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能幫到燦玉姐,是我的榮幸。」听說因為這個原因,自已才有機會被耿老大邀請,夏臻總算搞清楚了來龍去脈。

重生後他努力抄歌詞,寫散文,編故事,除了這個能賺錢,更多的是想通過作品,把自已塑造成才子的形象。

這時候會動筆桿子的文化人真的特別吃香,絕不是九十年代以後的人可以相像的。

實在是國家太缺少高學歷人才了!

比起普通人,老師大多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于是矮中挑高個,大量老師于是被縣里甚至市里的領導看中,調去當秘書。

如果去百度七八十年代成名的企業家或者中高層領導干部,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巧合,這些人大多是教師出身。

夏臻比較意外的是,雖然他已經發表了這麼多作品,卻因為這個時代的信息傳播太落後,最終只有耿家兄妹倆,以讀者的身份找上門來。

也就是說,他靠寫作成名的計劃,相當于失敗了。

最後卻陰差陽錯,因為于燦玉送了台錄音機,他回報一首歌,反而讓自已揚眉吐氣了一回。

「我相信這是你的真心話。」跟夏臻交流到現在,耿星河多少能判斷出他的性格和能力。「既然我們今天已經認識了,就不要再跟我們見外,如果有什麼困難,盡管開口。只要我們能幫的,一定不會拒絕」

雖然相信他不會胡亂提要求,他依然給了限制條件。

內心里是真的喜歡這個和女兒同齡的小家伙,不但會寫詩寫小說,連做菜也這麼拿手,都不知道還有什麼事能難得住他。

「謝謝耿伯伯。」夏臻見他給了這個承諾,頓時喜出望外。「我們家三口人,現在過得還不錯,暫時沒什麼困難。」

人家這是客氣,如果自已真的隨便提要求,那就被人看輕了。

能得到這個承諾,已經不虛此行。

他雖然相信自已的能力,幾乎用不著求人。

但是人活在世上,誰敢保證一輩子都能順順利利呢!

萬一某天得罪了權貴,有耿星河出面幫忙解決,肯定比自已處理更得當。

也就是說,自已手里等于多了張底牌。

遇到緊要關頭,可以當王炸拿出來。

「沒困難就好。」見夏臻應對得體,耿星河更加滿意。

小小年紀,就這麼知進退,長大了肯定是個好幫手。

兒子年紀不小了,估計還沒有他懂得多。

有空得讓他們多接觸,只要兩人能成為朋友,相當于給兒子找個幫手。

「夏臻老師,你除了泡菜,還有其它寶貝嗎?」耿啟中等父親和夏臻聊得差不多了,忍不住插嘴問道。

他總覺得夏臻不簡單,不可能只有泡菜這麼簡單。

「你需要什麼物資?」夏臻笑著反問。

看來他一直不滿足鴿子市場的小打小鬧,想利用父親在舜江縣工作的機會,賺到第一桶金。

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能小看他了。

畢竟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眼光和魄力,他能走這一步棋,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人。

就連他自已,最先考慮的是考上大學,寫文章賺錢,而沒有直接走他這條路。

因為這條路雖然回報驚人,卻更艱難風險更高。

「你有什麼我就要什麼?」耿啟中悄悄望了父親一眼,大膽地回答。

作為記者,他自認為比大多數人都要眼光長遠。

改革開放雖然還不到一年,但是國門既然已經打開,就不可能輕易關上。

而且國家工作重心,放到了經濟建設上。

這樣一來,街上的個體戶,只會一年比一年多,規模也會一年比一年大。

也就是說,鴿子市場總有一天會被更規範的市場取代,這一點看看鄰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就知道了。

