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樂章 亡靈密寶 序章 瑟德大陸史概略

瑟德大陸史概略

混沌之中,有女神翩然而至

她以天雷為斧,劈開混沌

輕清者上浮為天,沉濁者下墜為地

女神于大地之顛,種下黃金樹,吸取擴散而去的混沌,創造此世間

千年之後,五顆果實墜地,化為最初之生命

女神為其一一賜名

她命名強壯者為帕拉丁,使其打造出山峰,打造出峽谷,打造出平原,他便為鍛造之神

命名溫和者為瑪娜,使其哺育大地,她便為大地之神與季節之神,更為和平之神

命名優雅者為愛露尼,使其裝扮世界,點綴星空,她便為月神、黑暗之神,與藝術之神

命名熾熱者為法拉,使其照亮並溫暖天地,他便為光明之神與太陽之神,又為火焰之神

命名柔弱者為希芙,使其喚醒海洋與河流,她便為海洋之神與冰雪之神,也為風雨之神

黃金樹繼續結出果實,然女神已然疲倦

她以黃金樹之樹枝為鞭,抽起泥土,將其化為萬千形態

其為比蒙、為巨龍、為精靈、為世間所有生靈

隨後女神沉沉睡去

她便為創世之神,尤特娜是她的名字

《瑟德上古神話傳說︰開篇》

遼闊無邊的塔克拉卡大沙漠與它東側的柏來大荒原,組成了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將西方的瑟德大陸與東方絲綢大陸分隔開來。

距離的暴虐,瑟德歷史的記錄者們,是這樣評價的。往返于兩個大陸一次,需要大約兩年的時間,當然,這是指您沒有被滿地的魔獸給吃掉,或者沒有死在狂暴的風暴、冰雪等等極度惡劣自然災難下,更沒有被沿路的盜賊、強盜的屠刀砍死,那的確有可能在兩年後,回到故鄉。那時,您將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與榮耀。

瑟德這個名字的來源,早已不可考,瑟德居民們認為,是女神尤特娜創造了世界,他們將女神奉為創世之神。

女神在瑟德大陸上創造了各色各樣的生物,有矮人、精靈、巨人、侏儒、獸人、半獸人……等等智慧生物,也有無數強大的魔獸。在眾多智慧種族中,自稱為萊茵的獅子族,最先成為歷史舞台的主角。

活躍于大陸中央馬塔里亞平原的萊茵族,在領袖獅子王迪恩斯特的帶領下,以強硬的姿態進行擴張。大約三十年後,迪恩斯特擁有了龐大的疆土,他所控制的地域之遼闊,即便在一端騎著快馬,瘋狂奔馳十天十夜,也無法到達另外一端的邊界。

獅子王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這是瑟德大陸上第一個囊括多種族的國度,獅子王的臣民有強壯的布爾族、比爾族,有充滿智慧的福克斯族、芒克族,有能潛入水中的卡帝樂族,也有擅長預言不幸的紐卡斯爾族。

數百上千個種族,匯集一齊,組成了獅子王的國家。獅子王迪恩斯特,將國家命名為比蒙,也用這國家的名字,為國內的各種族賦予了統一的民族名稱。作為獅子王的盟友之一,居住于沉睡森林中的一支精靈部落,為比蒙王國制定了嚴格的歷法。在獅子王的比蒙王國成立的這一天,比蒙歷元年開始了,這也是瑟德大陸史的開端。

擴張,擴張!這是比蒙王國成立後,所實行的最主要行動。一個統一的國家機器,對弱小的部落進行征伐,結果不言而喻。不到一千年的時間,比蒙王國的種族增加的數倍,而疆土,幾乎已經達到了世界的邊緣。比蒙向北方,佔據了極冰洋沿岸的所有海岸線,只在東北方向,停步于無法逾越的圖蘭山脈腳下;向西方直抵加拉帕戈斯海;南臨迪普里亞海;在東方,比蒙們到達了塞倫河 的伊瓦利斯盆地後,終于停止了腳步,並未向東跨過塞倫河,進入無邊的塔克拉卡大沙漠。

雖然瑟德大陸的名字從何而來,早已無從知曉,但比蒙王國極盛時期的疆土,便是大陸的全部區域,這一觀點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比蒙的強盛與擴張,也迫使其他種族改變。比蒙歷八百年左右,矮人們完成了統一,在比蒙王國東部成立了矮人王國,作為比蒙的附屬國,矮人王國在漫長的時間里,一直與比蒙王國共存著。

