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三章 玄奘窮游新任尚書

渡過最艱難的貞觀元年和貞觀二年,進入貞觀三年的大唐明顯開始走上穩定。

最明顯的情況就是自然災害減少了。

不過,該有的旱災還是沒少。但相比較前兩年到處起火,貞觀三年的關內諸州旱情明顯較之以往有顯著減少。

更重要的是,沒有到處生災了!

這太重要了,想想前兩年,不是這塊水災就是那塊旱災,而且一經發生,往往就是一大片。

今年明顯好太多了,只有關中一些地方出現旱災,其他地方都開始步入正軌。

這讓大唐的朝臣們無不松口氣。

照前兩年那種災難,他們真不想再經歷一遍,那簡直不是人能接受的。

好在,老天有眼,垂憐大唐子民。

與此同時,玄奘上表皇帝,請求西行。在貞觀元年的時候,玄奘也曾請求李智雲,允許他前往天竺。不過那個時候李智雲忙著賑災,實在沒工夫去搭理他,因此沒同意。

兩年過去,玄奘再度上表朝廷,希望皇帝允許他前往西天取經。

歷史上,李世民也沒同意玄奘窮游,那玄奘是怎麼去的呢?

答桉很簡單,偷渡。

歷史上的貞觀三年,和現在可不一樣,當時的大唐可沒有李智雲這般強力的賑災手段,積累兩年的災情,在第三年徹底爆發,李世民迫不得已開關,允許百姓自行求生,就在那個時候,玄奘偷渡離開關中。

現在嘛,關內百姓雖說不一定能吃飽,但是一定可以活下去,李智雲自然不會允許百姓自行流動。

是故,玄奘也沒法子偷渡了。

在這個時代,沒有朝廷許可,穿越關隘是需要憑證的,不然就會被抓起來。

李智雲在太極殿偏室接見了這位後世‘唐僧’的原型人物。

玄奘生的面白大耳,雙目炯炯有神。

「朕可以答應讓你去天竺,但是朕有一個要求。」李智雲品著香茶,澹澹的說。

他的內帑收益現在又多了一項,經過多年的普及,現在泡茶漸漸成為大唐官紳的主要飲品,曾經的煮茶,已經要被淘汰了。

「請陛下吩咐。」玄奘雙手合十。

李智雲道︰「很簡單,朕要你將一路西行上,所遇國家,人文風俗,乃至于山川湖泊,逐一記錄下來。」

聞言,玄奘心中雖有疑惑,但也不敢問。

「遵旨。」

李智雲也有自己的打算,讓玄奘去天竺,算是順應歷史,不過最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為了打開大唐百姓對天竺的印象。等玄奘回來的時候,李智雲會讓玄奘替自己說話。

說什麼呢?

比如;天竺之地,富庶無比,一年三熟,人人躺在金山寶玉上吃喝玩樂。

又比如,當地無強國,林立番邦小族,如宗周諸侯國等等。

反正就是吹!

吹到大唐人對天竺無比垂涎,到時候,李智雲將會派兵過去。反正,李智雲又沒說謊話。天竺那嘎達,確實是塊寶地,天生就是用來給其他人殖民的。

他現在找不到阿美利加,難道還找不到印度?

「法顯的書,你可有看過?」李智雲問。

歷史上第一個西天取經的其實不是玄奘,而是東晉時期的法顯。這哥們是個牛人,去的時候走陸路,回來的時候坐船,繞了一個大圈子才回中原。

「陛下是說《佛國記》?」玄奘心有所悟的猜測。他也是個聰明人,知道皇帝對釋教的態度很不好,所以不可能問他法顯翻譯了什麼經文,再結合皇帝之前要他記錄西行路上的國家地理,他便想到了法顯所著的《佛國記》。

「不錯。」

「略有涉獵。」

李智雲頷首,「那就好,有朝一日回到長安,朕希望你所記載的西域見聞,要比《佛國記》更加的詳盡。」

「我會盡力而為。」玄奘答應。

不管怎麼說,皇帝允許他光明正大的去天竺,那就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臨走前,李智雲私人贊助他五百兩黃金。

對此,玄奘滿心感謝,將皇帝說的話牢牢記在心里,答應一定給皇帝帶回來最完整的西域見聞記載。

李智雲很清楚,玄奘這一趟窮游,得要十幾年才能回來。而十幾年的時間,足夠李智雲把四周的異族番邦來回犁幾遍。到時候國強民富,他既可以派人循著玄奘的路線前往天竺,又能根據法顯自海上返回中原的路線,派船只去天竺。

在他有生之年,可以找不到阿美利加,但是必須把天竺那嘎達給經略一番。

微微可惜的是,法顯留下的海上行程,記載的不是很詳盡,便是李智雲現在去看,也不知道哪兒是哪兒,只能等揚州那邊傳回來好消息。

其實,李智雲有心派人跟著玄奘一起,不過轉念一想,只怕沒人願意去虛無縹緲的天竺。

「玄奘,希望你一切順利。」李智雲默默給他祈禱。

將來玄奘帶回來什麼經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帶回來的西域記載,這會非常重要。

法顯的《佛國記》畢竟距今有些年月,不能拿出來當作參考。

接下來,李智雲又開始頭疼另一件事。

吏部尚書人選。

現在是吏部侍郎張銳暫代此職,但代理並不是正式官職,相國們已經開始提出,希望他趕緊定下新任吏部尚書的人選。

吏部,重要程度不下民部,這個尚書若是找的不好,苦的只會是百姓。

想到這里,他又有些可惜。若是當初岑文本給點力,現在他也不至于如此難選。

思來想去,李智雲還是決定,讓魏征擔任吏部尚書,有魏征在吏部,能減少很多蛀蟲。同時,他也要給魏征找點事干,免得他一天到晚三天兩頭的噴自己和二嫂約會。

翌日,詔書下達。

由魏征擔任吏部尚書,大理寺少卿韓仲良升任大理寺卿。

在魏征上任的第二天,李智雲便找到他,給他命令,讓他精減大唐官吏,裁撤那些不必要的蛀蟲。

對此,魏征欣然答應。

官員們得知魏征上任吏部尚書後,心里面頓時涌起心思,原來噴皇帝還能升職的?

于是乎,御史台那邊來勁了。

五花八門的秀存在感,弄的李智雲非常不爽。

雖然很想把那群秀存在感的家伙暴打一頓,但是到底是沒有付諸行動。

因為沒必要。

他們說他們的,我干我的。

在搞定這塊之後,李智雲又找來禮部尚書趙慈景。

「今年科舉定在二月,你回去後,好好準備。」

趙慈景問道︰「試卷可是采用陛下所要求的那種?」

「這是當然。」李智雲不假思索道︰「除此之外,你可讓長安小學和中學的先生們,與你一起編纂試題,到時候,朕親自檢查。」

「是。」趙慈景拱手領命。

在李智雲看來,不管這次科舉結果如何,他都必須要繼續進行下去。

哪怕,最後錄取的都是世家子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