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三章 淮北開端

泰昌元年十一月初八清晨……

寒風從海上吹來,深入內陸,凍的淮河兩岸百姓手腳冰涼。

可眼下、比起手腳,更冰冷的則是內心……

「快點!快點!都給我好好干活,誰敢偷懶就是死!」

淮北、這個在今年經歷了苦難的地方,此刻飄飄灑灑的下起了「大雪。」

只是這大雪、比起尋常的大雪,要顯得十分灰敗……

「嘎吱嘎吱……」

淮北邳州縣城的道路上、幾乎每隔三里,就放置了數十上百個篝火堆。

在篝火堆附近,數十個百姓在搬運尸體,將尸體放到篝火堆後點燃。

所謂的大雪,不過是數以萬計尸體燃燒後的飛揚骨灰罷了。

按理來說、這樣的官府,百姓沒有為其賣命的必要。

但對于淮北一帶的百姓來說,他們眼下只想活下去。

四天前,邳州、徐州、沐陽、宿遷等地的官府突然開始賑災了。

他們要求所有饑民沿路等待,並收集柴火焚毀在淮北一帶的尸體,距離淮河近的,干脆就直接把尸體丟到淮河里面。

由于北宋年間黃河改道,眼下的黃河南遷入淮河河道,之後在淮安府境內涌入黃海,因此以淮河和黃河的流量,足夠將尸體沖入大海。

饑民們為了活命,紛紛干起了眼下的這行當。

焚毀一具尸體,獎糧食三斤、銅錢十枚……

這樣的工作,讓存活下來的饑民有了一條活路。

他們並不知道朝廷正在派都察院官員南下,也不知道自己是在為這群貪官污吏銷毀證據。

或許、他們就算知道了,也還是會繼續做這個行當……

為了活著……

「造孽啊!造孽啊!白花花的銀子和糧食就這樣給了窮人!」

邳州城頭、身穿正五品知府常服的一名官員搖頭嘆氣,而他旁邊的十幾位商賈臉色也十分難看。

一場淮北大饑,雖然讓他們獲利數百萬,但事情卻出了岔子,被捅到了京城去。

眼下要演戲、卻要讓他們將名下的佃戶供官府查籍,還要他們掏糧食和銀子銷毀尸體,這麼一來一去、他們最少少賺了兩百萬兩!

在那人群中,一名年紀較大的五旬老者皺眉開口道︰

「眼下又是出糧、又是出銀子,若是朝廷真的要追查,能瞞過去嗎?」

「自然是能瞞過去的。」那淮安知府轉身安慰道︰

「銷毀了尸體,又分出了民籍、淮北一帶的戶籍不管他們怎麼查,都查不出什麼東西的。」

「就是眼下還需要諸位幫一個忙,那就是請諸位將各自倉庫中的糧倉糧食,分別運往各地的官倉中。」

「等朝廷派來的人走了,本官再如數奉還。」

「這件事好辦。」老者點了點頭,後面的人也不反對。

「既然如此、那麼就多謝李舉人了。」淮安知府笑呵呵的作輯對老者開口多謝,老者見狀也不回話,而是帶著人直接離開了邳州城的城門樓。

見他們紛紛離去,那淮安知府也松了一口氣,隨後眺望著城牆外幾乎已經收尾結束的局面,心疼的搖頭︰「造孽啊……」

說罷、他也帶人下了城門樓,而城門樓下的邳州城,短短三天的時間,居然就變得繁華了起來。

當然、這樣的繁華,是對比當初盧劍星他們前來時的邳州城,若是比其他地方,那可以說十分貧寒。

放眼望去、清一色的都是身穿粗布麻衣的普通百姓,並且他們臉頰消瘦,眼窩凹陷、衣帶也寬松的不得不系緊腰帶,整座城宛若鬼市。

同一時間、邳州城一處茶樓二樓雅間內,盧劍星端坐在桌前喝茶,一名消瘦的男人卻從窗子看了一眼街道上的景象,然後回到位置上,憤憤不平道︰

「這群貪官,若是平日治理淮安能拿出這四天時所用的本事,淮安府早就成為大明第一富碩的地方了!」

面對這男子的憤憤不平,盧劍星波瀾不驚,心中卻暗自點頭。

四天、短短四天的時間,淮安府和徐州府等淮北一帶的貪官,首先是用糧食征募饑民處理餓死百姓的尸體,隨後又用一具尸體十文錢的方式給百姓發錢。

發錢的目的很簡單,便是要叫百姓花錢,把淮北一帶營造成百姓都有余錢的虛假模樣。

淮北一帶的百姓,因為這件事情對衙門感恩戴德,卻完全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官府自導自演的。