獅子王迪恩斯特逝世後,一代代繼任的君王們維系著比蒙的繁榮與昌盛,八千年後,一場席卷瑟德大陸的災難突然降臨。

比蒙歷8277年,精靈族的大召喚士奈戈爾,在比蒙王都斡爾魯德的魔法實驗室中,一次失敗的召喚魔法,意外的打開了通向異界的傳送門。門的那邊,一群奇妙生物走了過來。奈戈爾發現,這些外形奇特,身材瘦小的異界生物,個個身患嚴重的病癥。這些病癥不會奪取異界生物的生命,卻能傳染給瑟德生物,使其誘發各種各樣的疾病,迅速死亡。而更加嚴重的時,通向異界的傳送門里,傳來巨大的魔法力量,讓奈戈爾無力將它關閉。

通過傳送門來到瑟德的異界生物越來越多,奈戈爾無可奈何,只能封印住自己的魔法實驗室,他聚集了眾多魔法界的友人,探討關閉傳送門的方法,但始終沒有得到答案。

三年以後,意外發生。比蒙歷8280年夏天的一個晚上,一伙貪婪的盜賊,偷偷潛入了被強力魔法封印,和眾多護衛們戒備的魔法實驗室。這戒備森嚴的地方,讓他們錯誤的認為,收藏著價值不菲的寶物。

貪婪的盜賊,解不開大陸最頂尖的魔法師之一奈戈爾布下的魔法屏障,但他們企圖用引爆強力魔晶石的方式來暴力破壞。魔晶石爆炸的威力遠遠超出所有人的預料,魔法屏障如願碎裂,而實驗室化為廢墟,被封印在其中的異界生物歡叫著四散逃亡,已經開啟了三年有余的異界傳送門,也在爆炸時引發的巨大魔力震蕩中進一步擴大。一些新的生物,得以從門的另一端來到了瑟德。它們是那些瘦小生物的主人,具有高度智慧與力量的異界惡魔。

鮮血、火焰、死亡、屠殺、毀滅……

在異界惡魔壓倒性的力量面前,龐大的比蒙王國,如同蛋殼般被輕易的踩碎。死亡與毀滅,從大陸中心的比蒙王都斡爾魯德開始,向瑟德擴張。比惡魔們動作快上數倍的,是最早抵達瑟德的那些瘦小生物所引發的瘟疫。

死亡、死亡、死亡、死亡、死亡!

瘟疫過後,惡魔們經過的地方,只留下一片廢墟與徹底的毀滅,面對侵入自己家園的異界惡魔,比蒙們能給予對方的,也只有鐵與血化作的死亡。戰爭,隨著惡魔們的腳步不斷邁向瑟德各地,這場入侵變成了全瑟德大陸所有種族的一場戰爭。鮮血飛濺的時光,流逝了數百年仍然看不到終止的跡象。

四百年後,比蒙歷8722年,一位來自沉睡森林的精靈,艾倫斯.盧卡.畢達格拉斯,統一了瑟德各個殘存下來的精靈族部落,成立了精靈王國,他成為了第一位大精靈王。在他的幫助下,殘余的萊茵族被找到,早已變成一盤散沙的比蒙們被重新聯合起來,重新豎立了萊茵族的權威與領導。面對強敵,只有統一起來的力量,才能戰勝敵人。戰爭進入第五百個年頭後,瑟德居民們逐漸佔據了優勢。

比蒙歷8914年,持續了六百年的戰爭,最終以瑟德居民們的勝利告終,災難之源那道被意外打開的傳送門被關閉上了。當所有種族都在歡慶勝利之時,大精靈王艾倫斯.盧卡.畢達格拉斯卻默默走開了,在戰爭中,大精靈王與他幾乎所有的戰友都發生了強烈的分歧。雖然一個又一個的事實都證明艾倫斯是對的,但他固執的性格,使他成為了被所有人厭惡、嫉恨與排斥的對象。還站在他身邊支持他的,只剩下奉他為王的精靈。

其他種族、其他精靈都在忙于家園重建時,艾倫斯.盧卡靜靜的徘徊在重建中的斡爾魯德。大精靈王變得很奇怪,他不再喜歡森林,不再喜歡清晨,不再喜歡小溪的流水,也不再喜歡與動物們低語。他喜歡在黑暗中獨自沉思,喜歡墓地散步,喜歡在無人的野外欣賞漫天的星辰,乃至于喜歡死亡的味道,喜歡鮮血,喜歡聆听各種生命在死去前發出的絕望嘶喊……

