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二章 寒門崛起的時機到了!

「陛下請留步,臣有有一法,可解長安之困!」

就在眾人愁容滿面,想著如何應對此事時,只見一向低調的謝廉竟然站了出來,這讓眾人紛紛側目。

謝廉是誰他們當然知道,身後的人是誰,他們也清楚。但就是因為如此,他們才對謝廉的舉動感到費解,按照哪位的性子,不太可能在這事上插手啊!

無論長安是否建立副城,這件事本身對哪位沒有任何影響。姬氏已經分家,留在長安的產業可以說少的可憐,明面上也就只剩下暗香來和醉仙樓兩個產業,就這姬氏也只是佔據的部分份子而已。

昔日龐大的姬氏產業,不是跟著族人分家拆散,就是流轉他人之手,又或者到了皇後的手中。

這件事他沒理由插手啊,但謝廉此時

眾人看著低頭的謝廉不知道在想什麼,但李世民卻沒多想,這件事自從提出來之後就受到眾多阻力,這還是第一次有人旗幟鮮明地表達對此事贊成的官員,這如何不能讓他欣喜?

至于謝廉說有辦法解決此事?他搖了搖頭,就當是安慰之言。謝廉的本事他知道,為人兢兢業業,屬于那種典型的守成之人,這件事他能有什麼辦法?

「愛卿理解朕心,朕心甚慰,但此事除了建立副城還有他法?朕總不可能將百姓們驅逐關中或者長安吧?那朕成什麼了?逼迫百姓拋家舍業,朕所不為也!」

說完就又要離去,但謝廉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又豈能輕易放棄?更何況昨晚松兒已經給出了辦法,這有有何畏懼?

「陛下且慢!」

李世民疑惑地看向謝廉,心中頓時有些惱怒,朕已經給你面子,還想怎樣?三番五次阻止朕離去,是何道理?

「子正解朝廷之急的心,確實讓本官汗顏,但人力有時窮,世上無有雙全法,所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子正還是想清楚了再說。」

房玄齡出聲道。

他倒不是擔心謝廉真的有什麼辦法,而是他今日的表現極為反常。謝廉一介書生,他不甚在意,但他身後的姬松就不同了,說不定還真有什麼辦法促成此事呢!

李世民站在高處看著兩人不語,對于房玄齡說話的用意他也清楚,但也沒說什麼,他自身也不認為有什麼好的辦法。

「房相暫且安心,等下官說完,自有陛下和諸位討論,行,則解決朝廷一大難題,不行,下官也算是對得起這身官服和陛下的信任。」

謝廉並不生氣,在他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就注定和房玄齡等人走上了對立的道路。謝氏依附姬氏,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姬松從來沒有說過,但謝廉不是傻子。要是沒有姬氏,他一個區區江東謝氏長安分支,豈能站在如此高位?

所以,謝氏的利益和姬氏早已粘連到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姬氏的根本在哪?

還不是和皇族站到了一起?不管是之前的產業落入皇後手中,還是之後的傳命侯的爵位,不管願不願意,姬氏早已和大唐皇室成為一體。

所以,幫助皇帝的同時也是在鞏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或許會被百官排斥,但只要大唐皇室不倒,長安姬氏也將永不衰弱,而依附于姬氏的謝氏,也同樣會獲得不菲的回報。

「哦?既然如此,那老夫洗耳恭听!」

房玄齡眉頭一跳,有些詫異地看向謝廉,這還是那個在自己面前唯命是從的謝廉謝子正?

「既然房相都說了,那子正就說說吧!」

李世民重新坐下,今日早朝一波三折,可謂是風波不斷。現在卻是到了正面對抗的時候了。

「啟稟陛下,臣之辦法說難不難,說白就兩個字。」

「禁止!」

「禁止?」

李世民一愣,禁止什麼?為什麼禁止?

