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8章 趙官家改元靖康 汴梁城金人議…

臘月新年,沒有下雪,天空反而還現出暖陽。

若是在平時年景,山東各地還有梁山大寨,早已經開始在熱熱鬧鬧過年了,可是現在無數難民的涌入,各地不光沒有一點年味,反而還生出一絲絲慌亂來。

因為人實在太多了。

雖然濟州、濮州、東平府皆在盡可能的安置,但還是有很多人凍死在往兗州、沂州等地的路上……

不是柴進不想管,而是沒有辦法。

糧食他有,可那御寒保暖之物卻實在變不出來。本來冬衣棉被還有木炭等物就不多,柴進也不可能傻乎乎的把大軍的東西全給讓出來。

所以每天只要天亮,那些難民中總得抬出幾具尸體,讓人不免無奈和唏噓。

唯一的辦法,只能逼著大伙快些走,等到了建好的村坊,有了安家之所一切便好了。

……

山東不好過,遠在京畿路的汴梁城,現在也沒有一點新春的模樣。雖然就在新年的第一天,皇帝趙桓下詔改年號「靖康」,可這不足以讓所有人忘記駐扎在城北空地上,那密密麻麻的女直兵馬……

是的,金人已經打到了汴梁城下,而且在不久前便派人試探了一下西水門,因為金人也知道這汴梁有幾條水道直接貫穿城池,其中最薄弱的就是那幾處水門……

看著丟下幾十具尸體就匆匆退去的女直人,新任兵部侍郎,京城四壁防御使李綱,心中卻沒有一點高興的心思。

他知道這只是試探,而自己也在女直人趕來前犯了一個不小的錯誤。這個錯誤是曹評提醒他的,作為一個心思縝密的老將,其實他也因為一直把心思全放在勸說皇帝死守,而將別的事給耽誤了。

京城西北有一個地方喚做牟駝崗,地勢雖然不高,卻頗為奇特,三面臨水,中間極為平坦。里面飼養著很多戰馬,還有無數的草料……而現在都被金人給搶了去,以至于這一時半會他們根本不用為馬料發愁。

誰都知道北人多騎兵,而一匹馬每日的開銷可抵五六個壯漢,只要馬匹不餓肚子,金人可以到四處劫掠,搶錢搶糧搶女人,一點都不著急來打你。

因為他們知道京城里的人膽小,圍著每天給你施壓,比盲目的去攻打諾大的城池要好。而更重要的一點,他們還在等,等西路人馬從打破太原,在汴梁會師!

李綱自然不知道太原那邊如何了,他既擔憂金人西路大軍攻破太原,也焦急的盼著各路勤王之兵早些來到。只有那樣,京城才能真正做到萬無一失。

「我怎麼感覺有人在牽制女直人。」

身旁假意辭官,可卻不可能讓他歸隱的曹評忽然不解的看著遠方,緩緩說道︰「莫非大名府齊豫派兵出來勤王了?」

李綱聞言有些欣喜道︰「若真是那樣就太好了。」

「你莫高興得太早,那個齊豫可沒你李伯紀膽子大……」曹評訕笑幾聲卻也不好多說。

「將軍見多識廣,當不會有錯。」李綱其實並沒真正領軍打過仗,現在還是對這曹評的話深信不疑的,肯定的說道︰「東北方向除了大名府外,應當不可能再有其他人馬可以牽制住女直人了吧?」

話剛說完,卻見曹評眼神玩味的對他眨了下眼楮,而他也是神色一變。

「您是說?」李綱壓低聲音驚訝道︰「這怎麼可能?」

曹評忽然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

「我不確定,也想不明白。可那齊豫是何模樣我卻清楚得很。」曹評悠悠說道︰「那伙人我與他們交過手,現在我倒真希望是他們來了,而不是大名府里的那些廢物……」

「報!」

一個士卒領著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上城樓,一邊吼道︰「稟相公,官家有旨,命你速速進宮面聖。」