異界惡魔被驅逐的一年以後,戰爭的英雄,大精靈王艾倫斯,盧卡,墮入了黑暗中,變成了黑暗精靈王。精靈王國里,每三個精靈中,就有一個將自己的膚色、衣著和眼楮,跟隨艾倫斯.盧卡一齊變成了漆黑的顏色,他們自稱為黑暗精靈。

隨後,艾倫斯帶領他們,對眼中所看到的一切有生命的物體,進行無差別的大屠殺。並且,他創造了一套崇拜死亡的荒謬理論︰

‘給予你永恆的生命與青春,只要你在還擁有青春時死去……’

黑暗精靈王的拜死亡教,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只佔據了不到一年的短小片段,但它對瑟德的傷害,不亞于異界惡魔六百多年的努力。

比蒙歷8916年的春天,雖然異界惡魔們宣稱,四十二萬年之後它們將再次回歸;雖然大精靈王艾倫斯.盧卡.畢達格拉斯的墮落,使精靈族倒退回無數小部落彼此互不溝通的分裂狀態;雖然戰後瑟德各種族的人口總和,還不及戰前的半成……

但歷經六百二十三年的戰亂之後,瑟德大陸還是艱難尋回了本就屬于自己的和平。在比蒙為首的所有種族悉心呵護下,和平的時光,一直維系了六千七百八十六年之久,此刻,沉睡森林的精靈們所制定的歷法,早已超過了一萬年之久。

精靈們在比蒙王國立國第一萬零一年的第一小時,開始了新的歷法,為了與已然逝去的一萬年有明確的區分,過去的一萬年、第一個被記載下來的一萬年,被命名為‘本紀’,而第二個一萬年,被稱作‘亞紀’。

亞紀5701年,已經在和平中沉睡了六千余年的瑟德大陸,將再次陷入全大陸的動蕩之中,這次登上歷史舞台成為主角的,是一直處于比蒙王國社會最底層,一直飽受各強力種族迫害的,並非由芒克族比蒙演化而來的人類。

關于人類這種奇妙的生物,作為比蒙王國堅定的盟友之一,強大的巨龍族中的一員,一位名叫拉姆扎的巨龍,曾經做過一次在後世看來意義深遠的調查,並將它獲得的信息整理成詳盡的論文,以應付龍城對年輕巨龍成年時必須經歷的心智測試。

巨龍拉姆扎,在他近似于瑟德大陸游記的論文中寫道︰

……和其他種族相比,身體上沒有任何優勢與特色的人類,在瑟德大陸上生存的異常艱難。他們是精靈所歧視的粗魯種族,是矮人所鄙視的笨手笨腳的不會鍛造的笨蛋,也是巨人所蔑視的弱者,更是半獸人與強大魔獸眼中的美食。

人類被當作美食,視食物為生命第一要素的半獸人留下的無數關于食物的記錄中都會提及著一點,今天早上他們第四個被采訪者被我踩扁前曾嚎叫著回答說︰‘人類的肉質極其出色。’如果我沒听錯的話,畢竟我的半獸人語不是太好。

偶爾來到瑟德大陸的幾個魔族告訴我說︰‘人類的靈魂是鍛造魔器最優秀的燃料。’

對于人類的靈魂,無數嗜血的低等魔獸認為︰‘是最好的開胃甜點。’

……在外出巡游第二百四十六年的冬天,我化身為萊茵族比蒙,在格拉納達群山中的一個酒館里,遇到了一個對自己鍛造技術極為自信的矮人。格拉納達群山地處瑟德大陸東方邊緣,*近塔克拉卡大沙漠,當地人對一位比蒙王國皇族的來訪,表現了極大的熱情。當我和這位矮人的談話涉及到人類時,這位矮人顯得非常不屑,他說︰

‘帕拉丁保佑,我不指望他們能找到密銀,我只希望他們能認識鐵礦和銅礦,但是他們可能看到銀礦石也會以為那不過是塊可以用來砸死一頭野豬的東西,或許他們還會認為金沙可以用來和面?至于打鐵和鍛造……見鬼,我在和你說什麼,不要浪費我的時間來討論人類這種笨蛋!老板!麥酒!我的麥酒呢?!’

