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3章 江南老兄弟聚首 汴梁安道全南…

第二日一早,青草蛇李四領著小養由基龐萬春、玉爪龍成貴一起出了山寨。

「諸位今兒去岳州可是有何要事?」

李四對夏誠笑道:「我家相公昨夜才知道鐘大寨主有個麟兒,正好過幾天就是他滿兩歲,總得去準備些禮品,不然也太失禮了些……」

夏誠笑道:「諸位哥哥也太客氣了些。」

話雖這麼說,可還是招呼著嘍楊帆駕船往岳州而去。

君山島不在洞庭湖的中央,反而離岳州不遠,沒有多久便到了岸邊。

「夏誠兄弟,我二人還有差使,就先行告辭了。」

夏誠有些疑惑的問道:「二位去往何處?」

成貴拱手道:「曾經我江南聖公的叔父正在荊湖山中隱居,今日既然來了不敢不去尋找……我等已經和鐘大頭領說明過,如果能趕得及,到時候一起請回君山島熱鬧。」

「可是方七佛方老前輩?」

「正是。」

夏誠驚訝道:「不想方老前輩隱居在左近……」

眾人客氣兩句,便一起隨李四到酒樓中取了馬,然後龐萬春和成貴自去邵州尋找方垕。

這地址自然是李助從楊再興那問來的,當時他還守著義氣不肯給,可是他那點城府哪里比得過老奸巨猾的李助。何況等他直說皇妃方金芝要去接她叔父去東京頤養天年,楊再興也根本沒有一點理由再瞞著,最後老老實實把地址給說了出來。

等龐萬春二人一路披星趕月尋到方垕的山門前,已經是幾天之後的一個早晨。

看著遠處那個頭戴斗笠,正扛著一把鋤頭準備出門老和尚,龐萬春和成貴不禁眼眶一紅,直往地上一跪道:「佛爺,末將來看您了……」

方垕也早就看見了他們,只是那種意外讓他有些如在夢中,一時失了神。被他們這一聲呼喊過後,連忙丟下鋤頭跑過去將二人扶起,聲音哽咽的打趣道:「楊再興這臭小子,怎的這般不靠譜……」

成貴聞言忙道:「您可莫怪他,如果不是李相公一直拿大義逼迫他,這傻小子還不肯說呢。」

方垕無所謂的揮揮手,領著二人回了小廟。

龐萬春二人不停打量著這有些破敗的小廟,不禁心疼道:「此地怎麼就您一個人?收幾個小徒弟做個伴也好啊。」

「每天一個人醒來了就吃,吃飽了就睡,何必去弄幾個小和尚在跟前晃悠?」方垕笑道:「我這山門又不央求別人來供奉香火……何況這廟里本還有兩個僧人,只是前些日子去外頭雲游去了……」

