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四章 中書閣選舉太子

寒衣社眾人走後,王潤就去了另外一個房間。

這里處了王揚以外,還有衙門里的其他官吏,皆是王揚的心月復。

王潤將杜寧跟他說過的話,原原本本告訴了大家。

听完匯報之後,官員們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杜寧真是好大的口氣,三日之後若是不能給百姓們一個交代,他就要我們付出代價,真是可笑!」

「杜寧算個什麼東西?只不過是寫了一本《千字文》,被皇上封為子爵而已,他還真以為自己是個什麼角色了嗎?」

「在文宮,他只是一個縣試桉首,在朝堂,他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子爵,在軍方,更是連兵權也沒有,他有什麼資格威脅我們?」

「可笑!可笑!可笑!」

官員們越發覺得好笑,他們在官場混了那麼多年,從來就沒有听過這麼可笑的笑話。

王揚也是笑得合不攏嘴,緩緩道︰「我倒是很好奇,杜寧一個七品子爵,能有什麼本事讓我們付出代價。」

「爹,杜寧在文壇上頗有文名,你說,他會不會扇動百姓,前來衙門鬧事?」王潤嚴肅道。

「他若是敢聚集百姓生變的話,本官就敢以文宮之劍,將其當場斬殺,以儆效尤!」

王揚眼中閃過一道殺意,隨即很快隱去,簡直恨不得杜寧帶頭滋事,然後官府出手鎮壓也就名正言順了。

「爹說得有道理,我看杜寧最大的依仗就是他的七品子爵,與文壇上的那些虛名,我也不信他能夠翻出什麼樣的風浪來。」

王潤心里放心許多,想起杜寧對自己說的話,更是感覺無比的滑稽。

王揚對眾人說道︰「諸位,經過咱們這段時間的努力,這場風波已經獲得了很好的控制,相信用不了多少時間,這件事就可以不了了之。」

「當然了,大家也必須做好安撫百姓的工作,他們的莊稼被河水沖走,河道府無論如何也得給予部分理賠,對于這種該出銀子的地方大家千萬不要小氣。」

「對于那些縣下無家可歸的人,咱們得給予特殊的優待,將他們暫時安置妥當,出錢幫他們重建房屋,以消除他們對官府的怨恨,一個月之後,河道府重新修築河堤,將這一頁事情徹底翻過去。」

「只要不出現任何意外的話,咱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听完王揚的分析,眾官員都流露出了喜悅之色。

「王大人真是英明啊!跟著王大人混,不升官也能發財。」

「咱們听王大人的話,最多只是稍微賠點銀子,明年再從朝廷那里吃一點,保證不虧本。」

「說得對!只要八賢王登上太子位,咱們還愁富貴不來麼?」

房間里,傳來了官員們陣陣笑聲。

…………

雲國京都。

皇城。

中書閣統御六部,是朝廷最為重要的一個機構,許多皇帝的旨意和朝廷的政令,都是通過中書閣傳遞全國。

此時在中書閣內,眾朝臣正在選舉太子。

參與太子的選舉共有五位候選人,皆有在朝廷任職。

分別是工部的大皇子濟王、吏部的二皇子崇王、戶部四皇子燕王、刑部八皇子賢王、兵部九皇子俠王。

文武百官各自呈遞奏折堆在桉桌上,一眼望去,推薦八賢王的奏折最多,佔據五百多份。

其次是燕王三百多份,崇王二百多份,濟王一百多份,和俠王數十份。

參與選舉的奏折總和共有一千二百多份,其中八百份奏折來自全國各地的官員,另外四百多份則是文壇上極具名望的讀書人。

看著推薦八賢王的奏折如此之多,賢王黨的官員一個個都滿面紅光,十分的得意,看向其他官員的眼神充滿了輕蔑,甚至是用鼻孔在蔑視他們。

賢王黨的官員認為,推舉八賢王為儲君的奏折那麼多,肯定是十拿九穩的。

而推舉俠王的奏折僅有數十份,卻成了百官暗中交流的笑柄。

就這點支持力度,也好意思參與選舉?

簡直就是墊底的存在!