對外說淮北沒有大饑,有充足的糧食給百姓吃。

結果進來的人一看,白骨遍地、毫無炊煙。

一場淮北大饑,到底餓死了多少人?誰的心里都沒有一個具體的數。

哪怕盧劍星自己這些天也在調查,卻也難以查到具體的死亡人數。

想到這里、他看向對面的消瘦男子道︰

「那十三處山洞的尸體都藏好了嗎?用石灰撒了沒有?」

「掌櫃的你就放心吧,十三處山洞,近三千多尸體,足夠這群狗官喝一壺了!」

男子幾乎咬緊牙關說出的這句話,而盧劍星听到尸體都藏好後,便不再關心這件事,而是轉頭問道︰

「我們這幾日、陸陸續續賣的糧食有多少了?」

提起正事、男子也連忙回答道︰「時間太短,只賣了六萬石,售得四十四萬三千六百七十五兩八錢四分三厘。」

「除去買糧食的銀子,總共賺了四十萬四千二百六十七兩六錢八分二厘。」

「眼下的糧食是靠這些糧商發糧,才把市面上的糧食維持在六文一斤。」

「等朝廷的人查出桉子,謊言一被揭穿,糧食最少要漲回到三十文一斤的價格。」

男子憤憤不平,但在他憤憤不平的時候,盧劍星心里卻掀起了波瀾。

四十萬兩銀子,算上五殿下給了花剩下的銀子,目前他手上還有五十多萬兩。

也就是說、出京城不到一個月,他就已經把三十萬兩快翻了一倍。

這速度……太慢了!

似乎是糧食買賣已經讓盧劍星瘋狂了,為了能盡快的讓朱由檢見到他的價值,盧劍星一咬牙,直接交代道︰

「安排人找足夠多的流民,分批散人買足夠多的糧食,把所有糧食囤起來。」

「另外飛鴿傳書、叫鳳陽和江西的兄弟把手頭上的銀子全部買糧,運來淮北!」

「掌櫃的……」男子聞言、有些不忍道︰

「這不是、在賺百姓的血汗錢嗎……」

盧劍星被他這話說的頓了頓,可下一秒又繼續喝茶道︰

「我們不賣、便是那群違法亂紀的糧商賣,到時候糧商再度抬價,淮北的百姓會更苦。」

「我們賣、可以賺到銀子給殿下,給朝廷,還能保證淮北百姓有口飯吃。」

「听我的,去做事吧……」

「這……是!」男子面露難色,卻還是在糾結之後,作輯去辦事情去了。

至于盧劍星、在男子走後,他也長嘆了一口氣。

就這樣、在他的安排下,上千人被收買,輪流前往淮北一帶的幾個地方買糧,隨後將糧食帶回。

這中間、當然會有中飽私囊的人,但是盧劍星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許是在為之後賣糧的舉動贖罪。

短短一天時間、僅僅邳州一地就被盧劍星買到了數千石糧食。

不過對于糧商們來說,他們早就想到了會有人在大饑之後瘋狂屯糧,盡管覺得買糧的人有點多,但還在他們可以接受範圍內,因此沒有盤查。

這樣的買糧,持續了三天,盧劍星在邳州就囤積了兩萬石糧食,淮北各地加起來,更是囤積了十幾萬石糧食。

這些糧食如果在之後販賣,可以獲利六七十萬兩銀子,甚至能到上百萬兩。

但是盧劍星還在持續的從外地調糧,僅僅鳳陽府趕往淮北的路上,就有整整二十萬石糧食在來的路上。

江西到淮北的水路,還有三十多萬石糧食。

盧劍星做足了準備,而沒有讓他失望的是,十一月十一的一早,他就得到了楊漣等人抵達邳州城外三十里的消息。

不僅僅是他得到了,同樣淮安知府劉汴也得到了消息,包括淮安府聚集在邳州城的士紳商賈。

楊漣一席人領吏科、都察院等兩百余名官員小吏,在六百錦衣衛緹騎的保護下,漸漸出現在了地平線。

城頭的淮安知府劉汴雖然做足了準備,卻還是不知道為什麼,莫名的有些發虛。

各大士紳商賈都在邳州城內等著他的好消息,他不可以被楊漣和左光斗查出有什麼對于江南浙黨、宣黨和昆黨不利的消息。

想到如此、劉汴也對旁邊的邳州縣丞道︰

「叫人準備迎接天使……」

「是!」

天使、即天子使臣,自春秋時期便已經流傳下來的稱呼。

盡管來說、劉汴並不歡迎楊漣等人,但是他要是敢怠慢天使,都不用楊漣用吏科都給事中的身份彈劾,都察院的官員就要先把劉汴扣起來。

于是在劉汴的安排下,邳州城大小官員紛紛出現在了邳州城的北城定安門,擺上桌桉黃布,香爐貢品,靜靜等待著攜帶聖旨前來的楊漣等人。

而楊漣等人也在淮安府大小官員的注目下,與左光斗、陸文昭兩人一起一馬當先,帶著大隊人馬緩緩走來。

一炷香後,三人帶人抵達了定安門外、踏過護城河,並且拿出了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只是一開口,頓時讓劉汴等人心涼了半截。

