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五章 大明皇太孫朱允熥

「衍聖公,下次我缺錢花了再來找你!」

楊豐高踞在一輛牛車上,對著後面強顏歡笑的衍聖公揮手作別。

「大,大使走好,以後但有用度缺乏,盡管來找孔某,你我就如兄弟一般!」

後者還得欲哭無淚的表現康慨。

而在楊豐的這輛牛車後面,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各類車輛,牛車,馬車甚至手推車,車上全都是糧食,這是衍聖公為了表現他對大明皇帝的忠心,主動向皇帝陛下捐獻用來慰勞就近各衛的。

兗州護衛。

任城衛。

濟寧左衛。

最近的兗州和濟寧三衛所有軍戶一兵兩石米。

其實也就是一家兩石,不過並非全是大米,實際上絕大多數是小米甚至還有部分麥子。

至于楊豐的牛車上當然不可能是糧食,那都是些木頭箱子,至于箱子里面裝的是什麼,這個就不便公開了,反正用馬拉不動這輛車,所以必須得用牛,木頭包著角鐵的車輪,深深的碾壓出兩道明顯的車轍。

「說的好,兄弟之間最重要的是什麼?」

楊豐喊道。

「義氣!」

衍聖公用哭腔喊道。

「對,義氣,有福同享,哈哈哈哈……」

楊豐得意的笑著。

然後曲阜的百姓們默默看著他們表演,不得不說這一幕讓他們大為震撼,長長的車隊就這樣在萬眾矚目中開始向前。

「楊大使,下官代兗州各衛將士謝過了,不過我還是很好奇,您與衍聖公究竟如何成了好兄弟?」

胡秉忠笑著說道。

他現在心情當然很好,不但這件事圓滿解決,而且還給兗州三衛的軍戶帶回三萬多石糧食,這可是白送的,盡管這時候軍戶不缺吃穿,但一家白得兩石糧食也是絕對值得慶祝的,同樣他也會受到軍戶們的尊敬。至于楊豐從孔家勒索出多少這個與他無關,回頭他上奏就行,如何處置是朱元章的事,不過皇帝陛下肯定不會管的……

楊豐又沒少了他的,人人有份的事,用得著管嗎?

但他還是很想試探一下楊豐的秘密是什麼,作為一個聰明人,他已經從楊豐敲詐孔訥的過程中看出後者心中有鬼。

這明顯有問題啊!

「我也很好奇,按說你們皇帝很早就拿下衢州,對衢州孔氏也禮遇有加,為何卻不選衢州孔家,而是留著這個衍聖公,他總不會不知道誰才是正牌吧,哪怕以嫡嗣而論,明顯也是孔端友一系更有資格。」

楊豐說道。

至于他想從孔訥那里得到的,基本上已經算得到。

後者不需要承認什麼,這種對他曲意逢迎的態度,就已經相當于承認了。

至于他想查明的孔家祭田,這個的確是後來孔家偽造,目前孔家就是元朝時候的九百多頃,朱元章沒有額外的賞賜,就是承認了他們在元朝時候的那些祭田而已。後來所謂的二千大頃賜田,應該是後來那些皇帝賞賜,再加上他們自己兼並,然後偽造了朱元章賞賜的說法以免稅,明朝中後期各地豪門田產全都是一筆湖涂賬,也不差他們孔家一份。

朝廷官員就算知道,礙于孔家這個門面也就裝不知道,再說曲阜知縣本來就是孔家的。

又不可能舉報。

至于皇帝……

就明朝中後期那些皇帝,有幾個能知道他們老祖宗做的全部事情。

「聖意豈是我等所能猜測?」

胡秉忠微笑著說道。

「不會是當年衢州孔家沒給足他面子吧?」

楊豐說道。

朱元章還沒稱吳王時候就已經拿下衢州了。

而且還下令給他任命的地方官王愷,給衢州孔家重修家廟,很明顯就準備立這個牌位了,但結果最後卻沒下文了,連衢州孔家的五經博士,都還是到了弘治年間才封的。

這樣看除了當年衢州孔家沒看上他之外,真的也沒什麼好解釋。

衢州孔家當時看不上他也是有可能,一則那時候他還是宋臣,人家就算想恢復衍聖公,也是找韓林兒這個大宋皇帝,二則當時亂哄哄的,像他這樣的流寇多了,哪怕對比也是張士誠這些更靠譜。更何況亂世之中也沒必要早早下注,反正他又不可能因此殺了衢州孔家,那麼沒必要急著拍他馬屁,衢州孔家還是很傲嬌的,要不然也不至于不屑從蒙古人手中接那個衍聖公。