當然,在矮人眼中,不會打鐵的種族都可以稱為笨蛋,或許也包括萊茵。事後,我認為,不應該在酒館里和矮人交談,並且不應該和矮人交流鍛造以外的東西。

……在這之後的兩年里,我一直在塔克拉卡大沙漠邊緣徘徊,在塞倫河旁的伊瓦利斯盆地,我結識了許多矮人族朋友。這些離開了地底洞穴的矮人,在水草豐盛的塞倫河套地區生活的十分自由,十分愜意。他們甚至好意的勸說我這個冒牌的萊茵留下定居,我只能婉言謝絕。

到達伊瓦利斯盆地第三年的春天,我下定決心,向東跨過塞倫河,進入了塔克拉卡大沙漠。走出瑟德,這是我所認識的許多人都未曾做過的事情,包括龍城的很多長老。

冒險的興奮與新奇感,幾乎在瞬間就被旅途的艱難所消滅,沙漠上空的飛行,可以用噩夢來形容,這段記憶,將陪伴我終生。突如其來的風暴,卷起漫天的沙塵,將我卷入其中。第十七次嘗試月兌離失敗後,我確定,不僅是方向,我連何處是天空、何處是大地都無法辨別,在這個瘋狂旋轉的風暴中,我甚至都無法從空中降落到地面。

或許是龍神的庇護,或許是尤特娜女神的恩賜,也或許是我那四百年不見的母親的眷戀,第四天的上午,憑借著一絲不期而遇的陽光,我幸運的從那恐怖的風暴中逃月兌出來。在我想搜尋詞匯,去敬佩定居在沙漠中的土系巨龍之前,我已經開始用燃燒靈魂的方式去贊美偉大的尤特娜女神,因為她居然在我前方創造了一片寬闊的綠洲,和名為薩基德斯的湖泊。

依*薩基德斯湖甘美的湖水獲得重生之後,我遇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當地居民,一位搬遷來此不久的雲霄巨人。

當我見到這位身高超過十五米的泰坦後裔時,我以為其實我還身處那似乎永遠看不到出路的沙漠風暴中,甚至早已失去了分辨眼前物體的能力。但泰坦後裔用他巨大而厚實的手掌拍打在我後背上行友好的巨人族見面禮,讓我確認了他是真實存在的。

巨人告訴我,他們這一部落在族長薩爾貢的領導下,正在向東方遷徙。被問及遷徙的原因時,他回答說,薩爾貢族長有預言未來的天賦能力,他預見到瑟德大陸未來的數千年,將陷入無止境的災難之中,因此,他在災難到來之前,帶領族人們先行躲避。

隨後,我習慣性的和他開始探討關于人類的話題,他給予我的答案似乎充滿了建設性。

‘,啊?你說人類?就是那種和蘿卜一樣大小的東西?啊?你說他們比蘿卜要高大得多?哼!我看他們連我家的鍋鏟都舉不起來,不過我們家隔壁的那家子自稱美食家的混蛋好像很喜歡人類的味道,經常會煮上一鍋來下酒。就是個頭比蘿卜還小,煮一鍋就得上百個,還好不用剝皮……好、好、好,我知道了,他們比蘿卜要高大得多……什麼?你說我隔壁沒人?喏!從這里,向東,好好好,那是北邊,過了那個山頭,過去後有條河,過河後有片樹林,再過去又有個山頭∼大概一千四百里地的光景,就是那家混蛋了。’

泰坦的後裔個個體形巨大,性格暴躁而又古怪,交流起來異常的困難,不過巨人們都不笨,至少都不是太笨,他們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優雅的精靈,並沒有給予我明確的答復,但我被允許進入沉睡森林的盧卡大圖書館,翻閱其中收藏的各種書籍。不久之後我就發現,精靈族的典籍中不止一次的探討過關于人類的問題,但討論的出發點和得到的結論都十分類似。

‘為什麼會出現人類這種一無是處的生命?’

‘身體瘦弱,智力低下,生命短暫。為何造物主會如此的不公?’

‘我們是否應該可憐他們?’

