「如果你在學宮大比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可將你的學籍遷到國學宮里,讓你成為國學宮的學子。」

杜寧頓時驚訝,雲國半聖範千峰就在國學宮擔任掌宮,國學宮學子的身份,從名譽上也相當于半個半聖弟子。

這樣的一個身份,連京城的朝廷命官都不敢輕易得罪。

其他人听了,簡直恨不得也去參加學宮大比。

只可惜學宮大比的名額有限,他們並沒有那個資格。

「但是我勸你最好不要抱有這方面的妄想。」

葉驚鴻轉而又嚴肅地說道︰「國學宮學子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你剛踏入八品舉人,跟他們比起來,你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就算是你成績墊底,我也不會覺得奇怪。」

話音一落,學子們頓時面露不服之色,葉驚鴻說出這樣的話來,不是打擊杜寧的自信心麼?

羅文軒說道︰「葉先生這是說得什麼話?杜公子的才能我們大家都有目共睹,遼國半聖世家的讀書人比起國學宮的學子也算半斤八兩吧?不也被杜公子擊敗嗎?」

曹青雲也道︰「就是!杜公子在九品秀才的時候擊敗柯家八品舉人,現在他晉升為八品舉人,儒道修為自然更勝舉人。」

「杜公子參加學宮大比,成績肯定不會比任何人差,說不定可以奪得桂冠,為我們蘇州文院爭光。」

「說得沒錯,杜公子此行定能為我們蘇州人爭光,長長臉。」

除了張貴等少數人一語不發以外,其他多數人都對杜寧充滿了絕對的自信。

「哼!有信心是好事,但過度的自信就會成為壞事。」葉驚鴻不以為然道。

杜寧看了眼葉驚鴻,心里感到詫異,因為他認識葉驚鴻這麼久,第一次听到葉驚鴻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說自己的反話。

其中必有緣故。

杜寧轉念一想,恍然大悟,對葉驚鴻拱手道︰「葉先生是擔心學生會因為與遼國人文斗打出的戰績而驕傲自滿,所以才想以此提醒學生,學生受教,請葉先生放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生不會過度自信,一定會在學宮大比上正常發揮,不給蘇州文院丟臉。」

羅文軒與曹青雲等人紛紛變色,然後都流露出了慚愧的表情。

他們身為秀才一班的學子,居然沒有發現葉驚鴻的用意,只有杜寧自己發覺。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我等誤會葉先生,請葉先生恕罪。」

「請葉先生原諒。」

葉驚鴻擺了擺手,並沒有將大家的誤會放在心上,欣慰地對杜寧說道︰「我以為你會驕傲自滿,沒想到你現在還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實在難得。」

杜寧說道︰「學生這點本事不算什麼,比學生更有本事的人太多了,比如州文院的諸位先生,更比如您,所以我根本就沒有什麼值得可驕傲的,驕傲並不會增加我的學問。」

「哈哈……」

葉驚鴻大笑道︰「我的眼光不會看錯,你將來的成就必定在我之上,你打算什麼時候去國學宮?我用平步青雲載你前往,以我平步青雲的速度全速前進,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能抵達京城國學宮。」

「不過是前往京城而已,怎敢勞煩葉先生?我自己就能去。」

杜寧知道葉驚鴻是想幫自己忙,可他不想麻煩葉驚鴻,畢竟憑空給別人添麻煩,心里多少都會有點過意不去。

「不,你現在是我們蘇州的第一大才子,值得我親自護送,而且你得罪了賢王黨的官員,他們時刻都想陷害你,如果讓你孤身前往京城,我不放心。」葉驚鴻嚴肅道。

「咳咳……我何時說過我是蘇州第一大才子?葉先生可不要憑空污我。」杜寧哭笑不得。

「你沒說過,但蘇州人都認同你,蘇州第一大才子的稱號非你莫屬,除你之外,無人可當此大名。」曹青雲笑著道。

多數學子含笑點頭,自從杜寧文斗擊敗柯家十個舉人後,蘇州城許多人都夸杜寧是當之無愧的蘇州第一大才子。

杜寧是沒有這麼自稱,可大家公認沒人反對啊!