李綱和曹評相視一眼,皆猜不透為何現在皇帝會讓派人來傳旨,可也不敢猶豫。

曹評留下主持防務,而李綱隨著小太監下了城樓急往內城而去。

等李綱向皇帝趙桓行了禮,便听到趙桓喜笑顏開的夸贊道︰「朕听人來報,說李愛卿已經打退了金人的進攻,揚我大宋軍威,朕當重賞……」

李綱知道皇帝特意喚自己來不可能就是為了說幾句好听話的,連忙行禮道︰「守城之功皆奈官家鴻福與士卒用命……屬下不敢貪功。官家若賞,還望賞賜給將士們!」

趙桓贊賞的點點頭,笑道︰「今日喚愛卿前來,就是告訴你,朕決定賜白銀一百萬兩、絹一百萬匹、錢一百萬貫……用以鼓勵軍民抗敵之功。」

李綱見皇帝如此英明,心頭激動不已。連忙叩首再三拜謝道︰「京城軍民定感聖上恩德,不讓蠻夷踏入汴梁一步……」

趙桓很滿意李綱的態度,對其又勉勵幾句後,開口說道︰「現在雖然擋住了金人的一輪進攻,但是畢竟他們心性殘暴,朕決定借此機會派人赴對方大營議和……」

「不可!」李綱一時激動,很無禮的沒等趙桓把話說完,便急忙出聲打斷道︰「如今京城上下軍民一心,正是士氣旺盛之時,陛下為何要行那軟弱之舉?」

「李綱,你好大的膽子,居然還出此言忤逆之言……」少宰白時中厲聲喝道。

李綱剛才也是又氣又驚,才一時忘了分寸說出這無禮的話,連忙叩首認錯。

可他心里卻更擔心皇帝此舉,會讓京城里好不容易升起的同生共死之心,又被弄得煙消雲散。

「陛下……」

「李愛卿。」趙桓沒等他勸,自己開口道︰「你曾經自己也說咱們邊打邊談,而現在金人並未大舉進攻,便說明他們也知道這汴梁城池高大,並非那麼好打的。說不定已經起了和談之心,咱們不如給趁此機會,以解兵禍……」

李綱等皇帝說完還想再勸,可兵部尚書孫傅這個求和派已經提前開口。

「李侍郎,你得體諒官家的用心良苦啊。」孫傅說道︰「如今太原那邊一直沒有消息,而各地勤王之兵也沒見一兵一卒,若是金人西路大軍率先殺來,你還覺得咱們能守住麼?」

李綱聞言心中氣極,可卻找不到任何反駁之言。雖然他明白這些人就是沒卵子,可卻尋不到一點錯處,因為這些話自己根本反駁不了……

白時中見李綱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趁熱打鐵道︰「咱們先派人去和談,不是也可以用來阻礙金人進攻,為各路大軍拖延一些時間嘛,李侍郎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李綱本就不善激辯,又沒有曹評那樣在朝廷游刃有余的腦子,被幾個官油子說得愣在那想發火,卻也發不出一點來。

最後李綱拗不過皇帝和白時中等人,何況當時自己卻是也說了邊打邊談,用以拖延金人攻勢這句話的。只不過當時他是想說服皇帝不南逃,卻沒料到如今成了堵住自己的話語。

……

趙桓等那群大臣都走了,便也出了殿門,現在的他是一臉的輕松愜意,因為所有大臣都覺得金人已經被擋在了京城大門外,他們根本不敢盲目攻打城池,唯一的辦法就是等西路大軍趕來才有勝算。而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趕在太原城破之前,與金人談妥才算真正解了汴梁之圍。

