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三章.各聲籌謀!汜水關余化!

「二位妹妹,事情就是這樣。」

「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

雲霄仙子回到三仙島。

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兩個妹妹坦白。

而碧霄、瓊霄見到從外歸來的姐姐整個人都震驚得不行。

听到姐姐的所說和提議之後,更是驚得合不攏嘴。

姐姐……

姐姐居然偷偷模模跑去了天庭?

還和金靈師姐還有闡教的姜子牙師姐進行了深入的友好交流,並且誕生了把我們都拉到天庭去當打工人的想法?

這,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還是我們那端莊穩重的大姐嗎?未免有些太不正經了!

「二位妹妹,此事甚急!」雲霄見碧霄、瓊霄好久沒說話,便又開口催促。

其實兩個妹妹這里倒不急。

主要是大兄趙公明那里。

她可真怕大兄被人忽悠得入劫了。

所以把人領進天庭這事兒,真真是越早越好。

二霄相視一眼,說道︰「既然姐姐已有決斷,我等跟隨姐姐去就是。」

對于碧霄和瓊霄而言,在哪里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和姐姐在一起。

就算是加入天庭當個感應仙姑也沒關系。

雲霄甚喜︰「好,那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接下來我還要往峨眉羅浮洞見大兄,二位妹妹也同行吧。」

二霄也有數十年沒有見過趙公明。

這會兒也不推辭,欣然應下。

……

另一方面。

那人間界牌關之地。

黃滾依黃明之言,將黃飛虎等游說進關內,再擺宴席招待。

只是飲了四五杯酒,黃滾仍見黃明站在傍邊沒有任何動作,又把金鐘擊了數下,黃明听見,只當不知。

不一時,有龍環來到黃明耳邊低語︰「如今怎樣了?」

黃明眼神冷了冷,道︰「你二人將老將軍資蓄打點上車,收拾干淨。」

「再一把火燒起糧草堆來,我們一齊上馬。老將軍必定問我,我自有話回他。」

二人去訖。

而黃滾見黃明听鐘響不見動手,便將人叫到桉傍來問︰「方才鐘響,你怎的不下手?」

黃明笑說︰「老將軍,刀斧手不齊,怎麼動得手?倘或知覺走了,反為不美。」

正值此時。

龍環、吳謙把黃老將軍家私都打點上車,就放一把火燒將起來。

惹得兩邊來報︰「糧草堆走水了!」

眾人齊上馬出關,還不忘把黃滾也給捎上,叫黃滾暗暗叫苦︰「我中了這伙強盜的女干計了!」

黃明道︰「老將軍,實話對你講︰紂王無道,武王乃仁明聖德之君。我們此去借兵報仇。」

「你去就去,你不去便是催督不完,燒了倉廒,已絕糧草,到了朝歌,難逃一死……倒不如和吾等一同歸武王,此為上策。」

黃滾翻了個白眼。

心中甚是悔恨。

實不該輕信于人啊!

現在可好,竟連累自己也成反賊了!

不禁沉吟長吁︰「臣非縱子不忠,奈眾口難調,老臣七世忠良,今為叛亡之士。」

說罷,往朝歌大拜八拜,將五十六兩帥印掛在銀安殿,老將軍點兵三千,共家將人等,合有四千余人,救滅火光,離了高關。

此誠是不得已為之。

需知,界牌關外便是西岐。

可只此八十里至汜水關,守關者乃韓榮。

麾下一將余化,此人乃左道,人稱他‘七首將軍’,此人道法通玄,只怕自己這一行人都不是對手啊。

如若不然,他一開始也不會死守忠義之說,而棄自家子孫性命于不顧。

——黃滾固然是忠義之士,可即便是再忠義的人,在涉及自身利益相關之時,也難免有私心。

又說眾人並馬而行。

黃滾忽然叫住黃明道︰「黃明,我見你是為吾子飛虎,可你其實不是為了他好,反是害了我一門忠義。

黃明︰???

卻是听不懂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黃滾嘆道

「界牌關外便是西岐,那個不妨。」

「只此八十里至汜水關,守關者乃韓榮。麾下一將余化,此人乃左道,人稱他‘七首將軍’,此人道法通玄,旗開拱手,馬到成功,坐下火眼金楮獸,用方天戟……」

「我們一到,料是個個被擒,決難月兌逃。我若解你往朝歌,尚留我老身一命,今日一同至此,真是荊山失水,玉石俱焚。」

又仰頭望天道︰「此正是天數難逃,吾命所該也。」

彼時見七歲孫兒在馬上啼哭,更添慘切,不覺失聲痛哭道︰「我等遭此縲紲,你得何罪于天地,也逢此誅身之厄!」

黃明、周紀等皆不以為然。

就連黃飛虎也覺得父親有些小題大做。

不過是一個汜水關總兵麾下的將軍而已,能厲害到哪里去?

