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章 黛玉和時飛

「勞煩老伯到府里傳個話,就說家中後輩子佷賈瑛前來拜訪姑丈大人。」

揚州鹽政衙門前,賈瑛遞出名帖,向守門的老僕交代道。

老僕渾濁的雙眼以睜道︰「可是打都中夫人府上來的?爺先請到廳中喝杯熱茶,老奴這就去稟報我家老爺!」

賈瑛一行隨老僕進門,路上老僕周肆伍說道︰「老哥只管去回稟姑老爺,就說雲南府的小瑛二爺路過揚州來拜就是了,姑老爺自然知曉怎麼回事。」

林府老僕未走多久,賈瑛只听廳外有腳步聲傳來,手中茶碗放下,目光轉向門口。

門簾子被掀了起來,一三旬上下續著短須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一側老僕周肆伍躬身行禮,賈瑛也匆匆站了起身,向著來人行禮道︰

「後輩子佷賈瑛給姑老爺見禮,問姑老爺大安,也問各位姨太太安。」

林如海面目和善,趕忙將賈瑛扶起道︰「瑛兒快快起身,南疆至此遠隔千里,一路可還順利?」

身為揚州巡鹽御史的林如海幾乎管著小半個江寧的鹽鐵行當,是名副其實的天家在江南的錢袋子,雖說只是七品秩,可明白其中關竅的人都知道,這是天家放在江南的一雙眼楮,手握專奏之權,其地位不能單以品級而定。

更何況其本身還是督察院的右僉都御史,地方官吏哪個敢慢待一分。

是以未過四旬的林如海,一行一動之間都帶著幾分朝庭大員的風範。

賈瑛甚至都覺得再有幾年,這位姑老爺的威重之勢怕是都能趕得上馮嚴寬了。

「勞姑老爺掛念,一路還算穩當。」賈瑛恭敬回道。

林如海拉著賈瑛入座,回憶道︰「當真是時過境遷,當年你父母領你進京時,你也不過十一二歲,不成想,如今都這般大了。」

說著又是感懷一聲︰「若你父親依舊健在,那該」

這時有下人來報說︰「老爺,雨村先生正在給小姐授課,說是這便過來。」

「知道了,你通知下去,讓伙房準備一桌筵席,另外,今日府里便不見外客了。」林如海吩咐道。

說罷,又囑咐了一句︰「對了,順便將雨村兄也請來一道。」

听到「雨村」二字,賈瑛眸光一凝︰「終于要見到了嗎?」

說實話,賈瑛此刻,對于見到傳說中「林妹妹」的渴望,都比不上對這位賈時飛的。

還記得原著里,賈政君臣奏對時,皇帝便兩次提到「賈化」之名,其中之一是雲南賈化,而另一個,就是如今這位了︰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

只是賈瑛臉上卻未表現出異色,只做惶恐道︰「怎好耽擱姑老爺處理正事。」

林如海擺擺手,笑道︰「哪有恁多要緊的事,不過些許應酬,今日,你我家人難得團聚,喚來黛玉,好生慶賀一番才是整理。」

賈瑛也微微一笑道︰「有六七年未曾見過妹妹了,也不知如今還記不記得我?」

「她那時不過四五歲的年紀,哪里記事那麼真切,你莫要失望才是。」

敘起天倫家常,面容略顯文弱蒼白的林如海也微微泛起一絲紅潤,他這一姓,人丁淡薄,發妻又早年亡故,幾個姨娘入家門也有幾年了,都不見有響動,膝下只有黛玉一女,終歸是冷清了些,如今難得這麼熱鬧,心中自是開心。

當下又問道︰「听說當年府里派人去雲南接你,被你外祖以年幼為名攔了下來,這些年過得可好?還有你父母的遺骸還是歸葬故里的妥當一些,終歸能享一脈香火。」

當年之事,賈瑛自己也清楚,外公畢竟是南疆土司出身,處世為人的一套道理和內地也有區別,記得當年雙方鬧得還有些不大愉快,不過他畢竟不好說些什麼,而且以他當時的年紀,也確實不大適合遠行。