主要是也沒有理由反對。

以一己之力擊敗半聖世家舉人,經義與策論文章雙鎮國。

放眼整個蘇州,同輩之中誰能壓住杜寧的文才?

哪怕是跨越一個輩分,那些進士與翰林,又或者是大學士,也都是可以有資格跟他們相提並論的。

就算杜寧喊一聲「我是蘇州第一才子」,也不會有人反對,即便有人不同意,也不敢說出來。

杜寧的功績在那里,文名也在那里。

羅文軒說道︰「我覺得葉先生說得有道理,你現在可不是尋常的寒門學子,若你有個什麼閃失,不僅僅是我們蘇州文院的損失,更是國家的損失,整個人族的損失,而遼國柯家那伙與你有過節的人必定高興的不成樣子,你也要為自己的安全考慮。」

「而且你此去京城人生地不熟,有葉先生在你身邊,他會幫你將一切安排妥當,賢王黨的人若是知道你跟葉先生一起,定能嚇得他們不敢隨意對你動手。」

眾人點頭,這話說到了最關鍵的點子上。

葉驚鴻是大儒,誰要是敢在葉驚鴻的眼皮子底下動杜寧,就算是賢王本人,也敢將其就地誅殺。

現在是小皇帝掌朝政,而不是禍國殃民有賢王之稱的八王爺。

「我明白了,多謝諸位。」

杜寧心懷感激,對葉驚鴻一拱手,說道︰「學宮大比是非常重要的磨練,我打算明日就前往國學宮,就有勞葉先生了。」

葉驚鴻輕輕點頭︰「早點去國學宮可以熟悉一下那里的環境,多做一些充足的準備,也不至于臨時抱佛腳,明日一早我送你去京城。」

「多謝葉先生。」杜寧感激道。

「舉手之勞,謝什麼?」葉驚鴻笑了笑。

…………

第二天。

一大早,杜寧來到州文院的廣場,葉驚鴻早已在此等候。

「葉先生早。」杜寧上前問候。

「我們出發吧!」

葉驚鴻周身才氣涌現,化作一朵平步青雲。

杜寧邁步踏上,感覺這白雲有著堅固的質感,也有一股柔軟的彈性,能夠在「急剎車」的時候起到更好的緩沖作用。

平步青雲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將二人保護起來,然後化作一道白光遁空而去。

「好快的平步青雲!」

杜寧驚訝不已,站在平步青雲的保護之內,不僅听不到任何的雜音,也感覺不到迎面而來的劇烈罡風與氣流。

簡直比飛機還牛!

杜寧低頭一看,整座蘇州城迅速變小,離自己越來越遠。

「你可知孔城的諸國試煉?」葉驚鴻突然開口。

「學生略有耳聞。」杜寧回答。

「那你對至聖家族了解多少?」葉驚鴻又問。

杜寧緩緩道︰「孔聖逝後,其子孫建立至聖家族,地位超然,名義上分屬整個人族,但不列入任何國家,歷代家主世襲衍聖公爵位,若是衍聖公駕臨,皇帝必須降階遠迎。」

「在歷代衍聖公的帶領下,至聖家族開枝散葉,迅速繁衍,于是就在自己的封地建了一座孔城,後來不斷擴建,逐漸成了人族最大的一座繁華城市。」

「孔城的文院名為‘曲阜書院’,諸國讀書人尊稱為‘聖院’,這是因為孔聖桃李滿天下,其下門徒出過不少聖人,都是出自曲阜書院。」

「每年孔聖的徒子徒孫都會從諸國各地而來聚集孔城,進行一場綜合試煉,後來這樣的習慣延續為諸國學宮派國內的精英學子前往大比,形成諸國試煉,當今天下的諸國學子皆有沐浴儒道教化,因此從理論上來說也算得上半個孔聖的徒孫,但凡來到孔城的學子,無論儒道品境大小,皆被視作孔子和眾聖的門生。」