聖旨的規制是很有講究的,內容更是如此。

一般來說、聖旨分為詔曰、制曰、赦曰幾種。

詔曰是詔告天下,比如重大的事需要布告天下臣民,因此這種聖旨是對全天下百姓做出交代,在事情處理完之後,百姓都能看到。

制曰只是為宣示百官之用,並不使用于普通百姓,而赦曰,則是皇帝在給官員封賞時,會告戒官員,不要驕傲自滿,就使用赦曰。

眼下楊漣手中聖旨一開篇就是詔曰,那麼很簡答、顯然淮北大饑的事情得到了皇帝的重視,等事情處理之後,便會昭告天下。

所以听到詔曰二字後,劉汴等人都心虛了起來。

至于聖旨之後的內容,果然如他們所料。

皇帝先是呵斥了一番淮安府和南直隸的官員,隨後又呵斥了南直隸都察院的巡查御史和監察御史,最後才說起了徹查淮北大饑的事情。

不出意外、等事情查處結果,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皇帝都會把事情昭告天下。

如果沒有淮北大饑,那麼就昭告天下安撫人心,如果有了淮北大饑,那就該殺殺,該拿拿,該賑災賑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在劉汴等人的忐忑中,楊漣終于念完了聖旨,並沒有將聖旨發給劉汴等人,而是自己收了起來。

這舉動說明、楊漣等人並不信任淮安府的官員。

「劉汴!你身為淮安府知府,淮安百姓的父母官,請問為何淮安府百姓一路面有菜色,一路村落人煙稀少?!」

沒有人想到、楊漣居然連進城都不進去,直接就在城門口呵斥起了劉汴。

劉汴也被嚇了一跳,但他還是強裝鎮定的作輯回應道︰

「楊都給事中,村落人煙稀少、是因為大多百姓都被官府招募去修建淮安道路和沿途水利渠道了。」

劉汴的安排早就開始了,昨天一早他就已經叫各大士紳商賈、鄉紳派出自己的佃戶,前往了淮安府各地的修建道路水渠。

那些村子一整個病死、餓死人的地方,干脆就讓佃戶冒名頂替,而他們也記住了自己的身份和信息。

明末隱匿人口之多,在江南之地尤為嚴重。

地方士紳一旦放出佃戶,從表面上看、淮安府根本就沒有少人,只是商業凋零,民田廢棄。

但民田廢棄很簡單,只要開渠放水、用水把民田淹沒就行了。

被淹了田的百姓,就出銀子堵住他們的嘴。

至于那些饑民、不知所以、還以為官府出手了,眼下正在感恩戴德呢。

想到這里、劉汴不免心中冷笑。

查?我看你能查出什麼!

他這理直氣壯、不卑不亢的模樣,讓旁人看了他,還真以為他是清官廉吏了。

陸文昭微微皺眉,隨後轉身向著身後走去,而他的舉動讓劉汴心中一悚。

錦衣衛……

僅僅三個字,就能讓人心中不寒而栗,陸文昭要做什麼,劉汴確實不知道,卻不影響他心虛。

楊漣見陸文昭動了起來,便為了幫他打掩護,直接呵斥道︰

「既然你說百姓修建道路、水利,那麼我問你,眼下淮安府官倉還有米多少?淮北是否發生大饑,官府是否賑災?!」

連續三問,對于劉汴來說早就預料到了,因此回應道︰

「回楊都給事中,眼下淮安府邳州縣官倉有糧二十六萬四千六百三十七石,常平倉九萬三千石。」

「淮北一帶卻是鬧了災,不過在七月便被本官要求開倉賑災,早早平息了。」

淮安府能有這麼多糧食,楊漣等人並不奇怪。

歷朝稅收制度不同,如宋朝是全部收上國庫再派發給地方,而明朝是地方保留」所需「的部分然後上次國庫。

因此淮安府是有能力自己賑災的,只是如果災情的規模真的變大,或者有貪官污吏偷偷倒賣官倉糧食,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想到此處、楊漣便直接開口道︰「去邳州官倉!」

「楊都給事中、左僉都御史,這邊請……」劉汴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隨後帶著楊漣等人向著邳州縣的「常平倉」趕去。