得到了這樣的答案後,我想,已經沒有必要在沉睡森林繼續探尋下去。

……我旅行的最後一個目的地,是比蒙王國的王都斡爾魯德,在我亮明身份之後,見到了比蒙國王。這位強壯的萊茵王者,對我提出的問題,表示了極大的憤慨。

‘人類?在我比蒙看來,一個比蒙最應該明白的,就是如何愛國。身體劣勢從來就不是問題,頭腦愚笨更加不是障礙。我比蒙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包含數百上千個種族。有完美的萊茵獅人皇族,有智謀出眾的福克斯狐族,有強壯的比爾熊族,有吃苦耐勞的布爾牛族,也有眾多身體、智慧都有巨大劣勢的弱小種族,比如蝸牛、青蛙。但所有種族在國家危難時、在同胞危亡時,都會全力以赴、不惜性命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比蒙王國立國千年、萬年以來,經歷無數大災大難,便從未出現過一次內亂。

而人類是什麼?兩個以上人類組成的團體,在任何涉及利益分配的情況下都會發生內斗!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

我作為比蒙國王,代表全體比蒙,在此對強大的龍族朋友提出的古怪問題作出回答鄙國全體國民,對人類,表示最強烈的————鄙視!’

《龍族密語》

巨龍拉姆扎的論文,數千年後,被冠以《龍族密語》的名字,在瑟德大陸廣為流傳。不過此刻,論文中的人類,已經強大起來,並取代比蒙,成為了瑟德大陸的主人。拉姆扎在論文後半部分,寫上了自己對人類的看法。眾所周知,巨龍的嘴巴向來以尖酸刻薄聞名,因此這些文字早已由于人為因素而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在拉姆扎寫下這份論文之時,瑟德大陸的人類依舊在各個種族與魔獸的欺凌與蔑視下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瑟德歷史進行到亞紀5701年四月一日時,大陸中央馬塔里亞平原上一個小小村莊里,一個名叫耶利華.馬克思.保羅的人類孩子出世了。

第二年,比蒙王國,效力于王都斡爾魯德的宮廷魔法師,紐卡斯爾族(喜鵲)大預言者普拉米蒙德,向國王呈上了他的預言。

普拉米蒙德向國王進言,災難即將來臨,瑟德大陸將徹底毀滅,所有生靈在災難面前只有三條道路︰臣服于災難,成為被奴役者;對抗災難,徹底被消滅;或者,在災難尚未到來之前,听從他的建義,先行逃走,永遠的,離開瑟德大陸!

危言聳听!瘋子!詛咒亡國!

諸如此類的評價,被眾人無休止的安放在普拉米蒙德頭頂上。不過比蒙王國最終還是開始了向南方的大遷徙,但那至少也是在宮廷魔法師做出預言和建義的四十年後了。

出生于馬塔里亞平原的耶利華.馬克思.保羅,有著雋秀的外表,和文弱的身體,但他卻有著激烈如烈火的內心與情感。在他成年以後,以自身為火炬,點燃了名為信仰的火焰,將渴望自由的種子,撒向四周。在他跨過二十九歲的兩個月後,亞紀5730年六月一日,保羅創立了旨在領導被欺凌的人類,奔向自由與光明的,光明教會。他自己,被日後無數敬仰他的信徒們尊稱為保羅教宗。

保羅教宗與他的光明教會,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像吸引微細的鐵沙顆粒一般,逐漸將一盤散沙的人類聚集起來。十四年後的亞紀5744年七月一日,教宗舉起了光明的聖劍,帶領人類向高高在上的比蒙宣戰。這是一場奪取未來的戰爭,這是一場人類的《自由戰爭》。

戰爭艱難的進行著,人類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東西,但在自由的吸引下,他們依舊在奮戰。

‘我會報仇的!’

教宗也曾發出這樣的嘶吼,亞紀5764年二月二十三日,保羅教宗的摯友,聖騎士卡爾在攻擊比蒙王都斡爾魯德的戰斗中陣亡。在卡爾的贊禮上,教宗發出痛苦、憤怒的嘶吼︰

‘你們這些骯髒的不死亡靈,我會報仇的!雖然我行走在死亡陰谷,但我並不懼怕邪惡,你們不過是一堆被詛咒的枯骨和亡靈,將在地獄的烈焰中飽受煎熬!’

或許,這也就是當時的人類,對遮擋住自己未來光亮的敵人,所發出的不甘、不滿與憤怒的咆哮。

血戰攻破王都之後,人類的優勢逐步擴大,逐漸壓制住了曾經強大的比蒙,漸漸有了成為瑟德主人的趨勢,但教宗並沒有看到這一天。在卡爾聖騎士陣亡一個月後,在攻破王都斡爾魯德的數日後,亞紀5764年四月一日,和他到來的那一天相同,保羅教宗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所鐘愛的瑟德,和他創建的光明教會。