大家都知道他這灑月兌性子,聞言也是一笑。

「這是聖上給您的書信。」

方垕聞言,心神又是一陣恍惚。他自然知道成貴所說的聖上,已經是山東的小旋風柴進,而不是江南聖公方臘了。

緩緩打開信看完,都是言辭懇切,希望他回山東的話語。

「大周皇帝是個厚道人,兄弟們應該過得還自在吧?」

成貴點點頭答道:「聖上一直對咱們關照有加,也從未把咱們江南的兄弟當外人……」

「成貴哥哥所言非虛。」龐萬春也說道:「如果不是河東正缺人手,讓厲將軍去太原府任了兵馬副總管,咱們步軍所有兄弟都在一起呢……」

「厲天閏那是得了重用,這是好事。」方垕笑道:「大周皇帝能夠一直把你們放在一起,說明人家是個心胸開闊之人,等將來一統天下,大家也都能落個好結果!」

眾人又說了一些體己話,老謀深算的方垕忽然玩味的看著二人道:「想必你們哥倆還有別的事沒說吧?」

龐萬春和成貴相視一笑。

「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您。」

等二人把李助交代的事情說個清楚明白後,方垕不禁仰天大笑。

成貴疑惑的問道:「佛爺為何發笑?」

「還能為何?」方垕搖頭笑道:「以他金劍先生之才,什麼事情都謀劃好了,又何須要我這老和尚幫忙。」

方垕乃是聰明絕頂之人,如何能不懂李助這是受了柴進囑托,拐著彎的想讓自己出山而已。

起身看了看自己呆了幾年的小廟,緩緩說道:「罷了,且隨你們到外頭去耍耍……」

龐萬春、成貴二人見他如此說皆是大喜過望。

「好好好,事不宜遲咱們現在就收拾東西。」

方垕笑道:「有什麼好收拾的,拿兩件僧袍就走了……」

……

洞庭湖君山島。

青草蛇李四抱著一個小女圭女圭正在後山院子里閑耍,這個女圭女圭是鐘相的小兒子,名叫鐘子義。他原本有個大兒子鐘子昂已經成年,可是卻在一次攻打官府的過程中,被官兵暗箭射中丟了性命。而現在這個剛滿兩歲的女圭女圭,便成了鐘相所有的期盼。

「李四兄弟,听說您也沒成親,怎的帶起女圭女圭來倒是輕車熟路的?」

說話之人是鐘相的老婆尹氏,雖然只有三十多歲,可普通農家百姓出身受盡苦難,已經有了一絲老態。

「鐘家嫂嫂不知,小弟以前是東京城里的潑皮,閑著沒事就在街頭逗小孩玩,這時間一長倒是也學得了一門手藝。」

尹氏是個厚道婦人,根本沒什麼心眼子。而這些天來,李助、武松等人都給孩子送了很多禮品,對自己也是極為敬重,心里早把大家當成了自家兄弟一般。特別是這李四,雖然皮囊差了點,可是極會來事,說話也有趣……

「要不嫂嫂跟兄弟攀個親如何?」尹氏說道:「我娘家有個外甥女,年滿十八模樣長得倒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美人兒……只不過兄弟您是大周的高官,就怕入不了您的眼……」

「您這話說的。」李四光棍那麼多年,心里早就癢得不行。只不過自己成年到處跑,也沒幾個人給他張羅不免就耽誤了。何況尹氏是厚道人,絕對不是那種信口胡說的媒婆。南方女子本就水靈,這十里八鄉都能排上號哪里還能差了去?

「你那外甥女在何處,是否也在君山?」

尹氏見他一臉激動模樣不像做假,不禁點頭道:「在君山,等抽個空我去把她偷偷領來讓兄弟看看,免得說我這做嫂嫂的誆騙于你……」

李四見她這樣說,那更是喜開了花。可是嘴上還是連忙回道:「我是怕人家姑娘看不上我……」

尹氏嘆氣道:「都是苦命人,我那家兄家嫂都去了,就留下這麼一個女娃,如果您能把她接回東京去享福,我就算對得起我那死去的兄長了……」

李四雖然油腔滑調,可那心眼卻一點不壞,何況他本也是個孤苦無依,才在汴梁城里廝混。現在听尹氏那麼一說,反而對那未見面的女子,升起了一股極強的保護。

「嫂嫂切莫如此,只要咱們能成,我就帶她回東京。」李四認真道:「雖然我沒啥大本事,但是這些年托咱們聖上的福,也積攢了一些銀錢,肯定能過得滋滋潤潤的……」

……

而李助在君山島來了半個月,除了釣魚喝酒什麼也沒干,倒是自在得緊。他雖然覺得鐘相的身子可能時日無多,但總要尋安道全過來看看才能拿定主意。

等柴進收到焦挺焦急趕回汴梁送來的書信,又已經是很多天以後。

與他同來的還有鐘相手底下的兩個頭領,是一對遠房兄弟,名叫楊欽、楊廣。如果柴進所記不錯,這個楊欽應該是鐘相手底下武藝最好的人,後來還降了岳飛,成了他手底下的一員大將。

而等他看完李助信中所言之事,不禁長嘆世間之事真的已經變了模樣!

按照歷史進程,鐘相應該是在起義稱王之後戰死的,絕對不是因為得了重病。只不過唯一不變的是楊ど。

如果他所記不錯,鐘相死後,楊ど立刻取代了鐘相的位置,稱「大聖天王」,而且把鐘相的幼子鐘子義立為太子。你楊ど如果真是忠義之人,哪怕不扶持幼主想自立門戶,也絕對沒有讓自家王子管你叫爹的道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