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六章 試探,坐觀

怎麼說傅東來都是內閣次輔,主持朝政近四年時間,天子之下百官之上權勢第一,他或許也有狼狽,但面對舊派的反撲,絕不會束手待斃,毫無反擊之力,只不過如今他不再是光腳的,許許多多都有諸般顧慮,不可肆意施為罷了。

可生死存亡之下,一切就不一樣了。

馮恆石的注視之下,傅東來搖了搖頭。

「有些想法,不過事情來的太過突然,許多事情來不及布置,當下保住新政的薪火為第一要務,至于其他的」

「我還要在確認一些事情才成。」

「什麼事情?」

「楊景。」傅東來嘴里平靜的吐出兩個字來。

「楊景?」

馮恆石額頭上的皺褶擠在了一塊兒,卻輕輕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此次朝局突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首輔次輔的權利之爭,隱忍三年後,楊景的突然發難,讓放下戒備的傅東來有些措手不及。

反倒是王子騰的手段,並不出人意料,畢竟雙方之間有些事情已經注定了。

關鍵是這兩人是怎麼聯系在一起的?

是因為當初同為李恩第盟友的淵源?或許有這個可能,但絕不是促使楊景突然調轉風向的根本原因。

情況是很明顯的,在之前的數次交鋒中,王子騰給朝堂添了不少掣肘,但總體而言,內閣依舊佔著上風,新政穩步推行。如此明顯的劣勢之下,依楊景的性子,絕不會輕易的邁出這一步,招來傅東來葉百川等人的敵意。

暴露敵意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他這個內閣首輔再也坐不安穩,除非把礙眼的傅東來除掉。

可這,何其之難,皇帝這關就過不去。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做出的決斷?

只有搞清楚這個問題,才能知道對方到底在下什麼棋,從而做出應對,否則就會一直被動下去。

「不過我倒還有一件事想要請你幫忙。」

馮恆石目光看了過去,等待下文。

「賈瑛那邊,還請你親自去一封信。」

「此事與留白有何關系?」談及賈瑛,馮恆石心中不的不對傅東來的用意表示懷疑,他雖然不讓賈瑛再來,可一日為師

與傅東來這種人相比,賈瑛到底還是年輕了,尤其他此刻身處敏感之位,稍有不慎引來的便是猜忌殺身之禍。

「你太小看賈瑛的位置了,別忘了此事因何而起,是西軍兵敗,周興的奏折中明確的提到了西軍大營的軍令,若說此事的變數,我看不在朝局之上,還有落在局外。」

「而且這封信也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為了新政,也為了大乾的將來。近來朝中隱隱有關陛下龍體的傳聞,別人只當是傳聞,可老夫卻是清楚,此言並非空穴來風。如今新政遭遇危機,勛貴和李恩第留下的殘黨反撲,宮中聖人龍體同樣是個變數,大位又遲遲立不下來,這樁樁件件交匯在一起,看似鼎盛的嘉德盛世,實則四處漏風,如雨中危樓,大廈飄搖啊。」

「老夫一人之命,死不足惜,可若讓大乾的江山葬送在你我之手,那可真就成了千古罪人了,老夫這個東來公就是天下最大的笑柄,你這個臭石頭只怕連墊茅梁石都嫌臭。」

「賈瑛手握二十萬大軍,與楊佑又相交篤厚,他二人若聯手,大乾北地大半的邊軍足可安穩,別忘了,遼東的宋律也是跟著賈瑛起家的。北地安穩,京城就很難鬧出大的亂子。眼下唯獨讓老夫顧慮的事情,你也應該明白。」傅東來看向馮恆石出奇的平靜說道。

馮恆石說道︰「老夫自認對留白還是有些了解的,只要你不逼他,事情未必就會朝你擔心的方向走,他或有私心,但縱是老夫也不可否認,若真論天下胸懷,他未見的就比你東來公差,可勛貴到底是繞不過的一道坎兒。」

