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一八章 休克療法

乾清宮。

朝廷官員的大辭職,終于引起了太後的關注……

主要是她爹感覺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她爹雖然之前的確官不高,僅僅是個指揮,但現在當然不可能還僅僅是個指揮了,早就已經是伯爵,然後在京城單獨設立個捕盜營,由他提督捕盜營,事實上就是警察局長,京城坊廂包括外圍巡檢司,都歸他這個捕盜營管。

從京城軍戶里面挑選一萬士兵算他的部下。

五城兵馬司歸他直接管轄。

巡城御史當然依舊存在,但卻只剩下了彈劾權。

這是必須的。

畢竟太後這種情況,只有娘家人才能給她安全感。

她和小公主只是同盟而已。

而且在這個同盟中,她其實很弱勢的,畢竟她真的什麼都沒有,如果生下的是個兒子,她的確有大義,可她生下的是個女兒啊!

完全靠著小公主和楊豐壓制了藩王們,才得以繼位為女皇,但女皇天然就沒有大義,只能說是藩王們真的打不過楊豐,而且好歹也是先帝的後代,將就一下吧。一旦失去楊豐和小公主的支持,女皇隨時被廢,這種情況下她無比弱勢,唯一能讓她有點安全感的,就是把京城治安權,交給她親爹了。雖然她也知道,這其實還是沒什麼卵用,畢竟京城一多半人口都是軍戶,本來就不是捕盜營能管,軍戶犯罪得交衛所。而剩下民籍里面還有一大堆是不敢管的,也就是有外交豁免權的,根據慣例,在五台山工業園工作的人,必須得到大夏國使館同意才能逮捕治罪。

這個慣例……

朝廷當然沒有這樣的規矩,但官府都自覺遵守。

畢竟這個慣例是楊大使的義女軍團沖擊應天府後形成的。

這叫治外法權。

雖然沒有得到朝廷承認,但事實上就是慣例,五台山工業園的工人包括其家屬犯罪,先要到小公主那里遞上各種桉情資料,後者看了覺得可以抓才能拿著小公主的簽名,由小公主的侍衛帶去抓。

其實和錦衣衛抓人一樣。

錦衣衛抓人也是要跟個找老板簽字的小職員一樣,抱著一大堆桉情資料去找刑科給事中。

後者簽駕帖才能抓。

這個制度延續整個明朝,一直到崇禎時候,哪怕九千歲時候,錦衣衛抓人也是必須有刑科駕帖,倒是崇禎時候改成可以先抓,但回到京城也必須補辦駕帖。不過應天府和五城兵馬司在對五台山工業園的工人時候還不如錦衣衛,至少錦衣衛只要抓了就可以帶去詔獄隨便打,但他們就算抓了,也不能嚴刑逼供。

必須證據確鑿,審理明白,然後才能定罪。

倒是把應天府逼的,真正開始建立文明的審理過程。

「這叫休克療法!」

面對太後關切的目光,楊大使頗有些得意地說道。

「休克療法?」

太後茫然中。

「休克就是暈過去。」

小公主解釋。

然後她在那里玩著女皇。

不過這時候的女皇依舊像個還沒長毛的小貓,躺在搖籃里茫然地看著她的江山社稷……

朕的江山!

「咱們大明剛剛經歷一場內亂,就像一個人正在經歷一場大病,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躺著不動甚至最好一直睡覺甚至昏迷,然後我們在一旁給他各種治療,直到他恢復健康。官員都跑了,朝政癱瘓,這個沒什麼大不了,因為我們就是要建立起新的,更有效的朝廷,他們跑了更方便我們引入新人。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耽誤些事情,但無論各部還是地方,本來就是大量左貳官和胥吏在管事,只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做的好就可以升官,他們自然就能把該做的做好。

不要怕沒人做官。

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想做官的。

五代十國南漢,甚至下令那些士人欲做官先淨身,士人們依舊可以說趨之若鶩,太祖高皇帝時候,做官的十有六七不得善終。

結果呢?

搶破頭!

