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2章 淮河之北兵戈動 潩河往東起烽…

京畿路的鄢陵縣,位于洧水之南,清潩河之北,而離它只有幾十里地的東邊,就是趙宋的穎昌府。

趙構雖然已經收留了無處可去的完顏活女,肯定也不敢放縱他領著人馬到處亂跑的,就讓他們駐扎在穎昌府的西邊,既保護了自己,也用來抵擋東邊的柴進。

這樣一來,方圓南北幾十里的百姓就倒了大霉,到處胡作非為無惡不作,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一個身材魁梧,氣宇軒昂的文官,氣哄哄的走進京西北路宣撫使張俊的營帳。此人姓張,名伯奮,是大宋名臣張叔夜的長子。以前一直跟在父親身邊,後來張叔夜赴汴梁勤王他們一家便都留在了鄧州。等趙構登基之後,這些功臣之後肯定還是要拉攏的,現在已經是穎昌府的通判。

「張通判怎麼今天過來了?」

張俊一臉笑容的問道。

張伯奮雖然著急,可是人家乃是樞密副使,現在還領了京西北路的宣撫使一職,不是自己可以放肆的。

耐著性子行了禮後,便開門見山的說道:「張相公,金人在我大宋國土上肆意妄為,還請您派人去交涉一二……」

張俊雖然和樞密使張浚只是一字之差,而且都是出身西北,可那為人處事的風格與習性卻是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對錢財的喜愛,簡直可以說與宰相汪伯彥不相上下。

如今見他一個通判,居然繞過知府直接跑來尋自己,不禁眼神打趣的問道:「敢問劉知府如今身在何處?」

張伯奮不急不躁的道:「劉相公最近身體有恙,特派屬下前來……」

張俊哪里不知道那知府為人,只是輕聲一笑,卻也不說穿了。畢竟是名臣張叔夜的兒子,自己雖然不怕他,也懶得被朝廷里那些老夫子口誅筆伐。

「你所說之事,本官也是極為關心。」張俊緩緩說道:「前幾天剛剛派人去過金營,往後應當會收斂一些的……」

張伯奮一听這話,忽然就急了。

「何曾收斂?如今知府衙門前,天天跪滿了申冤的百姓,而那城外更是有許多被金人弄得無家可歸之人需要善後……」

「張通判還請稍安勿躁。」沒等他說完張俊便嘆著氣打斷道:「我知道你們不好做,可是本官又何曾不是如此?」

一臉懊惱的起身轉了幾個圈,接著說道:「如今宋金乃是盟友,而官家欲圖京畿久矣,還等著驅虎吞狼用金人剿滅柴進的,現在若是得罪太過,萬一鬧出亂子來,咱們誰擔得起這個罪責?」

