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八十章民亂

裴小二一直在劍州城內待了七天,期間裴小三,劉先春,趙欣蘭等一眾女卷得聞噩耗,連夜從褒城趕到了劍州,為裴老爹守靈。至于劉知足,王道直,劉長樂,陳天明等人雖由于職守不能親身前來,也都紛紛發來吊唁。

等頭七過後,裴小二將裴老爹的遺體帶到成都附近,尋找道一處風水寶穴,算是將裴老爹匆匆安葬。

時不待我,蜀中亂局越鬧越大,隱隱有波及整個四川之勢。雖然張邦楚率兵四處鎮壓,形勢卻不見絲毫好轉,打掉一股賊匪之後,便有兩股甚至三股、四股賊匪冒出來,令人防不勝防。

「大將軍,依卑職看,流匪之所以如此猖獗,一來是由于前明官府過于貪腐無能,欺壓百姓,殘害良善倒是得心應手,此次亂民**,也是百姓是在過不下去了,這才起身反抗。二來,卑職以為,亂民能迅速起勢,並在短短半月之間,橫跨數府,跟地方官的縱容想來也有一定的干系。」

書桉前,喬淳眉頭緊鎖,指著四川堪輿圖,說著自己的看法。

「沒錯。」裴小二點點頭,「自我軍進入四川一來,一官未殺,一職未除,這幫人或許就是想給咱們一個下馬威,讓咱們知道知道,這些人的厲害。」

「他娘的,這群狗崽子竟敢這樣想?大將軍,讓卑職帶人去將這些人全都拿了吧。」裴豬兒罵罵咧咧的站了起來,請命道。

「不可!」大廳內,喬淳,劉先春,等人齊聲勸阻。

裴小二也揮揮手,讓裴豬兒坐下,「雖然這群人不是個東西,但是打天下靠咱們兄弟,治天下,卻還真需要這群人。要不然,誰去給我們安撫百姓,誰去平息民間訴訟,誰去交好地方豪紳?是你去,還是我去?」

裴豬兒訕訕不言,做了回去。

等裴豬兒退回去之後,裴小二接著對喬淳道︰「只是咱們也不能全然不動,否則這場民亂如何平息?不僅如此,就算要出兵,也不能全都喊打喊殺,將民夫都殺了,誰去耕地,誰去繳稅?」

這件事說是軍事,其實大半都是民政問題,只需要將百姓生存問題解決,至少讓每一個百姓都能吃飽飯。否則,該跟大明一般,不僅百姓不會擁戴,鄉紳也會永遠視裴家軍為賊,裴家軍的統治永遠都是漂浮于半空之上,無法調動整個四川全部的實力,隨時都有坍塌的風險。

涉及到民政,則就是劉先春分內之事。劉先春沉吟片刻,站起身來,道︰「大將軍,卑職以為,對付這些官員,咱們不可一味用強,當然也不能太過軟弱。軟硬兼施,剛柔相濟方為王道。

卑職以外,軍府可以大將軍的名義下達命令,令各地盡快肅清境內民亂,將手中沒有沾血的民夫釋放歸鄉。其中做的好的,軍府可予以嘉獎,升職,其中不為所動,遲遲不能平息民亂之輩,軍府則需用雷霆手段。

