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4章 包道乙潤州傳信 常州城又起風…

「為何這童貫不急于進攻?」潘文得不解的問道︰「據說這奸賊向昏君立了軍令狀,揚言三月內蕩平我江南義軍。可此時卻一直圍而不攻,怕是另有圖謀啊。」

呂師囊其實早就覺得不對勁了,可卻也沒辦法。

何況他們自己現在要的就是拖延。

「報,護國天師領聖命已進潤州。」

呂師囊聞言眉頭一皺,包道乙這牛鼻子怎麼這時候跑過來了。

帶著疑惑出了營寨。

待接了方臘聖旨,卻除了一些鼓勵褒獎的話,沒說什麼重要的事。

呂師囊正要開口,卻听包道乙搶先道︰「呂樞密,小道來時路過陳浦村。得遇一位義士喚做陳觀,他獻數千石糧草以供大軍使用。」

呂師囊聞言大喜。這潤州在大軍佔領時,達官顯貴幾乎都早已跑個精光。府庫也是空虛不已。現在突然得了幾千石糧草,卻也正好應個急。

「那陳觀卻還帶來一個消息。」包道乙沒等呂師囊高興多久,又說道︰「他兒子陳泰從江寧府帶回消息,說西北老賊種師中已經領著數萬人馬進了句容縣……」

話未說完,把呂師囊驚得臉色大變。

句容縣以東就是潤州的丁角鎮,再往北便是丹陽。

「難怪這死太監一直按兵不動,原來是想斷我後路。」呂師囊憤恨道︰「速令豹尾神和潼過來見我。」

包道乙雖然是個看星象的天師,可跟著這伙人耳濡目染,心里也學到點東西。不禁問道︰「呂樞密是打算讓和潼將軍,死守丹陽?」

呂師囊點頭道︰「只能如此了。不然讓種師中斷了後路,咱們這幾萬人怕是都要栽在這了。」

包道乙見說忙道︰「臨行前聖公多有交待,童貫那廝代昏君擬了罪己詔,各地之兵多有私逃者。所以咱們的老底子得守好了。聖公讓我囑咐相公,如果事不可為當保存人馬,將來再尋戰機。」

呂師囊微微點頭,現在才知道這牛鼻子為何大老遠特地跑過來了。

何況他也知道現在各地守軍都有逃回鄉里,不想跟著聚義的。而自己手底下這五萬人馬,更是起事的老兄弟,絕對是不能折掉的。

問包道乙道︰「聖公可有交待,如果事不可為,是經廣德軍退往湖州還是?」

包道乙見他已經有了主意,忙道︰「呂丞相向聖公建言,常州各地存糧豐厚,樞密大人如果要退兵,可退往常州。」

呂師囊點頭道︰「丞相之言甚善。只要糧草充足,本帥拖也要把童貫拖在常州兩個月。」

然後又問道︰「山東那邊可有消息了?」

包道乙聞言面色一苦,搖頭道︰「未曾,聖公也在睦洲也是焦急萬分。」

呂師囊嘆了口氣,心道︰如果此時梁山能夠領軍攻打淮南東路,江南之圍必解啊。

二人又說了會話,見和潼已經過來了。本來打算讓他領兵往丹陽駐守的呂師囊,此時也改變了主意。

「立刻傳令焦山、金山守軍多布旌旗草人,咱們需在童貫、種師中合圍之前,往東退往常州。」

……

當種師中領著數萬大軍,心急火燎的繞過茅山,然後再經丁角鎮趕到丹陽城外,見上面已經插上了官軍的旗幟,而江南亂匪都跑得干干淨淨。

「你們是何時發現賊寇已逃的。」種師中進的城中,問先鋒王稟道。

「回小種相公,咱們也就在幾日前才發覺不對勁。」王稟道︰「沒想到這呂師囊如此干脆,居然把這潤州諾大地盤說棄也就棄了。」

種師中微微點頭道︰「這伙人,確實比王慶、田虎要難對付許多。」

接著問道︰「現在潤州已復,賊寇又逃往了常州,大帥可有安排?」

見王稟搖頭,種師中便也沒有再問。他領著幾萬人馬一路急行,現在也累得夠嗆。

和眾將稍作安排,便尋地歇著去了。反正接下來該怎麼做,還得等童貫說了才算數。

過了兩日,童貫便已經領軍趕來了丹陽。

眾人行了禮,童貫直接下令道︰「我軍初戰告捷光復潤州,龍心大悅。可諸位將軍莫要心懷懈怠,明日一早,大軍便啟程趕赴奔牛鎮。此戰定要滅了這數萬反賊。」

話音剛落,一眾將領轟然領命。

「謹遵大帥將令。」

待人都走後,童貫回身問自己的心月復參軍道︰「你說所之事,可有幾成把握?」

「回大帥,那人已有回音,如今當有八成把握。」

童貫聞言大喜,起身直道︰「此戰若勝,定向朝廷替你請功。」

……

常州城內,剛剛和呂師囊商討完應對之策的諸位將領,打著哈欠回的回軍營,回的回家中。

現在官軍還沒過來,抓緊時間陪陪老婆媳婦,等童貫一到,想回家都是沒機會了。

常州守將金節一進家門,他夫人秦玉蘭便小聲說道︰「官人,那位先生剛剛又來過。並留下一封書信,直言您看過後,便可知曉。」

金節微微點頭,同她一道進了臥房,仔細的將信看完,眼神在那句︰定向朝廷保舉將軍官升三級上停留了片刻後,便就著燭火燒得干淨。

見金節一臉糾結的模樣,秦玉蘭上前道︰「官人為何還在猶豫?」

金節嘆了口氣,小聲道︰「此事非同小可,哪怕事成,將來也得被人罵做蛇鼠兩端,不仁不義啊。」

秦玉蘭見說忙勸解道︰「官人為何做此想法。您本來就是朝廷守將,是被逼無奈才降了反賊。現在反而還屈居錢振鵬之下,只能在常州城里做個副將。豈不是反而越混越回去了?」

見他還是一臉眉頭緊鎖,秦玉蘭接著道︰「如今朝廷大軍攜雷霆掃穴之勢而來,哪里還能抵擋。不如乘此機會復做良人……」

金節吹著自己媳婦這一陣耳旁風,本來還有些猶豫的心,終于也定了下來。

「夫人說的對,我本就是朝廷將官,當時降賊不過是權宜之計。如今既然有重新效忠朝廷的機會,哪里還能再同賊寇一道抵抗朝廷。」

金節一席話說得大義凜然,若是讓旁人看了,還真會覺得他就是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忠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