「可是……」

張伯奮也是憂國憂民,但張俊說的話他又無法反駁,愣了一會接著懇求道:「您是一路主官,還望張相公能再派人去與金人談談。」

「那是自然。」張俊見他沒有再說下去,立馬換了一個嚴肅的表情道:「明日本官必派人去金人面見完顏活女,絕對不能讓他們再如往日一般無法無天……」

張伯奮聞言,又對張俊躬身感謝再三而去。

等他走了,張俊不禁搖頭晃腦的走到自己床邊,心里還在打趣道:「一個個跟你爹一樣,都是些死腦筋!」

……

東邊的鄢陵縣衙內,剛剛趕來此地的柴進,和本就在此地駐防的幻魔君喬冽、大刀關勝等人稍微客氣一陣後,便讓大家各自散去。

「聖上,您一路舟車勞頓,不如去歇息一陣?」

柴進對喬冽搖頭道:「算了,等天黑再睡不遲。」

讓人拿出山川地勢圖,又和喬冽、王進幾個商討一番後,覺得現在還不是自己主動往西動手的時候。

在柴進和聞煥章、朱武幾個的謀劃里,如果不想將來月復背受敵,就得把一方搶先解決掉。北邊的完顏宗弼跟劉益,柴進暫且還沒那想法,自然只能拿你趙皇帝開刀。

「聖上,如今朱武兄弟已經旗開得勝。」王進開口道:「說不定要不了多久,大軍就能逼迫劉琦領軍出淮陽軍……」

「其實淮南東路我倒是不擔心。」柴進笑道:「雖然劉琦是個有本事的人,整個淮東也有十萬人馬,可是我不給他決戰的機會,他又不敢放任不管,咱們總是佔了先機的。」

柴進的主要目的是貫通南北水道,讓自家水師可以直下長江,可是劉琦卻不能只管汴渠。諾大的一個淮南東路,西有朱武、鄧元覺,還有數百戰船沿河而下,東有卞祥、郝思文直驅楚州,北邊還有唐斌等著你分兵而走,他好來接收地盤,已經夠劉琦折騰的了。哪怕最後打不過,也絕對不是一場兩場仗所能決定的。

「聖上,馬靈兄弟抓了一個舌頭。」門口傳來沒面目焦挺的聲音。

「是金人的探子,還是張俊的人?」

焦挺回道:「說是穎昌府通判的莊客。」

柴進自然知道那通判是張叔夜的兒子張伯奮,只是當時听說這個人時讓他有些意外。因為歷史上大兒子張伯奮陪著張叔夜以身殉國,可小兒子張仲熊卻投降了金國和劉豫。

只不過現在很多事情都已經變了,柴進倒也並不是很在意。

「反正無事,帶過來見見也好。」

……

等了沒多久,焦挺和神駒子馬靈便押著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走了進來。柴進見此人倒是還生得有些威武模樣,露在外頭的胳膊更是顯得粗壯而有力氣。

「小人石勇叩見大周皇帝陛下!」

石勇?

柴進一听這名字不禁好奇道:「你是哪里人氏?」

「小人原本是大名府人。」

「那如何又到了穎昌府,投了張家?」

石勇不知道柴進對自己的來歷為何如此好奇,可還是老實交代道:「小人以前在一間賭坊里替人做事,後來傷了人逃到了鄧州,後來結識了張家二公子……」

柴進等他說完,心里不禁偷偷打趣:「想不到一直沒有出現過的石將軍石勇,居然投奔了張仲熊。原本軌跡中,你應該是打死了人,然後來投奔自己的才對……」

「這麼說你是張仲熊的人,不是通判張伯奮的人。」

石勇點頭道:「小人一直跟著二公子。」

說完從懷中拿出馬靈還給他的信件,雙手舉國頭頂。

「這是張二公子特差小人送來的,還望您過目……」

柴進聞言不禁眉頭一皺。

難道這張仲熊打算來投我?

如果是你兄長我是一百個歡迎,可你張二公子在後世的名聲實在是太臭了啊。

接過焦挺取過來的信件看完,只見上面寫著一些客套話,然後就是說自己父親被金人殺害,宋朝軟弱無能之類的話……

這樣一來,柴進心里又是忍不住苦笑。你這理由倒是充分得不能再充分,哪怕我覺得你是想借著機會往上爬,也找不出一點錯處來……

「你家主人現在只是一個小小指揮使,能起多大作用?」

石勇忙道:「我家公子雖然軍職不高,但是軍中多有相熟的將領信服于他,如果聖上發兵之日,肯定能鼓動大伙起兵抗金……」

「那張通判可知道此事?」

石勇聞言面露難色的道:「此事未曾告知大公子。」

柴進和喬冽不禁相視一笑,這倒是讓柴進相信了事情雖然有變化,可這為人處世的方法卻沒有變。你張仲熊不願意與金人為伍確實佔據大義,可是瞞著自己兄長那就完全是私心作祟了……

可是柴進現在不會管你是不是有私心,只要能幫上自己的忙,你那點小心思又算得了什麼?

「回去告訴你家公子,只要他率眾投誠,我絕對不會虧欠了他。」柴進笑道:「只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讓他莫要心急……」

等石勇受了柴進囑托離去以後,喬冽忍不住出聲道:「這個張仲熊難道打算把他兄長給賣了?」

「應當也不至于。」柴進搖頭笑道:「張家滿門都是文武雙全之人,而張仲熊此舉雖然暫時瞞著他兄長,可最後應當還是會逼他就範。只是能不能說得動就是另一回事了……」

旁邊的王進也說道:「可能他的心里也有對大宋朝廷的恨意吧。不管能不能說動,反正對咱們卻是百利而無一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