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六章 梁山再議兵事 太師舉薦良臣

要說這段景住也是命有此劫,千辛萬苦從金國王子那弄來的馬,本該是獻給宋江的,可路上被曾頭市的人搶去,後來反而害得第一次出征的晁蓋,在此地被史文恭一箭射殺,也促成了梁山換主之事。

可如今山寨換成柴進當家,馬也弄來了,卻偏偏被那獨龍崗的祝家莊給搶去。本來這祝家莊沒有了時遷盜雞,石秀放火一事,柴進自也懶得去搭理,可既然你們替別人曾頭市把馬搶了,事自然也得你們來擔才行。

柴進一路無聊的想著這些事,心頭反而覺得有趣。剛進水寨,一些水軍頭領見幾人去而復返,忙問何事!

等李助與大家說了,都是覺得這祝家莊是討死。可轉念一想,這種事又輪不到他們水軍,心頭不禁更是苦悶。

阮小七等送離了柴進,對大家苦笑道︰「他們又去廝殺,咱們還得看家!」

諸能聞言哈哈大笑︰「想不到小七哥還能念詩呢,說的那般押韻!」

「是麼?」阮小七一模腦袋,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押韻,只曉得諸能應該是在夸自己。大笑道︰「過獎過獎,下次給你來一首更好的!」

旁邊大哥阮小二笑罵道︰「自己肚里有多少油水不清楚麼,還想著做作詩。」

小七仰頭笑道︰「哪里有你這般埋汰人的,還是我親哥嗎?」

……

柴進上了山,先讓人把皇甫端喚來,好帶段景住去歇著,而自己同李助回了聚義廳。

仇瓊英最不喜歡商議事情,對柴進說了句,不能把我落下!便自己回後山去了。

她雖有武藝在身,也是山寨頭領,卻並未安排具體職事,自也隨她。

「那祝家莊,你們二位兄弟,可知道些情形?」李助對叫來的馬靈和時遷問道。

「那祝家莊就在離梁山不遠的獨龍崗上,那卻是個祝姓的宗族大莊子,和官府交情也不錯,莊上老老少少怕有萬人,平時也是一方惡霸,卻很少在外頭活動。」

馬靈也道︰「那獨龍崗還有另外兩個大莊子,一家姓扈,一家姓李。三個莊子關系匪淺,若是咱們去弄那祝家莊,另外兩家肯定會幫忙。」

李助點頭道︰「那獨龍崗上的地形環境你們可去模過?」

二人對視一眼,一臉羞愧。馬靈汗顏道︰「小弟平時光盯著官府了,並未想到這個小莊子敢來撩撥虎須……」

李助正要開罵,可一想自己也沒料到官府不敢招惹的梁山泊,這小小祝家莊居然膽子這般肥,擺擺手算了。

柴進卻知這祝家莊也是一方豪強,宋江都打了三次,雖然主要是因為地形環境的影響,卻也不可否認對方有些實力。

開口道︰「不怪你們,這祝家莊素來不與外界有太多的瓜葛,平時去到那莊子里的人都得小心翼翼,特別是那進村的道路也是步步機關,更是小瞧不得。」

馬靈驚訝道︰「大官人曾經去過祝家莊?」

柴進笑著搖搖頭,「曾經听江湖上一個叫施耐庵的朋友說過,不想此時卻派上了用場。」

見這幾人居然在思考江湖中有沒有這號人物,柴進忙打斷道︰「晚些校場散了訓,再請幾位軍師和戰營頭領過來商議出兵之事吧。」

……

東京城,艮岳!

蔡京、童貫等五六個朝廷中樞大臣也不是第一次進來了,可每次還是會被艮岳內的奇山異石,仙家草木迷得亂了心智。

「這巧奪天工的宮苑,你蔡太師可沒少下功夫。」童貫心道。

「這里的寶貝可都是你童樞密和高太尉派人運過來的。」蔡京心想著。

幾個人滿懷想法悠悠的跟著小太監進了皇帝書房,行了禮後,趙官家一臉笑容的道︰「眾位愛卿,今日倒是湊得齊整,正好過來看看朕這副山水如何?」

他興致勃勃,可來的幾個此時卻沒有一分欣賞書畫的閑情,隨意應付了幾句後,童貫躬身道︰「官家,京東那邊來了消息,呼延灼大軍在山東兵敗,除了戰死逃回的,其余皆投梁山矣……」

趙佶聞言大驚,丟下手中御筆茫然道︰「這柴進這般勢大了?」忽然眼楮瞪著高俅︰「高太尉,這就是你給我保舉的國之將才麼?」

高俅一跪到底,叩首道︰「微臣該死,盡然不識那呼延灼狼子野心,以至朝廷損兵折將,罪該萬死,請官家責罰。」

「你是說那呼延灼和柴進早就勾結?」

「正是,不然區區草寇,一窪之水,如何能敗我朝廷大軍,如今他與那正副先鋒不思為國盡忠,皆投了梁山便是鐵證。是微臣識人不明啊……想他也是開國名將之後,呼延家世受皇恩,哪里能想到……」

趙佶聞言心道︰不光你被他蒙蔽,朕還不是一樣,連寶馬都送了。

可童貫卻是想著︰你高俅這一句話可把呼延家的人都給害了。忙出聲道︰「這呼延灼卻是奸詐,可呼延家的其他人還是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的。」

高俅才反應過來,自己嘴巴一禿嚕,把話扯遠了。

而趙佶也听懂了童貫的意思,這呼延家世代為官,在朝中也是枝繁葉茂,如今那平海軍呼延慶還替自己在金國協商大事,可不能因為一個人搞得天下大亂了。

狠狠的瞪了這個嘴巴不把門的親信一眼,問蔡京道︰「太師有何看法?」

「這柴進屢犯國法,卻不思朝廷恩典,如今更是嘯聚山林,為禍一方。官家需早做打算,以防此人勢大,傷及國本啊。」蔡京答道。

「諸位都是國之棟梁,有良策盡管說來。」

蔡京道︰「如今那濟州、東平府已無官員兵將,朝廷需派良臣猛將駐守,再提大軍剿滅,那一窪之地,困也能把他困死。」

趙佶點點頭,問道︰「這兩地府尹,太師可有良臣舉薦?」

「海州知州張叔夜,江州知州陳文昭皆是國家干臣,定能替朝廷扼住梁山咽喉。」蔡京道。

「臣復議。」

趙佶見眾人都看好這兩個,自己雖然有些想不起來這二人,卻也準了。

又看著童貫、高俅問道︰「可有剿賊之策?」

高俅雖是太尉,卻知自己幾斤幾兩,偷偷的瞟著童貫。

「以軍情通報來看,梁山柴進賊寇勢大,非大軍征繳不可。但是如今濟州新敗,各地糧草怕也難以接濟,何況大軍集結也需時日,臣覺得先固住兩地城池,莫讓賊寇壯大,等過了冬再派大軍圍剿應當無妨。」童貫道。

一旁的蔡京替皇帝問道︰「可有良將?」

「臣舉薦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鄭州兵馬都監陳翥,這二人忠心為國,皆有萬夫莫當之勇,可派二人各領兩萬兵馬,駐守濟、鄆二州,當保無虞。」

本就只知風花雪月,吟詩作對的徽宗皇帝,又在一眾復議聲中準了童貫之言。

……

《若有朋友喜歡,請多留言收藏。投投推薦票。謝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