「你說清楚,到底怎麼個禁止法?」

謝廉此時已經完全放開了,他躬身道︰「啟稟陛下,建立副城之舉,說白了,就是有人擔心副城建立之後,關中會涌來更多的人口,從而加大關中的糧食壓力。但若是人口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呢?」

他沒有說出百官真正的目的,不然,他必然會成為眾失之的,完全沒有必要,既然你等以此為由,那我就破解此法,到時候看你還有什麼理由阻擋?

「說,快說,如何在建立副城的同時阻止關中人口壓力?」

李世民此時也坐不住了,因為謝廉說到了問題地根底上,他現在對謝廉倒是有些信心了。

「是陛下!」

謝廉不敢耽擱,道︰「臣之辦法,說穿了也不稀奇,那就是在長安或者關中京畿之地施行戶籍管制制度。」

「對于在長安或者關中人口密集之地落籍的百姓施行嚴查制度,或者直接干脆禁止百姓在人口密集之地落籍。這樣一來副城雖然建立,但也只是吸引長安或者關中之地的百姓,這這些人也九成以上都是富戶。」

「關中之外的人口就不會大量落籍關中或者長安。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解決長安人口壓力問題。」

「並且臣提議,副城的位置不能距離長安太近,這樣不但不能最大效度地解決問題,還會滋生新的問題,比如長安財富外流。」

「長安是都城,一切以穩定為主,宵禁,嚴格的布局,都限制了長安不可能成為一個是商業太過繁盛的地方。而副城不同,哪里只是一個大唐普通的城市,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自然也就會成為大唐的商業盛地。」

「所以,解決此法,一,建立關中戶籍制度,外遷不禁止,而遷入必須有嚴格的控制;二,副城不能距離長安太近;三,可以適當的將人口密集的產業試著遷出長安之外。」

「四,我們為何只建一座副城?是否可以根據用途的不同,分為二個,三個,四個?」

轟~

謝廉話音一落,整個朝堂都炸鍋了,之前只是隨大流,或者中立的官員立即站出來,大聲道︰「陛下,臣以為此法可行,既保證的長安財富不大量外流,還能解決人口壓力,更不會造成關中糧食問題,沒有比這個辦法更好的了。」

「是啊,陛下,具臣所知,長安有不少作坊擁有大量的百姓做工,有的甚至尤數百上千人,這些產業完全可以遷出長安另行安置。臣算了下,就算只將這些產業遷出,長安的人口至少可以下降二十萬左右。」

「不錯,正如謝侍郎所言,我們完全可以多建幾座副城,一個作為專門的商業城,一個作為眾多作坊的城池,正如太白書院下的書院城一樣,具有各自的功能。這樣一來不但整合了關中的產業,還能讓這些產業的成本大大降低,成本降低就以意味著價格降低,這樣一來受惠的還是百姓啊!」

正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謝廉只是給了個方向,但卻給所有人打開了一扇窗戶,不少官員以此為依據,愣是想到了不少好辦法,更是慢慢的將謝廉那簡陋的想法補齊了個七七八八。

謝廉此時都有些目瞪口呆,昨晚松兒說的時候自己只以為這可辦法還不錯,可以試試。但現在看到眾人為了一個想法爭的面紅耳赤,他突然明白的松兒的意思!

「有時候大家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想法,一個方向而已,至于其他的?呵呵,這世上的聰明人何其多也!」

是啊,能站在朝堂上哪一個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步一步爬上來的?那個不是堅毅之輩?

他們不過是眼界所限,一時間沒有看透而已,現在自己給個想法,給個方向,剩下的自然有人去探索,去完善,這就是聚眾之力啊!

群策群力,才能盡善盡美,謝廉呆愣半晌,突然有些恍然大悟。

李世民此時激動不已,沒想到謝廉還真給出了辦法,但這個場面怎麼這麼熟悉呢?腦海中突然出現姬松的身影,他頓時有些明悟。

「臭小子,就知道躲在後面,將你岳父推出來和那些人打擂台,你倒藏在背後?虧你想的出來?」

他有些嫉妒地看了謝廉一眼,當初棋差一招啊,可惜當時沒有適齡的公主,不然能輪得到你謝廉?