這讓他有了危機感,想盡快完成自已的賺錢目標,免得錯過好機會。

「那我試試,看能不能搞到一些蔬菜和水果。」夏臻雖然很希望借耿啟中的路子幫自已銷貨,卻沒有馬上同意。

已經談好了泡菜生意,還是先合作一段時間試試,如果雙方合作愉快,再加深合作也不晚。

「行。」見夏臻這樣保守,耿啟中懷疑他有所顧忌,就沒有再說下去。

「小夏,你怎麼看待個體戶這種新生事物?」耿星河靜靜看著兒子和夏臻的對話,沒有表達自已的想法。

此時見夏臻似乎有所保留,就好奇地問了一句。

「個體戶肯定會越來越壯大,用不了幾年,至少一半以上的城鎮青年,會成為其中的一員。」夏臻語氣平靜地回答。

耿領導突然問這個,肯定有考較自已的意思,他就不必藏著掖著。

因為這個話題,沒有那麼敏感,加上耿家對自已的態度還是很真誠的,稍微透露一些未來的趨勢,想來不會引起不好的後果。

「為什麼這樣說?」耿星河確實有考考他的意思,見他說得這麼絕對,頓時認真起來。

「很簡單。」夏臻語氣肯定地回答。「一方面,城里有這麼多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卻沒有那麼多的工作崗位給他們,總不能讓他們一直游手好閑吧!如果想賺錢混口飯吃,當個體戶是唯一的出路。」

頓了頓,他又繼續往下說︰「另一方面,國企和集體企業已經人滿為患,效率低下,想解決這個辦法,唯一的出路,就是精簡人員,讓混日子的那些人離開工廠,這些人如何解決吃飯問題?同樣只能去干個體戶——」

有些話不能說得太透徹,說到這個程度的話,想必耿領導已經能听懂了。

很多時代都不存在絕對的好政策,也不存在完全沒用的政策。

有時候看起來非常倉促,或者跟大家的理解的完全相反,無非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罷了。

就像以前的上山下鄉,不去判斷這樣做是好是壞,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國家不執行這條政策,城市根本養不活這麼多張嘴。

把他們送到農村,至少有口飯吃,也能活下來。

「你說的確實有些道理。」耿星河沒想到他看問題能直指核心,非常吃驚,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那縣里是不是應該全面放開對個體戶的限制,讓他們隨意做生意?」

自已這個層次,自然能明白國家這些年有多麼不容易。

但是很多年輕人,卻不理解上面的苦衷,反而有各種怨言。

在個體戶這件事上,雖然擺攤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縣里一直沒有停止過對他們的整治,只是沒有以前那麼堅決罷了。

對于這個新生事物,究竟要如何對待?

不管是縣里市里還是省里,都一直有正反兩個觀點在博弈,誰也沒辦法說服誰。

他個人是支持個體戶發展的,但是以他的位置,卻不能公開表態,否則會犯立場錯誤。

「暫時還不行。」夏臻搖搖頭。「時機未到。」

「時機什麼時候才會到來?」耿啟中心急地追問。

「等個體戶形成一定規模,正反雙方肯定會發生劇烈的踫撞,到時上面肯定會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既然耿星河沒當自已外人,他也不能信口開河,害了他們父子。「如果我猜得不錯,明年年底或者後年年初,國家差不多會把相關政策頒布出來。」

重生者就有這樣的好處,知道明年十二月份,第一個工商個體戶營業執照就會頒發。

這代表國家已經承認個體戶的合法地位。

「那不是還得再等一年半?」耿星河父子對望一眼,都非常吃驚。

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夏臻居然會說得這麼肯定。

就連具體時間,也明確說了出來。

「一年半而已。」夏臻卻覺得已經很短了。

「夏臻老師。」望著夏臻自信的眼神,耿啟中突然有種熟悉的感覺,「我們以前是不是見過?」

「當然。」夏臻一時沒反應過來。「上次你和耿啟北不是來過我們家嗎?還送了我一台收音機——」

「我指的不是這次。」耿啟北搖搖頭。「在龍山腳下的鴿子市場,我們曾經聊過幾句吧!」

難怪夏臻總給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剛才他的一番話,以及對個體戶的理解,讓耿啟中突然反應過來。

這不是那個跟自已聊過市場的陌生人嗎?

當時就覺得他特別厲害,沒想到居然就是夏臻老師。

「哈哈。」夏臻干笑兩聲。「沒想到你還記得那些話啊!」

他這樣說,等于承認鴿子市場跟他有關。

既然這樣,自已也沒必要遮遮掩掩,大方承認就是。

「當然。」耿啟中羞愧地回答。「因為你的那番話,我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那時候父親調來舜江縣沒多久,一家人也先後跟著過來這里。

