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0章 柴進歡喜回山東 荊湖有信再傳…

柴進的一番言語,讓李綱面紅耳赤卻無法反駁。特別是最後那一句,忽然讓他心里多了一種異樣的感覺?

「您是想讓我做李陵麼?」

柴進搖頭笑道:「做李陵又有何不好?他作為漢武帝的臣子,已經做了他能做的一切,留下的不過就是一條命而已……而您為了他趙宋,做的也已經夠多的了。」

李綱是一個文臣,自然清楚歷史上的人對李陵褒貶不一,可是帝王都覺得他是一個叛賊。

「敢問您如何看待李陵此人?」

柴進見他神色嚴肅,似乎在下一個很大的決定,心中大喜。但是卻沒有回答他的話,反而神色緩和的說道:「我柴進雖是大周嫡孫,可卻在綠林水泊里蟄伏多年,不管將來結果如何,總會有人說我不過是一個山野草寇而已……咱們在有生之年為百姓謀一個安穩便好,又何必在意那百年之後的千秋評說?」

這樣的回答讓李綱和李宗之既覺得意外,又有些激動。自古以來不管是帝王也好,還是臣子將領,哪個不怕在青史之中留下罵名?可是柴進卻好像一點都在意似的。

「您能如此灑月兌,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柴進笑著打趣道:「哪怕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哪個人沒有被罵?讀書人的心思可復雜得很,我不灑月兌又有何用?」

其實柴進的心里一直在笑:你們古人的憤青至少還找點理由再噴,可後世的噴子卻是想說就說想罵就罵,既噴不出道理,也噴不出水平,可比古人厲害多了……

李綱看了看柴進,又看了看李宗之,忽然躬身行禮道:「李綱願去河北任一小吏……」

「好!」

柴進聞言大喜道:「只不過您李伯紀乃當世名臣,我若真讓你去當一小吏,不是得被人罵成不識人的昏君?」

李綱本也是干脆性子,現在既然已經認了主,便也不再猶豫。

聞言苦笑道:「您剛才不還說不在意別人說麼?」

「哈哈哈哈。」柴進大笑道:「那也得等百年以後不是,現在活著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點帝王名聲的。」

李綱和李宗之見已經佔據天下半壁江山的大周皇帝,居然如此隨和,心里也是直覺親切不已。

二人走到柴進面前鄭重的跪倒于地,重新行了個大禮。

這種禮儀是規矩,柴進不會去攔。等他們參拜完後,連忙拉他們父子起來,對武松笑道:「快快去海邊叫人來收拾東西,咱們今天就走……」

……

眾人興高采烈的收拾好東西,然後一起乘船先行去往蛟門島歇息,等李宗之去常州把家小盡數接到沿海,再一起回程趕往山東。

這些年來,大宋有三個臣子受天下百姓敬仰。第一個是不畏艱辛三次赴金勤王,最後身死不知的張叔夜;第二個是老驥伏櫪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宗汝霖;第三個就是臨危受命護住汴梁百萬黎民的李伯紀……

如今張叔夜不知道是被金人俘去黃龍府,還是身死京城不得而知。而宗澤卻已經活活被趙構氣死在汴梁城外。只有李綱經過無數次起用貶謫之後,成為了一介草民。

這本就是趙宋不願意被人提及的蠢事,但是現在柴進卻把他如迎上賓一般的請進了山東,對于天下百姓、文人士子,還有王公貴族臣子將領來說,都是一個晴天霹靂。

汪伯彥、秦檜等人雖然未皆中樞大臣,可是這幾年跟著趙皇帝大興土木,把個江南弄的烽煙四起民不聊生。如今李綱這位名臣的投誠大周,徹底揭開了趙宋的那塊遮羞布。因為誰都不是天下皆醉我獨醒的李太白,如今連李綱都投了柴進,那麼這個大宋還有什麼可相信的?

原本歷史上北人南遷的一幕沒有發生,反而一些跑進江南荊湖的百姓,也在這時候偷偷渡過淮河,跑進了大周地界。

南方雖離金人遙遠,可是一條長江,永遠沒有一個靠譜的皇帝有用。

而就在這時候,一個消息傳進了剛剛回到水泊梁山的柴進案前,等其定奪。

「好,這條青草蛇當記一大功!」

眾人見柴進如此高興,皆湊上前詢問。

柴進把信遞給朱武和李綱自看,對楊林道:「派人速去東京城,請李道長回來……」

王進就擔心柴進又要自己去,聞言不禁放下心來。

「如果有這支義軍響應,對咱們將來兵發江南卻是多有助力。」朱武緩緩說道:「只不過如今南下的水道盡皆封鎖嚴密,聖上讓李相公去,還是得小心一些為妙。」

李綱在旁邊也看了信,但是他已經和柴進說好,自己不管江南的任何事,哪怕出主意都不出,儼然就是一個跑進曹營的徐庶,只在旁邊微笑……

原本在回程時,柴進想讓他去河東,可李綱卻覺得雁門關已經奪回,面對金人的機會應該沒有河北那麼多,所以他願意留在山東或者河北,隨便哪里當個知州。

柴進雖然覺得讓他當知州肯定不行,可是這李伯紀倒是覺得自己新來,如果突然拔得太高反而遭人記恨,故而柴進也沒有多勸。反正您李綱大人起起落落無數次,小到稅官,大到宰相都做過了,根本不在意這官職……

最後尋思了一會,讓李綱去濟南接替程萬里,並另封龍圖閣大學士之職。

這大學士雖然是個虛餃,但是對于文官來說卻看得重要無比,能夠獲得如此尊稱的一般都是皇帝的心月復或者名臣,比如包拯、蘇軾都曾獲封龍圖閣大學士。而李綱既不想進東京,柴進暫時又不能給他封個爵位,所以只能先這樣安排了。

李綱還有幾個兒子也已經成年,其中大兒子李儀之去了東京,二兒子李宗之跟著李綱去濟南府,暫任歷城縣令……

……

自從山東穩定之後,柴進便讓錦豹子楊林等人將酒店哨探營的重心放到江南等地,特別是青草蛇李四,還有在梁山後勤營越來越沒事情做的操刀鬼曹正,基本上就常駐淮西荊湖等地,而這次的消息就是李四從荊湖傳回來的。

由于北方戰亂,一應宋廷的達官顯貴們必需在南方尋找自己的生財之道,特別是趙構害怕梁山龐大的水師,不僅將運河等南下航道封鎖嚴密,還逼迫曾經的江州、譚州、鼎州等地的官員百姓大肆造船建立水師。

可是柴進提前那麼多年就把船坊該燒的燒,把工匠該忽悠走的忽悠走,哪里是那麼容易讓你建立起來的。所以越是沒有效果,宋朝官府逼迫就更甚,最後逼得荊湖一帶的百姓揭竿而起殺官造反。

這次李四送回的消息,就是他已經和一伙勢大的義軍牽上了線,而柴進如果不是因為太多事情實在月兌不開身,他真想自己去跑一趟,因為這伙義軍不是別人,而是在後世都名聲赫赫的鐘會、楊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