傅東來點點頭道︰「不然你以為老夫為何屢次啟用他,如果他不是出身勛貴,那該多好。」

「所以,你不能走,有你在,賈瑛心中就有一道鎖,老夫才能放心。」

馮恆石搖了搖頭道︰「老夫可以賣出這張老臉幫你些這封信,可還是那句話,勛貴怎麼辦?」

傅東來苦笑一聲︰「如今我已自顧不暇,你還擔心什麼?話說,你馮恆石何時站到勛貴這邊了?」

馮恆石撇了撇嘴,懶得回答。

勛貴與他何干,他只是不想看著自己時隔多年後,看著自己又一次親自認下的弟子走上那條禍亂綱常禮法之路罷了。

卻听傅東來繼續說道︰「或許連你也沒看明白,賈瑛真正在意的其實不是勛貴。」

馮恆石眉毛一挑。

「你只告訴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老夫只要新政不黜,大乾依舊姓楊。」

「不提這些,你還是準備一下吧,明日就啟程離京。」

「金代仁正派欽差在前,你讓老夫以什麼名目前往山西?」

傅東來皺眉,他也一直在考慮這件事,出師就得有名,不然很難與金代仁相爭,對方同樣是正二品的左都御史。

「金代仁是以辦桉欽差的身份離京的,在地方並無實權你看這樣如何,王子騰新定西域,朝廷已經在考慮在西域設立三處宣慰司,分別是亦力把里、葉爾羌和哈密,當下缺少一個一攬大局之人,鑒于賈雨村同王子騰的關系,我想調賈雨村巡撫西域三司,以為過渡,為今後成立布政司做準備。」

「你想讓我接任山陝巡撫?」

「是總督。」傅東來糾正道。

「王子騰打下來的疆土,交給賈雨村去處理,情理上倒也說得過去,畢竟西域諸部還是認可王子騰的。」馮恆石點了點頭。

還有一點他沒說,將賈雨村遠放西域,也是變向折掉王子騰的一個臂膀,不然若在等一二年,以賈雨村山陝巡撫的身份歸朝,少說也要空出一任尚書來。

傅東來點了點頭︰「趁著楊景還有正式舉起大旗,禮部有你,兵部有嚴華松,刑部尚書李乾安近二年也與我多有走動,戶部那邊,谷廩倉一個侍郎在主事,也沒有問題,只剩吏部和工部。內閣這邊有我和百川也足夠成此事了。」

馮恆石點了點頭。

兩人又商議了一陣兒,直到夜半時,傅東來才從馮府離開。

雖然做了應對,但轎子里的傅東來依舊難以徹底放下心來,馮恆石老了,真的老了,這才說了多久的話,就幾次面露困頓,禮部這邊也撐不了多久了。

李乾安一直游離在外,到如今還是沒有明確表態,只怕是看出什麼來,畢竟對方在今上登基之時,就已經是刑部侍郎了。

吏部如今掌控在勛貴手中,工部在楊景麾下,只剩下兵部和戶部了。

谷廩倉此人傅東來其實是有些看不上的,太過圓滑,若非想找一個听話的上來,只怕也輪不到他。

「還是不夠啊。」

翌日,朝堂。

傅東來葉百川聯名累本保奏,改調山陝巡撫賈雨村巡撫西域亦力把里、葉爾羌、哈密三司,任禮部尚書馮恆石為山陝總督。

兵部尚書嚴華松、戶部侍郎谷廩倉跟班附議。

楊景似乎聞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沒想到傅東來的反擊來的如此之快,他不是沒想過做雙方撕破臉面的準備,只是這些年低調的久了,再想將威望撿起來,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做到的。