可能是從省城過來的原因,他一直有種優越感。

因為縣里本身就有鴿子市場,他于是另起爐灶,在龍山腳下另搞了一個。

經營時間太短,加上人脈不足,所以規模一直是個問題。

但是他相信自已的能力,早晚會把舜江縣的鴿子市場,全部收歸自已麾下。

直到遇到夏臻,听他說了那番話,才知道自已還沒資格驕傲。

回家後還和父親說了一遍。

父親說那個是人才,有機會可以結交一下。

可惜後面一直沒有踫上。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強項和短板,我只是在某些方面,想得比較深入罷了。」夏臻不習慣被人這樣使勁夸,就謙虛地回答。

只是沒想到,耿啟北居然有這樣的身份。

「小夏,你不必妄自菲薄。」耿星河見他這麼謙虛,笑著打斷他。「年輕人要有朝氣,自已擅長什麼,就要表現出來,別藏得那麼深,否則別人怎麼重用你——」

他覺得夏臻有些過于謹慎了。

何況耿家和于家是真心對待他,沒必要這麼見外。

「夏伯伯批評得對,我以後一定把最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夏臻知道每個人有自已的價值觀,外人很難改變,就從善如流地應道。

具體怎麼樣做人,還得由自已去選擇。

吃過晚飯,三人來到沙發上,繼續閑聊。

這次主要是耿啟北和夏臻說話,話題大多沒有離開市場和買賣這兩個方面。

「你的意思是,雖然個體戶的發展之路是不會變的,但是中間會有波折?」說的多了,耿啟北真正明白了夏臻話里的意思。「為了安全,特別是我這樣的身份,最好不要親自參與?」

其實一開始,他就選擇幕後掌控,真正在台前管理的人,是父親司機的兒子。

「沒錯。」夏臻鄭重地點頭。「閉關鎖國太久了,一下子要放開私營經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最少需要十幾年時間,大家才能真正接受這項政策。」

雖然中間並沒有太大的波動,但是如果太囂張,成了人人喊打的出頭椽子,就算耿星河是一縣領導,只怕也承認不住。

「謝謝你的提醒。」耿啟北真誠地向他道謝。

雖然他說的有些含湖,卻給了自已很大的啟發。

以前雖然也考慮過這些,只是總覺得隔著一層紗,看不清真實的未來。

經過夏臻的分析,頓時清楚了不少。

就連一邊的耿星河,也覺得他的話,等于給自已指明了國家未來的發展之路。

調到舜江縣後,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發展地方經濟,盡可能地讓更多人獲得工作的機會。

照縣里大多數領導的思路,那就是擴大原有國企和集體企業的規模,安排更多的人就業。

至于企業的效率能不能保證,則誰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反正一直以來,企業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只要它還活著,能努力撐下去就行。

能產生多少經濟效益,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而夏臻的話,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思路。

那就是減掉一些混日子的工人,讓企業輕裝上陣,產生更多的利潤。

只有賺了錢,企業才有可能擴大再生產,從而安排更多的人上班,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可惜你太年輕了,否則我真想把你調到縣里。」耿星河最後感嘆了一句。

身邊有用的人太少了,特別是在經濟建設這一塊,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夏臻。

「等我大學畢業,再來幫耿伯伯吧!」夏臻笑著回道。

這當然是玩笑話。

等自已大學畢業,已經是八二年。

那時候個體經濟在國內已經蓬勃發展,外企和合資企業更是遍地都是,自已不管分配到什麼單位,肯定要忙著賺錢,未必願意在耿星河手下,被他指使得團團轉。

畢竟個體經濟和外企發展得越好,國企和集體企業就越困難。

曾經創造了輝煌歷史的鄉鎮企業,更是在八十年代大規模衰落。

從九二年開始,私營經濟徹底放開,它們更是大規模倒閉。

僥幸活下來的那幾家,也只是苦苦支撐。

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破產。

倒閉潮的出現,讓大量職工下崗。

地方政府為了解決下崗問題,可是煞費苦心,卻很難有實際效果。

一直聊到八點鐘,夏臻見時間不早了,站起來告辭。

耿啟中送他到大院門口。

離開前又在他背後嚷了一句︰「夏臻先生,別忘了說好的泡菜啊!」

兩人有了這次合作機會,以後接觸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多。

如果說一開始跟他談生意,更多的是為了賺錢。

現在則希望通過這個方式,加強聯系,讓生意成為維護雙方關系的紐帶。

「放心,忘不了。」夏臻語氣肯定地朝他揮揮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