第二天一早,還沒等皇帝派出使臣,城門口卻來了一隊金人,見上面的官兵就要放箭,不想對方卻急急喊道︰「我等是前來議和的使臣……」

這下城樓上的官兵皆是一臉震驚,連忙把消息告訴給了李綱。過不多時,皇宮內院的趙桓也得了通報,讓本就準備派人求和的皇帝與大臣們欣喜若狂。

等那金人使臣進了皇宮,倒是把架子放得很低,並沒有一點裝腔作勢的意思。先說明了他們南下並非毀約背盟,而是因為你宋朝皇帝前有勾結遼國耶律延禧,後面又接納張覺,讓金國上下憤怒不已,他們是被逼無奈才領軍南下。

可現在既然皇帝退位,新帝登基,那麼便說明是有了悔改之心,所以大家好好談談條件,金國大軍便會揚鞭北去。

金人的話讓宋廷上下找不到一點錯處,因為那些事都是自己的太上皇,趙桓的好父親弄出來的,換位思考,確實有出兵的理由。

所以趙桓往下,一眾高官大臣開始商議,派誰出汴梁儀和。

這天夜里,還沒決定人選的趙桓在宮中閑走,忽然腦中靈光一閃,連忙派人請來了他的護國天師郭神仙。

「天師,這些日子您日日夜觀天象,是否覺得有何變化?」趙桓雖然知道現在大冬天的也看不到星星,但是他覺得這種仙人當有仙法的。

如今金人率先派人來議和已經讓他輕松了很多,可又總想從天象上來看看,事情是否還有一些變化。

而郭京早已經知道了外頭的事,更曉得皇帝已經準備求和,心中早有計較。

「官家勿憂,這些日子天狼星漸漸暗淡,說明京城之危已尋到了解法……」

趙桓聞言大喜,他雖然不懂星象,卻也知道這天狼星自主征伐,星越亮,天下越亂。如今既然老天已有啟示,更是堅定了他求和的決心。

對郭京夸贊再三便準備離去,可他剛起身,卻听郭神仙沉聲道︰「天狼星雖暗,可城中卻還有一個更大的妖孽,一直試圖遮蓋紫微光輝……」

趙桓一听此言,連忙停下腳步。

紫微乃是帝星,那不是在害寡人麼?

「天師還請明示。」

郭京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皇帝,小聲道︰「官家可曾記得老道與你說,在這京城之中除了您以外,還有一人身上有紫氣環繞?」

趙桓眼楮大張,是啊,怎麼把他給忘了。

他從登基做了皇帝以後,都快把自己這個兄弟給忘記了,正好金人讓自己派個王爺和一個宰相前去金營,何不讓他去?

萬一沒談妥對方起了殺心,正好借蠻夷的刀,除去自己這個心頭之患。

……

一封聖旨連夜傳進了康王府。

趙構笑容滿面的送走了傳旨太監,並大義凜然的說了些為國盡忠的話。

可等他轉過身子,那雙清澈的眸子已經閃出無盡的憤怒和殺意。

「王爺,這是陛下想借刀殺人啊。」

得了趙構召喚的給事中秦會之,神色凝重的對他說道︰「太上皇有子三十多人,其中多有既不討喜,又極為玩鬧的人。可如今卻偏偏選擇讓您冒這天大風險,不可謂不……」

「這些我知道。」趙構搖頭說道︰「請先生來,是想請教此事是否還有解法?」

秦檜面露難色的搖頭道︰「明日便需出城,哪怕有辦法卻也來不及了。」

趙構閉上眼楮,牙齒咬得嘎 響,可卻知道自己不可能不去。

「不過下官覺得這次當無性命之憂。」秦檜知道他心急,接著說道︰「這次議和乃金人提及,應當是他們遇到了什麼事情故而如此,所以沒有強攻京城便派出了使臣,殿下去了或許還是個揚名的好機會……」

趙構雖然知道他這話多少有些安慰自己的成分在里頭,但是也覺得很有道理。

自己雖然是個王爺,可到了金營也就是個使臣,該談什麼就談,他女直人應當也不會無緣無故暗害了自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