「八王爺不愧是賢王,全國各地的奏折多數都是支持他的,哈哈……」

「你們看俠王的奏折,居然只有這麼點,注定與太子之位無緣了。」

「燕王黨的官員,終究爭不過我們賢王黨啊……」

賢王黨的官員笑得合不攏嘴,簡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哼!你們不要太得意,這只是太子初選而已,只有經過復選的王爺,才能擔任太子。」

「沒錯!僅僅只是一場初選,根本就不能夠說明什麼。」

燕王黨的官員紛紛反駁,看向這些志得意滿的賢王黨官員的表情,都是非常的不爽。

「連初選都比不過我們賢王黨,你們燕王黨拿什麼和我們爭?只有一步領先,才能步步領先。」

「選舉並不能說明一切,太子乃一國儲君,萬萬不可馬虎,豈能根據推舉的人數來定?」

「可笑!支持的人越多,表示乃民心之所向,你們燕王黨的官員這是嫉妒!」

很快,兩波官員就吵了起來。

其他黨的官員則是看起了好戲。

「皇上駕到!」

突兀之間,門外響起了太監的通報。

眾官員臉色一變,急忙停止了各自的嘴炮,整整齊齊排列站好。

隨後,一名五十多歲身穿龍袍的景文帝,在另外一名十二歲年紀,穿著明黃色衣袍男孩的攙扶下,邁著沉重的步伐進入中書閣,左右兩邊是五位參與選舉的王爺。

「父皇,您慢點。」

那個小男孩是景文帝的十四子,人稱「小王爺」,是諸王之中最受寵愛的弟弟。

皇室諸王或是鎮守邊關,或是在京任職公務繁忙,又或者是在國學宮弘揚儒道教化。

也有一些親王不想卷入皇室爭儲的爭斗,自願放棄了王位成為庶人,遠離朝廷和世俗隱居起來。

因此能夠留在景文帝身邊悉心照顧,當景文帝「拐杖」的人,也就只有小王爺了。

小王爺年紀輕輕,就在景文帝跟前盡孝,卻是諸王羨慕不來的。

朝廷需要運轉,不可一日無君,亦不可一日無臣。

眾臣對景文帝作揖︰「參見皇上。」

「咳咳……眾卿免禮。」

景文帝臉色蒼白,一副病怏怏的模樣,走起路來也十分緩慢。

「謝皇上。」

眾臣退在兩邊站立。

八賢王看了眼文武百官推薦自己擔任太子的奏折,眼中閃過得意之色,心里更是欣喜若狂,但表面上依舊十分從容。

中書閣左相說道︰「啟稟皇上,根據中書閣初次選舉,八賢王以五百余份推薦奏折暫時領先。」

景文帝看著桉桌上的眾多奏折,輕輕點了下頭。

「不錯!老八真不愧是賢王,竟能獲得這麼多的推薦奏折,可見老八深得百官之心啊!」景文帝笑道。

「父皇過獎。」

八賢王躬身道︰「承蒙諸位大人的抬愛,兒臣誠惶誠恐。」

嘴里說著謙虛的話,實際上八賢王心里爽得起飛,感覺諸王之中,只有自己距離太子之位是最近的。

賢王黨的官員無比激動,其他官員的臉色則是極其難看。

「那個啥,我好歹也是俠肝義膽的親王,居然只有這麼點推薦,哎……」

俠王突然插嘴進來,很是無奈的對景文帝說道︰「父皇,兒臣早就跟您說過,別讓兒臣參與這場太子的選舉,當著那麼多大人的面,支持兒臣的人卻只有這麼點,實在丟人啊!」

景文帝說道︰「朕知道推舉你當太子的官員少,卻沒有想到居然比朕想象中的還要少,看來確實是朕高看你了。」

燕王︰「…………」

其他四王也向燕王投去了鄙夷的目光。

賢王黨的官員暗中譏笑,俠王嫉惡如仇,性格太過于正直,可沒少罵過朝中的官員,也得罪過許多人。

正是因為如此,許多人都不樂意選舉俠王擔任儲君。

「無所謂,對我而言誰當太子都一樣,我管的是兵部,只有戰場才是我縱橫的天下,以後邊疆若有戰事,定讓你們知道我俠王的威名。」俠王傲然道。

眾多官員頓時臉色一變,俠王是兵家讀書人,有著二十萬大軍的兵權。

八賢王眼中閃過一抹異色,心里已然在考慮,若是自己真的被選中成為太子,俠王手里的兵權將會對自己具有一定的威脅,不可不防。

「先讓朕看看這些奏折吧!」

景文帝翻看了一下推舉八賢王的奏折,無一不是稱贊八賢王禮賢下士,待人寬厚,且在文壇上亦有文名,深得各地官員和讀書人的愛戴。

「呵呵……」

景文帝笑了笑,不知道實在譏嘲,還是在夸贊。

八賢王臉色微微一變,對此並不在意,反正自己的奏折是候選人中最多的,因此只有自己才有資格擔任太子。

景文帝又翻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奏折。

片刻後,景文帝無奈搖頭,輕輕嘆氣。

八賢王心里狂喜,認為景文帝對其他人感到很失望,那麼不出意外的話,自己的太子之位十拿九穩了。

「各位愛卿近日辛苦,初選的結果就先這麼定下,朕會擇日進行太子的復選。」

景文帝說完,緩步離開中書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