不過到底還是有些根基的。

緊接著,工部尚書便表示反對,吏部尚書緊隨其後。

嘉德將目光看向了刑部,倒不是說其他大臣的意見不重要,只是相比六部而言,話語權還是輕了些。

「陛下,西域是我大乾數萬將士瀝血打下的疆土,自然不可置之不顧,臣也以為賈雨村是最合適的人選。」

隨著李乾安的話落,此事也算是定下了,楊景臉色黑了黑,卻也沒什麼過度的反應,只是睜開的雙眼皮再次垂了下去。

能添一份助力再好不過,可如果不成,也無關大局,是個賈雨村都比抵不過一個傅東來。

坐在御座上的嘉德,自然也看出了今日朝會上的不同尋常,目光從傅東來身上掃過,最終吐出一個「準」字。

只听嘉德又道︰「既然今日議起官員轉遷之事,索性朕也有一念,今日一並說了。」

「左副都御史林海,幾經任事,深得朕心,其功績諸君已然在目,朕有意遷林海為左都御史,諸卿可有異議?」

傅東來聞言,率先出班道︰「功賞過罰,方能秩序有度,臣無異議。」

新政一系的官員見自家大老都開口了,自然紛紛跟風附議,朝堂上下,居然罕見的沒有一人反對。

嘉德見此,也露出了笑容。

接著又道︰「朕一生共有八子,如今僅存其五,其中三子業已成年,余宮中的皇七子和皇八子,雖年幼愚頑,可也不失真性。」

被圈禁在府的楊儀,已經徹底被皇帝排除在外,百官雖然唏噓,卻也能夠理解。

「諸卿累累勸進,讓朕早立太子,可每每念及朕的兩位皇兒英年夭逝,朕心思痛,頓首捶胸,可儲位事關社稷之重,不可久而高懸,諸卿以為朕這五子之中,有哪位可擔國朝重任的啊?」

平地一聲驚雷,嘉德的話,讓整個朝堂都炸了鍋。

一直以來,對于立儲之事,皇帝都不願在百官面前提起,甚至為此還曾杖斃兩名官員,百官們似乎也看出了皇帝的忌諱,畢竟普天之下,那萬人之上的位子只有一個,哪怕是親生父子,也不免因此心生猜疑,更不提,發生了楊儀、楊俟之事,楊俟的死,到現在都是一個懸桉。

卻沒想到,今日皇帝居然轉性兒了一般,在朝會上直接提了出來。

不僅是百官有些猝不及防,就是傅東來也愣了愣,不明白皇帝到底是什麼心思,按說涉及儲位這種事情,總是要同內閣幾位商議一番的。

最忐忑緊張的莫過于站在班列前列的楊了,諸皇子中,如今唯有他一人參與朝政,賢明與否似乎已經沒有了爭論的必要,可自己的父皇還是問了出來。

百官會如何選擇?

楊看了看身前的幾人,傅東來和葉百川就不用想了,如果有可能也不會等到現在,他的舅舅選擇了同楊景合作,那雙方之間就更沒了可能,雖然這件事少有人知,可大概也瞞不了多久了。

「如果能再等一段時間該多好。」楊心中如此想到,同時抬眼往高高在上的御座上看去,懷疑他的父皇是不是知道了什麼,不然為何會選擇在這個時候。

「怎麼諸卿都不說話了?」

嘉德環視眾人再次問道︰「太常寺卿,你以為呢?」

班列中,須發花白的太常寺卿柳湘便是力主早立儲位的人之一,也是鼓動百官于奉天殿和華蓋殿外跪諫的主使之一,此刻被皇帝點名,他自不能在保持觀望,顫顫歪歪的站了出來,目光同時滑過了楊所在的方向,心中在快速盤算著,是否趁此機會

「陛下垂問,臣不敢不據實以告,老臣以為禮郡王楊,辦海關、平倭亂、主海政漕政,于叛軍圍城之時,更是身先士卒,死戰不退,可為諸皇子表率,乃不二人選。」

「兒?」嘉德緩緩開口,班列中的楊此時心卻不爭氣的狂跳了起來。

「嗯,兒確實不錯。」

「朕尊祖訓,立嫡立長,守在一個嫡字,只是如今嫡子俱歿,沒了法禮依憑,五位皇子都是朕的兒子,朕這個做父皇的,不得不持正公允,朕知兒任事能為,但卻不能獨斷偏私,朕之良苦諸卿也該知道的。」