南北榜不就是因為南北儒生都搶做官的機會,結果搶的打起來?」

楊豐說道。

他就是在故意趕人。

先把這些就算留下,也不會跟他合作,甚至很可能陰奉陽違,甚至從中搞破壞的家伙逼走,然後換上新人,唯一的問題是,他的新人目前數量有限,所以只能逐步推開。

所以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些權力空缺。

整個國家就像陷入癱瘓般。

按照這個情況,的確可以算是休克療法了。

「可如此下去,短則好說,若時日久了,各地無人做主,萬一釀成亂子如何是好?畢竟尚有朱逆在南,如今地方人心惶惶,多有南下者,那些儒生已經在喊什麼衣冠南渡了。」

國丈陪著笑臉說道。

他其實也提心吊膽,畢竟楊豐的婬威擺在那里,不過現在終究是他外孫女做皇帝。

他還是要負起責任的。

「衣冠南渡,那就讓他們去好了,他們要是忍受不了以後的大明,可以一直南渡下去,不怕他們一直南渡到龍牙門。至于地方上,第一咱們有地方的衛所,只要衛所還盯在地方,地方就亂不了,第二,秀才作亂,那豈不是笑話,若他們真有本事作亂,就不至于落到衣冠南渡了。第三,地方百姓不會在乎朝廷怎樣,他們要的很簡單,就是豐衣足食而已,故此太後應該以女皇登基為由免了今年全國秋稅,這一道旨意就足以讓萬民歸心。」

楊豐笑著說道。

當然,其實主要是現在他無法真正恢復對各地的有效統治。

朝廷官員在跑路,地方官員同樣也在跑路,雖然他的目的就是逼迫這些人主動離開,然後重建新的體系,但在這個過程中,朝廷對地方的控制,也將弱化到最低。而以這個時代的現實,整個重建過程不會少于半年,畢竟就算他任命新的地方官,從京城趕到很多地方也得走半年。

這期間地方胥吏會做大。

如果繼續維持稅收體系,那麼必然會造成胥吏趁機盤剝百姓。

畢竟也沒人管他們。

難道指望他們都有清廉如水的節操。

這是不可能的。

這個過程,才是真正有可能激起意外事件的,尤其是各地士紳,他們也很有可能會故意激化矛盾,然後制造地方的混亂。

所以干脆不收了。

反正山西是他包稅,宣大等地軍需是他供應,他也已經承諾了大寧等地軍需承包,大不了再把遼東,延綏,寧夏和甘肅也承包,這樣整個北方基本上就是他包了。如何供應這些地方的軍需不需要朝廷負責,實際上這些地方的衛所已經在裁撤,而遼東會寧的軍糧運輸是海運很方便。瀚海和燕然總共那點人在那里,他那些蒙古家奴就足夠以駝隊把物資運過去,更何況商人們已經開始涌入草原,他們都是運輸軍需才能換取貿易權的。大同延綏自從木軌修到大同後運輸問題已經可以說解決,而且這條木軌還在向朔方延伸,估計明年開春就能修到朔方。

這樣就接入黃河。

向下游延綏,上游寧夏的水運都暢通。

也就是甘肅的確太遠,但好在可以用石油解決,他現在已經開始推廣煤油了,雖然解決不了臭味,那個需要硫酸等暫時無法大量生產的,但作為軍用采購卻可以,而且瀝青等同樣也是造船業必須,所以和鹽引一樣,讓商人們運糧到甘肅,然後換取油引,就可以確保甘肅的物資運輸。

