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三章 雨村赴任,南疆來人

只听賈瑛回道︰「我想東萊公誤會了,學生只是說了勛戚對大乾的積弊所在,卻沒有說要將勛戚趕盡殺絕。」

傅東萊聞言,雙眼微眯,沉聲道︰「哦?明明勛戚在你口中已經變成了大乾的掘墓人,怎麼這會兒又成了積弊了?年輕人,說話要穩重。」

心卻到︰「偷換概念,看來還是心機不純」

見傅東萊變了臉,賈瑛也不慌亂,不緊不慢說道︰「東萊公且听學生說完,既然提到根基,那就要明白我大乾的根基是什麼?是萬民百姓嗎?當然是!可對于大乾來說,勛戚難道就不是了嗎?」

「勛戚之所以惡,便在于它與百姓同為一朝根基,卻吞彼而壯己。如果朝庭為了萬民百姓,而將同為根基的勛戚趕盡殺絕,那與勛戚所行之惡,又有什麼區別?」

「是以,勛戚即便再惡,那也只能是積弊,既然是積弊,那只需配上良醫好藥,整治就是了,何來趕盡殺絕之論?」

與國同戚,與國同戚,這是天家對于勛貴們的承諾,賈瑛說勛貴是王朝根基,傅東萊自然不會反駁。

只是傅東萊從未見過如此詭譎巧辨的年輕人,偏偏還能自圓其說,只是被他這麼一通亂繞,他到底是站在哪邊的?是人是鬼?

重癥需用猛藥,傅東萊當然知道,用的著一個孺子來對他說?虧得自己方才還覺得他的話甚有意趣

一時間又覺得了然無味。

可賈瑛那邊長篇議論文不過才開了個頭,總分結構,也只有個總,論據和對策還沒說呢。

正要再開口,卻听傅東萊擺手道︰「罷了,今日就到這里吧。」

賈瑛︰「」

看來自己這次答辯失敗了,許是傅東萊不喜歡自己拐著彎兒的為勛貴們說好話。

可賈瑛也難啊,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保住自家門楣,要是上來就把一眾勛貴們得罪光了,恐怕不等嘉德帝和傅東萊動手,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侯門公府就一擁而上把賈家分食了。

再說,什麼叫利益共同體。

如今,勛貴那邊倒是沒得罪,可傅東萊這里起碼,這次拜訪算是以失敗而告終了。

只見傅東萊看向齊思賢道︰「老夫畢竟受人所托,你雖然沒向老夫提要求,可老夫說出去的話卻不會反悔,那便將這個機會留下吧,等你什麼時候想要了,便來找老夫。」

又對賈瑛說道︰「既然她住在你府上,那就好好照顧,莫要使她受了委屈。你們都去吧,老夫累了。」

二人當即告退,出了傅府。

等兩人走後,傅東萊精神又變得閃爍了起來,對著門外道︰「阿祥,你去將鐘慶喊來!」

老僕領了命,便轉身往外院兒走。

卻又听身後傳來傅東萊悠悠的聲音道︰「你同他一並到老夫書房來!」

平整的院落里,老僕險些絆了一跤,臉上一陣愁苦,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得罪了老爺。

這邊回去的路上賈瑛臉上不見半點失落,無論是想改變一個人的偏見,還是想要給一個人留下好的印象,都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做到的,而且本來他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如果賈府的命運就這麼容易被他改變了,那紅樓就成不了經典了。

唯一遺憾的是還沒來得及向傅東萊打探一番馮師的情況。

剛回到府上,就听賴管家說今日有兩撥外客來拜,因他不在家,來人只留下了兩封拜帖和一封書信。

賈瑛想不到自己在京城還有什麼熟人,也許同來京城趕考的雲貴士子除外,可他們又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接過賴管家遞來的書信拜帖,賈瑛與齊思賢回了自己的小院兒。

這才將拜帖和信封打開來看。

兩封拜帖,一封是南疆木府的,另一封是賈雨村的,另外賈雨村還留了一封信。

賈瑛看著木府的拜帖,心里不由露出一絲笑意,他們來了,後面的一些事情也就能慢慢鋪開來做了。

心里想著︰「看來明天的抽空去見上一見,就是不知道來的是哪個,想來外公也不會派一個與他不熟的過來。」

轉身又拿起了雨村留下的信封,輕輕拆開,賈瑛很好奇賈雨村為何會給自己寫信,難道是有些事不好當面開口,所以弄這麼一出?