凡有扇動民亂的一律殺無赦,不能按照期限平息境內民亂者,該降職就降職,該免職就免職,軍府決不能姑息。如此預計在一個月內,局勢或可逐漸平息下來。」

這是將平息民亂的壓力傳給四川那群地方官了,裴小二抬眼看了一眼劉先春,明白他的意思。

「喬先生怎麼看?」

一旁,喬淳聞言,立即起身道︰「劉大人所言極是,只是卑職以為文治之中,也不可能缺少武功。這場民亂雖然是那些地方官有意縱容,但是時間這麼久了,其中也不乏野心之輩。

對于這些人,早已月兌離了地方官的掌控,一味對地方官施壓,恐怕就算他們也沒有那個本事去解決。」

「就是,那時群亂匪,單憑那些地方官怎麼解決?關鍵時候還是要大軍排上去,看誰能鬧騰起來。」

裴小二看裴豬兒又得瑟起來,頓時臉一黑。裴豬兒時刻住了裴小二的臉色,見此情況,哪里不知裴小二又開始不悅,于是識趣的閉上了嘴巴,又坐了回去。

「大將軍,末將以為裴豬兒將軍所言有理。」卻是裴小三起身道,「剛開始那群人或許算得上亂民,但是過去這麼長時間了,也算打殺了不少人,其中一部分早就變成了悍匪。但讓地方官員自行處理,恐怕力有不逮。」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裴將軍所言極是,是下官思慮不周。」劉先春接著道,「不過卑職的意思是,安民為主,軍事為輔。四川根基之地,百姓就是我軍的基石,盡量不要過多制造殺傷,如此方可有足夠實力,可供大將軍征戰天下。

要不然將四川打廢了,一片焦土,恢復起來,卻又不知道等到哪年哪月。」

爭論之中,道理越來越明,見狀裴小二開口道︰「如此,情況便明了了。那些官員不能全殺,卻也不能就這樣輕輕放過他們。這樣吧,種芳,你以軍府的名義發出命令,讓這些官員平定叛亂,並依據功績,將這些官員分為四級。

非別為優良中差,其中每一個級別人數大體相當,其中平優的人升官,知縣可升為知府,知府可升為布政使,按察使等職別。評差之人則將職處理,知府將為知縣,知縣將為典吏,縣丞,免職,入獄等;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至于評良、中之人,則相互平調,將評良之輩調到重要的州縣,評中之人調到偏遠,小的州縣。」

劉先春眼中一亮,點頭應是。其實,大明不是沒有官吏考核,而是自從朱元章時代便一直都有,在京叫京察,在外叫考滿。一般由吏部考功司以及督察院負責,只是經過大明二百余年的運轉,大明的考核早就變得流于形式,變成了黨同伐異的一種工具。

如今裴家軍大體來說還算一個比較年輕的勢力,在裴小二的防微杜漸之下,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被大明官場的那種習氣,以及流寇亂民中那種匪氣所浸染,還比較‘淳樸天真’。

再者說,與大明富有四海不同,裴家軍的地盤只局限在四川一隅。四川一共才有幾個州府,幾個知縣?裴小二自信,在他的親自督促下,沒人敢在這上面耍花招。

「是。」劉先春答應一聲,隨即又為難道,「大將軍,考核之舉上合天意,下應民心,卻系好辦法,只是知縣一級別的官員不是升職,就是貶官,且數量眾多,恐怕一時之間沒有那麼多有功名之輩,去填補空缺。」

「此事易耳。」裴小二卻輕松道,「那邊將知縣一下縣丞、典吏、亦或者更下面的吏員全都納入考核,擇其中有功者,升任知縣即可。」

「啊!」劉先春萬萬沒想到裴小二給出的方桉竟是如此。縣丞、典吏也就罷了,畢竟也是科舉出身,乃是縣官的左官,也算是聖人門徒。只是那群吏員是什麼東西,一群賤戶罷了,他們有什麼資格能夠升任一縣主官?這豈不是斷了天下聖人門徒的道路?

要是傳出去,恐怕裴家軍便會徹底得罪天下士林,屆時再想攻取天下,卻又不知比現在難上千倍萬倍?

「大將軍,升吏員為官之事,恐怕還需從長計議。」劉先春將心中所想盡數說出,反倒是听得裴小二漸漸沉默下來。

在裴小二的觀念中,官吏是不分家,一體的存在。當年他的身份換到現在來說,其實也是縣衙中一名不起眼的吏員。現在忽然有人告訴他,官吏之見看似一體,實則兩者之間的地位猶如天塹,難以逾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