這樣朱元章就很難對他們有好感了。

「大使,衍聖公是做什麼的?」

胡秉忠微笑著說道。

「當然是拉攏你們這些儒生的,供起一塊牌位就能讓你們歌功頌德,多麼劃算的買賣。」

「江南已經是陛下囊中物,江南儒生還需要額外拉攏?」

「啊,我明白了,江南儒生已經沒有拉攏價值,但北方儒生對他來說還很有拉攏價值,以北孔為衍聖公,就等于告訴北方儒生,他對北方儒生很重視,不用擔心他會重南輕北,所以北方尤其是山東士紳也就可以喜迎王師了。

懂了!」

「呃,下官什麼也沒說,都是大使您自己猜的。」

「調皮!」

楊豐笑著說道。

這是一個合理的解釋。

從南北榜的可以看出,朱元章是真想南北一碗水端平。

這也的確是一國之君的合理處置,而他本來就是以南統北,北方士紳已經幾百年沒被漢人君主統治,在他們看來朱元章代表的是南人,如果繼續以衢州孔家為衍聖公,會讓北方士紳更加抵觸他,說到底他對北方士紳還是收服。那麼立北孔為衍聖公,就可以向北方士紳表明自己不會重南輕北,然後北方士紳也就不會抵抗他了。

就在這時候,前面一名騎兵疾馳而來,緊接著在他們旁邊停下……

「稟長史,徐指揮請您速歸。」

他行禮說道。

「出了何事?」

胡秉忠說道。

「冊立皇太孫的詔書到了。」

騎兵說道。

楊豐和胡秉忠面面相覷……

「趕緊的,這可是大事!」

楊豐說道。

緊接著他跳下牛車,向著兗州城方向狂奔。

後面胡秉忠安排了一下運輸的,也催馬追了上去,很快他就超過了楊豐,不過他作為一個文官,明顯不適合騎馬狂奔,騎的也不是什麼寶馬良駒,所以只是維持正常快步騎行,兩人居然維持差不多的速度。胡秉忠就這樣一路看著楊豐的奔跑,最終兩人用了半小時出頭到達兗州,畢竟也就十公里出頭而已,然後楊豐明顯沒多大事的和他一起出現在了兗州護衛的官衙。

一幫兗州的官員們已經聚集,包括兗州護衛和任城衛的指揮們,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都稱指揮。

另外還有王府的右長史和其他幾個屬官。

他們中間的桌桉上,則擺著那份用加急方式昭告天下的詔書,楊豐很干脆的走過去拿起……

「所以,現在是你們的三皇孫被冊立為皇太孫?」

在那些官員們的斥責聲中,他看著詔書深吸一口氣說道。

原本的歷史再次被改寫,這次朱元章的選擇是朱允熥。

這個選擇算算倒也很正常,畢竟他已經知道朱允炆沒用,無論是以全天下之力輸給一個藩王,還是存在殺叔叔的可能,這都足以讓朱元章拋棄他,但選朱棣又不符合他定下的規則,那麼也就只能選朱允熥了。

「陛下聖明,嫡嗣不可廢。」

胡秉忠明顯很欣慰的說道。

以儒家的標準禮法,朱允炆的繼承順序的確低于朱允熥,因為他媽是側室扶正的,而根據儒家禮法,哪怕是側室扶正,死了的正妻生的兒子就算年紀小,在繼承順序上也高于側室扶正的兒子。

元嫡高于繼嫡,這個不論年齡。

其他官員也紛紛表示贊同,文官們滿意朱元章遵守儒家禮法,武將滿意是常遇春系的。

「但是,藍玉怎麼安排?」

楊豐突然一臉茫然的說道。

「呃,下官還有事,先告退了!」

原本還在一起看詔書的右長史嚇得趕緊 了。

胡秉忠憂郁的看著他,然後也趕緊準備一起 走,但卻晚了一步,被楊豐一把揪住了。

「胡長史,你還沒回答我呢?」

楊豐不滿的說道。

「楊大使,下官完全不明白你在說什麼,下官真的還有要事,就不奉陪了,此處乃徐指揮之官衙,並非下官做主。」

胡秉忠掙扎著向外同時說道。

話說他是真急了,臉上都開始冒汗了。

然後楊豐的目光立刻轉向了徐指揮,後者還沒立刻反應過來,不過能做到指揮使的終究不是傻子,迅速就明白了這些文官為什麼要跑。

「老朽去迎迎運糧隊,倒是有勞徐長史在此主持。」

他也以最快速度 了。

然後剩下的文官武將全都以各種借口跟著 了,整個大堂上就剩下楊豐和被他抓著的胡秉忠,楊豐很純潔的看著胡秉忠,還充滿求知欲的眨了眨眼楮,而胡秉忠欲哭無淚的看著他,不過緊接著露出一臉決然,下一刻他倆眼一閉,就那麼直挺挺的朝石板的地面倒下了……

「你們以為,我問出這句話之後,你們還能跑得了?」

看著忍痛裝昏迷的胡長史,楊豐帶著一臉邪惡的笑容,陰森森的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