「外祖對瑛兒甚是疼愛,一應吃穿用度都不曾少,至于先考妣瑛兒此行其中一事便是遷靈回鄉,前些日子在金陵剛下的土,倒叫家中長輩掛念了,都是瑛兒的不是。」

正巧這時,外間再次傳來腳步聲,簾子掀起,一男一女走了進來。

女孩兒自然便是黛玉了,只見其身似弱柳拂風,舉步間嬌喘微微,兩魘一絲愁緒,兩彎籠煙秀眉,卻又如嬌花照水,年歲不大,卻已然一副美人坯子。

不過方才進門幾步間,便已了然了諸人身份,先向林如海問了安,未等林如海介紹,便款步向著賈瑛而來,輕福一禮道︰「可是瑛二哥哥,妹妹見禮了。」

賈瑛輕輕一扶,轉頭向林如海笑道︰「姑老爺可猜錯了,妹妹還記著我呢!」

又轉向黛玉道︰「六七年不見,妹妹果真是出挑了,就是身子瘦弱了些,平日里該好好將養才是。」

黛玉臉色微微一紅,吐了吐舌頭,頗有些俏皮地道︰「謝二哥哥的關心,小時候的事玉兒卻也記不大清了,只是爹爹常在耳邊提起你,所以才印象就深了些,方才一見,就覺著熟悉。」

賈瑛展露笑顏,笑道︰「到底是自家的親妹子,這血液里就帶著一份親近呢。」

眾人皆露笑意。

又見黛玉轉向一旁的齊思賢道︰「黛玉見過姐姐,姐姐可真漂亮!」

齊思賢本就女兒家,見了比自己還小幾歲的妹妹,當然歡喜,再加上黛玉之態天然讓人憐愛三分,齊思賢更是難有的展顏一笑,牽著黛玉的手走向一旁道︰「妹妹可真是討喜,今年多大了,方才听有先生在為妹妹授課,讀寫些什麼書啊」

女兒家自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一側的林如海見黛玉難得能有相伴,自是老懷大慰,也不打擾,當下又向賈瑛介紹賈雨村。

「瑛兒,這位便是玉兒的先生,雨村兄。」

又向雨村道︰「雨村兄,這位是拙荊內佷,賈瑛。」

賈瑛早就暗中注意這位名盛紅樓的賈雨村了,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賈雨村也是一表人才,年方三旬上下,體態高挑修長,豐神俊朗,且一行一動之間都暗合規制,卻非尋常之人。

「見過雨村先生!」林如海以兄相稱,乃是文人之間的恭謙,再者賈雨村與林如海的年歲也相差不多,可賈瑛心中卻不願平白矮上賈雨村一輩,只稱先生。

不過,想賈瑛寧府正派的身份,自也不需向一個開革落魄的西席低身。

林如海明白此中道理,賈雨村知是賈家人,更加不會在意這些,急忙抱袖回禮道︰「雨村見過公子。」

雙方互相見過,林如海便道︰「雨村兄,正巧今日有親客上門,如海備了一席薄酒,今日不妨也一同留下,你我三人暢飲一番也好。」

雨村自不拒絕,只道︰「那雨村便叨擾了。」

筵席擺好,黛玉、齊思賢與幾位姨娘一席,外間喜兒、周肆伍有林府一眾老僕招待。

這邊席上,便只余林如海、賈瑛、以及賈雨村三人。

席間三人暢聊天下,推杯換盞,賓盡主歡,好不熱鬧。

期間又提及賈瑛年少中舉,而今又進京趕考之事,另外二人都是一陣贊嘆。

林如海本是本朝探花出身,自然少不得傳授一些經驗,同時仍不忘囑咐賈瑛,莫因年少得志而荒廢學業。

賈雨村在一旁不時幫襯幾句,說一說自家見解,不過心底卻是閃過一絲羨慕,還帶著濃濃的嘆息。

想他賈雨村二十來歲的時候還在葫蘆廟蹉跎賣字為生呢,好不容易中試綬官,沒做幾年又被開革,如今已是三十來歲的人了,還只能依附林府謀個西席度日,與賈瑛當真是一個天一個地,羨煞人也。

賈瑛杯中酒水不停,卻是將賈雨村的模樣看在眼底,總感到有陣陣酸意彌漫,可揚州的菜沒加醋啊?

心道︰「雨村啊,雨村,果然你還是你!我就說嘛,你若真是如同表現的這般謙謙君子,莫非曹公眼花了不成?還是我賈某人看了本假紅樓夢,呵呵!」

賈雨村也覺得自己似乎喝多了酒,總感覺這位瑛二爺的雙目就沒離開過自己,想想又沒有道理,只能托故于酒。

卻听林如海又道︰「如此,倒是正巧,瑛兒,前幾日老太君才來的信兒,說是念及玉兒年幼無人依傍,已派了男女船只來接,只因玉兒前些日子因病未曾大愈,沒能成行,這兩日間我正想著找個合適的日子送玉兒北上,如今,你們兄妹正好一道入京,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賈瑛喜道︰「如此,倒是方便,姑老爺放心,瑛兒一路上定然會仔細照顧妹妹。」

林如海含笑點頭,以示肯定,又說道︰「到時雨村兄也要搭咱們家的船只北上,還要到榮府拜見內兄政老爺,瑛兒到時可照料一番。」

賈瑛聞言深深看了一眼賈雨村道︰「姑老爺只管放心。」

又端起酒杯向著賈雨村道︰「雨村先生,我兄妹這一路便勞煩先生照料一二了。」

賈雨村何許人也,雖比不得黛玉那般心較比干多一竅,可也是八面玲瓏的人物,察言觀色更是吃飯的本事,賈瑛帶有深意的一目,他哪能感覺不到?