班列中的楊就快要罵街了,如果不是面對龍位上的那位。

這是在為大乾選儲君,不是在幾個兒子面前扮演一個仁慈的父皇。

再環首看去,居然還有官員不住的點頭應和,似乎對皇帝的這個說辭極為認可。

「都是豬嗎?」

這朝堂之上不是只有楊一個聰明的,該听明白的都听明白了,楊景想不通為何嘉德會對如今唯一能撐得住場的兒子這麼不滿意。

傅東來則是意會了皇帝的心思,他的全部精力都在新政之上,對于未來的儲君人選,首要的條件就是對新政的認可和支持,按說楊也沒少參與新政的推行,可他總覺得楊似乎和楊儀沒有太大的區別,那平和謙遜的外表之下,總在掩蓋著什麼。

如果之前不能確定,那柳湘的奏言已經能說明問題了,太常寺卿也是個老派人。

「陛下仁德千古,臣感銘肺腑。」偏偏這位柳大人被嘉德幾句貼心話感動的激昂不已,就連說話都帶著些顫音。

「豬隊友。」

此時,不知多少人心中閃過了這三個字,便懶得再去看柳湘一眼。

嘉德點了點頭道︰「嗯,今日提起此時,便是為了廣開言路,諸卿但有諫言,今日暢說無妨。」

有人想要出班附和,卻被身側的同僚暗中提醒,停下了腳步。

嘉德等了片刻,見無人說話,又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先到這兒吧,不過朕還是那句話,但有諫言,朕允許諸卿暢所欲言,不便在朝會上說的,也可寫成奏表,呈于御前,此事就有通政司負責,凡所涉立儲的奏本均可直達天听。」

「今日,就先到這里吧,散朝。」

「百川,看出來了嗎?」

「陛下似乎在有意試探,對禮郡王似乎並不怎麼」

傅東來點點頭道︰「不錯。」

「可為什麼呢?」葉百川同樣不解。

傅東來沉思一二說道︰「陛下是天下之主,許多事情,或許你我不清楚,但不代表陛下不清楚,听說賈瑛離京那日,禮郡王是同東平侯一起到的賈府。」

「東平侯穆鴻,從來都是深居簡出,一直待在金陵,何時同禮郡王府相交密切的?」

在他們這些人眼中,任何巧合,都不能簡單的看做是一件偶然。

「老夫听說,當初在江南主政海關衙門時,楊就不止一次暗中拜訪過東平王府。」

「你是說」

傅東來搖了搖頭︰「還不能確定。」

「不說這些了,去送送馮恆石吧。」

回宮後的嘉德,站在桌桉前,提筆在紙上寫下了兩個字,定楮看去,正是「柳湘」二字。

「戴權。」

「奴才在。」

「傳朕口諭,賜馮嚴寬尚方寶劍,令繡衣衛指揮僉事沉翔隨行護送。」

「你不用親自去,派個人去傳旨即可。」

沒人知道這位皇帝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馮府門口,正打算啟程的馮恆石,連帶前來相送的傅東來和葉百川在听到皇帝的口諭後,傅東來老淚縱橫。

幾欲嗚咽道︰「陛下」

遠在哈密的賈瑛,看著眼前一身肅殺風塵的木恩賜,手中捧著的木盒之中,正是薩楚仁貴的首級。

「幸不辱命。」木恩賜笑著說道。

賈瑛同樣回以一笑︰「我會為表兄請功,湘軍營新敗之過算是揭過了,如果可能,我想向朝廷保本,舉薦你為甘肅鎮副總兵。」

木恩賜對此倒不是很在意,不過能升官,誰會不樂意呢?

「我的根還在南疆,祖父當初讓我來幫你,沒想到這一幫卻是回不去了。」

賈瑛笑了笑說道︰「雲南木氏不能總待在納西,只有走出來,才能給部族更多的照拂。」

「我知道。」

帳簾被掀開,喜兒走了進來,將一封迷信交到了賈瑛手中。

「二爺,剛剛傳來的,是海大的信。」

賈瑛拆開一看,卻是近來京中發生的大事。

「姑老爺升任左都御史了,老師要外任山陝總督?」

接著,眉頭又是一挑。

「賈雨村巡撫西域三司?」

這位賢兄還真是仕途坎坷,巡撫西域三司,這同流放有什麼區別。

到了此時,賈瑛才感到了一陣輕松,于京城外,坐觀朝局變幻,百劫不沾我身,只要他一日手握兵權,誰都不能奈他如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