以這里這一行人這般的陣容,莫非還拿不下?

……

此時。

汜水關。

韓榮帳內有探馬報道︰「黃滾同武成王反出界牌,兵至關前扎營。」

韓榮听罷,不禁吹了吹眉。

旋即低首自思︰「哎,黃老將軍,你官居總帥,位極人臣,為何縱子反商,不諳事體……」

卻是覺得極為可惜。

要知道,他本是極為看好黃氏的。

可沒想到黃氏居然接二連三的出事,現在居然連黃滾老太爺都反了,整個家族都成了賊窩。

故而命左右︰「擂鼓聚將听用。」

待諸軍參謁完畢。

韓榮訓話道︰「黃滾縱子造反,兵至此地,必須商議,仔細酌量。」眾將依言,各出計策。

當日便調人馬阻塞咽喉。

……

不日。

黃氏一行人來至汜水關外。

在此結營扎寨。

黃滾坐在帳里,看著兩邊子孫,心中擔憂,不禁一嘆道︰「今日齊齊整整,兩邊侍立,到明日不知先少誰人也?」

眾人听著,內心忑不是意味。

各有不忿之意。

均是心想︰「嘶!我等也皆是驍勇善戰之輩,為何老太爺對我等就這麼沒信心?那余化是何許人也,居然讓老太爺如此忌憚?!!」

……

次日。

余化領令。

布開人馬,軍前搦戰。

……

黃滾問︰「你們誰去走走?」

只見黃飛虎曰︰「孩兒前去。」

上了五色神牛,提槍在手,催騎向前。

見一將生的古怪形容,

正是︰

臉似搽金須發紅,一雙怪眼度金童。

虎皮袍襯連環鎧,玉束寶帶現玲瓏。

秘授玄功無比賽,人稱「七首」似飛熊。

——此人正是余化。

此人自不曾會武成王。

見來將儀容異相,五柳長髯,飄揚腦後,丹鳳眼,臥蠶眉,提金鏨提蘆杵,坐五色神牛。

便朗聲問說︰「來者何人?」

武成王答︰「吾乃武成王黃飛虎是也。今紂王失政,棄紂歸周。汝乃何人?」

余化並未回答,而是反問︰「大王乃成湯社稷之臣,若論滿朝富貴,盡出黃門。何事不足,而作反叛之人?」飛

黃飛虎搖了搖頭︰「將軍之言雖是,但各有衷曲,一言難盡。」

又說︰「即以君臣之道而論,古雲︰‘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普天下盡知紂王無道,羞于為臣。今又敗德,污蔑紀綱,殘賊仁義,不恤士民,天下諸侯,皆知有岐周矣。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見天命有歸,豈是人力。」

「吾今止借此關一往,望將軍容納。不才感德無涯。」

余化整個人都有些愣住了。

這前武成王黃飛虎……怕不是腦子有些不好使,居然還打著感情牌想要在我這里借宿?

請問你懂得不懂事,要不要臉啊!

不過黃飛虎笑臉想法,余化自然也不會伸手打笑臉人。

畢竟人情世故這東西,如果你不懂,那就真成事故了。

是以余化也未直接動手,而是好言相勸道︰「大王此言差矣!末將各守關隘,以盡臣職。」

「倘若大王不反,末將自當遠迎。但如今大王系叛亡之臣,末將與大王是敵非友,豈有放大王出關之理?」

「我勸大王請速下戰騎,待末將關主解往朝歌,請旨定奪。」

「百司自有本章保奏,念大王平日之功,以赦叛亡之罪,或未可知。」

「但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緣木求魚,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

黃飛虎心道︰「今日斷不能善了了。」

于是大呼一聲︰

「五關已出有四,豈在汝這汜水關!敢出言無狀,放馬來與你見個雌雄!!」

舉槍,直取余化。

余化搖畫戟相迎。二獸相交,槍戟並舉,一場大戰。

正是︰

二將陣前勢無比,立見輸贏定生死。

狻猊擺尾斗麒麟,卻似蒼龍攪海水。

長槍蕩蕩蟒翻身,擺動金錢豹子尾。

將軍惡戰不尋常,不至敗亡心不止。

……

數回合後。

武成王展放鋼槍,使得性發,似一條銀蟒裹住余化,只殺的他馬仰人翻。

要知道,余化雖然曾拜得仙山訪名師,其修為是已妥妥的邁入了地仙之境。

可近戰並非所長,哪里是黃飛虎這等極致武仙的對手。

余化抓住時機,掩一戟就走。

等黃飛虎趕來,追至兩肘之地,余化掛下畫戟,揭起戰袍,囊中取出一幡,名曰「戮魂幡」。

此物是蓬來島一氣仙人傳授,乃左道傍門之物。

望空中一望,數道黑氣,把黃飛虎罩住……

(大老們,求下推薦票,月票,謝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