戰爭繼續著,人類的勝利,也繼續著。

人類將強大的比蒙王國趕到了南方,向北驅逐了巨人,將矮人與侏儒向東放逐去了沙漠,向西,在顯示了自己強大的武力後,與精靈族建立了至少表面和睦的永久盟友關系。

在以往踩在人類頭上的異族已經不能成為對手時,這場為自由而發起的《自由戰爭》,逐漸變了味道。它變成了人類自己的殘殺,變成了自稱信仰光明、皈依于光明教會的人類,對未曾知曉何為教會的人類的清洗與屠殺。

保羅教宗創建教會的目的,是引導人類取得自由與不受欺壓的未來,而並非借此獲得可任意決定他人生死的權勢。教會的繼承者們,在繼承日益強大的教會時,也完美的繼承了教宗的理想與信念。教會,成為了人類寄托精神與希望的所在,而控制人類社會的權力,則落入了他人手中,其中,不乏心懷叵測者。

人手一本教會的光明經,人人都必須信奉教會信仰的至高神,否則,死!

渴望獲得更多權力的人們,身披光明教會的外套,如此這般的宣揚著他們的理論。在這些人的帶領下,光明教會至高神的光芒所照耀到的區域,從大陸中央馬塔里亞平原擴張到整個瑟德大陸的過程,就是血紅色、與充滿著血腥味的人類歷史。而演繹這段歷史戲劇的主角,他們獲得的酬勞,是跟隨至高神的光芒擴大,而隨之擴大的權力與財富。

亞紀6762年四月一日,保羅教宗誕辰與去世的這一天,教皇雷納多三世在由保羅教宗出生的村莊擴建而來的聖城保羅宣布,終結自由戰爭。

這一天,起初標榜為自由的戰爭,已經讓瑟德流血了一千零一十七年又九個月。而此刻的瑟德大陸上,人類平民們依舊被欺凌,依舊被上位者們肆意掠奪,依舊被權勢者們任意壓迫。

和一千年前有所不同的,一是他們有了信仰的源泉,所謂‘關鍵時刻永遠不在的’光明教會;二是欺壓在他們頭上的,不再是異族,而是和他們一模一樣的人類。

而對瑟德大陸來說,與自由戰爭前最大的不同,是大陸不再是一個國家所佔據、所擁有,而是被上百個人類武力集團所瓜分。

或許正如那位不知姓名的比蒙國王,在接受巨龍拉姆扎采訪時所表述的那樣,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亞紀6762年四月一日,從這一日以後的瑟德大陸史,是三千年的人類內戰史,是無休止的人類流血史。

時光流逝,三千年過去了,光明教會所信奉的至高神的光輝,已經照耀了幾乎整個瑟德大陸。沿用了精靈族的歷法,現在已是亞紀9976年。三千年的戰爭,瑟德大陸留下了十七個大小不一的人類國家。歷史悠久的,可以追溯到四千二百年前的自由戰爭,立國短暫的,不過四、五百年。

亞紀9976年,人類國家間進入了較為平和的一年,除了大陸南方,與瑟德大陸隔迪普里亞海相望的比蒙帝國余孽,習慣性的向人類國家中位于瑟德大陸最南端的拉德帝國,跨海進行騷擾以外,算得上是一個和平年。

此刻,瑟德大陸的格局將再次發生改變,或者說,將再次陷入巨大的災難中。作為導火索改變這一切的,是出生于大陸最東端,建立于伊瓦利斯盆地上的國家,伊瓦利斯帝國的一位少年,名叫馬克西米利安.馮.奧斯圖,這位身材健壯,相貌英俊的十六歲少年,昵稱為︰馬克西。

馬克西出生于帝國軍人世家,且是血緣較淺的皇族,他父親撒路博古.馮.奧斯圖是帝國六支騎士團之一,南天騎士團的副團長。南天騎士團的團長毆露凡.佩索,是撒路博古的教父,他在數年前卸任,出任帝國軍務大臣後,騎士團便未曾任命新的團長。撒路博古在教父的支持下,成為了騎士團的實際掌權者。

馬克西出生在南天騎士團的駐地,帝國東部都市薩基德斯,成長于王都盧薩麗亞。他相貌英俊,儀表堂堂,和自幼生活在一起的鄰居奧蘭.佩索形影不離。他在王都的貴族學院里,還有一個被某些人士稱為‘王都第一美女’的紅顏知己。

亞紀9976年六月七日上午,在伊瓦利斯帝國王都盧薩麗亞的貴族學院里,一些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此四個月前的一月十八日,馬克西度過了自己的十六歲生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