搖了搖頭,確定不是喝醉了酒,心道︰「我與這位二爺剛剛熟識,似乎未曾得罪過他,怎地看我的眼神像是不懷好意?嘶,他不會壞事吧!沒道理呀?」

也不好表現過于失態,只得匆忙舉杯相迎。

本應是一場和睦的酬親宴,愣生生被賈二爺和雨村喝成了「陰陽酒」,一個心中冷笑,一個惴惴不安,唯獨林如海,難得親眷熱鬧,飲的端是痛快。

一張餐桌,三種境界,真真是︰觥籌間你劈我砍,無心人獨醉還歡。

翌日,眾人才剛剛將起,便有人來報,說林如海大早被揚州衙門的人請了去了,交代賈瑛由黛玉相陪,若有閑心,不妨逛一逛揚州城。

林府無男嗣,幾位姨娘又礙于禮法,管家老僕身份不夠,一時間林如海也只能叫黛玉相陪,一來,黛玉年歲尚淺,離婚嫁的年紀尚有幾年。二來,畢竟是兄妹,與男女大防也無傷大礙。

賈瑛倒也無所謂,只是今日要去祭拜姑母,黛玉又是情重淚淺的性格,再加上身體本就孱弱,要是到了母親墳頭,又要累及了身體。

于是,便沒有通知黛玉,只叫齊思賢得空陪黛玉玩耍,自己則帶著周家父子,喊上林府管家,準備了些紙扎吃食,到姑母賈敏墳前祭拜了一番,這才回府尋黛玉去。

哪知黛玉一見面便問道︰「二哥哥,你去祭拜母親,為何不帶上我!」

說著還嘟起了小嘴,秀眉一簇,滿臉不樂意的模樣。

賈瑛未曾想黛玉還有如此一面,只能哄道︰「若把你也喊去,誰來陪你思賢姐姐?妹妹就原諒我一回吧。」

黛玉明顯不信,還是齊思賢在一側勸了幾句,這才做罷。

賈瑛暗笑道︰「果真是個不好糊弄的主,怪不得能把寶玉那等性子的人也收拾的服服帖帖。」

一直到了傍晚,方才見林如海拖著疲憊的面色回家。

賈瑛知道林如海身體文弱,黛玉的病根也有承襲父親的原因在里面,若不好好將養,怕也逃不過曹公的筆鋒。

這會難免要提上一句道︰「姑老爺,也該注意一些自家的身體,萬事不都有下差們去處理,若要累垮了,卻叫玉兒妹妹該如何?」

當然,賈瑛也知道自己一句勸,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人在宦海,哪能由得了自己。

林如海面色和善一笑,心中親近之意更增幾分,道︰「你的勸,我記下了,難得你有孝心,還去敏兒那里祭拜一番,今後你妹妹在京,我這邊也顧及不上,還要你多累些心思才是。」

卻是管家老僕同林如海說了今日之事。

賈瑛道︰「姑老爺但放寬心,妹妹這般惹人疼愛,到了老太君身邊,又怎會虧得了她,佷兒也會盡心照看的。」

林如海點了點頭,又道︰「本想再留你幾天,不成想衙門里來了事情,這幾日恐怕未能得閑,不如明日安排妥當,便早早搭船出發吧,眼看著時日漸冷,早些進京也好,另外也能騰出時間讓你溫書。」

「這般著急?難道是揚州這邊又出什麼事了?還事關鹽政?」賈瑛心道,又看了看林如海的面色。

以林如海的養氣功底,除了滿臉疲憊,他也看不出什麼。至于衙門的政事他也不好多問。

只道︰「可曾通知了玉兒妹妹?」

林如海搖了搖頭道︰「我已命幾個姨娘準備,玉兒明日再告訴她不遲,不然怕是一夜難眠。」

又是一夜無話。

第二日,一行人早早就上了行船,黛玉哪里肯離了父親,一時只做不依。

如海勸道︰「為父年近四旬,再無續室之意,你年幼多病,又無母親教養,如今去了外祖母那里,兄弟姊妹們也多,正好相互扶持,也減了為父的內顧之憂,玉兒听話,等方便時再回來看看為父便好。」

黛玉見父親心意已決,只能灑淚拜別。

林父仍不忘交代︰「若欲什麼難事,便找你瑛二哥幫忙。」

這才開船而去。

這邊行人上路,那邊京城榮府近日也迎來一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