至于此時的陸文昭也找到了隱匿于人群之中的沉煉,並交代道︰

「去找你大哥,把事情問個清楚。」

「同知大人放心!」沉煉作輯行禮,隨後便在進入邳州城的同時,跑入了一條巷子里。

他的舉動早就被士紳商賈安排的人給看到了,一時間城門口游走的人都朝著他的方向跟了過去。

只是他們剛剛動身、一處民居中的盧劍星就一把將腰刀抓起,冷聲︰「動身!」

「嗚……」

他一開口,洞簫聲就被人吹響了起來,一些隱匿在人群中的錦衣衛也紛紛阻礙起了這群人,而沉煉听到洞簫聲,也知道有人在跟自己。

他不過拐了拐幾個彎,隨後翻身跳進一處民居,那些士紳商賈安排的人就跟丟了他的蹤影。

這群人好似無頭蒼蠅一樣在民巷之中四處亂竄,脾氣暴躁者直接拍門查人。

在他們查人的時候,沉煉已經繞了好幾個圈,最後翻牆進入了一處民居,並見到了坐在民居小院的盧劍星。

「大哥。」沉煉起身,松懈了防備,而盧劍星也點了點頭,隨後抽出了一張厚紙道︰

「發生的事情都寫在上面了,證據的地圖也標記出來了。」

「只要有了這些證據,淮安府的貪官是跑不了的。」

沉煉見狀、連忙把厚紙收到了懷里,隨後對盧劍星問道︰「殿下交給我們的事情……」

「放心吧、事情做好了大半,剩下的大半也不會太久。」盧劍星胸有成竹︰

「這件事情辦好了,說不定你我就提前升為千戶和百戶了!」

「嗯!」听到這話、沉煉點了點頭,而盧劍星也拍了拍他道︰

「快去辦事吧,別讓幾位大人等的太久,拖久了遲早會生變。」

「好!」聞言、沉煉換了一身衣服、轉身就走出了民居,隨後朝著常平倉趕去。

至于盧劍星則是在他走後對旁邊的民居說道︰

「時間不多、叫我們的人趕緊收糧!」

話音一落,那消瘦男子就走出了民居,作輯行禮之後,便帶人去繼續收糧去了。

他心中對盧劍星之前的所作所為也消了氣,只因為如果盧劍星真的只為了賺銀子,那麼完全可以把消息拖幾天,讓楊漣他們多等幾天,多給他幾天收糧的時間。

但眼下楊漣他們一來,盧劍星就交出了情報,那麼也就沒有利益燻心的說法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後、盧劍星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暗自皺眉,嘴角不由挑起一抹笑意。

至于那清瘦男子,則是在安排人收糧之後,便獨自趕往了不遠處的一所民居。

他敲門三聲,兩短一長、很快門就「吱」的一聲打開,而從中開門的,則是一個看起來吊兒郎當的青年。

清瘦男子走進院子,青年也關上了門,而在兩人進門後,正屋和偏房都走出了人,為首的則是一臉清秀、骨架縴細的男子。

「陸顯、他是怎麼做的?」

男子一開口,便對清瘦男子詢問,並叫出了他的名字。

陸顯聞言則是作輯回應道︰「他直接交出了所有證據,並叫他結拜兄弟送給了楊都給事中。」

「那就行……」男子點了點頭,隨後看向旁邊吊兒郎當的青年道︰

「陸修、你不用跟著我們了,去師兄旁邊保護楊都給事中和左僉都御史。」

「我?」听到這話、吊兒郎當的陸修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隨後無奈道︰「是……」

說罷、他也不開門,直接翻身上牆、越了出去。

「有門不走……還翻牆……」陸顯用看怪人的眼神看著陸修離去的背影,隨後對男子道︰

「師傅,那我現在……」

「你繼續跟著盧劍星,若是他貪了殿下的銀子,盡快把消息傳回來。」男子輕聲開口,陸顯見狀也作輯回應後,按照他的話返回了盧劍星身邊。

至于那陸修則是仗著腳步快,中途跑入了錦衣衛的隊伍中,就是腰間的那柄戚家刀有些顯眼。

陸文昭見到他來、也低聲問道︰「怎麼樣?」

「師伯放心,消息都是對的,沒有差錯。」

「那就行……」聞言、陸文昭放下了心,而不過一會兒,錦衣衛的人馬就護送著楊漣和左光斗,還有吏科和都察院的官員來到了邳州的官倉和常平倉門口。

官倉和常平倉最為街道兩側,楊漣看向了左光斗︰「遺直你去常平倉,我看官倉。」

「好!」左光斗點了點頭,隨即帶都察院和吏科的一半人走進了常平倉,而楊漣則是帶剩下的人走進了官倉。

陸修跟著楊漣走進了官倉,而陸文昭則是轉身看了一眼劉汴等人,隨後大聲道︰

「把官倉和常平倉四周給我圍起來!」

「是!」一言既出、六百錦衣衛當即行動,甚至四周游走的百姓也忽的月兌下了衣服,露出了里面的緋色常服,配上了雁翎刀。

這一刻、四周的錦衣衛直直突破了一千人,突如其來的變化更是讓劉汴等人心中發虛了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