要不是姬松就這一根獨苗,當初說什麼也要先定下再說。但姬氏三代單傳,自己要是敢這麼做,怕能被人罵死不可!

謝廉突然打個冷顫,環顧左右,有些莫名其妙!

「肅靜!」

房玄齡大喝一聲,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作為宰相,眾人也十分給面子,這讓老房有些安慰。

「陛下,謝侍郎之法,臣贊成!」

呼!

杜如晦一直沉默不語,當房玄齡出聲的時候他心下一緊,心中祈禱這位好友千萬別做什麼傻事啊!

現在局勢已明,要是還再糾纏此事,陛下怕是再也忍不住了。

他回頭看向剛才最出力的那幾個官員,他們都站在後面,職位並不高。但卻佔據了不少人,在他們所有人都贊成的時候,竟然形成了一股氣勢,愣是將褚遂良等眾多官員壓了下去,大勢所趨啊!

他剛才看的清楚,那些官員全都是後起之秀,一部分是兩港官員,一部分是書院派官員,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年輕。

隨著兩港越加重要,經過上次擴編,官員人數不下大唐兩道官員總數,加上他們擅長經營和管理產業,戶部,工部,司農寺,加上新成立的軍備司,後勤司,都有大量的兩港官員,再加上書院學生步入朝堂日久,也有一部分優秀人才站立在大朝會之上。雖然官職不大,但至少有了參與的權利。

之前還不太注意,但此時,當他們都支持謝廉後他才發現,皇帝的布局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

看了眼意味深長的皇帝,他頓時有些意興闌珊。

到底是帝王心術,不知不覺中就要完成對朝堂官員的更替了,難怪這段時間以來不斷試探他們的底線,原來他已經做好的完全準備!

他相信,只要他和房玄齡辭官,朝堂上絕對亂不了,很快就會有人接手他們的事情。

「好,竟然眾卿都同意此時,那就」

「玄齡,克明!」

房玄齡和杜如晦出列道︰「臣在!」

「這件事就交給你們了,要是忙不過來,可以讓年輕人多擔待點,你們就看著給把把關,我們畢竟都老路老了,我們也要多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才是。」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房玄齡面無表情,躬身道︰「臣遵旨!」

兩人相視苦笑,這是已經準備好接替他們的人了?

「謝廉!」

謝廉听到皇帝叫自己連忙道︰「臣在!」

看向謝廉李世民面露復雜,他知道這件事是姬松那小子在後面推動。也不枉自己這些年對他的好,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站在自己一方。

只要腳沒站歪,其他的都不是問題,既然那小子不想出面,那就讓他一回。將自己岳父推出來站在明面上,也就只有這小子能干出這事,要是換做他,非得抽他一頓不可!

「今日你解朝廷之困,卻是有功,有功不賞朕不為也!」

「謝廉听旨!」

謝廉渾身一震,躬身道︰「臣領旨!」

「即日起,擢升原戶部左侍郎謝連為戶部尚書,總覽長安副城建立之事,可向朕直接負責」

「另,可進入麒麟閣議政!」

謝廉一時間心里五味陳雜,但動作卻不慢,既然決定從此站到人前,那就要做好一切準備,而戶部尚書的位置卻是最好不過!

「臣,謝廉,領旨謝恩!」

當他接過聖旨的那一刻,他就成了大唐最頂尖那一撮人物。戶部尚書,進入麒麟閣議政,這樣的身份官職,才能對得起大唐多為勛貴,兩港官員,書院派官員明面上的領袖!

「陛下聖明!」

姬澤上前大聲道。

在他之後,眾多年輕官員也都一一上前對皇帝躬身道︰「陛下聖明!」

從此刻起,他們這群平日里的透明人算是真正站在明面上了。之前多次想要爭奪,但都被拒絕,認為時機不到,但現在,上有謝廉為戶部尚書,進入麒麟閣參政,中有各部中堅年輕官員為架,下有兩港,書院派學生官員為枝葉,這樣的組合,他們還怕的誰來?

誰還敢將他們不當一回事?他們心中火熱,因為,寒門子弟崛起的時機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