等到賈瑛看到了信件里的內容,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同時心中也不免有些遺憾。

只見雨村寫道︰「二公子青鑒,雨村拜上。自當日同船北上,貴府一別之後,已數日未見,雨村本意擇日再拜。

不料當日公子一語成讖,吏部下文責雨村即日赴應天府任上元縣令,時值臘月寒冬,河上冰稜將起,恰逢南下船只今日出港,與公子不能一晤,雨村甚憾。

唯公子當日點撥之情,雨村銘感肺腑。然聞當日公子之言,似有未盡之意,雨村厚請公子再賜一二箴言。情長紙短,不盡依依,再祈珍重。」

看完雨村留信,賈瑛不由莞爾一笑,心道︰「看來自己那日的話起了作用,只是沒想到他這麼快離京,不然前兩日就該抽空見他一見,如今」

賈瑛算了算時間,南方的來信估計也就在著一二月之內了。

「給雨村的回信也不能晚了,當然也不能太早,箴言豈是那麼容易就能得了的?」

將瑣事拋到腦後,賈瑛又喚來周肆伍問了一番老宅的修葺情況,又趁著夜靜溫了會兒書,這才睡去。

第二日一大早,賈瑛便跨了大半個京城往時雍坊而去。

前些日子,時雍坊忽然開了一家香料鋪子,那家鋪子的掌櫃甚是豪富,一出手就在時雍坊最繁華的興慶街盤下了十來間的鋪子,打通了連成一串。

這般大的手筆,便是在富貴雲集的京城也是少見的很,一時引來大量的人群圍觀。

你還不要說,人家鋪子大有大的道理,鋪子剛開不久香味便傳遍的整條興慶街,而且擺出來的香料有許多,甚至都是在市面上買不著的。

有心的人一打听,才知道這家鋪子的香料是從南疆來的,是真正有錢都不一定能買的著的。

皇城根兒下,最不缺的就是一擲千金的富豪商賈,豪門貴婦。

于是,開張第一天,生意火爆。

在京城做生意,可不是你的貨好客人多就能長久的,這不,開張還沒幾天,就被幾家臨近的同行盯上了。

先是一些青皮地痞上門搗亂,被掌櫃的帶著一群伙計打了出來,又被隨後而來的緝盜鋪的人拿了去。

安靜了沒幾天,就有清吏司的差役上門,說是要繳納課稅。

清吏司的才走沒多久,巡防營的大頭兵也來了,然後就是繡衣衛的大爺們,而且還不是來一次,頭一天送走,第二天照樣來。

官老爺一出場,小民百姓繞著走。見慣了這種場面的人,哪還不知道,這家鋪子得罪了上面的人。

就在大家都認為掌櫃的不是破財免災,就是人財兩空的時候,南城兵馬司的人來了,十來個披掛戴甲的軍漢往門口的茶棚里一坐,也不進去鬧事,眾人心中納罕。

這時,興慶街西邊口,連著兩三日撈的彭滿缽滿的巡防營軍漢們又一臉喜氣的走了過來。

只見茶棚下,南城兵馬司的軍漢們忽然放下手中的茶碗,照著巡防營的就迎了上來,不等他們反應過來,手中的家伙兒就開始招呼。

興慶街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同管京城治安的巡防營和南城兵馬司當街打起來了。

百姓們可不管你哪邊的,有熱鬧看就成,四周的人群連連叫好。

時雍坊興慶街附近三個緝盜鋪的差役都趕來了,卻沒一個敢出頭的,兩邊都是他們的上司。

宛平縣的捕快轉了一圈也走了,軍方的事情,不歸他們地方管。

巡防營不過是七八個人,面對兩倍敵人的圍攻,自然很快就落了下風。

有幾個瞥見繡衣衛的人此刻正混跡在人群中吃瓜,當即呼喊道︰「繡衣衛的兄弟們,兵馬司的想從咱們嘴里搶食兒,是爺們兒的都別看著啊!」

京城里面常見的軍爺,只分三類人,一個是巡防營,一個是五城兵馬司,最後就是繡衣衛。

前兩者管得是京城的治安,百姓們平日里也能見到。

後者就比較少見了,不過卻沒人敢小看他們。

南城兵馬司的听到繡衣衛的也來了,當即停止了亂斗,一眾人聚在一起防備著。

巡防營的能揍,大家本來就不是一體的,可繡衣衛就不一樣了,那是天子親衛,他們也不敢隨意出手。

就在這時,一匹快馬打了過來,馬上一名差官喝道︰「傳五軍都督府的令,南城兵馬司、巡防營速速歸營,擅出不歸者斬!」

南城兵馬司的听了,向差官領了命,一句話不說就離開了。

巡防營的一個個卻成了苦瓜臉,雖然名義上他們也歸五軍都督府轄制,可他們的直接上司可不是五軍都督府,如今他們挨了打,對方倒出來調停了,而且只喝令歸營,卻不提處置肇事一方。

哪里還不明白,這是有人在算計他們,或者說算計他們被後的那位。

一旁的繡衣衛見了,大有深意的朝著香料鋪看了一眼,領頭旗官吩咐道︰「咱們走,今後這家鋪子不歸咱們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