「我記得諸國的試劍大會,就是在孔城的聖院進行,也是進士級諸國試煉的內容之一。」

葉驚鴻滿意點頭︰「不錯,你能了解這些,說明你平日里讀過不少書。」

「葉先生不會平白無故詢問此事,莫非與學宮文比有什麼關系?」杜寧臉色微微一變。

「其實我昨天有些話還沒有說全,如果你在國學宮文比中取得優異成績,不僅能夠將學籍遷入國學宮,還能獲得孔城參加諸國試煉的名額。」葉驚鴻笑道。

「那我無論如何也要爭一爭。」

杜寧眼中迸發斗志,突然發現目標當得更加長遠之後,與國學宮的精英文比也不算什麼。

能夠與諸國的精英進行文比,那才是真的格局。

「葉先生是想讓我將目光盡可能放得更遠,要看到將來更多的歷練。」

「一個人的目光長短取決于他的學識,學問到了,就能看得比別人更遠,若是沒有學問,就算看向更遠的地方,也會一片模湖看不清道理。」

「不斷的學習進步,就是為了比別人看到更遠更清晰的東西,才能少走許多彎路,尋找到屬于自己通向儒道的捷徑。」

杜寧目光灼灼,昂首挺胸,目光看向遠方的天際。

天上的朵朵白雲以極快的速度倒退,火熱的太陽掛在半空,偶爾可以看到有其他的平步青雲掠過。

認識葉驚鴻的人,都會在對面向葉驚鴻拱手,葉驚鴻也會微笑還禮,就算是打過招呼了。

時至中午。

二人抵達了雲國京城,站在高空向下望去,可以看見城市中諸多林立的建築。

在杜寧的眼里,整座京城就好像是一個模型似的,一覽無遺。

其中一座城中城,便是雲國的皇城,皇宮就在其中。

還有一處城中城,比皇城的面積還要大兩倍。

那里自然就是國學宮,國家最高等級的文院,半聖範千峰就坐在其中鎮守一國。

杜寧將京城的路線和方位在腦子里過濾了一遍,心里有了個印象,也就不至于在陌生的地方迷路。

「站穩了。」

葉驚鴻提醒一聲,平步青雲從高空下來。

整座京城看起來也是隨之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最後,葉驚鴻的平步青雲降落在了京城里的一條街道上。

街道上的人對從天而降的葉驚鴻與杜寧並不感到奇怪,因為京城里的百姓經常可以看到,有國學宮的大學士或大儒乘平步青雲在天上飛來飛去。

若是一天之內不能看到平步青雲飛來飛去的話,才會讓京城的人真正感到奇怪。

葉驚鴻帶杜寧步行前往國學宮,以示對國學宮和半聖的尊敬,這是禮數。

除非有十萬火急的情況,才會無視部分禮數直接進入國學宮。

京城的街道比蘇州城的街道更加寬廣,這里的讀書人和百姓都充滿了自信,為自己是京城里的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這里的治安也是最好的,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無論是上告金鑾殿還是國學宮,都會有人在第一時間處理。

當然,部分的貪贓枉法肯定是也有的,畢竟這里是京城,肯定什麼樣的人都有。

只是那些人的手段極其高明,能貪墨的地方,他們不會客氣,而不能貪墨之處,他們也會鐵面無私。

官場上的精髓,和做人相似,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都有一個度。

若只是小事,被抓了個先行,認個錯,被懲罰一下就沒事了。

萬一攤上大事,誰敢出面擔保,必定付出慘烈的代價。

所以京城里的總體情況相對而言,會比其他州地還要好很多。

畢竟這里是在天子腳下,也是在半聖的督察之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大奸大惡之徒,都會受到嚴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