只要價格夠高,總會有商人為了利潤去做。

甘肅又不是不能開荒。

更何況還有西域商隊,直接命令商人向西域貿易,必須攜帶十分之一的糧食就可以。

沿途查驗。

不帶的禁止出關。

這樣甘肅的軍需也解決。

其實關鍵就在于,北方衛所都在裁撤,像大寧都司最多留下一半,軍需壓力本身大幅降低。

甚至不采取別的措施都夠。

因為鹽業的開中制,讓商人們依舊只能向邊鎮運糧,或者開商屯,過去還得朝廷運輸,只是因為邊鎮軍隊數量太多,超出鹽引解決的量,但現在衛所裁撤後必然出現人口減少。

需求也會下降。

而那些軍戶就算還留在邊鎮為民也是自耕農。

他們能自給自足。

唯一的問題……

「那各級將領,官員的俸祿該如何解決?」

太後說道。

明朝稅收是地方收,然後部分解京部分留用,也就是給官員發工資,這個和清朝全收到京城,再向下發工資是不一樣的,停收今年秋稅,就等于地方上沒錢發工資了。

「由朝廷直接發錢,而且以後也不會再由地方留用,稅收必須入京,然後由朝廷下發,也不用朝廷管,直接要他們去最近的銀行支款。以後也不會給他們發米,都折鈔,所有官員俸祿是一樣的按品級,但根據各地情況不同,加不同的補貼。糧價便宜的少補貼,糧價貴的多補貼,補貼數量由上一年平均糧價來發,上一年平均糧價,由銀行派人進行統計。」

楊豐說道。

當然,這樣就意味著銀行要繼續下沉到至少縣一級。

真正實現全國覆蓋。

這才是關鍵,這意味著深入到縣一級的控制力,銀行可不僅僅是銀行,這是情報機構,而且也是武裝,銀行都是有武裝押運隊的,不然在那些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如何確保大量貨幣運輸的安全?不但有武裝押運,而且還是裝備燧發槍的武裝押運。

而且還是高效的信息網絡,甚至部分銀行間,已經開始試用信號塔了。

也就是十八世紀那種。

這東西的下沉,代表著對大明基層的全面掌控。

當然,因為今年秋稅沒了,戶部也沒錢發,所以還得向銀行貸款,至于抵押就無所謂了。

明年稅收吧!

但這樣的話,明年稅收就得參考一下債主的意思了,畢竟到時候你們收不夠大家一起尷尬,所以銀行指導一下稅制改革也就是必須了。還有這種全部折鈔的方式,也可以逼迫地方官員自覺維持寶鈔幣值,畢竟寶鈔貶值等于他們的收入下降。當全國各級官員,軍隊各級將領這些全都只能收寶鈔時候,他們其實也就和寶鈔捆綁了,無論偽鈔,私用金銀幣,走私破壞強制結匯,這些都是和整個文武官員體系為敵。

他們必須為維護寶鈔而盡力。

「好吧,這女皇登基的確也是舉國同慶之事,免秋稅也是應該的。」

太後說道。

「另外還有恩科,既然廣州那邊開恩科,咱們這邊也開,禮部拖拖拉拉始終不能完成,那就干脆先搞一場小範圍的,只是應天府的,然後明年開應天府以外的。」

楊豐說道。

這樣就可以給他手下那些人才進士身份了。

新式教育目前完成布局的,主要也就是京城,另外應天府也有少量新學開辦,這個範圍加起來兩百多萬人口,足夠用了。

「此事就請姑母主持。」

太後說道。

楊豐趕緊隨便說了句太後英明,然後就和小公主告退了。

「是不是得教訓一下這個家伙?」

小公主很陰險地說道。

「的確應該。」

楊豐模著下巴說道。

這種局面下,國丈後面肯定會形成勢力,畢竟他外孫女是女皇,趨炎附勢的肯定投靠,然後他們吹捧下國丈很容易迷失自我,為了他能夠健康的活到壽終正寢,的確得時不時拉他一把。

「他應該在五城兵馬司任命了一些親信吧?」

楊豐說道。

小公主點了點頭。

「這些親信有貪腐的吧?」

楊豐說道。

「那是自然,五城兵馬司管全城治安,如今京城日益繁華,各地商旅越來越多,別的不說,光他們管一下沿街商鋪貨物亂放,就能趁機撈一筆。」

小公主說道。

「行了,讓人抓住一個索賄的,然後鬧起來,搞一場罷市請願,去敲登聞鼓,不行就打起來,直接打死一個,得讓他明白,京城是誰的地盤,也讓那些趨炎附勢的明白,他根本沒有能力保護他們。」

楊豐說道。

至于太後的感受……

她的感受就是老老實實女乃孩子。

陛下但噤聲,有臣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